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大革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放完东西后,陈华清又召集了老白杆兵。这些人多是在战场上受了极大的创伤而不得不退伍,但回到家后又不能承担过重的苦力活,故生活过得很拮据。

    陈华清向老白杆兵们说明了鸡仔的事后,那些老白杆兵们议论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缺了一只胳膊的老白杆兵站了出来,先向陈华清行了个军礼,说道:“陈主簿,这鸡仔真是送给我等之人?”

    这老白杆兵名叫陈升,曾是秦良玉丈夫马千乘的亲兵,在老营中颇有威望。

    陈华清有点奇怪陈升的问题:“我既然说了给你们鸡仔,那就一定不会食言。”

    陈升点了点头,说道:“多谢主簿的厚意。我等已经拿了主薄的米盐,再拿这鸡仔就真有点那个了。”其余的人听了也频频点头,甚至有人说:“我们虽行动不方便,但也能养活自己。”

    陈华清有些傻眼了,真有人连送上门的东西都不要,只能苦笑道:“诸位先听我说,这些鸡仔我给大家是有原因的,一来大家冬天也没有什么事干,何不用这功夫去养鸡,来年春天也算是一笔收入,二来这个冬天我会雇一批人干活,这活很苦,到时可能会和大家收购成鸡,大家养鸡仔也算是帮了我一个忙。”

    陈升听了这话还有点推辞:“陈主簿,这样说我们还是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拿鸡仔,不行不行,不能这么做。”

    陈华清真无奈了,这人还真是实诚。“这样吧,鸡仔算是大家欠我的一个人情,再说了,我买都买了,难不成还都扔掉。”

    听陈华青这样说,陈升知道自己不能再拒绝了,况且自己也想要,只是抹不开面子,便道:“既然主簿都这样说了,我们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以后主簿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们,水里来火里去兄弟们绝不皱一下眉头。”

    陈华清现在可能想不到,以后他还真的需要老白杆兵的帮助,而老白杆兵们也用自己的行动报答了陈华清。

    接下来便是登记、分鸡仔。

    而这时,老营外,聚集了不少人。这些人多是石砫的其他居民,听说老营里给人发东西,都过来看看情况。看着里面给人发米发盐,外面的人不淡定了,有点骚乱。

    马铃早就注意到这边的情况,赶紧赶了过来,问维持秩序的白杆兵:“这是怎么回事?”

    那白杆兵也是一脸疑惑:“刚开始还好好的,突然人们就乱了。”

    这时,马铃听见有人喊“怎么不给我们发”,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但她可没有料到会出这样的事,有点手足无措。

    忽然,想起陈华清曾对自己说过的话,便赶紧站出来,大喊道:“大家静一静。”马家在石砫有着很高的威望,众人看见马铃出来了,便都静下来,想听听马铃怎么解释。

    马铃见下面的人静了下来,赶紧接着说:“马上就要打仗了,新来的主簿体恤白杆兵,将自己的东西分给老营的人。这是军属待遇,只有家中有当兵的才能领。”

    陈华清此时也分完了鸡仔,出了老营,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唉,人患寡而不患穷,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想到会出这问题。陈华清绞尽脑汁地想了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比较妥当的处理办法。

    马铃刚说完话,陈华清赶紧替了上去,对众人喊道:“我是新来的主簿。老营里的人发东西是军属待遇,是规定。不过请大家放心,这个冬天大家也是有活干的,吃饭管饱,还发盐。大家现在就可以报名。“

    众人听了这话,知道这个冬天有活干了,便也不怎么闹心了。况且,他们也知道白杆兵的伤亡率很高,人家有这军属待遇很正常。

    刚忙完的陈华清又得忙了。将老营外的人放了进来,陈华清便开始登记起来。前来报名的多是青壮,有些年龄稍微大的也还有几把力气。为了免除麻烦,陈华清几乎是照单全收,总共招了大约八百余人。

    “唉,终于忙完了。”想到刚才的情况,马铃仍有点心有余悸,“幸亏华清你招了他们,不然真不知道怎么解决。”

    此刻的陈华清很苦恼,多招了八百多人,剩下的粮食、盐、布肯定不够。计划怎么总赶不上变化啊。

    闷闷地吃完饭后,陈华清想开了。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再怎么想都没用处,自己还是多想想这次剿匪的事。

    带着些许郁闷,陈华清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十一章 夜谈和重庆府陷落() 
当陈华清回到屋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分发了一天的东西,陈华清是真累了,刚想躺下睡觉,门外传来敲门声。

    “这么晚了谁还来?”陈华清嘀咕道,但还是拖起疲惫的身子去开了门,只见是马钧。

    马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略带歉意地说:“陈兄打扰了,这么晚了还来找你。”

    陈华清知道马钧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找自己谈,否则不会这么晚了还来找自己,连忙将马钧请了进来,问道:“马兄有什么事?”

