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大革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收五成租,在这灾年算是一大善举了。

    与此同时,以往在族中颇有威信的宗老们的话也不好使了,更别说还有一部分宗老他们也是穷人,十分欢迎重庆卫只收五成租的政令。

    孤立了士绅,削弱了宗老,增强了重庆卫在农村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重庆卫在此过程中把士绅把持的收取农税权给剥夺了,变成了由重庆卫直接收取。

    施完善政,便是立威了。石当根据宣传队反应回来的情况,把各地惹事生非、扰乱地方秩序的恶霸逮捕起来,在大陈庄公审,情节特别恶劣的直接处斩,严重的送往重庆卫,押入改过营。一般的和轻微的由当地卫所军看管,并罚做卫生清理活动。

    打击恶霸加深了重庆卫的权威,也震慑了一部分心怀不轨的人。随着重庆卫政令的深入实施,黄诚趁热打铁,统计村中人口数,并以十户为一组,十组为一队,队长由村民中威望较高者担任,直接向重庆卫负责。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这么严格,在有些村人口较少,户数和组数都有所缩小。

    随着一条条政令在三角地带内的各村推行下去,重庆卫的权威也建立起来,陈华清本人也被更多的人知晓。

    八月份,选出来的二十名队长去重庆卫述职,同时也认了认陈华清,并带来了大量的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受乱兵破坏,今年各村的春耕大半都荒废,导致不少田地都在荒废着。对于这个问题,陈华清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让人们把已经春耕过的田地好好看管起来,不要再受什么灾,对于荒废的田地,今年只能放弃了。

    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解决,就是各村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特别是近年来旱灾频发,引不上水来浇灌,歉收绝收情况频发。这个问题也不好解决,若是有足够的粮食,陈华清完全可以以工代赈,发动村民们兴修水利,可考虑到重庆卫的库存,陈华清只能放弃。

    不过陈华清也不是什么都没干,他向众队长承诺将会调一批粮解决少数村民的吃饭问题。

    总的来说,众队长对重庆卫、对陈华清还是感激的,也很努力的配合重庆卫,并积极融入重庆卫。

    在队长们离开重庆卫后,陈华清笑着对黄诚说道:“应诚,从此以后我重庆卫将不再是无根之萍。”

    在农村的工作完成后,陈华清开始考虑两件事,一是今年的粮食歉收已成定局,如何分配有限的粮食来渡过难关,二是番薯的种植不知是否能成功。

    就在陈华清信心满满的规划自己的事业时,陈华清强制士绅分地的后果显现出来了,朱燮元的管家朱胜找上门来。

第一百一十六章 吞并(五)() 
朱胜和陈华清合作过几次,双方关系比较融洽。两人一见面,朱胜就苦笑地说:“善之,你这边在搞什么,怎么有那么多人弹劾你啊?”

    陈华清更是倒苦水:“老朱啊,我想你也知道养兵的艰难,光一个重庆卫根本养不了八百兵啊。”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总不能既叫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

    朱胜早就猜到陈华清是这种说法了,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告诫道:“善之,这种事干一次就行,不要扩大了。”

    陈华清点头答应,现在重庆卫胃口很小,消化那十几个村子得一段时间。

    “善之,这次我来还有另外一件事。贵州安贼兵围贵阳已有百余天,贵州巡抚大人王三善数次催大人派兵救援。”朱胜简单的把当前战局介绍了一遍。

    “老朱,难道大人要我去贵阳?”

    朱胜摇摇头,笑道:”怎么可能,奢贼还没有被消灭,你要去贵阳也没路啊。大人的意思是让你这边早作准备,最早十月份,最迟明年正月,大人要把手中兵力合在一起,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永宁奢贼。”

    “谨遵大人令。”

    朱胜临走时,陈华清本准备让他带上沐启眉,只是不知道朱胜和沐启眉说了什么,最后沐启眉留在了重庆卫,让陈华清好一阵头疼。

    与此同时,重庆卫周边村子流亡在外的地主们听说了自家土地被人强夺,都火急火燎的往回赶,向陈华清要个说法。

    情报司和卫所军早就得到了命令,在各村村口拦截这部分人。大陈庄村口,村子里最大的地主孙老爷被人挡在了村外。要说起这孙老爷,是重庆大家族孙家的旁系,仗着自家的背景和财力,很是侵吞了不少土地。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把我们拦住?”孙老爷管家恼怒道。

    负责这条路的排长名叫牛胜,原名牛二憨,人如其名,性格很实在,上头说什么就是什么。

    “喊什么!叛贼来了不见你们喊,现在乱喊什么!”牛胜不耐道。

    孙家管家指着牛胜,涨红了脸,若不是顾忌着围住自家人的二十来号兵,早就破口大骂了。

    孙老爷见惯大风大浪,知道现在说硬话讨不了好,便放低了姿态,语气缓和道:“这位将军,我们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回家看看。”说罢拿出了一把碎银,直往牛胜手里塞。

    牛胜出身军户,家里贫寒,哪见过这么多银子,心动的很。刚想伸出手去拿,眼睛就瞅见一行人中唯一一个戴红袖标的人,手立即缩了回去,正色道:“你这是干什么?想害我吗?”

