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知道药丸还有,更兴奋的是李凡依的众位夫人,李凡依现在的年纪根本无法满足她们,甚至满足一位也是非常的勉强。
而有了药丸之后,李凡依一天就能满足所有的夫人,这绝对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看到万艾可的具体效果,李有信立刻通过所有的渠道通知那些合作商人,说明己方有一种让男人“重振雄风”的产品,有意者速来彭城采购。
那些商人自然也明白这种药丸的巨大市场,毕竟他们不少人也是有钱“无能”型的中老年男人,对这样的药丸渴望之强烈,是非常刻骨铭心的。
这种药丸以最快的速度飞向了大唐、突厥、回纥、吐蕃、大食、天竺、波斯等国家,越远的国家就越贵,比如到了波斯那里的,一颗药丸已经高达三四百两银子一颗。
不过这个李有信也羡慕不来,药丸每转一次手就得加一次价钱,每一层商人赚的其实也不是特别多,纯粹是因为中间商太多,才让商品价格贵出银河系。
要是将来开通海上贸易之路,成本倒是能降下来不少,夺取更大的市场,只是现在契丹人又搞事情,只能先修理契丹人,再解决海外贸易的事情。
这几天吴文可也考虑好了,找到了李有信,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结果,李有信让士兵将吴文可领进来。
两人见面之后,先是客套了一番,李有信微微一笑,道:“吴相考虑的如何了?无论是什么结果,我希望都保持我们的友情!”
吴文可道:“老夫愿意接受川王殿下的邀请,到王廷来任职!”
吴文可最后还是选了最稳妥的方案,接受川王的邀请,将吴家的部分族人迁移到川地,以后万一有什么不测,吴家也能保留吴家的元气和部分实力。
虽然吴文可非常疼爱吴静,但是他总归要把吴家的大多数人作为主要考虑对象,而不能只为一个女儿考虑。
这也是因为他已经致仕,想要竞争川王妃这个位子,希望实在是不大,这个险,不值得冒啊!
李有信一笑,道:“好极了!吴相德高望重,在王廷一定能大放异彩的!吴相觉得做什么合适呢?”
吴文可拱拱手:“既然老夫已经投靠了川王殿下,做什么自然是川王殿下来安排了。”
李有信想了想,道:“那吴老先生就先暂任参政部的参事吧!具体做些什么,看欧阳总参事是如何安排的。”
吴文可站起来行礼道:“参事吴文可见过大王!”
“吴参事不用这么客气的,在我这里,可以放轻松点,不用那么严肃,吴参事以后会体会到的。”李有信说道。
第134章 契丹杂牌师()
虽然李有信这么说了,吴文可还是有点拘谨,李有信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些事情不是几句话能改变的,只能是慢慢来了。
搞定了吴文可,李有信再无顾虑,让人宣布了王妃的人选,周王严南的女儿严敏成功入选!
这个消息让严南严敏父女欢喜,虽然他们不是一条心的,但是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然值得庆贺。
田家的人都是带着黯然的心情离开了川地,联姻失败,田家的境地还是那么的恶劣,他们甚至来不及哀伤,马上回到长安去找别的出路了。
吴家的人则是感情复杂,吴文可接受招揽的那一刻,大家已经猜到了结果,但是真的知道结果,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失望。
当然也只是一点小失望,他们已经打听过了,王廷里除了总参事欧阳辰之外,其他的官员最多也就和吴文可平级,这也是一个好消息了。
出人意料的是,吴文可的女儿吴静提出要参军,让好多人跌碎了眼睛,吴家的男人要参军,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大战在即,敢于冒险的人总有机会获得军功的。
但是一个女人来凑什么热闹啊?战场是一个女人该来的地方吗?李有信也很无语,不过他并没有拒绝,当初选拔高级步兵就有女兵,现在多一个没啥。
不过作为吴文可的女儿,李有信还是叮嘱道:“如果有一天你受不了,告诉你的父亲或者我都可以,我可以让你安然退伍。”
吴静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倔强:“我绝不会受不了的!”
李有信也不在意,真的上战场和现在看别人训练,那是截然不同的。
吴文可很反对女儿去当兵,但是吴静声来倔强,最后也只得同意。
吴文可的妻子知道女儿当兵去了,哭着对吴文可说道:“阿郎,让静儿去军营受罪,你怎么忍心啊!没有了静儿,我会疯的!”
吴文可脸皮子抽抽,良久才说道:“你以为我没有去阻止吗?没有效果而已!静儿的脾气你不清楚吗!?现在只能等她自己吃不了那个苦,离开军队了!”
