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利亚冻土地区时常发生,所以西伯利亚冻土地区的开发成本很高,光是道路维护的费用就是个天文数字!

    就在亚佐夫等待的有些焦急的时候,几个赤色的信号弹突然被人射向了浅灰色天空中——这是突击开始的信号。

    亚佐夫半转过身,看了眼身后雪地中排列整齐的JS…1坦克、T…34/85坦克和属于近卫步兵第15师的密密麻麻的突击步兵,然后拿起通讯器下达命令:“重型坦克第4连的同志们,现在开始进攻!布尔什维克党万岁!苏联万岁!慈父领袖斯大林……万岁!”

    随着亚佐夫和其他坦克连长的命令下达,原本就已经发动起来的坦克开始怒吼着向前,喷出了一股股浓黑的烟雾。

    “乌拉!乌拉!乌拉……”

    欢呼的声音突然响彻雪原,甚至盖过了坦克马达轰鸣的声音。这是1。5万名红军步兵的欢呼!

    虽然装备了强大的JS…2和T…34/85,但是红军的突击战术仍然没有改变,还是坦克海+人海。

    仅仅是第一波突击,红军就投入了300多辆JS…2、T…34/85、SU…152和1。5万多名来自西伯利亚的步兵。

    ……

    在4月5日当天和红军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对垒的并不是德军,而是由沃斯科波尼科少将和卡明斯基上校担任师长和副师长的俄罗斯帝国陆军第8装甲掷弹兵师。

    这个师是由在彼得格勒光复作战中投诚的红军为主组成的,使用的机械化装备大多是法国赞助的(法国的装甲部队和德国一样在升级,不过他们没有虎式H型,而是直接上E…50A和4号H型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淘汰了一批法国产的4号H型坦克,全都送给了俄罗斯人),拥有一个配备了33辆4号坦克的装甲营,每个装甲掷弹兵团里面还配属了一个拥有6辆3号突击炮(也是法国生产的)的突击炮连。

    另外,在这个俄罗斯帝国陆军的装甲掷弹兵师中还有一些T…50轻型坦克和由T…50坦克的地盘装配出来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前者是侦察坦克,而后者则装备了一个坦克歼击营(满编45辆)。

    白俄军中的T…50坦克是由原来的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和伏罗希洛夫工厂生产的。在白俄“光复”彼得格勒后,德国国防军陆军武备局派出了专家测试了基洛夫工厂和伏罗希洛夫工厂(现在已经改名叫彼得格勒兵工厂)生产的各种坦克和强击火炮。最后认定14吨重的T…50坦克技术先进,性能优良,可以继续生产。

    同时,在赫斯曼的建议下,彼得格勒工厂的工程师还把57mm炮(是英国的50倍口径6磅炮)安在了T…50坦克的车身上,使之变成了一台坦克歼击车,还用俄国女皇的名字进行命名。后来这款战车还被苏德战场上的双方将士称为“奥丽加的小锤子”。

    因为车身低矮容易隐蔽,而且还给6磅炮配备了英国生产的脱壳穿甲弹,“奥丽加的小锤子”很快就变成了苏德战场和苏俄战场上的“黑炮女王”。

    而体型巨大的斯大林坦克(JS…2)常常会被这种小巧灵活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打翻……

    1945年4月5日的勒热夫前线,就是“奥丽加”坦克歼击车和“斯大林”坦克的第一次激烈碰撞!

第1010章 “奥丽加”大战“斯大林”() 
“磅啷……”

    极近距离的爆炸,听声音和较远距离时是完全不同的。炽热的起浪转瞬而至,让亚佐夫上尉暴露在外的肌肤顿感刺痛。就在这霎那之间,位于亚佐夫乘坐的JS…2坦克右前方大约50米的一辆JS…2重型坦克就变成了一团火球。这辆倒霉的坦克不但被白军使用的某种不知名的反坦克炮击穿了正面装甲,而且还殉爆了弹药。

    虽然被干掉的这辆JS…2重型坦克属于亚佐夫的连队,但是这位见惯了死伤的GC主义斗士没有任何动容,甚至没有多看一眼,而是马上举起望远镜搜索前方白俄的阵地——那是一片刚刚被大炮犁过几遍的树林,到处都是焦黑冒烟剩下半截的树木,没有装甲保护的反坦克炮根本不可能在那里存在。

    所以亚佐夫想要搜索的是白军的装甲车辆,他觉得能够在超过700米的距离上,轻松击穿JS…2坦克正面厚达100mm而且还带有一定倾角的均质钢板的装甲车辆,应该虎式坦克或是犀牛坦克歼击车,甚至可能是传说中的E…50A重型坦克!

    可是亚佐夫找了半天也没瞧见有什么大家伙存在,就在感到奇怪的时候,突然看见两辆有点像SU…57的小家伙正在快速后退。

    “这是……SU…57?”亚佐夫几乎惊叫了起来,因为他分明看见这台没有炮塔的小型强击火炮就安装了一门57mm炮,多半就是ZIS…2型!

