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大革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瞅着离出兵的日子越来越近,杨愈懋失去了耐心,对知府威胁道:“三天之内,若你不能筹集十万两军费,我就自己带兵征收。”

    “你”知府怒视着杨愈懋,他没想到一个武将竟敢这样威胁自己,这杨愈懋还把朝廷以文制武的制度放在眼里吗?

    越想越生气,知府随即提笔写了一封弹劾信,信里把杨愈懋骂得狗血淋头,就差说他要谋反了。

    坐镇成都的朱燮元接到信后,大骂知府蠢货,心里不由得后悔为何自己答应朝中的东林党人,由他们推荐的人出任重庆知府。当即也回了一封信,严令重庆知府要团结武将,一切以平叛为重。

    等重庆知府收到回信时,杨愈懋已经把水道给占了,并在上面设卡收厘金。此时,各地的明军将领也带人来到重庆城,要看看杨愈懋杨总兵怎么兑现自己给各军的出兵费。

    杨愈懋一共给六支明军下了调兵令,龙安府明军是主力,这支明军是二十年前平播战役明军的后代,颇有战力,是朱燮元手中的王牌。三支较小的明军属于卫所军,是川地存在不多的成建制卫所军。剩余的两支一支是在成都保卫战里打出水平的守城军,算是朱燮元的嫡系,另外一支就是陈华清的重庆卫卫所军了,也是属于朱燮元派系的。

    各个军头大都是第一次见面,互相之间一起吃了个饭,并在酒桌上做了一个没有啥约束力的约定,就是怎么都要从杨愈懋身上抠下点东西。

    协助朱燮元解了成都之围后,杨愈懋算是坐稳了四川总兵的位置。坐稳位置后,杨愈懋便对四川本地的各军做了一番了解。龙安府的明军战力最强,成都方面历来对其照顾有加,军饷、粮饷、武器装备最先考虑龙安府明军,因此龙安府的明军也最听朝廷的话。剩下的就是各地卫所军了,但大部分已破败,只有少数几个还大体保留,其中重庆卫是个亮点。据杨愈懋心腹所查探的,朱燮元虽然在物资上没有给重庆卫多少支持,但在其他方面是大开方便之门,甚至到了“兵自募,将自命,饷自筹”的地步,同那些大土司并无多少区别。

    而陈华清也算是有些能力,重建了重庆卫,拉扯起近千人马,在重庆站稳脚跟。杨愈懋不关心陈华清以后是否会尾大不掉,他最在意的是此次入贵作战重庆卫能出多少人,毕竟六支明军中除龙安府外就属重庆卫人多了。

    选了个日子,杨愈懋同众军头见了个面,大家都是直接人,没那么多废话,直接就朝杨愈懋要东西。

    杨愈懋也不卖关子,直说道:“时局艰难,给大家承诺的东西本总兵确实拿不出来。但是,大家出兵打仗,总要给下面的兄弟有一个交代,东西我没法交付,却能提供给大家一条发财的路子。”

    陈华清早就知道杨愈懋把重庆段的长江水道占了,因此继续静静地往下听。

    “这条发财的路子,就是重庆水道。我已报备总督大人,总督大人也应允了,从重庆到三峡的长江水道,全部交予我等。”

    杨愈懋话音刚落,诸军头就叫好起来。比起各卫所那穷地方,这重庆城可是个好地方,更何况是那长江水道。就连日子一向比较宽裕的龙安府众人也坐不住了,长江水道的利益太大了,大到都砸晕了他们。这倒不是龙安府的人没有见识,而是龙安府虽称府,其实也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卫所。

    喧嚣了好一阵,军头们安静下来,准备听听杨愈懋接下来怎么处理,毕竟长江水道关系太大,总督是不会无条件的让出水道。

    果不其然,只听杨愈懋接着道:“长江水道关系重庆府民生,总督大人定下三个条件:一,必须确保水运通畅;二,管理要适度;三,此事以一年为期,一年之后视具体情况做决定。本总兵已在总督那里做过保证,不知大家能否保证。”

    “杨总兵,我龙安府可以保证。”

    “我重庆卫也可以保证!”陈华清紧随龙安府其后。

    保证完毕后,杨愈懋点点头,丑话说在前头,将来出了问题也好动手。“对于划分河道,大家怎么看?”

    重头戏来了,陈华清心里一紧,观察着众人的表情,只见大家表情都很凝重,特别是势力相对弱小的那三个卫所相互望了望,又望向杨愈懋,显然是希望杨愈懋能做主。

    杨愈懋把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心里有些得意。在京城接到自己要带兵打仗的消息时,心里是一万个不情愿。但来到四川后,发现明军虽然很水,但奢军更水,再加上朱燮元指挥有力,一开始声势浩大的奢乱马上就被限制奢崇明的老家。胜利让杨愈懋有了不少威信,再加上其本人也略有手段,一时间竟有了些名将风范。

    众军头各怀心思,实力强的想靠拳头解决问题,实力弱的要引入外援,大家虽都不说话,但场面上火药味十足。

    杨愈懋见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了,便开口道:“诸位,马上就到出兵的日子了,此事须尽快解决。我这里有两个方案,一是按段分,二是按行业分。”

    陈华清起身发问道:“总兵大人,这按段分和按行业分具体怎么说?”

