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郭嘉说完,赵云让亲兵将张宠带了回来,板着脸说:“张宠,既然你违了军令,虽然有郭先生和皇甫先生为你求情,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左右,速速将他拖出去,重责五十军棍。”
皇甫郦听说要打军棍,不好再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宠被拖了出去。很快,议事厅外就传来了军棍打在身上所发出的沉闷声响,以及张宠的惨叫声。
行刑完毕,张宠又被两名亲兵带进了议事厅。他跪在地上,朝赵云磕了一个头,说道:“多谢赵将军不杀之恩!”
“张宠,某打你的军棍,是因为军法无情。”赵云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张宠,对他说道:“既然你已经受到了惩罚,此事就此作罢。从既然起,你就是郿坞守将,城池的安危就由你全权负责。若是有什么差池,本将军就唯你是问。”
“喏!”张宠做梦都没想到,赵云在打了自己一顿军棍后,居然会任命自己为郿坞的守将,慌忙感激涕零地说:“请赵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会将功折罪,恪尽职守,为冀州效力,守好郿坞。”
第313章 投奔弘农()
再说李傕逃出了郿坞之后,就一路向西。等逃到天明,他回头一看,身边只剩下了四五十骑。想到自己的近十万兵马,如今居然只剩下这么点人,不禁悲从心起。
看到李傕一脸悲戚的样子,他手下的亲兵队长连忙相劝:“大司马,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次虽然被赵云和叛贼张宠打败了。但只要我们回到西凉,重新招兵买马,要不了多久,便又能拉起一支大军。”
李傕望着自己的部下说道:“这次逃得匆忙,不曾携带干粮。此去西凉路途遥远,沿途又没有村落可以补充食物,我等恐怕难以回到西凉。”
亲兵队长小心翼翼地说:“大司马,我们不如去弘农投张济吧?”
“去投奔张济?”听到亲兵队长的提议,李傕不禁犹豫起来,他想到当初自己设计杀掉樊稠时,若不是郭汜相劝,张济可能也被自己所杀。这事想必张济是心知肚明,自己去投奔他,谁知道他会不会落井下石,趁机除掉自己呢?
见李傕沉默不语,作为亲自参与了斩杀樊稠行动的亲兵队长,他接着对李傕说:“大司马,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朝廷任命的大司马,张济不过是镇东将军,谅他也不敢对您下毒手。”
亲兵队长的话说服了李傕,他的心里很明白,虽然去弘农有一定的危险,但总比这样匆忙地逃回西凉强。要知道千里迢迢,沿途又得不到任何的补给,就算没人追杀自己,自己一行人也有可能会饿死在路上。
想到这里,李傕点了点头,吩咐说:“调头前往弘农。”
在路上走了一天后,终于来到距离弘农二十里远的地方。看到弘农城已经在望了,李傕的心里又变得不踏实起来,他始终担心张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叫过了亲兵队长,对他说道:“你带两人进城,去告诉张济,就说本大司马已经到了弘农城外,看看他有什么反应。”亲兵队长答应一声,随后带着两名比较机灵的骑兵,策马赶往了弘农。
他们三人来到弘农门口时,守门的都伯拦住了他,问:“你是何人,进城作甚?”
亲兵队长向来是骄横跋扈惯了,别说一个小小的都伯,就是校尉或者裨将军,也不被他放在眼里。他冲着都伯说道:“进城去告诉镇东将军,就说大司马已经到城外了,让他立即率人前来迎接。”
“什么大司马,不认识。”谁知都伯听后,却一脸不悦地说道:“快点说明你的身份和来历,否则别怪某对你不客气了。”说完,他朝身后的守门兵士一招手,几十名兵士一拥而上,将亲兵队长和他的两名手下围在了中间。
亲兵队长看到周围指向自己的刀枪,心里不禁一阵阵发怵,他连忙冲都伯摆摆手,陪着笑说:“别误会,别误会,我是大司马的手下。请这位小哥去通报镇东将军一声,就说大司马已经到了城外。”
都伯见此人如此前鞠而后恭,猜到可能真的是李傕到了城外,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向张济报告。一旦将来出了什么问题,自己的项上人头就有可能不保了。想到这里,都伯吩咐周围的兵士:“来人啊,将他们三人给某看好了。某这就到府中向镇东将军禀报,看他是否认识什么大司马。”
“什么,李傕来了?”张济听到都伯的禀报,顿时被吓了一跳,他连忙起身走到都伯的面前,弯腰问跪在地上的都伯:“你确定是大司马到了弘农?”
