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上,能够网开一面。
这次灭燕,皇帝又用了当年的手段,派遣了一个副将瓜分灭国的功劳,只不过上一个是蒙氏,这一次,派来了比较年轻的李信。
很明显,李信就是皇帝扶持未来‘栋梁’,王氏军权的接班人,王贲对于这点已经看得很清楚了,皇帝应该不会允许一个身兼灭四国之功的人存活于世吧。
本来王贲都已经做好了打算,灭燕的功劳送给李信,然后再‘损兵折将’在齐国,为皇帝整治他留下话柄,同时也给蒙氏一门留下更进一步的机会。
王氏是注定要退出朝堂的,父亲王翦早就明确的做出了决定。
但是万万没想到,皇帝对于王氏,竟然一点恩义都不留。
皇帝派来了内侍高手,八百里加急,送来了一封‘家信’。
信中没有提及战事,而是用悲伤和焦灼的语气,描写了一个长辈对于走失晚辈的担忧,甚至为了寻找这个走失的晚辈,甚至允许王贲延误军期,动用兵力搜寻。
这是多么大的隆恩啊!
只可惜,这份隆恩让王贲十分心寒。
王贲不相信,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认,自己那个心思单纯的儿子,能够离开咸阳城。
王氏的三代单传,老爷子的心头肉,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离开咸阳秋猎,没有惊动任何人,月余后才被同行的纨绔带回消息,辽北之地走失?
咸阳距离辽北,千里之遥,秋猎什么时候流行跑这么远了?上林苑的野兽都被杀光了?
挪共以私,是为臣子的大忌讳,即便是有皇帝的准许。
但是皇帝的话,又能信几成呢?
王贲面色铁青的坐在帅帐,最后冷哼一声,虎目中闪过冷芒拍了拍手。
外面守候的门客跑进来,单膝跪地“家主。”
“给城里的人发消息,全面撤出辽阳城,打听公子下落。”王贲闷声说道。
“公子?”门客微微一惊,诧异的抬起头“公子出城了?”
“一月前与友人秋猎,迷失于辽东远郊,下落不明。”王贲疲惫的闭上眼。
“家主!”门客瞬间会意,上前一步沉声想要说些什么。
“闭嘴!”王贲猛然张开眼,眼眸赤红耍映鲆幻堆疲秃鹊馈吧耍酪
门客泪流满面的跪伏在地,哽咽着溅起腰牌。
“愚儿啊!”王贲悲痛的锤着木桌,虎目含泪。
。。。。。。。。。。。。。
“傻孩子啊!”王诩也发出一声悲呼,扯住一个光着腚趴在地上捡生肉吃的孩童,把他嘴里的生肉拽了出来。。
看着远处围着篝火举行仪式的族人,又看了看怀里这个两三岁的孩童,王诩觉得这种仪式虽然很不错,但是也应该吃饱喝足之后再跳舞吧。
“饿了吗?”王诩环视了一圈,周围都是族里半大的孩子,眼巴巴的看着篝火边跳舞的父母,等待着他们跳完好开饭。
从小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祭祀神灵先祖更重要。
面对王诩的问题,除了几个还不懂事的幼儿之外,只有一个男孩憨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男孩跟其他孩子也不一样,别的孩子都穿着兽皮甚至光着身子的时候,这个男孩有一身麻衣。
虽然破旧,但是已经十分显眼了。
毕竟整个部族,只有四个人穿麻衣。
墨奎,墨怜,涂山娘子还有这个男孩。
这个男孩就是涂山娘子的哑儿。
王诩关注他不是因为他穿着异常,也不是因为他哑巴,而是这孩子很奇怪,尽管他笑的很憨厚乖巧,但是那双黝黑明亮的眼睛中,却闪耀着虚伪。
这个虚伪不是贬义词的虚伪,而是一种表演性的虚伪。
尽管这个男孩掩饰的很好,但是终究是个孩子,他以为自己表现的呆滞憨厚就能融入孩子群众,但是在王诩眼中,他却格外不合群。
“如果你愿意帮我打个下手,也许咱们能够提前吃上肉。”王诩看着哑儿笑道。
哑儿眨了眨眼,下意识的瞥了眼自己母亲的方向,犹豫了一下后,用力的点点头。
王诩把怀里的孩童交给他姐姐,让哑儿拎着编好的藤筐跟在身后走向野猪的尸体。
将猪前腿割下来,锋利的瑞士军刀像是切蛋糕一样,把肉切成块状,扔进已经烧沸的铁锅中,然后继续切猪肉。
尽管没有调料,但是水煮肉也是香气扑鼻,很快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个个按耐不住的凑过来,蹲在铁锅前吞口水。
“可以捞出来了。”王诩看了下时间,对着哑儿说道。
哑儿用筷子把煮熟的肉块都捞出来放进藤筐里。
还在举行祭祀的墨奎看到这一幕,皱起眉,但是却没有制止,继续仪式,直到王诩开始将熟肉分发给孩子们,才有些愤怒的冲过去“仪式未成,不得冒犯神灵!”
