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坦克启示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

    一个爆炸声响起,一边的士兵还没来得及撤退,就被一颗立在地上的手榴弹炸趴下了,而随这个士兵趴在地上,还有一根细不可察的鱼线。

    在这种战场上面出现鱼线这种和作战丝毫不相关的东西,本来看来是有一些离谱的,但是若是像是特莱娜这种战斗专家来看的话,就会知道,这其实是有意为之的。

    没错,这其实就是洛伊设置的一个陷阱,其安装的步骤极为的简单,只要要一根线用以当做绊索和引线,以此来拉动近处经过隐藏的手榴弹。这种简易的绊雷,在各国的游击队里面都算是比较常用的手段,其因为设置简单,容易触发而受到了不少好评。

    至于洛伊为什么会用鱼线来当绊索,最主要的还是其坚固的特性,而且其基本不会因为突然受力而直接断掉,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此造成哑弹的情况发生。

    而这捆鱼线当然不是洛伊从敌人身上搜刮来的,而是也是洛伊自己带着的。虽然用的时候不多,但是有的时候却还是需要使用一些坚固的线来完成一些步骤,而鱼线本身不粗,很好携带,并且韧性也是相当的充足,比起一般的棉线来说不知道要耐用多少倍。而且洛伊一直随身带着匕首,所以也不用担心鱼线在关键时刻无法切割的问题。

    话题说回到眼前的战场,像是这样的陷阱洛伊摆了好几个,都处于敌人的必经之路上面,虽然裸露的手榴弹比起地雷来说很容易就会被发现。但是在这种杂草快到膝盖深的树林之中,想要发现一颗还没有杂草一半高的手榴弹,也是大海捞针的活。而鱼线做的绊索虽然比起棉线来说会比较轻易让人察觉,但是一般的步兵却也没有那么灵敏的动作和反应速度能在接触到其之后在原路退回。其实,就算是洛伊自己,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拿出战斗状态来的话,也是很难应对的。

    从刚才到现在,洛伊已经打掉了足足五个PPSh41的弹鼓了,也就是说他已经用这把苏联冲锋枪打掉了三百五十五发子弹了,比起弹夹只有三十二发子弹的MP40来说,这可是一个比较惊人的数字了。而这之中,洛伊也从另外的一个士兵身上又搜刮来了几个弹鼓,所以现在还是有着比较充足的弹药来供他使用的。

    不知是不是巧合或是主观因素,在洛伊看来,PPSh41貌似也没有MP40那么容易卡壳。虽然后者的卡壳几率也不高,但是洛伊还是碰上过那么少有的几次,其中有一次还险些要了他的命,就算是现在想来,也让他心有余悸。不过他手里的这把PPSh41已经在他手里持续发射了三百多发子弹了,加上之前的使用着打出子弹,大概已经接近四百发了。如此高强度的连续作战还是没有什么问题发生,其的可靠性看来也是相当不错的。

    而且若说道连续作战,那么就自然离不开散热这一点,至少在散热上面,PPSh41看来是完胜MP40的,其的大孔套管的设计,和德军的MG…34有着相似的一面。而作为德军……不,现在交战各国之中最强力的机枪,MG…34的气冷设计也是极为实用的,这让其可以在超高射速之下连续的工作。而和其设计相似的PPSh41,在这一方面,自然也不可能落下。

    (PS1:MG…34的气冷设计虽然在当时属于极为超前而实用的设计方案,但是由于MG…34太过惊人的射速,所以就算是如此实用的设计也不能真的扛得住,所以其在连续作战的时候必须要更换枪管来减小枪管受热之后的精度损失,不过考虑到MG…34的更换枪管的步骤是极为简单地,所以在这方面依旧是领先于其他同时期的机枪的。)

    (PS2:同样的,PPSh41其实也是可以在连续作战之时更换枪管。其的更换枪管的方法也是极为简单地,而且相较于MG…34的枪管来说,PPSh41的枪管实在是多如牛毛。为什么一把枪新出厂的枪在枪管上面会很多呢?这也是因为其受了当时苏军的设计主导思想缘故,就算是新式的装备,也要尽力使一些零件可以通用,这样才便与生产和维修,后勤的压力也会少许多。在这样的影响之下,PPSh41的枪管甚至可以说是取自于苏军士兵另外的一款主要武器——莫辛…纳甘步枪,因为只要将一根莫辛…纳甘步枪的枪管从正中间截断,那么就能得到两根PPSh41的枪管了,如此简易的生产方式使得其很多零件都可以从很多现存枪械的生产线上得到,这也使得本来就耐用的PPSh41在更换零件的时候更加便捷了。)

    (PS3:不过上文说了那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PPSh41有多么的节省材料,除去木质枪托之外,其中部分配件采用和MG…34一样的由整块钢铁切削制成的,所以在材料的利用率上面仍不是特别高。不过就算如此,其还是要比其前辈索米1931来说,剩下了不少材料和工时。)

