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大革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逼迫陈华清停下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后方的补给线跟不上了。卫所军在贵州起码要待一个月,这一个月里要保证八百人不饿肚子,重庆方面至少要运一次粮,因此陈华清在行军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同黄诚的联系。寻龙坑已经是运粮的极限距离了,再远黄诚就不敢保证粮草能准时供应上。

    在寻龙坑安稳下后,卫所军开始找生彝的麻烦,向导就是那个老山民。生彝和熟彝的关系很不好,由于生彝一支保持着渔猎的生活方式,挨饿是常事,一旦生彝饿得狠了,便对熟彝下手,抢粮食、抢工具,有些极其野蛮的生彝甚至把人也给掳去当作粮食。久而久之,原本一千年前是一家的生彝熟彝之间相互仇视起来,老山民所在的寨子也被生彝抢过,故对做带路党一事毫无感觉。

    生彝是以部落的形式聚居在一起,除了毒箭外,其他武器都极其落后。不过生彝经常迁徙,小队卫所军跟着老山民连续扑空了两次,在第三次终于围住了一支三十来人的小部落。在前番行军过程中,生彝对卫所军的偷袭让卫所军上下充满恐惧,现在终于发现了可能是行凶者的生彝部落,士兵们直接上去下死手,没留一个活口。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很残酷的,绝对没有什么人道主义的说法,陈华清已经习惯这一点,在接到消灭一个生彝小部落后,陈华清让出任务的小队回营,再派出另外一支队伍扫荡。陈华清的目的就是通过血腥手段吓住生彝,让他们主动远离卫所军驻地。

    生彝好对付,十天后,在卫所军驻地方圆百里之内卫所军的小队就再没发现生彝的部落。陈华清立刻派人和重庆方面联系,现在他很可能无法完成阻击任务,派人回重庆城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其他各军的进展。

    结果,得到的消息让陈华清大吃一惊。杨愈懋率领的主力不知去向,同重庆城失去联系,龙安府明军被安氏的偏师拖住,进退不得,而陈华清这一路,根本没什么援助奢氏的安军,杨愈懋被骗了!

    最惨的是那些小规模的卫所军,他们要恢复地方秩序,最先进入水西安氏的地盘,那是真正的敌人腹地,当地的人极度仇视朝廷,明军在那里如在敌国。落单的明军士兵下场极其悲惨,就连那些老兵油子都吓坏了,做了逃兵逃回重庆城。

    陈华清派去重庆城的人联系上了那几个逃兵,从他们的口中卫所军得知那些士兵的悲惨下场。

    “和我一个卫的吴老二,那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出去方便,结果到第二天还没回来,我们百户派了我们几个出去找,你说,在这天寒地冻的鬼天气,人能到哪去,肯定是出事了。我们找了一下午,最后在一棵树上找到吴老二。”

    说到这,那老兵哆嗦了一下,仿佛看见什么恐怖的事一样,“你知道吗,我从没见过人死得那么惨,他的两条腿、两条胳膊被剁了去,他的老二被割了,他的眼睛被挖了,若不是我翻到他的木牌,我根本认不出他就是吴老二。我吓坏了,真吓坏了”

    士兵把老兵的话转述给了陈华清,说完后士兵自己也打着颤,在战场上战死已经够令人恐怖了,死前还被那样虐待,真是一个残酷无比的世界。

    随后的几天,越来越多的消息被送到陈华清这儿来,那几支明军乱了。落单的明军可不是一两个,看着昔日的同袍被挂在树上的惨样,一部分人被吓坏了,做了逃兵,另外一部分人被刺激,见人就杀,不管老人孩子,已经有几个村子被灭口了。

    卫所军的主将们也都知道了在另外一条线上的明军发生了什么事,一致赞同陈华清按兵不动的做法。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光凭战斗能解决的了问题,若是不改变官员横征暴敛的做法,贵州只会更乱。

    陈华清也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明朝廷用了将近十四年的时间才平息奢安之乱,成都保卫战、贵州同小股叛匪交战,陈华清能明显感觉到明军是占优势的,不过到了现在,陈华清总算弄清楚了,奢安之乱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朝廷已经失去川贵两地土司的民心了。而这种事马上就轮到云南了,沐王府衰败之势已显,土司们不满朝廷已久。陈华清感觉到,再这样发展下去,不仅土司,明朝廷要失去整个西南之地的民心了。

    十天后,最先撤离贵州的是在成都保卫战里表现突出的那支城防军,紧接着三个卫所的明军也撤回重庆,杨愈懋一开始规划的彻底安定贵州的计划失败。

    五天后,陈华清接到撤军的命令,士兵们早就不想待在老林子里,回军的速度相当快。

    等陈华清回到重庆城时时间已经到了十月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再次出兵已经不太可能,但朱燮元仍旧让陈华清留在重庆城,随时应对贵州出现的突发情况。

    贵州平坝,龙安府明军被安邦彦的两千人挡在这儿,前进不得。给养一天天消耗,再这样下去明军迟早没粮,龙安府的将领一致决定不再等杨愈懋的消息,自己独自去贵阳。经过一场遭遇战后,龙安府明军成功突破,三日后到达贵阳城外围。