    孙老爷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事,哪个当官的不爱钱,便放大了声音:“我没有其他意思,就是想诸位好汉在这也辛苦半天了,拿出点钱来,让兄弟们吃吃肉,喝喝酒。”

    旁边的卫所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把目光汇聚到了袖子上戴红袖标的那个人。

    戴红袖标的士兵感觉到大家的目光,主动走上前来,对孙老爷道:“你确定是把钱交予整个卫所军而不是某一人?”

    孙老爷有点奇怪,但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公开行贿,说是要让牛胜通融,只好道:“是交予整个卫所军的。”

    “这便好。”戴红袖标士兵把钱拿上,并拿出个小本,一边记一边高声说道:“大陈庄孙家献给卫所军五两银。”记完后便退了下去。

    孙老爷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拿了人家的银子,牛胜语气也软了下去,但还是公事公办道:“要想进入村子,拿出地契还有和村民们高利贷的欠条。”

    “你们不是拿了我们的钱,怎么不让我们进去?”孙家年轻人急道。

    戴红袖标的士兵回道:“那属于你们主动献上来的,不是我们强行索取的。”

    孙老爷目瞪口呆,阻止了自家人,恨恨地说了句:“算你们狠!”

    孙老爷一行人暂时离开后,戴红袖标的士兵给牛胜行了一个军礼,把小本递给牛胜后说道:“牛排,我去报告了。”

    牛胜颇为惋惜地看了看红袖标手里的银子,摆摆手说道:“你去吧。”

    卫所军的前身是陈华清从石砫带出来的护卫队,早在攻打郑家堡时,陈华清为保持军纪成立了一支小部队,称为监察队,主要防止士兵侵吞财物。

    后在重庆卫建立起来后,卫所军扩充了数次,监察队也跟着扩充了,现在每个排有一个监察兵,袖子上戴有红袖标用以跟普通士兵区分。一开始监察兵很难下放到每个排,后来陈华清在去川东前第二次改变军制,把发放军饷的权力交给监察兵,同时受军事主官监督。这样,既防止了贪污军饷,又扩大了监察兵的影响力。

    牛胜排里的监察兵把自己的小本交给牛胜,就是为了保证监察兵上交给卫所军军务司的银子数目和小本上记得一样,防止监察兵私自扣留。在月底发饷时,军务司会给牛胜排加一点福利。

    同样,一旦发现有人违反军规,轻者扣饷,重者直接踢出卫所军,并取消军属待遇。从目前看来,监察兵还是很有效的,卫所军现在发展良好,没有一般明军的那些歪风邪气。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军属待遇起了效果,卫所军的士兵在当兵前都是穷苦人家,自己当兵,全家受益,若真被踢出卫所军,那不单单是自己受影响,整个家庭都受影响。

    孙老爷受阻,进不了村子,便决定去找自己的本家,希望孙天望能给自己做主。同时,受阻的其他地主都在看着孙老爷,若孙老爷有办法干倒陈华清,他们就团结在孙老爷周围,收回自己的地,若孙老爷也没有办法,那就真没有办法了,到时只能打落门牙自己吞,被迫同意重庆卫的条件。不同意不行啊,不然到时候连自己在村子的宅子都没法收回了,是真正的血本无归了。

    孙家村,孙天望坐在上首,看着坐在自己下边的远房亲戚,面色淡然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孙老爷愕然道:“表哥,就这?”

    一声“表哥”,让孙天望不好直接拒绝,叹了口气劝道:“孙老弟,不是我不帮你,那陈华清是朱燮元面前的红人,不是一般人能弄倒的,更何况现在是什么时候,兵荒马乱的,手里有兵谁都不怕啊。那陈华清为养兵,强夺你们的地分给泥腿子,就是为了扎根,哪能轻易吐出来。”

    “可是”

    “说起来还是你们不争气,跑什么跑,我听说那陈华清本来想找你们合作,可你们呢,一个个都没人影。这事已成定局,你就不要多想了,不然再给陈华清其他借口,你们连剩下的东西也保不住。”

    见本家这么说,孙老爷无奈之下只能接受重庆卫开出的条件。

    孙老爷走后,孙家孙管家很疑惑孙天望的做法,不由道:“老爷,那重庆卫千户的做法可是犯了大忌啊,那和那些造反的泥腿子有什么区别?”

    孙天望面无表情,“那陈华清造反了没?”

    “没。”

    “只要没造反,犯了大忌又怎么样。现在朱燮元全凭各地卫所军和石砫白杆兵撑着,不然成都城早被攻破了。他送白杆兵一个盐井,纵容手下卫所军掠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