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君莫要担忧。”见韩湛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赵云连忙安慰他说:“袁氏手下除了颜良文丑外,其余的武将都不足挂齿。”
“赵县尉说得对。”赵云的话刚说完,荀攸就插话说:“如今公孙瓒的兵马已经逼近界桥,袁氏势必亲率大军前去迎敌,颜良文丑二人自然会与他同行,派来对付我军的都是一些寻常武将,赵县尉、典军侯、夏侯公子对付他们是绰绰有余。”
荀攸的话,让韩湛的心里感到了踏实了许多。他扭头望了一眼跟在后面的郭嘉,笑着问道:“奉孝,你在想什么,怎么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
郭嘉催马过来,低声地问韩湛:“回使君的话,嘉一直在想一件事,好像我们都疏忽了。”
“什么事儿啊?”韩湛不解地问。
“敢问使君,”郭嘉朝韩湛一拱手,问道:“不知可曾派人向耿长史他们示警?”
郭嘉的话,立即让韩湛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连忙扭头问荀攸:“公达表兄,你昨日派出的信使中,可有给耿长史送信的?”
荀攸摇了摇头,说道:“回使君的话,没有。我以为你早就派人去通知了耿长史,所以便没有再多此一举。”
“糟糕,耿长史危矣!”韩湛听荀攸这么说,急得直用拳头砸掌心:“公达表兄,请立即给耿长史写一封书信,命人快马加鞭赶到冀州去见耿长史,让他先和闵大人到外面躲避一时,耐心地等待我们的大军到来。”
荀攸答应一声,立即拨转马头,在路边叫过自己的随从,拿出笔墨纸砚,开始紧张地书写给耿武闵纯的示警书信。
看到骑马的信使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韩湛还心有余悸地说:“希望我们送的这封信,能及时地到达耿长史的手中。”
…………
日过中午,韩湛的大军终于来到了檀台城附近,远远地看见城外早有大军摆出了阵势。韩湛连忙抬手,示意大军停下,他朝左右看了看,对众人说道:“袁军早有防备,看来今日会有一场苦战。”
“使君莫要犯愁。”昨日没有什么建树的典韦急匆匆地说:“待俺去杀了袁军主将,将这些兵丁杀散就是了。”
“典韦切莫鲁莽。”赵云及时地喝止他以后,便开始排兵布阵。骑兵居中,步兵在左右两翼。布阵完成后,大军缓缓地朝严阵以待的袁军推了过去。
看到韩湛的大军摆出了决战的阵型,朝自己推过来,袁军将领也一挥手里的大刀,示意方阵向前推进。
双方在距离一箭之遥的地方停下。韩湛环顾左右,大声地问:“谁愿意打头阵?”
没等赵云说话,典韦就挥舞着双戟冲了出去。他来到阵前,冲着对方大声喊道:“陈留典韦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从袁军队里冲出一名手持长枪的军侯,来到阵前,用手指着典韦,用嘲笑的口吻说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陈留张太守手下的一名掌旗手,居然也敢到军前叫阵。我的枪下不死无名之辈,你还是快点回去,找你的主子出来受死吧。”
袁军军侯的话,引起了后面的一片哄笑声。赵云、夏侯兰等人听到对方侮辱典韦的话,脸上也露出了怒色。而韩湛的心里却在窃笑,笑话袁军的军侯居然敢去挑衅典韦,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典韦果然被对方激怒了,他大吼一声,左手铁戟猛地一扬,将对方手里的长枪荡得脱手,随后右手铁戟朝对方脖子一抹,军侯的大好头颅便飞向了空中,鲜血像喷泉似的从脖颈处喷了出来,他的尸身在马背上晃了晃,哄地一声落在了地上。
看到典韦的神勇,袁军的笑声顿时戛然而止,他们做梦都没想到一个武艺高超的军侯,连典韦的面前连一个照面都走不上,便身首异处。
典韦挥舞着双戟,如同一个威武的天神似的,冲着傻眼的袁军喊道:“还有谁来送死?”
袁军将军看到典韦击杀了军侯后,自己的部下显得有些惊慌失措,连忙手提大刀,催马来到典韦的面前,大声地说:“邟乡侯麾下韩猛,前来领教你的高招。”
典韦不知道韩猛是谁,见对方挥刀朝自己砍来,立即举着双戟迎击,两人你来我往,战到了一处。
韩湛心里明白,别看到三国演义里对韩猛的描写不多,但他的武艺在袁绍手下将领里也算不错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是“四庭柱”,而韩猛和他们四人并称“四庭一柱”,武艺水平如何,由此可见一斑。
片刻的工夫,两人就过了十几招,堪称是旗鼓相当,一时也难以分出胜负。韩湛没有心思等斗将的结果,拔出宝剑,高喊道:“弟兄们,跟我冲啊!”喊完,将手里的宝剑朝前方猛地一挥,策马冲了出去。
赵云、夏侯兰等人怕他有危险,也跟着冲了出去。
五千大军呐喊着朝对面的袁军冲了过去。
在城外布阵的袁兵只有一千人,而且全部是步兵。他们被赵云带领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左右两翼的步兵再兜上来,他们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纷纷地弃械投降。
正和典韦打得难解难分的韩猛,见自己的部下纷纷弃械投降。他暗叫一声不好,连忙虚晃一刀,逼退了典韦,拨转马头就朝回跑。
典韦哪里肯放过他,大喊一声:“哪里跑!”挥舞着双戟就冲了上去。
韩猛奔回城下,发现吊桥已经被吊起,城门也关上了。他慌忙冲着城墙上喊道:“快快开门,让我进去!”
