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江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心中喟叹一声可惜,朱厚熜打起精神来,对魏水问道:“那不知魏先生有何高见?朕到底应该如何应对,还请魏先生直言无妨。”

    魏水假作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陛下如今只需要做这么几件事情,第一,下诏书承认错误”

    “认错?!”朱厚熜不禁疑惑道,“魏先生,你不是刚刚还在说,这都是内阁的问题吗?为什么要朕认错?”

    “陛下,草民平生最喜欢下象棋,虽然下的不好,但却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比如说: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又比如说:他强己弱须兼守,彼弱吾强可横行。这两句话,显现出的意思,正是陛下如今的处境。陛下看似得势,但依旧属于他强己弱的态势,陛下既然不能一下子掐住内个的七寸,就不妨兼守待敌,静静地积攒实力。而此时微微得势,舍弃一些小小的利益,而换回对方的失误,这不是绝佳的好事吗?”

    朱厚熜反应极快,这么一说他便明白过来,“所以说,魏先生,你要朕先认错,就是要摆出态势来。朕已经认错了,内阁就该做出大度的态势来。如果再穷追不舍,就是他们不对了!”

    “陛下天资聪慧,思虑得很对。”魏水小小的恭维了一下,接着说道,“陛下认错只不过是第一步。虽然天降怒火并非是陛下的错,但是这一条,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因为这话说出去,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平白的降低了身价不说,还得不到什么切实的好处。认错过后,第二步,内阁不是说这都是陛下想要给兴献帝、兴王后加‘皇’字尊号的失误导致的吗?可以,就姑且默认。陛下只需要告诉内阁,尊号,可以不加了。但对于称呼之事,不是要更改,而是需要明确称呼。”

    “明确称呼?”朱厚熜不太明白。

    魏水当即解释道:“陛下,您想啊,现如今,朝堂之中,史籍之上,陛下对于孝宗皇帝,对于兴献帝、兴王后的称呼可是没有定论的。既然内阁揪住不放,那我们不妨打个障眼法。姑且称呼孝宗皇帝为皇考”

    “这怎么行?!”朱厚熜未等魏水说完,便立马跳出来否决,“朕若如此,不就是承认了内阁的说法了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41 ·皇建有极() 
魏水早就知道,朱厚熜会是这样的反应,此时见到,也不立马跟他解释。而是等朱厚熜把脾气发泄过了,这才对他解释道:“陛下,承认孝宗皇帝是您的皇考这并非是承认您是过继给他的,比方说,五经正义之中,孔颖达对于礼记祭法中的‘曰皇考庙’一句,有疏写道,‘曰皇考庙者,曾祖也’。又比方说,孔颖达在对于诗周颂雝中‘假哉皇考,绥予孝子’一句,有疏写道,‘考者,盛德之名,可以通其父祖此与闵予小子非曾祖,亦云皇考者,以其散文取尊君之义,故父祖皆得称之’。既然说,皇考一词,即为尊君之义,既可以说是曾祖,也可以说是祖父,亦或是父亲,那么,为什么不能代表伯父呢?陛下对于孝宗皇帝十分感佩,就用皇考一词表达尊君之义,又有何不可呢?”

    朱厚熜虽然觉得魏水这些话说得有点儿像是歪理,但又不自觉的想要同意他的说法。可同意他的说法吧,他又不太乐意,因为皇考这个称呼,他只想用在兴献帝的身上,不想给什么受人敬重的伯父使用。

    而且,话说这么多,也是魏水自己的意思。

    “魏先生,朕设若如此,天下又有谁知道朕的心意呢?更何况如若这样是为了蒙过内阁而采用的障眼法,那就说明不可以将释义广告天下。这样的话,要有多少人会误解朕的意思?魏先生,这种局面,你有想过吗?”

    朱厚熜黑着脸问道,魏水从容不迫的应对。

    他说:“这种场面,草民当然有考虑到,也正是考虑到了,所以才叫陛下这样去做。”

    朱厚熜听得困惑不明,忍不住问道:“魏先生,既然如此,你说说你的看法吧。到底为什么这样做,总要给朕一个满意地交代才行。”

    魏水说道:“陛下,您只是听了草民所说的前一部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困惑。实际上,草民所想要说的,并非如此简单。陛下要承认孝宗皇帝是皇考的同时,必须要加上这么一句,此后,称呼兴献帝、兴王后为陛下的本生父母!一对父母可以有很多的孩子,但一个人只可能会有一对父母。既然承认兴献帝、兴王后是您的本生父母,那孝宗皇帝又是什么呢?皇考?皇考的解释很多,草民想得到,很多有识之士在仔细推敲过后,也一定想得到。这并不是说草民想到了,内阁的大学士们想不到,而是他们在陛下承认孝宗皇帝是皇考之后,就不会在意其他一些看起来细枝末节的问题了。更何况,兴献帝、兴王后本来就是陛下的本生父母,这个说到哪里去,陛下都是有道理的。”

    朱厚熜听了魏水的解释,越听越兴奋,到最后,便是忍不住拍案称好,高兴地说道:“魏先生啊魏先生,朕得魏先生,真是恰如周文王访得太公,汉高祖得遇张良。想来,太祖皇帝与青田先生、成祖皇帝与缁衣宰相,怕也不过是如此君臣相得了吧?江湖宰相?大明江相你果然是大明难得一见的江湖宰相啊!这么一来,只要内阁承认了本生父母一事,朕看似是退却了,妥协了,但实际上,却给自己留足了日后进步的路。真是太妙了,妙不可言呐!”