“没错,将军。”都伯听张济这么问,连忙回答说:“那人口口声声说他是大司马的属下,说大司马已经到达城外,让将军出去迎接他。”
“混账话!”站在一旁的张绣,听到都伯这么说,顿时发作起来:“他李傕算什么东西,居然该让叔父出去迎接他。叔父,反正李傕被冀州军所败,身边没剩下几个人,我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干掉,给死去的樊叔父报仇。”
“将军,千万不可莽撞。”贾诩听到张绣在喊打喊杀的,连忙劝说道:“虽然李傕被冀州所败,但郭汜却下落不明。别看他们两人前段时间打得难解难分,可一旦他们联起手来,就算是将军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张济对是否趁机除掉李傕,本来心里就很矛盾,此刻听到贾诩这么说,立即意识到虽然李傕已经被打败了,但此刻并非除掉他的最好时机。便虚心地向贾诩请教:“文和,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处置?”
虽说贾诩以前曾经给李傕、郭汜等人出谋划策,不过自从两人在长安城外展开混战之后,贾诩对两人就死了心。他的心里和张绣一样,也恨不得立即除掉李傕,可目前他们只知道冀州军攻占了郿坞,但郭汜却去向不明,因此他觉得在此刻,还不宜将李傕除掉,因此他劝说张济:“不管怎么说,将军昔日都是李傕的部下。如今他落难来投,将军理应出城相迎。”
该如何处置李傕,张济一直就拿不定主意,此刻听到贾诩建议他出城相迎,便站起身说道:“既然文和如此说,那本将军就亲自出城去迎接李大司马。”
“叔父!”张绣听到张济想出城去迎接李傕,心有不甘,还想继续再劝,但却被张济抬手制止了。
“行了,本将军的主意已定,你不必再劝。”张济大声地吩咐道:“都随本将军去迎接大司马。”
等在城门口的亲兵队长,见报讯的都伯迟迟不归,心里不禁有些慌乱起来。他深怕张济也像守门的都伯一样,不买李傕的账。要是对方让都伯回来杀掉自己,到时自己就只能坐以待毙了。有心要逃吧,却看到周围刀枪林立,弘农的兵士个个都用警惕的目光盯着自己,一旦自己有什么异动,势必会被乱刃分尸。
就在他灰心绝望之际,忽然听到城内的街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后他便看到张济带着一群人正策马朝城门而来。
过了没多久,张济来到了城门口。他一眼就认出了李傕的亲兵队长,便策马过来问道:“大司马如今人在何处?”
第314章 虚与委蛇()
亲兵队长听到张济这么问,哪里还敢稳坐在马背上不动弹。他连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说道:“回张将军的话,大司马如今在距离弘农二十里的一处森林里。”他本来还想说,因为大司马担心你闭门不纳,所以才派我来探路的、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把这些话说出口。
张济等亲兵队长说完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前面引路!”
一行人在亲兵队长的引导下,朝着李傕藏身之处而去。当然,在这一路上,张济还是旁敲侧击地向亲兵队长了解郿坞所发生的事情,毕竟自己的探子没有进城,对所发生的事情知道得有限。
从亲兵队长的口中,他了解到原来是胡轸勾结冀州军作乱,幸好李傕等人机灵,在城中陷入一片混乱之时,从城北方向逃出了郿坞。但很可惜,郭汜等人却音信全无,应该是凶多吉少了。
在路上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众人来到了李傕藏身之处。躲在森林里的李傕,看到张济只带了数十骑,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如果张济要对他动手,绝对不会只带这么点人,因此他便策马率先从森林里走了出去。
张济来到李傕的马前,拱手朝对方施礼:“末将张济,见过大司马。长安一别,大司马别来无恙否?”
张济本来说的是套话,但听在李傕的耳中,却让他羞愧难当。当初自己设计杀樊稠时,就试图顺便除掉张济,幸好有郭汜相劝,自己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并将他派到了弘农。不过这还不算完,自己又派侄儿李别到这里来监视他。
见李傕不说话,张济继续说道:“张济不知大司马远道而来,不曾早点出城相迎,还请大司马恕罪。”
李傕看到张济对自己表现得如此谦恭,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他甚至在想:没准上次当着他的面杀樊稠,把他吓坏了,以至于自己落魄了,对方也不敢慢待自己。想到这里,他立即呵呵地笑着说:“镇东将军说哪里话,本大司马受奸人所害,逃难至此,将军能收容吾,吾就感激不尽了。”
两人相互说了一番虚情假意的话之后,张济态度恭谨地对李傕说:“大司马,此处并非说话之所在,还是回城在叙吧。”
李傕这两日在外面餐风露宿、担惊受怕,如今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可以栖身之所,自然是不会放弃的,连忙点了点头,说:“既然是如此,吾就随镇东将军一同回城。”
李傕跟着张济来到了弘农城外,见到贾诩、张绣正带人等在道旁。两人看到李傕骑马而来,连忙上前施礼:“参见大司马!”
看到贾诩在此处出现,李傕心里特别生气,他心里暗想:假如不是你突然不知所踪,我和阿多交锋早就占据了上风,何至于像今日这么狼狈?虽然心里对贾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