    不过若说PPSh41在洛伊手里是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话,倒也不是。虽然只有少少的五次更换弹鼓,但是洛伊还是发现了PPSh41在更换弹鼓的时候并没有像MP40那么顺手。这也不是全部因为弹鼓本身较大的原因,而是因为弹鼓和枪体本身的接口不是那么契合,其需要稍微找好一点角度才能将弹鼓精准的顶在上面,比起MP40那种直接就能竖着插进去的弹夹来说,确实是是要浪费一些时间。当然了,手持冲锋枪的士兵在敌人面前更换子弹,这一点本就是那么的危险,所以洛伊对于这个缺点,也没有太过在意。(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七章 撤退中(上)() 
“快点!再快点!”安菲特里不停的在心里催促着自己的战车加快速度逃离这片区域,但是在这种道路复杂的情况下,以倒车方式撤出的坦克歼击车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块的速度。但是眼前的机会却是稍纵即逝,敌人的坦克虽然被打退,但是现在他们一撤就已经完全暴露意图了,所以留给他么你的时间真的是不多了。

    不过,在大部队撤退的时候,却有部分的士兵和其他人逆向前进,他们在别人从战壕之中撤出的时候,反而是补进了这些空缺,朝着敌人继续进行打击。而在他们中间,则是一个一脸坚毅的军官……

    还虽然他们的人数比起撤退之前来说已经是少了好几倍,但是他们的火力却好像一点都不比之前弱,反倒是给人一种攻击更为猛烈的感觉。在他们的脸上,全都是视死如归的表情,就算是一边的战友中弹倒下了,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动容,而是继续手持着枪械向着敌人进行无尽的扫射,以此来掩护身后的队友进行撤离。

    拖他们的福,步兵的撤退速度得以提升,而且也没有被敌人反咬一口。既然步兵那边不用担心了,那么217小队的这几个成员也就更能放开手脚了。艾莉希娅和文森特分别带领蕾奥娜和汉斯分为两组,直接冲到了撤退缓慢的安菲特里和马库斯旁边,以此掩护他们进行撤退。

    “就是现在,转车身跑!”文森特抓住机会大声命令道,虽然这样一来不管是在火力还是在风险上面都会较之前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敌人已经发现了他们撤退的意图,若是在拖拖拉拉的,到了特洛德那边可就一点时间都剩不下了。

    虽然特洛德大体应该是已经预备好了撤退的战术,但是这种把时间逼到最紧的情况,还是不要发生的好,而且这些少量步兵组成的殿后部队由于数量太少,根本就不能真正的阻挡敌人的脚步,若是等到他们被突破的话,那么自己这边也将会很难办,而且也是更加的对不起他们的付出。

    在文森特的指引之下,安菲特里和马库斯立刻调转车体进行撤退,在另外四辆坦克的掩护之下,他们倒是也没有在这个最微薄弱的时期遭到敌人的攻击。而在安菲特里和马库斯调转车体的时候,另外的四辆坦克当然也没闲着,他们不仅在掩护着最脆弱的两辆坦克歼击车,同时也是在进行着撤退。

    这种对于同步率要求极高的战术配合,就算是经历了近两年配合的217小队成员们,也是有些应接不暇,若不是几个车长都全神贯注的帮助彼此互相观察情况,眼前这个战术肯定是要出岔子的。这样也就可以想象了,若是一般的队伍,在使用这种撤退方法的时候,不要说快速撤退了,就是自己不乱作一团,估计都算是最好的情况了。

    当然,此时也不得不庆幸一下现在位于阵地后面的这六个车组,竟然没有一个是后期补上的。他们六个作为217小队最为早期的队员,在北非的战斗之中经历太多太多。那个时候,特洛德的战术体系还不成熟,汉斯的理论也多半都停于纸面,至于文森特,虽然会好一些,但是也是十分的有限。而要取得战斗的胜利,除了战斗的关键——战术之外,配合更是那个时候特洛德所最为倡导的一点,在不知多少次的磨合之后,他们彼此之间的配合已经完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根本不是后来加入的希尔德已经特莱娜可以比拟的。而此时,特洛德却顶在压力最大的前部战场,而他的手里,却正是那两个后来补上的队员……

    虽然希尔德和特莱娜不管是在本人的实力,还是在整个车组的整体实力上面,都几乎是217小队里面最为顶尖的,但是就算如此,由于缺少必要的心灵上面的联系,特洛德在指挥起来的时候却也必须要面面俱到才行。而且还有一些要素在有形或无形之中使特洛德的压力更大了,比如特莱娜本人并不在坦克里面,而希尔德也是获取新坦克之后的第一战,这些东西都紧紧的压着特洛德,若是其还是那个不成熟的他的,估计已经被这些压的喘不过气了吧……

    在撤退的最后,汉斯还是回头看了一眼那些扔坚持在第一线上面的战士,苏联人已经快速向他们围拢过去了。但是就算如此,他们之中也没有人有丝毫的慌乱,仍旧是向着周围不停的发泄着怒火。有的人是在不停咆哮着扣动扳机,而有的人却是一脸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