    此时贵阳城已经被围超过三个月了。在安邦彦起兵叛明后,从水西领兵,一路驱赶百姓,等包围贵阳城时,已经有四十多万百姓涌入贵阳城,突然增加的大量百姓让贵阳城崩溃。

    两月后,迟迟不能突围的贵阳城内粮草耗尽,饿疯的人们实在找不到能吃的东西了,开始吃尸体。没错,你没看错,人们吃起了尸体,贵阳城彻底疯狂了,在饿疯了人们的心里,人肉已经不再是什么忌晦的东西,而是能够活下去的粮食。

    第三个月,贵州总兵张彦芳公开组织杀人,老弱病残成了首选目标,一时间,整个贵阳城打乱。贵州巡抚王三善控制不了局面,人们都饿疯了,谁还在乎他。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安邦彦得知贵阳城内的事后,得意地对手下的人说:“贵阳城高墙厚,我们要想攻下来付出的代价必定不小。现在我驱赶汉人百姓入城,届时城内必会因粮食自相残杀,取贵阳城不费吹灰之力。”安邦彦深知贵州总兵张彦芳贪生怕死,只知道在城内等待援军,绝不敢出城决战,即使被逼到这份上。

    龙安府的明军将领得知城内的惨剧后,拒绝入城,在城外找了处地方安营扎寨,同安军对峙。

    安邦彦得知明军的援军到达后,大为愤怒,本想立刻同这股明军交战,把他消灭在城下,但安邦彦马上又接到在安顺方向发现大股明军,数量不少。安邦彦猜到这是四川总兵杨愈懋带的明军主力,再加上已经抵达的龙安府明军,贵阳城已经不可能夺下。若是留在贵阳城下,很有可能落个和自己的妻弟奢崇明一样的下场。想通了其中的利害,安邦彦下令合兵,随时准备撤走,即使要和明军打,也要在水西打。

    杨愈懋的八千人携带物资众多,行军速度不快,再加上对贵州腹地的情况一知半解,轻率地派出传令兵同其余明军联系,结果一个也没回来。后在副总兵杜文焕的建议下,暂时只管行军,以解贵阳之围为主要目的。

    沿途遇到了不少打着安氏旗号的小股军队,全被明军剿灭,杨愈懋感觉甚好。

    扫灭了沿途的麻烦后,杨愈懋率军到达安顺。在安顺杨愈懋得知贵阳城的情况,特别是贵阳城内人相食的惨况,杨愈懋叹道:“张彦芳此人,真乃我大明总兵之耻!”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入贵(三)() 
安邦彦终究还是不甘心,在杨愈懋率领主力到达贵阳城下时没有第一时间撤走,而是和明军打了一仗。杨愈懋的八千人是从京师带来的,里面有一支纯火器部队,安邦彦的水西兵勇猛是勇猛,但仍被火器吓着了,再加上明军颇有战力,不是贵州当地那种早已腐朽不堪的黔兵,安军被打蒙了。龙安府的明军见机也贴了上来,对安军形成包围之势。

    见局势不利于自己,安邦彦果断撤兵,按照预定的计划,往水西方向撤。水西安氏强于永宁奢氏,不仅是实力强,在其他方面也强,在这种情况下奢崇明手下的军队会把撤退演变为溃退,而安邦彦手下的核心军队仍旧保持着阵型,有序撤离,至于那些变乱的杂牌军,安邦彦一点都不心疼,就让他们替自己挡明军了。

    击退安军后,杨愈懋大喜,即刻命令明军趁胜追击。副总兵杜文焕立刻劝诫道:“总兵大人,弟兄们从安顺到贵阳一路没有休息一下,刚又打了一仗,现在不是追击的时候啊!”

    但连续的胜利让杨愈懋愈发骄横,不以为意道:“安贼乃土鸡瓦狗,不足为虑。”杨愈懋不听杜文焕的劝告,执意进兵,杜文焕无奈,只得遵从。

    杨愈懋追击安邦彦的思路是对的,但此时的明军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余力去追击敌人。

    水西距离贵阳不远,待杨愈懋追到离水西不远的贵定府时,手底下只剩下自己的亲卫和零散的小队明军,大量的明军掉队,跟在杨愈懋身边的明军人数堪堪破千。意识到自己托大了,大冷天的杨愈懋脑门上冒出了汗。

    安邦彦带着自己的两千嫡系在水西边境得知有一支明军追击自己,现在已到了贵定。本来安邦彦在贵阳城下吃了场败仗,怀疑在贵定的明军是诱饵,引诱自己前去送死,但后来又得到消息,在贵定的是四川总兵杨愈懋。安邦彦大喜,据他对明朝总兵的了解,他们一般是不会把自己置身于险地的,安邦彦猜测是杨愈懋轻敌,以为只带少数人就可以歼灭自己。

    当机立断,安邦彦命令停止撤军,集合起从水西赶来的援军,直扑贵定。

    此时在贵定的杨愈懋已经没有了继续追击的想法,但也不准备后撤,原地驻守等待掉队的明军。但等了足足半个时辰,后面仍没明军赶到,杨愈懋还有耐心,但他手下的亲兵们已没有战心了,纷纷劝道:“总兵大人,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