    马钧进屋坐下后,叹了口气说:“陈兄,奶奶知道了今天下午的事,把我给骂了一顿,让我想办法解决问题。”

    陈华清很奇怪,自己不是控制住了形势,便道:“马兄,今天下午我不是说要雇他们干活,难道他们要军属待遇。”

    “这倒没有。“

    “那是什么问题?”

    马钧满脸苦色:“唉,刚才我去查看了一下库房,陈兄,你的粮食应付不了一个冬天。”

    陈华清也为这个问题心烦,不知道怎么解决粮食的问题,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是还有盐和布吗?”

    马钧摇了摇头:“盐和布也不够,况且,大多数人们只要粮食。去年冬天的粮荒把人们给吓坏了。”

    “该死。”陈华清心里暗骂。自己只想着老营的人,把老营外的人给忽略了。这是一个教训,自己以后考虑事情一定得全面,不然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马钧见陈华清半天没有说话,有点着急:“陈兄,你可得帮帮我啊。打仗我还在行,粮食我可凭空变不出来。”

    陈华清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劝道:“马兄别急,这事说到底也是我惹出来的,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说完心里有点烦躁,站起来走了两圈。

    这叫什么事啊,陈华清心里有点委屈。越走越烦躁,坐下来喝了两杯水后,陈华清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不得不说,陈华清在和平时代待太久了,想问题总是按照和平时代的规则来想。但陈华清现在在哪?在明末,在乱世,在法纪崩坏、人命如草的时代。

    想到办法的陈华清有点激动,赶紧问马钧:“马兄,你什么时候去剿匪?”

    “后天。怎么了,这跟粮食没关系吧。”马钧感到奇怪。

    “有,怎么没有关系。冬天的粮食就靠这次剿匪了。”

    马钧听到陈华清这么说,有点转不过弯:“跟剿匪有关,难道土匪还给咱们送粮食?”

    陈华清眯了眯眼,神秘地说道:“土匪不送,自有人会送。”

    马钧想了半天也没想清楚到底谁会送粮食,便问陈华清:“谁会给咱们送粮食啊?”

    陈华清没有跟马钧说具体怎么办,因为这件事操作起来有点麻烦,最重要的是会死人。

    马钧见陈华清胸有成竹的样子,便也不再追问了,谈起了另外一件事,就是关于在军中推广新的包扎之法。

    陈华清今天忙昏了,把这个事给忘了,马钧这一提醒倒是让他记起来了,便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说给了马钧。比如,行军途中尽量喝热水,保持营帐的卫生,士兵受伤后包扎要用沸水煮过的布条

    马钧听完后苦笑:“陈兄你一下子说这么多,我哪记得清楚啊。”顿了顿又说:“要不这样吧,反正你现在已是我军中的主薄,明天你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给弟兄们教教。”

    陈华清答应道:“行,不过明天还有一部分粮食要送过来,我得先把这事给办了。”

    马钧初听只是“嗯”了一声,但马上便惊讶了:“陈兄,没想到你还有粮食,难怪你这么信心满满。”

    陈华清摇头道:“那点粮食根本不够。这次能不能获得粮食,还得靠剿匪。”

    马钧点了点头说道:“你放心,到时候打仗归我,出谋划策归你。”

    陈华清又和马钧谈了不少其他的问题,两人越谈越欣赏对方。马钧佩服的是陈华清年纪轻轻就游历了不少地方,阅历非凡。陈华清佩服的是马钧不仅仅会打仗,还懂不少天文地理,比如马钧可以通过观察夜晚天象来推断第二天的天气,可以根据植被来推断土质好坏等等。

    说到这,就是陈华清不懂古代军队将领的培养了,毕竟他是一名理科生,即使喜欢历史也不会钻研太深。

    要谈古代的将领,就必须先得清楚近代军队与古代军队的不同,两者除了装备的不同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军队体系。近代军队有着完善的组织,比如管后勤的军需官,管治疗的卫生队,管纪律的宪兵,管将领升迁的人事部门而这些,古代军队几乎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将领在负责,这就要求将领们得是全能型人才。我们看那些历史上的名将,哪个不是样样精通(比如军神李靖)。

    因此,在古代,培养一个名将代价是很大的。可惜的是,明王朝畸形的重文轻武政策和文官集团的极力打压,从万历以后从军队系统就没有再出过一个名将。

    陈华清和马钧聊得很投机,到了后来连称呼也改变了,一口一个“老陈”“老马”的叫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亥时(晚上11点),马钧向陈华清告别,正聊得兴起的陈华清这才注意到时候不早了,把马钧送出了门。

    这时候陈华清也没了睡意,便开始整理自己准备向白杆兵中推广的卫生条例,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关于饮用水,在尽可能做到的前提下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