    杨愈懋解释道:“按段分,就是把河道拦腰分成数段,大家每家控制一段;按行业分,就是每家在河道上各设一个码头,分配到粮商的就收运粮船的,分配到布商的就收运布的,诸如此类。”

    众人这次没有保持沉默,而是直接吵了起来。反对分段法的人率先站了起来:“总兵大人,若是占了前段的人收得太狠,我们后段的怎么办,总督大人可是要我们适度。”

    反对分行业法的也站了起来:“总兵大人,要是有些人仗着人多把油水多的行业都强,净剩些一年都运不了几次的行业,这是让我们和西北风啊!”

    众人吵作一团,其中反对分段法的人占很大部分。

    “好了!”杨愈懋大喝道,等众人安静下来后,冷着脸道:“这次总督大人交予我等河道,是为了剿匪,你们一个个的兵没出一个光想着拿好处啊!我决定了,就按分行业法,谁出的兵多谁占大头。我这边占了粮商、布商、盐商,没意见吧。”

    陈华清暗暗皱了眉头,杨愈懋一口吃了整个水道七成的货运量,而他手底下只有八千余人,胃口太大了。

    龙安府明军将领站起来缓缓道:“我们出两千人,但有个条件,我们要占布商。”

    杨愈懋考虑得失后答应道:“我同意。”

    陈华清也站起来表态道:“重庆卫出八百人,不过我也有个条件,我们那缺粮,凡是运往重庆卫的粮船我们要免费通行。”

    “好,我答应你。”

    剩下的四方一同站起来,选出了个代表,说道:“我们一起出八百人。”

    众人分配完毕后就急忙回到驻地,口头上分完了可不代表东西真正到你手里了,大家还得多活动活动。

    在陈华清回来时,黄诚也从李明轩口中得知了水道的事。“应诚,接下来就看你了,把咱带的那些珠宝花出去,争取抢到好码头和好行业。”

    “没问题。”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黄诚的活动有了效果。重庆城最好的“朝天门”码头陈华清没指望,但抢到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小码头,同时黄诚通过金银攻势趁机结交了一批大商家,确定了合作的意向,并且陈华清通过减少一定过河费让除粮布盐外有油水的行业主动靠拢重庆卫。很快,重庆卫在重庆城的影响力大增,可以和龙安府媲美。

    对于重庆城种种乱象,重庆知府可谓痛心疾首。在收到朱燮元的回信后,知府极其不满朱燮元对武将的纵容,便直接上书朝廷,指责朱燮元驭下不力,祸害商家,百姓怨声载道。

    朝廷接到奏书后,东林诸人淡化处理了此事,只是发书申诉了朱燮元,同时应朱燮元的要求,把重庆知府调到京城,另外换人上去。

    此刻的朝廷根本没有精力处理这等小事,在六月份天启皇帝发了封奏书,要为前首辅张居正平反,引发朝堂上下震动。楚党奔走欢呼,东林党竭力反对,东厂锦衣卫在暗处蠢蠢欲动,执掌朝政的东林党站在风口浪尖,此刻最怕的就是地方上出问题,对于朱燮元几乎是有求必应,只要他能稳住西南。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入贵(一)() 
九月八日,重庆卫的八百人抵达重庆城,按照从成都过来的代理知府的请求,维护重庆城治安,很是抓了一大批人。

    黄诚留在重庆城,负责卫所军的后勤转运。

    这次入贵作战,重庆卫几乎倾巢而出,就连做客的谭政平也随军而来。朝中要为张居正平反的消息已经传到四川来,谭政平的举人身份很快就能恢复,但可惜的是大考已经结束,再次考试还得等三年。谭政平也是个豁达的人,见事情不可为,便决定留在重庆,跟着卫所军行动,按照他的话就是“行万里路,学万般知识”。

    九月九日,龙安府明军抵达,九月十日,另外四支明军依次来到,至此,此次入贵的明军已全部就位。

    在临出发前,杨愈懋召集众将发布命令。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各军分兵前进。主力是杨愈懋的八千人,以贵阳为目的地,龙安府明军是偏师,主要作用是策应主力。陈华清八百人走遵义,进攻支援永宁奢贼的一支安兵,剩余的明军主要任务是收拢贵州溃散的明军,恢复地方稳定。

    回到营地,陈华清召集卫所军连长以上的军官,宣布作战任务。石当看着陈华清身后挂的那副简陋的地形图,不解道:“千户,敌人主场作战,我们为何不兵合一处,全力消灭其主力?”

    陈华清无奈道:“想法很好,可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后勤问题是这时代明军的一个硬伤,特别是天启、崇祯年间,一旦万余明军聚集到一起,军队就要劫掠地方,没办法,粮食不够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