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大革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主代表中站出一人,深吸一口气道:“大人,分地这样的事以前也有,但分的都是无主之地,今时大人强行分地,分的都是我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地,跟强夺人家产有什么区别!”

    听完地主的话,陈华清忽然很想笑,若这些地主都是辛辛苦苦攒下的地,陈华清还真不敢强行分地。但这些人的地是怎么来的,强买强卖还算温柔的,强取豪夺才正常,放高利贷逼贫户卖地卖身,私下开设赌场妓院扰乱秩序,更甚者偷卖粮食给叛军,就这样还好意思在自己面前说辛辛苦苦攒地。

    “强夺家产?若你们的家产是合理合法的攒下,那你们的家产我想夺也夺不动。还有,我曾下令要把地租降到三成,你们有谁听了。我卫所军在外拼死拼活,保得一地平安,你们要明白,安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在外拼杀出来的!”

    “我把地租降到三成,就是为了保证军粮,收粮食的时候能顺利收上来。结果倒好,你们是交了三成粮食,地租一点都没降,那这样真还不如直接每家每户收三成。”

    陈华清把这话说出来就代表他和地主们撕破脸了,现在给地主们就是两条路,一事交出地契安全回家,二是死后卫所军再没收土地和家产。

    有的地主胆小,听完陈华清杀气腾腾的话直接怂了,不敢反对。有的地主不甘失败,高呼道:“大家不要屈服,我就不信他敢对所有人下手!”

    这人说对了,陈华清确实不好动手,但农民代表们忍不住了,在陈华清正式表态要将分地进行到底后,农户们都想着尽快回家,该圈地的圈地,该拿地契的拿地契。

    陈华清大手一挥,让农民代表们回家,把地主代表们困在军营。

    地主代表中有明眼人,暗恨道:“这陈华清是要借刀杀人。”

    农民代表们回到家中后,立刻大肆宣传要继续分地。已经分到地的农户没什么表示,那些没分到地的四处联合,一起向各自的地主家进发。

    地主代表的家中都慌了起来,自家老爷没回来不说,现在整个涪陵都在传着要分地。厉害的召集家丁准备把要上门的农户打跑,较软的紧闭大门准备糊弄过去。

    没被选作代表的地主还留在家里,但这部分地主实力太弱,手中掌握的土地不多,也就比自耕农多一点地。这部分人是随大流的,天塌下来有高个撑着,高个撑不住了他们就认怂。

    农户在骂,地主也在骂,一时间整个涪陵变得乱糟糟的。不过很快,骂声就变成了打声,先动手的家丁引起了农户的愤怒,在整体对抗的气氛影响下,农户们也操起板凳、扁担、锄头之类的和家丁们对打。

    冲突全面爆发,有些打红了眼的农户打进地主家开始打砸抢,那些紧闭大门的也被农户撞破了大门。

    这些情况反映到卫所军里后,陈华清把这些事跟地主代表们说了一遍。这下众人不淡定了,早就想认输的地主代表立即出来表示自己同意分地,但求陈华清能保全他们的家产。硬撑着的地主代表也撑不下去了,地是没法保住了,但别把身家都搭进去,纷纷也投降了。

    早已准备好的卫所军立刻介入,挨家挨户的维持秩序。农户们见卫所军出来行动,固然他们打红了眼但还没疯,纷纷住手,留在地主家中等着拿地契。

    很快,各大地主家接到卫所军的通知,拿着地契去军营去和他们老爷见面。刚刚被打红眼的农户们吓坏的地主家人们这次没犹豫,赶紧拿着地契到军营,身后跟着农户们。

    在军营里,陈华清拿到地契后挨家挨户分地,烧掉旧的地契,农户们拿上印着重庆卫千户的红章的新地契。同时,按人口分地是早就定下来的,宣传队的人趁此也摸清了涪陵的人口数。

    分地分了整整十天,分完地后开始选代表,这次的代表就不是如同上次的和稀泥了,而是实打实的。

    柴家这次没受波及,早在陈华清动手前柴丰就交出了土地,但看着平常跟柴家走得比较近的几家大地主被陈华清整成那番惨样,心有戚戚。同时,柴丰警告柴家人,不要出去多管闲事,柴家以后的重心将彻底放在盐井上。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宗族() 
涪陵的事情解决完后,陈华清让从永川过来的卫所军回到原驻扎地,同时嘱咐在涪陵的宣传队,要注意和代表们合作,切记不可以为分了地就可以独断。

    陈华清在涪陵待的时间里,卫所军新占各村的资料也送到陈华清手里。看完手里的资料,陈华清有些为难,下头各村的情况极为复杂。村子里除了佃户、自耕农两大群体,还有宗族、宗教等团体,大地主没有多少,有也被陈华清给挡在重庆卫的地界外了。

