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该预备着,若事涉新法,也好应对。此外……”李定沉声道,“今天殿上韩冈说要改变北进的方略,三天后在垂拱殿上若敢言辞反复,乌台不会坐视不理。”

    章惇皱眉道:“北进要分开来说。当年曾与韩玉昆议论过,若要收复燕云故地,最好从不利骑兵使用的云中着手,而燕蓟得放一放,不能从河北进兵,得以守御为主。”

    “河东?”吕嘉问咧开嘴,笑道,“两任河东没白去啊!”

    章惇看了王安石一眼,对吕嘉问道,“如果当真打算收复失地,从河东出兵的确比河北好。即便败了,也还有雁门关在,不至于丢城失地。河东是能守故能攻,河北是不易守故而不易攻。”

    河北有陂塘防线,除了河水上冻的几个月,其他时候还是有着不错的防御力——尽管远远比不上燕山。如果春夏时节,河北稳守边境,而自河东全力北上,辽人就只能在云中大同那块狭窄的盆地中与大宋最精锐的禁军相抗衡,骑兵最擅长的战术完全施展不开。地域狭小的盆地,也约束了辽人向其中投放军力的数量。

    而且在太原、代州方向上,聚集兵力也比河北还要容易一点。由太原到关中的轨道已经在修建中,如果加紧进度的话,两三年内就能修筑完毕。到时候西军要北上代州,第一批在十天之内就能赶到雁门关,而且不损战力,这是全骑兵的辽人都很难做到的。而河北方向,即便修成了京城到北界的轨道,河北前线得到的援军也是京营禁军,而不是国中最有战斗力的西军。

    王安石和吕惠卿明面上都是想在河北打开局面,要不是抓住了耶律乙辛篡位的机会,当韩冈提出河东之议,肯定当时就败了。不过现在通往关中的轨道还未修成,这就是河北方略最后的机会。

    听了章惇的说明,吕嘉问问道:“也就是说,到时候韩冈在垂拱殿上,肯定会说河北出兵不如河东出兵?”

    “韩玉昆论兵一向以稳妥为上。”章惇道。

    “可惜用兵就不是了。”吕嘉问冷笑,“天下人都知道的。”

    李定摇摇头,章惇和吕嘉问越说越偏了,“如何进兵,已非国是,是庙堂运筹!如果韩冈觉得可以在垂拱殿上谈论此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攻辽和如何攻辽,两件事的确不是一个性质。韩冈若是东拉西扯,御史中丞的李定肯定也不会坐视。

    “资深有所不知,如果韩玉昆打算在全国推广轨道,那便是国是了。”

    “推广轨道?”李定不解,茫然道:“为何?”

    “韩玉昆所求南洋、西域,远及万里。而北虏只在千里之外。没有轨道连接各路,如何能让官军远行万里?”

    相对于辽国,韩冈提议作为目标的偏鄙小邦,一方面更容易扩张拓土,另一方面,也能积蓄国力,给日渐增多的人口一个安置的地方。

    但这就有了个问题,太大的国土管辖不易,离中原越远就越难治理,大宋边陲的羁縻州成百上千,想要将之纳入朝廷的直接管理之下,近乎于呓语。

    而轨道正是缩短了国内各路的距离,即使只能连接到几个靠近边境的大州,也能给吞并异域和镇压边地叛乱节省大量的时间。

    吕嘉问脸色阴沉下来:“这么说来,南洋、西域之类的话,只是幌子喽?!”

    “是二而一,一而二,相辅相成。南洋、西域、西南夷,不论哪一处,都不需要动用太多的兵马。朝廷即使在攻打辽国之余,都能腾出手来攻取其中一处。只有轨道这一件事,才能够让朝廷没有余力去攻打辽国。”

    “郑国渠?”王安石抬起眼,问道。

    章惇点头,“正是。”

    曾孝宽、李定和吕嘉问都沉默了下来,如果韩冈如此提议,就不可能轻易击退他。

    战国末年,秦国国势如日中天,虎视关东六国,韩国正当虎口,遂遣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始皇,开凿河渠,连接泾水、洛水,以灌溉关中。虽然这是想让秦国的国力消耗在庞大的工程上,但郑国渠,最后也让秦国取得了更大的优势。

    曾经与韩冈交好的章惇,很清楚韩冈有着属于他自己的一套治国方略。一旦他主政,可不仅仅是将新法修修补补,也不会只是去推动修筑轨道。铸币局和国债都只是冰山一角。

    今日之事,韩冈隐藏在后面的到底是什么?章惇现在唯一能够确定的,必然是与韩冈的那一套方略有关。可到底是什么,会拿出哪一件来,他与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了半日,自觉还是一头雾水。

    “无论如何,国是都肯定要改动了。”章惇提醒王安石,“秉国,人之所欲,何人能无动于衷?”