    魏水听罢,丝毫没有沾沾自喜。这样的场面,是他早就已经料到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更何况,他还有后面的话呢。

    为了今天的这一番答对,早在他向杨廷和示好,提出制造意外焚毁清宁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为此翻阅了多少的古籍、史册,已经不需要统计,反正直到现在,看效果,都还是不错的。起码,朱厚熜看起来很开心不是吗?而且,商量下的结果公布下去,杨廷和等人在一段时间之内,都是会觉得很开心的。

    大家都开心了,皆大欢喜,有何不好的?

    这样,他再把后面的事情说出去,虽然对前事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却是一个小小的铺垫,至于作用,就要慢慢的看了。

    “陛下,刚刚草民说过了两件事情,还有第三件事情。这第三件事情就不太重要了,只不过是听说清宁宫是本朝很重要的宫殿,但现如今却被大火焚毁,在草民看来,应当是名字取得不好。清宁二字,有息事宁人之意,但陛下身为天子,需要对谁息事宁人呢?天降大火焚毁宫殿,并非说一定是陛下的错,或者是内阁的错,在草民看来,未必不是这宫殿的名字取得不对。”

    “哦?名字?”朱厚熜听罢细细琢磨,也觉得这个‘清宁’的名字实在是不太好,“那依魏先生的意思,应该改为什么名字呢?”

    魏水回答道:“陛下,草民层仔细琢磨过,清宁二字,息事宁人之意,之所以被上天焚毁,极有可能是上天不愿意见到陛下如此息事宁人。所以,草民以为,新取的名字应当彰显陛下的威仪。所以,草民以为,应当用‘建极’二字。”

    “建极?”朱厚熜将这两个字细细琢磨。

    之所以要提出这么个名字,只是魏水记得之后的故宫三大殿里头,有介绍说保和殿曾用名建极殿。保和二字也有一些不够霸气,反倒是建极两个字很不错。而且,他为此也翻阅了古籍,并且找到了出处。

    不过,以朱厚熜的水平,恐怕用不着他将话说的太明白。

    果然,他提出这个名字之后,没用多久的工夫,朱厚熜就猜到了他的用意。

    “建极二字,是否是出自箕子洪范之中的‘皇建有极’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朕理解,应当是极是指中道,法则,意思是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这句话所要表达的就是”

    “陛下为天下之主,自然应该威仪远播,由您来指定的法则,才是天下应该遵守的法则。”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42 ·输棋只因出车迟() 
建极殿的定名提议让朱厚熜十分满意,但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作为皇帝的威风或者是才华,最终定下的名字却改了一个字,定名为‘皇极殿’。

    当然了,或许这样更显得皇权鼎盛,暗合了朱厚熜此时的心意。

    过了正月十四就是正月十五了,月圆之夜,就算是无家可归,在京的部属魏水也尽数给他们放了假。因此,简陋的小院里头,只有坚持不肯离去的墨大陪着他。

    庭院里,魏水对着满桌子的佳肴,却显得没什么胃口。随意的翻着手里的书册,墨大看到封面上写着礼记。

    “二爷,今天过节,还要琢磨这些?”墨大替他倒上酒,关心的问了一句。

    魏水翻了一页,头也不抬,答非所问:“今天宫里应该挺热闹的,不知道陛下现在是不是在赏花灯啊。”

    墨大对于魏水过节还要看这种书不是很能理解,印象中,前几天魏水好像才跟他提过,这次面圣之后,就可以清闲上一段时间了。

    似乎觉察到墨大的疑惑,又似乎是觉得人家墨大留下来陪自己过节,自己却捧着本礼记在这儿看个没完,的确是有些冷落人家了。魏水随手放下书册,吩咐墨大在桌旁坐下,端起酒杯,邀他对饮。

    终于被人重视到,墨大还是很开心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的时候,却发现魏水似乎心情不太好的样子。

    “二爷,您有心事?”这本不是做属下的应该过问的事情,但墨大看魏水有事情不吐不快的样子,自己心里就也觉得不太舒服了。

    魏水原本就是打算把他留在京城的,日后如果能够安排他进锦衣卫当然最好,如果不能,也会给他安排一个说得过去的前程。怎么着,也得是个小武将吧?多了解一点儿朝堂上的事情,也许不能帮他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