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江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水的眼中露出嘲讽之色,笑着说道:“陛下,您现在说这些不嫌太晚了吗?试想,如果不是日子过得不好,我也不会上街行骗,不会被抓入府牢。不会从牢中逃走,不会被平虏伯的人控制,也不会到江西去。我不到江西不会和朱宸濠混到一块儿,不和朱宸濠混到一块儿,我的兄嫂不会死。我的兄嫂不死,也就不会有我带人进攻浙江之事,也不会有今天的截驾之说。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过是一句话,‘天理循环,报应不爽’。陛下啊,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嘛!”

    正德皇帝心中没有后悔。

    天下那么多的百姓,他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哪个人日后会向他索命啊?不过,要说全都跟他没关系,倒也不是,只是人们都习惯于把错误归结在其他人的身上,而忽略了问题最大的自己。

    那句俗语怎么说来着?乌鸦站在煤堆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就这么个意思!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即便朱宸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魏水也不会给他改错的机会。没有毒酒,也没有白绫,一刀而已,痛痛快快的结束了正德皇帝本来也就剩下不到一年的生命。

    擦干净刀,擦干净手,魏水将手下人召集在院中,吩咐道:“若曦,派两个人,把皇帝的尸骨还回去。其他人,现在立马收拾东西,给你们两刻钟的时间。咱们今晚就走!去兴王府!咱们得去把咱们立起来的皇帝看住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13 大乱之世·烧饼歌() 
天上掉下来馅饼的时候,你正好仰着头,正好张着嘴,还正好就站在馅饼底下,正好有那么一张能吞下去的大嘴。结果,人人都想要的馅饼就成了你的腹中餐。

    这样的概率很小,但小,并不代表事情就不会发生。

    而且这种事情的发生,往往都是不遵循客观规律,也一点儿都不公平的。

    你看看,同样是皇位,同样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王爷。

    宁王那么努力,准备了一辈子,最终却惨遭失败,到被王守仁处死以慰‘先帝’在天之灵为为止,也没有能名正言顺的坐上龙椅。

    朱厚熜承袭了兴王爵位之后,一直很努力的做一个与世无争的王爷。却偏偏人在屋中坐,喜从天上来。一顶皇帝的乌纱帽就掉在他的脑袋上,将他彻底砸懵了。

    什么鬼?

    一直到魏水带着他的人马到了安陆兴王府大门口的时候,朱厚熜还陷在一种浓浓的不适应感之中。

    听说魏水的造访,朱厚熜先是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魏水到底是谁?而后便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在内部闹得沸沸扬扬,弄死了正德皇帝,一定要自己称帝为君的那个江湖混混嘛?他来干什么?

    心中存着百般的疑惑,想不明白。

    明朝历史上,每一个皇帝都称得上荒唐。有那么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小爱好。朱厚熜作为唯二的两个数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之一,比起他的孙子万历皇帝而言,实在是强的太多太多。有谋略,有手腕,让他带兵打仗,谋朝理政也许不行,但在管理臣属,手握人事大权这种事情上,古往今来,恐怕没人玩儿得过他。

    只可惜,就算日后他再厉害,管理水平再出神入化,揣摩人心只需要一打眼而已。这些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此时的朱厚熜,毕竟只有十五岁而已。而且根本还没有做好,要当皇帝的心理准备。

    带着疑惑,朱厚熜在书房内,见到了和自己几乎同岁的魏水。

    实在是难以想象,满身风尘未洗的魏水,身穿着一身道袍,手执卦幡。虽然与他同岁,但却表现出了和这个年纪浑然不符的成熟。眼神之中,毫不掩饰的涌动着一刻不停地算计。

    朱厚熜上下打量着他,半晌,忍不住率先开口。他问道:“你就是魏水?你见孤有何事?”

    魏水淡然一笑,躬身行礼,对着朱厚熜笑了笑,反问道:“兴王殿下,可知道本朝开国文人重臣,诚意伯刘青田吗?”

    “青田先生?”后世之人都对刘伯温并不陌生,更遑论天潢贵胄的朱厚熜呢?他虽然疑惑,但还是点头说道,“当然知道!”

    魏水满意地接着问道:“殿下知道刘青田,那可知道刘青田所作的烧饼歌吗?”

    “烧饼歌?”朱厚熜对此早有耳闻,也觉得那个东西挺玄乎的。他信奉道教,对于掐算之事向来比较信奉,一听魏水说起烧饼歌,便来了兴致,连忙催促道,“自然不陌生啊!先生此来与烧饼歌有关吗?不妨与孤说说看!”

    见朱厚熜这幅样子,魏水便心道有门儿。

    烧饼歌,相传是刘伯温所作,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由四十余首歌谣组成。从古代神奇的奇门之术入手,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在民间流传甚广,被视为神撰。

    之所以名叫烧饼歌,据说是朱元璋当时正在吃烧饼,刚咬了一口,就听说刘伯温觐见。有心考考刘伯温,所以用碗将烧饼盖住,宣召刘伯温入宫觐见。

    等到刘伯温站到面前的时候,朱元璋便问他说:“先生既然明白数理之学,不妨猜猜我碗中是个什么东西啊?”