    熙宁六年时,因市易法一事,王安石受到了旧党疯狂的反扑,当时先帝赵顼也觉得废了这条非议最多的法令来安定人心比较好,但王安石坚持不退让半步。因为在他看来,这就像是遇上洪水的大堤,即便只有一处涌水的小洞,接下来也会造成大堤整体崩溃。

    不能像过去那般倔强,国是虽不是吕嘉问主持的市易法,可韩冈拉拢来的重臣们也不是旧党。

    韩冈提议由重臣推举两府宰执的人选,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太后手中。几天后的共商国是,最后拍板的依然还是太后。也许新党局势占优的情况下,太后不敢一意孤行,但万一两边相当,她必将支持韩冈。

    必须舍弃一点,然后最根本的那一部分才能保存下来。

    章惇相信王安石能够了解,只是他不知道王安石会不会退让。

    书房中,一时之间静了下来,几人都望着王安石,看他如何回答。

第13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18)() 
“坐。”

    “多谢大参。”

    边让躬身拱手,然后诚惶诚恐的听命坐下。屁股只搭在交椅的边上,不敢坐实在了。

    看着边让战战兢兢的样子,韩冈笑了一下,“安心坐好,你这样子也不好说话。”

    边让依言挪了挪臀部,向后退了一点,但依然有一半悬空。

    他很庆幸自己顶头上司生了重病,短时间内不能理事,这才让他这个顺丰行京师分号的二掌事有了出头的机会。

    也正因如此,当今夜边让被传唤到参政府时,便处处小心谨慎,打算尽可能的利用这一次机会,博得韩冈的看重。

    出于职业习惯,边让在进门时打量一下布局,想知道主人的喜好,以便加以迎合。

    一国副相的书房十分简单,简单得与主人的身份并不相称。读书、写作和休息用的两侧偏厢,以及见客的中厅,因为是两层小楼,上面应该还有藏书室,这是普通官员和富裕人家都有的布置。

    从外面就能看得出来,几个房间都不算大。中央的外厅陈设简单素净,甚至可说得上是寒素简薄,寻常官宦人家,见客用的厅堂很少会如此布置。东侧的偏厢中摆着书桌,不是见客的地方,但被领进这里的边让,也不够资格当参知政事的客人。

    不过房间中放了一些很特别的东西。有几种精致器械,显微镜,望远镜,黄铜的罗盘,另外的就是各种石头,绝大多数边让都不认识,只有一块因为上面有着如同草丛一般伸出的六棱型晶柱,使得他能分辨出那应是水晶的原石。

    剩下的就是书架了,有一面墙从上到下被书架占满,一格一格归类区分,只有一点很特别,书架上的书卷都是竖放,让书脊露在外面。不大的一个格子中,差不多就能摆放几十卷书。若连同上面的藏书室中也是如此放置,光是这一栋小楼内的藏书,就至少有上万卷了。

    简朴而注重实用,这是韩冈书房给边让的感觉。这让边让不敢将一肚子的奉承话倒出来,紧紧记着谨言慎行四个字。

    边让的一点小心思,自瞒不过韩冈的眼睛。

    这位京师分号的副职与三国时的一位历史人物同名同姓,只是这位文采肯定是没有,商才倒是不差,否则也不会被冯从义任命为京城分号的二掌事,但他的交际能力,还没有更多的表现。

    不过韩冈现在也不需要他表现什么,只需要一个合格的传声筒。

    “分号中的事情,最近还忙得过来吗?”

    边让正屏息静声的等待着,听到韩冈的问话,立刻就挺直腰道,“禀枢密,年节的时候,铺子里一向是比较清闲的。只是蹴鞠、赛马两大总社这几天都有例会要开,雍秦商会三天后还有一场宴席,本该由熊掌事去的;另外平安号那边也有宴席……”

    “好了。”韩冈打断了边让的回话,“熊泉病好之前,他的担子先由你代他担着。那几处都是熟人,也不会故意找茬,相信你能处理好。”

    韩冈的一句‘相信你能处理好’,边让的骨头都轻了几分,心中欣喜欲狂:“大参的赏识,小人感激涕零。只是小人见浅才薄,当不起大参的称赞。”

    “哦?”韩冈抬起眼,盯着边让,“是谦虚,还是当真没把握?”

    灯火在韩冈的双瞳中跳动,泛出冰冷的光色,边让登时冷汗涔涔,忙指天誓日,“大参放心,小人定会用心去做好!”

    韩冈点头微笑:“我那表弟不会用没才干的人,尤其是京师要地。既然他用了你,我也是相信你能代熊泉将分号中的事情给处理好的。”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边让连连点头。

    “生意上还有什么问题?”韩冈问道。

    “一切安好。有参政看顾,有冯东主指派,又有曲、熊二掌事先后主持,分号的买卖一天比一点更好。就是河北那边……”

    河东是独立的分号,韩冈在并代之地留下的痕迹很深,也让顺丰行能够深深的扎根在那里。但河北,由于份额太小,基本上就是让京师分号代管。宋辽边境的局势陷入了紧张,河东轮不到边让操心,而河北就不一样了。

    边让很明白,顺丰行京师分号的大掌事并不是什么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