城楼上一名穿着黑色官服的官吏大声地说:“我们已归顺韩公子了。”说完,他吩咐左右,“放箭!”
看到城上箭如雨下,而典韦又从后面追了上来,韩猛无奈之下,只能绕城而走,逃回冀州向袁绍报信去了。
第0089章 被隐瞒的真相()
典韦自然不肯放韩猛逃脱,在后面紧追不舍。可惜他所骑的只是一般的战马,而韩猛骑的却是一匹良驹。追了十几里之后,便失去了韩猛的踪迹。他气得挥戟将路边一棵碗口粗的树木砍为两段,愤愤不平地拨转马头回檀台。
就在典韦追杀韩猛的过程中,战斗已经结束,一千名袁兵除了战死的两百多人,剩下都乖乖放下武器向赵云投降。
韩湛带着大军来到距离城池一箭之遥的地方,便见到吊桥放了下来,城门也大打开,一群官吏从城里缓缓地走了出来。官吏们来到距离韩湛还有二十几步的地方停下,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整齐地喊道:“檀台军民,恭迎韩公子!”
见是来欢迎自己的人,韩湛自然不会再托大坐在马背上,他连忙翻身下马,在罗布等人的护卫下,朝跪着的官吏们走去。
看到韩湛过来,跪在最前面的一名官员挺直身体,对着韩湛大声地说:“檀台太守丁晃恭迎韩公子大驾!”
韩湛从耿武写来的书信中得知,檀台原来只是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县,最高的官员不过是县令。后来韩馥担任冀州牧之后,把这里由县改成了郡,原来的县令也变成了太守。正因为韩馥对这位太守有知遇之恩,因此韩湛的大军一到,他才会主动倒戈相向。
韩湛连忙上前扶起了丁晃,好言安抚了几句,便当众宣布丁晃继续担任檀台太守,郡中官员不做变动。他的话刚说完,下面跪着的官吏们顿时欢声雷动。
韩湛让大军在城外扎营,自己只带着典韦、郭嘉、荀攸及两百名兵士,随丁晃一起来到了檀台城里。
丁晃在太守府里备下了酒宴,准备找到韩湛等人。在开席前,韩湛将丁晃叫到一旁,低声地问他:“丁太守,不知城中可有青楼?”
听到韩湛的这个问题,丁晃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尴尬的表情,他朝左右张望了一下,随后小声地说:“公子还在守孝期间,去青楼多有不便。不知公子喜欢什么样的女人,给下官交代一句,今晚下官就给您送到房里去。”
丁晃自作聪明的话,让韩湛有些哭笑不得,他红着脸说:“丁太守误会了,非是本公子想去逛青楼,而是本公子的一位谋士颇好美酒女色,而涉国地瘠民贫,青楼中的女子多是庸脂俗粉。檀台乃是一座大城,想必青楼里有我家谋士所喜欢的美酒和绝色美女。”
听完韩湛的解释,丁晃总算是恍然大悟,他连忙回答说:“城中有一家逝水阁,乃是檀台最大的青楼,若公子的谋士想去见识一番,下官可以派人同往。”
见丁晃这个地头蛇主动表示可以派人当向导,韩湛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他点了点头,欣慰地说:“如此甚好。”
看到韩湛说完便要离开,丁晃连忙又拉住了他,小声地说:“公子,下官府中有几名歌姬,相貌也算是中上之姿,假如公子不嫌弃的话,下官今晚就派她们去侍候公子?”
对于丁晃的这个提议,韩湛不禁怦然心动,刚想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但转念一想,不行,这些人都是刚归顺自己的,假如发现自己是一个好色之徒,也许对自己的观感就会大打折扣。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道:“丁太守,您刚刚不是说过,本公子目前尚在守孝期间,不宜接近女色。对于太守的好意,本公子只能敬谢不敏了。”
韩湛找到了郭嘉,对他说道:“奉孝,听太守说,这城中有一座逝水阁,乃是最大的青楼,里面不光有来自各地的美酒,而是还有不少国色天香。如果奉孝有兴致的话,湛愿意派人护送你去品尝美酒。”
郭嘉本不愿参加丁晃举办的酒宴,正在想用什么理由拒绝,此刻听到韩湛提起逝水阁,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连忙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使君如此盛情,那嘉就却之不恭了。”
见郭嘉同意去青楼,韩湛连忙叫过了罗布,吩咐他说:“派两名精明的兵士,换便装护送郭先生去青楼。”
派人护送郭嘉去青楼的事情,罗布不是第一次做了,甚至有两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