    刘伯温掐指一算,说出了一句诗来,“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块。”

    朱元璋听罢大喜过望,命刘伯温推算大明的国运。

    其实这种事情,说是假的,也像是假的。说是真的,也像是真的。

    反正,即便当时刘伯温真的猜到了那碗下面扣着烧饼,也不能说他就是算出来的。没准是闻到烧饼味儿,看到朱元璋没擦干净的烧饼渣子,再想一想那碗就那么大一点儿,你倒是想扣个传国玉玺在下面,它也放不下啊?

    但这个故事,再加上后面的烧饼歌,那可就耐人寻味了。

    刘伯温的烧饼歌,从明代向后推,反正直到二十一世纪,历史的进程变化,都跟他推测的大致相同。

    魏水前世的主业就是装盲人算命,对于烧饼歌这样的东西,也有所涉猎。烧饼图中有嘉靖即位这一说,在他看来纯属扯淡。但古人的话嘛,就看你怎么解释。解释通了,自然有人相信。至于正主到底是怎么想的,那可就没有人知道了。当然,也没有人关心。

    “草民是丐户出身,先祖与青田先生虽为仇敌,但惺惺相惜。先祖曾有幸得青田先生指点,于占卜一道略有小成。只可惜,先祖学得青田先生一点儿皮毛,草民也只学得先祖的一点儿皮毛,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从小学习占卜一道,对于本朝烧饼歌这样深奥之语,也只能读懂其中的几句而已。只不过,也就是那几句,让草民认为,天下之主非殿下莫属!”

    “哦?是这样?”朱厚熜兴趣愈发浓厚了,他赶忙催问道,“快说说,快说说,你都参悟出什么了?”

    魏水说道:“烧饼歌中有这样的一段歌谣,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草民以为,这句歌谣所说的,正是先皇在位时,天下饥寒已久,百姓嗷嗷待哺。唯有待金龙转世为婴,长大成人,入住禁宫,执掌朝廷的时候,才是天下太平之时。草民曾夜观天象,确认金龙正是殿下无疑。”

    这四句诗,根据后世的解读,说的应该是英宗复辟的故事。魏水在这儿睁着眼睛说瞎话,还摆出一副我有道理的样子。

    朱厚熜本来就信这个,被他一忽悠,竟然也就信了魏水所说的话。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14 大乱之世·() 
从大馅饼掉在我头上,到原来我生来就是当皇帝的命啊?这样的转变,让朱厚熜的情绪也变得不一样了。

    对于“早早”就看出来他必定要当皇帝的魏水,更是十分的礼遇。一口一个‘魏先生’,叫得十分的亲切。就连和他一起长大的陆炳,看了两人亲密的样子,都不禁感觉到一阵阵的醋味儿返到喉咙口。

    兴王府,朱厚熜和新认识不久的魏水一副腻腻歪歪的样子,整天闲极无聊,坐在一块儿谈天论地。

    两世为人的魏水凭借着阅历,将朱厚熜忽悠得团团转。但很快,他也反应过来,和他买你对面坐着的,根本不是一个人,而像是一块海绵。

    魏水说什么,对方就像海绵遇到了水似的,不停地吸收利用。学得极快,而且运用到实际,也是惊人的快。

    真不愧是大明朝智商最高的皇帝哈?

    魏水有些后悔,把那么多东西都说给他听,催长了这么个皇帝,日后非得挖坑埋了自己不可。但后悔已然是悔之晚矣了,他不想说了,朱厚熜可不干,你不主动浇水了,那我就不是海绵了,我是蚊子,有血没血都得想抽你两管子再说。

    魏水叫苦不迭之际,京中的张太后和杨廷和二人,也是同样的很不舒服。

    张太后痛恨魏水害死她的儿子,每日以泪洗面,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杨廷和没有料到魏水会跑得那么快,干掉了正德皇帝之后,一秒钟都没有停留,大军进攻的时候,早已是人去楼空,什么都没有了。

    当然,杨廷和作为大明的内阁首辅,他的责任可不是跟个混混较劲。既然已经有了新君人选,他必须趁着新君未至的时候,将朝中诸事理顺,给新君一个朗朗乾坤,崭新的大明!

    杨廷和不愧是三朝元老,政治经验十分丰富。在其他人都没有怎么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便已经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新政举措,所涉及的诸事,让在正德朝见惯了乌烟瘴气的众人的,都不禁觉得人心大快。

    迎新帝入京登基,自然是十分庄重的事情,马虎不得。

    整整折腾了一个多月,祭拜过亡父,又告别了慈母的朱厚熜这才在迎接新君的仪驾护卫之下,浩浩荡荡的到了京城外。

    原本进门就是了嘛,可杨廷和的安排,却让朱厚熜不乐意了。

    近来养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