这话说的吴文可的老伴只剩下哭泣声了,她当然清楚吴静的脾气,那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就算大王不同意也没有用的。
不过吴文可还是失望了,川军的训练虽然远超大唐其他的军队,但是吴静还是坚持住了,尽管遍体鳞伤,还是让她坚持住了,身上的伤让吴文可的老伴泪如雨下。
契丹拥有近百万大军,自信心膨胀的很厉害,除去防范其他国家所需的军队外,调出了五十万军队来进犯大唐,川地自然是首当其冲了。
契丹大军前期的进攻很顺利,路上的突厥部落都被一扫而空,李有信紧急调集了原本在回纥边境的第二集团军,还有在梁地的第五集团军,加上在新州的第三集团军和阿旺的第一纵队,总共三十三万人。
虽然少了十七万人,但是川军所有将领有不担心,契丹人最好的装备也就是燧发枪,火炮也就是6磅炮,和己方的武器差了很多,完全可以弥补人数的差距。
在出发的路上,李有信问费光:“费组长,契丹人的燧发枪是哪来的?”
李有信可没有记得卖燧发枪给契丹啊,而买了燧发枪的国家和势力,也许能卖,但是好像没有这么多的数量,除非他们自己的军队不管了,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费光道:“根据我们的情报,是两个国家卖给他们的,一个是奥斯曼帝国,一个是西班牙,但是我们没有情报人员在这两个国家,具体是怎么回事,还不得而知。”
“好,我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李有信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心里暗骂西方国家真是无愧于搅屎棍的称号啊,居然给自己添乱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可惜现在就是想教训这些混蛋也没有可能,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交战区域非常大,马世元带着二百高级步兵先一步进入战区,第二集团军的十一师随后进入战区,契丹也有两万多军队先一步进入战区,先期进入的部队进行了小规模的战斗,以此来摸清对方的实力。
两万契丹军队中一万人为先锋,为了适应新的武器,契丹军队也进行了改编,其中契丹皇室的心腹精锐皮室军编为十五个师,每个师两万人,拥有6磅炮20门。
其余地方军和贵族的私兵都是一个师一万人,总数较多,有六十多万人,合计近百万。
这次打前站的自然不会是精锐的皮室军,精锐部队都是留在后面捡便宜的,冲在最前面的只能是某些势力不大的契丹贵族的私兵,这些贵族比较不满,只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没多少有分量的人替他们说话,也只能带兵冲在最前面了。
就是这两万人也分成了两伙,最前面的一万人是一伙的,后面另外一万人是令一伙的。
最前面的契丹军队最高长官叫孙荣,是契丹第二十五师师长,其实这人的胆子很小,根本不想打头阵,奈何背后没人,这么辛苦的差事就落到他的头上了。
遇到诸风的第十一师,孙荣先郁闷了,本想不战而退,但是害怕被惩罚,孙荣还是硬着头皮列阵,准备迎击唐军。
作为杂牌炮灰部队,孙荣的军队没有受过什么正规训练,燧发枪也是两人合用一支,另一个人拿根长矛准备,如果拿枪的人死掉,就捡起他的枪继续作战。
孙荣下令迎战的时候,他手下的契丹兵连线列都没有排好,都是拿着枪自己找了地方准备开打,有人趴在地上瞄准,有人躲在树上瞄准,还有人趴在石头后面瞄准。
可谓是乱成了一团,而且这些还想着瞄准的士兵都算好的了,还有士兵就直挺挺的站在那里,枪对着前方,眼睛却不知道看到哪里去了……
当然孙荣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认为这是正常情况,何况孙荣也没想击败对手,只想着随便交手一阵,就带着部队撤退。
第135章 抢劫()
诸风得到报告,有大批敌军靠近,但是他们并没有发动进攻,反而是摆开了防御的架势,并且这伙敌军看起来没有丝毫的军事素养,现在完全没有任何阵型可言,乱成了一锅粥。
得知敌军军事素养不咋地,诸风也没有盲目发动进攻,这也有可能是敌人在伪装,引诱己方上当,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需要提防。
诸风想了想,找来了一个团长王山:“王团长,带着你的部队,立刻前往五公里处的东曲山,占领制高点,构建防御工事,如果敌人要突围,挡住他们的攻击!”
王山:“是!师长!”
为了让契丹人不会把注意力放在王山那个团上,诸风又叫来了炮兵营长:“一刻钟之后,对我们面前的契丹军队进行炮击!”
“是!师长!”
孙荣看到唐军并没有立刻进攻,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些,也仅仅是放松了一些,唐军不进攻最好,到时候孙荣可以跟上面说自己和唐军“激战”好多天,死战不退,还让唐军无法前进一步。
虽然这个可能性很低,唐军只是没有准备好,他们一旦准备好了,就会立刻出击。
孙荣平时打的小型战斗也不少,知道敌人准备不足的时候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