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让官兵们震惊。
这火炮的威力看起来并不比飞雷炮小多少,但是射程远了很多,更重要的一点,命中率高了很多,以后想要破城,效率将会提高很多。
李有信指了指生化兵说道:“现在把装备都发下去,你们都要在教官的指导下学习使用这些新式武器,都明白了吗?”
“明白!”官兵们回答的时候,声音都非常的响亮,有了这样的装备,以后想要打胜仗,把握又大了不少,将军还真是神通广大啊,居然能弄到这样神奇的武器。
接下里的时间里,费长流的部队都在刻苦的训练如何使用这些先进武器,并且在生化兵的指导下训练排队枪毙、对付骑兵的空心阵等战术。
燧发枪的威力必须要纪律严格的部队才能发挥出来,如果一群乌合之众来使用,被冷兵器军队屠杀也是必然的。
李有信明白这一点,所以对部队的纪律做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
使用燧发枪和火炮的军队,军装也要变一变了,随着枪械的普及,盔甲的存在已经没有多大必要了,现在应该制作一种适合燧发枪部队使用的新式军装。
原本英国陆军使用的红色军装,这种军装看起来虽然气派,但是在丛林作战中容易被敌人发现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李有信当然要避免这种错误。
最合适的军装应该是迷彩服,但是现在的染色技术不咋地,大批量制造迷彩服很不现实,李有信最后只能选择了草黄色,这种颜色在现在的条件下让士兵不那么显眼是最合适的。
这时候生化兵也制作了珍妮纺织机,这种机器投入使用,将会比普通的纺织机的效率增加很多倍,李有信也会因为这个大赚一笔。
这个珍妮纺织机出现在18世纪中期,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珍妮纺织机的初始版本可以增加八倍的效率,后期的改进版本可以增加八十倍的效率。生化兵仿制出来的便是最终的改进版本。
珍妮纺织机生产出来之后,被全部投放到了棉花产量极高的山州,并且招募了大量的人手,开始了疯狂的纺织工作……
梁地叛军和梁军打了这么久,谁也奈何不得对方,现在已经进入了相对和平的时期,叛军周龙和许文部因为回纥军队的撤退而形成了攻守同盟,两人一同抵挡梁军的反扑。
这让梁王朱铭气的压根痒痒,这段时间也卖给了梁王朱铭五个热气球,一个热气球卖出了十万贯的高价,朱铭虽然知道被宰,但是谁让没有第二家卖呢,也只能花巨款买了下来。
现在梁王占有十三个州,周龙和许文叛军占了十二个州,虽然梁王有热气球的优势,但是想要进攻,还是显得实力不足。
此外皇廷和各个藩镇也提出了购买热气球、飞雷炮、钢铁制作的盔甲等装备,这些东西李有信原本不打算卖,但是吐蕃都有了,要是再不出售,估计只能便宜了吐蕃人,最后还是答应了出售。
就这样,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大唐的军队全部拥有了热气球和飞雷炮,李有信也赚了上千万贯钱,积累财富的速度,让了解一点的人都为之咂舌。
这样就导致了一个后果,李凡依给李有信的拨款没了,当然,李有信也不在乎,原来一年的时间里,李凡依也就李有信十几万贯钱而已,这些钱现在给不给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
有了八个州的地盘后,李有信没有继续发动战争,开始发展各个州的经济,无论如何,只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才能养更多的军队,制造更多的武器。
期间李有信又征收了五个师的新兵,不少的军官都得到了提拔,让其他藩镇和皇廷的军官都非常羡慕,现在各部队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坑可以占啊,而川军却一下子有了这么多职务,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这个名声出去后,从各地投靠李有信的人多了不少,来的这些人也不全是有才能的,还有的是来碰碰运气的,不过这也难不倒李有信,平时操练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一些本事。
来的这些人中,李有信最看重的人是一个谋士,毕竟到了燧发枪时代,个人勇武的价值降低了不少,那么谋士的价值就高了不少。
这人叫彭风,四十岁,原来是魏王孟白某个刺史手下的谋士,因为不得志,这才投靠了李有信,当然,那名刺史也不在意,一个他不喜欢的家伙跑了,那是一件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
彭风的相貌堂堂,长须飘飘,从外表看来,是一名文官,做的一首好诗,李有信也没有想到他是来投军的。
周围的将官倒是觉得很正常,大唐投笔从戎的文人多如牛毛,立下赫赫战功的也不在少数。
而且军队也不是非要武力,有个好的脑子比个人勇武更重要。
何况彭风也不是弱文人,从小也是练习骑马和射箭,不算顶尖武将,但也绝对不是弱者。