    村子里的其他情况也很糟糕,有地或能租到地的还能以种田为生,那些没有地或没分到地的只能游手好闲,成为众人口中的二流子。再加上卫所军不断出去活动导致各村门洞大开,大量难民趁机涌入,现在因为种种问题原住民和难民们已经火拼好多次了。

    重庆卫三地以前本是卫所,卫所里以军户居多,一开始实行的是军屯。后来卫所破败后,原先的百户、千户们摇身一变成了地主,军户们成了佃农,故陈华清分地的阻力很小,甚至可以说是光他千户的头衔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而各村就不同了,那的规矩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在明朝是这样的,在以前的元朝、宋朝还是这样,陈华清要在农村推行重庆卫当前的制度,可以预见会遭到很多人反对。

    离开涪陵后,陈华清来到卫所军最先控制的村子王李村,这村子以姓李的和姓王的居多,王李两家在村子里还设有各自的祠堂。陈华清召集起王李村的代表,代表共有八人,李姓四人,王姓四人,没有其他姓,对此陈华清已做好准备。

    代表们在陈华清面前显得有些不安,他们已经听说了在其他三地发生的事,不知眼前的这位大人要在王李村怎么办。

    陈华清请他们坐下来后,开始拉起了家常,比如问一些今年收成怎么样,收入怎么样等问题。站在旁边的宣传队眼皮跳了跳,自家这位大人真是风格独特,按理说一个千户,也算是武将的行列,按照现在武将的通性,上来应该是大大咧咧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现在表现的怎么和那些读书人一样?

    代表们渐渐放松下来,陈华清的面相看起来还是很和善的。随着谈话的深入,众代表感觉到不对劲了,这千户怎么婆婆妈妈的,尽问些生活里的琐碎问题,什么盐够不够,家里自己织的布能不能够不够,甚至还问了一些张家长李家短的事。

    大家心里不解加上那么一丝不屑,但面上仍呈恭敬状,详细地回答了陈华清的问题。

    在代表们都说的口干舌燥后,陈华清终于放过了他们,让八位代表回家。

    旁边的宣传队员忍不住,走上一步问道:“大人,何故跟他们说这么多?”

    陈华清眼睛看着营帐外面渐落的夕阳,淡淡道:“你们的工作不细致,百姓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不去了解,尽做一些表面功夫。”

    宣传队的人沉默不语,说实话到现在他们都不明白这位千户大人让他们到村里来干嘛,有他们和没他们村子还不是照样运转,甚至有的村子还嫌他们碍事。

    代表们离开军营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各自的祠堂。

    李家祠堂,李家的族老们迫不及待地问刚刚回来四位代表:“陈华清说了什么?”

    四位代表坐下后回道:“大伯、二伯还有三叔,陈千户就问了一些我们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代表们面面相觑,这问题还真不好说,他们难道说是去见了陈华清就跟他唠了一会嗑。

    “说啊,愣着干什么。”被称作大伯的族老发话了。

    “大伯,这事还真不好说,陈千户也没说什么重要的话,就是跟我们说了一阵话,问了我们一些平常的问题。”

    族老们沉默不语,不知道陈华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被称作大伯的族老皱紧眉头,心里莫名烦恼,自从卫所军和宣传队进入村子后,就开始指手画脚,管这管那,还选代表,这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虽然最后选了自家的四位子侄,可这四位平日还算恭顺的四位子侄当上代表后和宣传队走得相当勤,对自己这些族老阳奉阴违,哼,他们也不想想,没自己这些人的支持,他们当个屁的代表啊。

    现在陈华清已经在重庆卫、永川和涪陵三地分了地,难道要在王李村也要实行那分地之举。可遍观这王李村,大家的地都差不多,要分肯定是要分族里的公田。这公田可是族老们最大的外快来源,陈华清要是分了这地,简直是在剜族老们的心头肉。

    族老们心思起伏,整个祠堂一片安静。

    四位代表可受不了和一群快入土的老头待在阴森森的祠堂,赶紧告了个别离开了。

    王家祠堂,王家四位代表和李家四位代表的遭遇几乎一样,王家的族老们也很关心分地的问题。

    可陈华清不漏一点口风,大家也没办法。

    就这样,这一夜有很多人失眠了。

    第二日,陈华清去了李家祠堂,李家的族老们和代表们都出来迎接。王家人在得知消息后,族老们和代表们也赶来了。

    和族老们聊了一阵关于收成的事后,陈华清让王李两家的族老留在祠堂,其他人都出去。

    跟在陈华清身边的亲兵担心陈华清安危,不愿出去,王李两家的族老们也怕陈华清突然出手,使眼色让两家的青壮留下。

    陈华清挥挥手道:“没事,你们先出去。”

    亲兵们出去后,族老们也不好再将青壮们留下,挥挥手也让他们出去了。两拨人在离开时不约而同的关上了祠堂的大门,祠堂里就剩陈华清和王李两家八位族老。

    祠堂里,一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