孩子们一个个吓得缩成一团。
王诩弯腰捡起一个孩子吓掉在地上的水煮肉,擦了擦上面的沙硕递给愤怒的墨奎“神灵只会惩罚浪费食物的人。”
墨奎被王诩盯的头皮发麻,王诩那双重瞳给人的压力太大了,但是又顽固的反驳道“大帝这么做,是置祖训与不顾!”
“祖训自然要遵守,不过我现在更重要的是吃饭。”王诩看了眼后面有的族人已经两眼翻白,明显是脱力的征兆“墨怜,给族人分发食物,今天这头大豕不吃完,谁也不要睡觉。”
说完不理会脸色铁青的墨奎,拿着工兵铲去篝火边烤肉。
墨怜犹豫的看了眼墨奎,但是禁不住后面墨狼等人的催促,把铁锅里已经熟透的猪肉捞出来分发给族人。
“那个叫做墨奎的老头,似乎对你很有意见。”王离阴阳怪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王诩掂了一下工兵铲,给烤肉换面“总有一些老古董,难以接受变化,习惯就好了。”
“看来神灵也不是被所有人敬畏的嘛。”王离轻笑道。
王诩把工兵铲放到他面前“尝尝。”
“烤肉而已。”王离嗤之以鼻“你之前吃的那个是羡门的佳肴吧,那个还值得本公子尝一尝。”
“尝尝。”王诩轻笑。
王离皱了皱鼻子,忽然嗅到一股从未闻到过的味道,微微一怔,疑惑的抓起一块放进嘴里,瞳孔猛然一缩“这。。。是山彘肉?”
“肉是山彘肉,不过却用了羡门的香料。”王诩轻笑道,看着王离毫无风度的把另外极快肉都塞进嘴里,还舔着手指的恶心模样“你现在的样子像个乞丐。”
“废话,在你们羡门人眼中,哪个俗人不是乞丐?”王离轻嗤道,不过语气一滞,表情有些复杂的说道“大王除外。”
“嬴政是一个合格的大王吧。”王诩轻笑着问道。
“放肆,怎敢直呼大王名讳!”王离涨红着脸吼道。
王诩目光玩味的看着他,笑而不语。
王离嘴唇顫抖了一下,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下“大王自然是最合格的大王,治国有方,克己复礼,爱民如子。”
“就是对你们这些世家,反复无常。”王诩轻笑道。
“神灵真的无所不知?”王离皱眉问道。
“也不是,毕竟神灵的能力也有限。”王诩轻笑道。
“这么一说,我倒是心里平衡了。”王离咧嘴笑道。
“你爷爷和你父亲的功劳太大了,嬴政对你们自然是有所顾忌,不过我不觉得,你出现在这里,并不是嬴政的本意。”王诩轻笑道。
“大王只是想用我当成制衡父亲的筹码。”王离不可置否的笑道“当年我爷爷举国之力攻灭楚国之后,大王对我们家的军权就不加管制了,但是我爷爷却选择了引退,朝中一直有声音,说我们王家这是在以图后事,保存实力。”
“这种程度的流言,对你们家应该造不成影响吧。”王诩笑道。
“大王自然不会质疑我们王家的忠心,但是不代表其他人也这么想。”王离叹了口气,无意识的拨弄着篝火。
“这些都是大人们的争斗,跟你一个小孩子无关吧,即便形式再恶劣,也轮不到你解决。”王诩笑着说道。
“我是王家第三代单传。”王离闷声说道。
王诩微微一怔,诧异的看着王离“你不会以为,你们王家绝后了,那些针对你们家族的声音就会消失吧?”
“父亲还年轻,还能生一个弟弟。”王离低下头,声音有些沉闷。
“傻孩子。”王诩轻笑着拍了拍王离的脑袋“你是中了人家的反间计了!”
王离猛然抬头,惊愕的看着王诩。
第13章 让人‘感动’的愚孝()
第十三章让人‘感动’的愚孝
百善孝为先,这是华夏文明不变的主旋律,即便是帝王,也逃不出孝道的桎梏,历史上很多这样的例子,强如汉武,或如赵祯。
而且文学家和史学家也大肆表彰孝道,这让孝道一度成为立国之本,从察举制中的举孝廉就能看出孝道在古代的重要。
甚至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比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让古人一辈子不能修剪头发,眉毛胡须,甚至剪指甲而且古代各种刑法中‘耐、完、髡’就是根据孝道精神制裁的刑法。
耐刑,也就是刮胡子;第二种完刑是剃去鬓毛,往往和城旦等劳役刑合用;第三种髡刑不仅是胡子,连头发也要剃掉。先秦时的男人都要留胡子,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史料专门记载刘邦是“美须髯”。
过度夸大孝道确实对于道德底线有所评定,但是同时也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悲剧,比如‘愚孝’。
残忍一点的比如‘郭巨埋儿’。
勉强接受的比如‘老莱斑衣’‘卧冰求鲤’等典故。
这些故事猛然看起来确实感人肺腑,但是细细推敲就感觉,不但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观,甚至还有些智商不够用的嫌疑。
就像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