到了李有信的防区之后,又积极学习了燧发枪的使用方法,并且研究了空心阵等燧发枪的战术。
李有信为此专门了举行了一场军事演习,由三师师长何永带一个团的骑兵模拟攻击方,彭风带一个团的燧发枪兵模拟在正常行军的一方。
演习的标准还是比较高的,在一片比较宽阔的地方上进行,使彭风无法确定骑兵团什么时候、从哪个方向出现。
何永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等到彭风的部队吃饭的时候,才采取的措施,骑兵侦察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并没有被彭风的警戒哨发现。
彭风等人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在彭风的训练下,官兵们并不惊慌,而是镇定的拿起了燧发枪做战斗准备。
第69章 吐蕃回纥联军()
彭风的部队这么训练有素,也跟彭风与士兵同甘共苦有关,虽然彭风现在是团长,却从不搞特殊化,吃的和士兵都一模一样,士兵们对彭风也就非常尊敬。
“所有人听令!马上以空心方阵迎敌!”彭风高声下令。
随着彭风的命令,只过了几分钟的时间,彭风的部队就结成了平时训练的空心方阵,在外围的士兵都蹲下,并且都上了刺刀。
最外层的士兵上刺刀并不是为了刺死战马,而是利用马对又亮又尖物品的惧怕,使其不敢冲过来,即便是训练有素的战马,也无法克制这个弊端。这也是空心方阵能够对抗骑兵的重要原因。
骑兵想要破解空心方阵,只能是想办法打倒一些方阵的士兵,使方阵的刺刀墙出现空隙,战马才有可能从这些空隙中冲过去。
所以空心方阵对军队的纪律要求是非常高的,士兵不能见到骑兵冲过来就发生混乱。
方阵的中心,可以设置炮兵,对敌人的骑兵进行远程打击。
后面两层的士兵举起了燧发枪,做出攻击的动作,都看着骑兵往过冲。
当然,这是演习,后排的士兵不会真的开火,骑兵同样不会用骑兵版的燧发枪开火,这次主要考验彭风部队的训练成功。
对于彭风部队的反应速度,李有信是非常满意的,大多数军队要完成这样的动作,都要花费很多时间,一般情况都是骑兵冲过来的时候,步兵的阵型却没有摆好。
这次演习中,何永的骑兵部队也是表现不错,在冲锋的时候,所有战马的速度都是几乎一样,并没有寻常骑兵的乱象,也是难能可贵的。
演习结束后,彭风和何永握握手,两人都是面露微笑,互相称赞了对方几句,其实心里也有点遗憾,毕竟这不是战争,许多战术不能施展。
不过两人都挺佩服对方的,能把军队训练到这个程度的,整个大唐也是不多见的。
这样平稳的过了几个月之后,暗影的人给李有信送来了一份情报,上面提到吐蕃和回纥联军蠢蠢欲动,意欲对大唐发动攻击,根据各种情报汇总,应该是通过周王严南的地盘,直奔帝国首都长安城。
现在皇帝李江已经要求下面的藩镇派兵保卫皇廷了,其中一部分藩镇没有反应,李有信的便宜老爹李凡依、齐王、燕王、楚王四个藩王表示同意派兵支援。
一场巨大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李有信看了看己方军队的准备情况,现在只有一个师完成了燧发枪和12磅步兵炮的换装,其余的部队还用的是冷兵器。
也不知道吐蕃和回纥联军有多少火绳枪了,现在敢于发动战争,想必有几万支了吧?这玩意数量要是太少,那可是毫无意义的。
很快李凡依便派人通知李有信到彭城商议事情,看到书信,李有信知道就是商量这件事了。
此时宗乐和彭风两大智囊都在,李有信把书信拿给两人看:“这上面让我去彭城商议出兵的事情,你们看看,这件事我们该怎么做?”
宗乐:“将军,这次的战事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机会啊,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向皇廷派兵,只要取得了战果,对我们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个好处就是大唐百姓都会对将军印象深刻,届时会有更多的人才投靠将军,毕竟人才是最重要的,就算是蛮夷,也会对将军产生敬畏感。”
彭风皱了皱眉说道:“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将军现在的地盘已经这么大了,也许会遭到某些人的眼红,这些人要是在川王殿下面前说很多坏话,也许将军无法带兵前往皇廷啊!”
“某些人”指的就是李有德、李有正两人了,只是这两人到底是李有信的哥哥,彭风无法明说,这话让众将都是心头一沉,王廷的斗争也是很残酷的,彭风说的绝不会是杞人忧天,而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宗乐一愣,刚才他参与这场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好处了,现在看来还有不小的变数啊。
而且这个事情很麻烦,李有信在王廷没什么熟人,到时候恐怕没人会替他说话,想要参战,估计没戏。
这让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