    亚佐夫的眉心顿时拧成了一团,白军竟然也改装出了SU…57这样的坦克歼击车,这下可有点麻烦了。勒热夫前线有太多的树林了,到处都能让这种小型坦歼隐蔽。

    可是ZIS…2反坦克炮在700米的距离上也很难打穿100mm带倾角的JS…2的正面装甲啊……现在怎么一炮一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难道德国人帮着白俄改进了ZIS…2反坦克炮?

    这可真是太反动了!

    “男爵同志!女皇的小锤子又砸碎了一台‘斯大林’!”

    此时此刻,在树林的深处,卡明斯基上校正带着几个参谋和卫兵在督战——白军第8装甲掷弹兵师的第一道防线在4月5日上午就被苏军攻破了,不过沃斯科波尼科少将和卡明斯基上校并没有带着部队狼狈逃窜。而是按照计划退守到了勒热夫北部的森林地带,依托树林和事先就修筑的据点迟滞苏军的进攻。

    而“奥丽加”坦克歼击车则在4月5日、6日的作战中尽显黑炮女王的风采。

    体型小巧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非常容易进出树林,而且也很容易隐蔽。苏军的榴弹炮、火箭炮也伤不了拥有12…57mm装甲(车体正面有57mm倾斜的焊接装甲)的“奥丽加”坦歼。

    哪怕是苏军的坦克,也很难在较远的距离上击中车高仅有2。16米的“奥丽加”坦歼。

    可这种坦克歼击车拥有的一门英国产的6磅坦克炮在使用脱壳穿甲弹的时候,却可以在1000米开外(脱壳穿甲弹在这个距离上不大准确,不过在750米内还是很准的)击穿JS…2的车体正面装甲!

    结果被斯大林和苏军统帅部寄予厚望的“斯大林”重型坦克还没有遇上传说中强大无比的E…50A(因为E…50是欧共体合作项目,所以保密工作不是太好,苏联人早就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了)重型坦克,就被“黑炮女王奥丽加”打得满地找牙了。

    大概也是因为“奥丽加”坦歼的出色表现,勒热夫前线的几个白军装甲掷弹兵师虽然被击退了几十公里,但是并没有崩溃。而是且战且退,还给进攻的苏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卡明斯基看见前方1000多米外一辆被打成火球的斯大林坦克,心想:也不知道英国人是什么时候发明这种脱壳穿甲弹的?如果他们在1943年以前就把脱壳穿甲弹给了斯大林……苏联也不至于有今天这样的下场吧?这个斯大林的运气真是太糟糕了。

    想到这里,他把望远镜放了下来,冲着刚才管他叫“男爵同志”的一个白军参谋说道:“现在转移阵地,红军马上就要炮击了……另外,不要叫我男爵同志,听着很奇怪,叫我长官就行了。”

    “好的,长官同志!”

    ……

    “少校同志……”

    一声俄语的“同志”,让奥托。布劳恩心中感慨良多。正在和他说话的是个白匪军的坦克歼击车连连长,是个20多岁的俄国青年。听他说话的语气,想必在不久之前还是一个苏维埃人,没准还是GC主义战士,现在却已经背叛了党和人民!

    “这是基洛夫工厂生产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是用T…50坦克改装的,使用了一门英国援助的57mm坦克炮。”

    那位白匪连长根本没想到操着一口生硬的俄语和自己说话的人是一位忠诚的GC主义战士,所以毫无隐瞒的将自己使用的“奥丽加”坦克歼击车的底细告诉了布劳恩。

    “你们用它摧毁过斯大林坦克吗?”布劳恩又问。

    他并不是因为好奇才提问的,这是一个任务——苏联红军在4月5日、6日就在勒热夫前线遭遇了不少“奥丽加”坦歼,有好几百辆JS…2和T…34/85被击毁(因为苏军在推进,因此损毁的坦克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修复,所以损失没有那么大),让苏军统帅部大吃一惊。

    所以苏军统帅部就给渗透到敌后的德国赤色旅小分队下达了命令,查明白军新型坦克歼击车的情况。

    “我们的连摧毁过4辆JS…2和3辆T…34/85,”白匪上尉得意地回答,“上校同志,您别看它的火炮口径不大,但它使用了一种英国人给的穿甲弹,非常厉害啊!”

    一种非常厉害的穿甲弹!

    奥托。布劳恩很想弄到几枚样品,不过他打量了眼前这个由13辆“奥丽加”坦歼组成的坦克歼击连后,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的部队只有一辆Sdkfz。234/2美洲狮装甲车,根本打不过13辆“奥丽加”坦歼,哪怕突然袭击也不可能得手。

    而且贸然行事很有可能会让“红星行动”提前曝光,实在得不偿失。

    ……

    “快快快,向前冲!”

    舒拉的后脑勺被人踹了两脚,那是他的车长同时也是坦克连连长的瓦连京。伊万诺维奇。瓦连尼科夫上尉在踢他——这是在向他传递前进的命令!

    因为车内通话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所以苏联的坦克车长往往是用脚向驾驶员传达命令的。

    踢一下是停止,踢两下是前进。

    舒拉知道现在要发起冲锋了,整个人兴奋的有点发抖,重重踩下油门。13。9吨重的BT…7坦克立即轰鸣着以接近50公里的时速向前疾驰。

    前方是白军的一个步兵团驻守的一个集体农庄,正好卡在了勒热夫通往涅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