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道:“夫妻之间以和为贵,自当相互帮助,你们两人能够领会到此点,朕心甚慰。对了淑妃,你们刚才在殿内干什么?”

    阴淑妃微微笑道:“太妃娘娘闲来无事,今日将我们三人召来陪她玩叶子戏,目前已打了十六圈。”

    李世民恍然笑道:“如此说来,还是朕无端打扰啊?哈哈,那好,咱们进去继续玩。”

    来到桌前落座,李世民换下阴淑妃饶有兴趣地与太妃、长乐公主、南平公主玩这叶子戏来。

    叶子戏是一种游戏纸牌,兼用骰子掷玩,是扑克、字牌和麻将的鼻祖,在唐朝宫廷民间颇为流行,寻常百姓家中的叶子戏游戏牌皆是由硬纸做成,而今日李世民玩的这一副却是用金箔打造,不仅手感颇好,而且看上去金光闪闪,令人大觉舒畅。( )

    李世民平日里国事繁忙很少有这般休闲娱乐,此刻玩来立即大觉过瘾,哈哈的大笑声不停响起。

    余长宁坐在长乐公主旁边看她出牌,公主显然精于此道,料敌制胜,算计精明,比他的牌技高了不止是一个档次,引得他不由暗暗遐想,若公主去市井赌坊玩这叶子戏赌钱,一定会大杀四方,赢得盆满钵盈。

    十余圈玩下来已是深夜,皎洁的明月升上宫殿一角,撒下一片朦朦胧胧的银辉。

    李世民明日还要早朝,所以便就此结束告辞而去。

    余长宁夫妇向太妃,淑妃告别后,也是登车离开了皇宫。

    磷磷隆隆的马车行驶在朱雀大道上,十余名缇骑举着火把相随护卫,慢悠悠地向着尚商坊而去。

    车厢内的气氛有些沉闷。

    余长宁与长乐公主相对而坐,长宁望着窗外仿佛在欣赏黑夜风景,公主闭目养神朱唇紧闭,谁都没有开口的意思。( 广告)

    快到坊门时,车轮搁到一个石头使得马车突然一颠,悴然不防之下,长乐公主惊呼一声,一个趔趄已是扑入了余长宁的怀里。

    冬日里虽然衣衫甚厚,不过余长宁还是感觉到了公主曼妙的娇躯,急忙扶住她道:“你没事吧?”

    “放开。”长乐公主冷冷地推开了余长宁的手,又是从容落座。

    余长宁哑然失笑道:“好心好意扶着你,真是不识好人心。”

    长乐公主蹙眉道:“即便没你在这儿,刚才本宫也不会跌掉,谁让你胡乱碰我身体的。”

    “呵,刚才在陛下面前还是一对恩爱夫妻,离宫便成为末路,公主你变脸也变得也太快了吧?”

    “余长宁,你少在这里得意洋洋苛责本宫的不是,若说末路,今日你回京不入公主府反倒去了余家,难道也不是与本宫行同陌路?”

    余长宁冷哼出声道:“你整日板着个臭脸好似本驸马欠你银子,谁想回来受这窝囊气,你看我们余家,那才叫家庭和谐,母慈子孝,兄弟亲爱,比起你长乐公主府的冷冰冰好多了,我自然爱去余家。”

    公主听罢暗怒,倒竖柳眉冷冷道:“既然你这么喜爱余家,那你干脆以后就住在余府不要回来了,本公主也眼不见心不烦。”

    “哼,你以为我不想吗?”余长宁不忿地开口道,“若不是顾及我俩乃是假成亲,须得提防别人的耳目,我还真想留在余府不回来。”

    听他如此说,长乐公主心头不由为之一动,暗道:对啊,我怎么如此轻率不让他进府?若是被有心人知道,难保不会产生怀疑。

    心念及此,李丽质略显缓和,见余长宁一身官袍坐在窗旁似乎冷得有些微颤,不由蹙眉问道:“陛下不是赐给你一件化雪于三尺之外的貂裘吗?你为何不把它穿在身上?”

    听她提及此事,余长宁心里不禁有气,懒洋洋地开口道:“那貂裘穿着也不保暖,而且还给我惹了一个大麻烦,我早就丢了。”

    “什么,你将它丢了?”长乐公主俏脸神色大变,美目中气得几乎要喷出火来。

    “是啊,我隐瞒身份前去岱海胡人部落,没料到那件貂裘竟是那胡人可汗所猎,被他识破身份后还让我遭受到了牢狱之灾,所以为求安全,我便将它丢在了军营里。”

    那貂裘本是长乐公主托名拿给他的,此际见他一副颇为嫌弃的模样,公主不由气得粉面带煞,娇躯不可遏止地抖颤起来,颤着声音道:“你,你这刁民,竟敢如此糟蹋御赐之物,本宫要禀告父皇治你不敬之罪。”

    余长宁笑嘻嘻地开口道:“放心吧,虽是丢在了军营里,但画眉较为心细,说不定已经给我收好了。”

    看他依然是满不在乎,长乐公主更是愤怒,高声喝斥道:“你给我滚出去,快滚!本宫不想再见到你。”

    见自己又把这个臭公主气得不轻,余长宁心里暗暗得意,小声道:“若你现在将本驸马赶下马车,只怕明日此事便会传遍整个长安,我倒是无所谓,反正公主欺负驸马也不是什么奇闻,不过对于咱们有口皆碑的夫妻恩爱却不太好。”

    长乐公主脸上白一阵红一阵,贝齿轻咬红唇冷冷地看了他半响,这才一声不屑冷哼作罢。

    回到公主府吩咐芙蓉叫自己寅时起身,余长宁倒在榻上便是朦胧睡去。

    正在他睡得十分酣畅之际,寅时不知不觉已经到来,芙蓉知道驸马爷今日要参加早朝,自然不敢大意,准时进来叫余长宁起身,又细心地伺候他穿衣穿鞋,束发带帽,整理衣冠仪容,一个年轻的朝廷命官已是出现在了铜镜之中。

    。。。

第421章 早朝议政() 
ct;寅时三刻,余长宁乘着府中的马车向皇宫而去。

    晓色朦胧中,朱雀大道行人稀少,极为幽静,毫无熙熙攘攘之状,不过一到冠带坊外,却是坊门大开车马络绎不绝。

    冠带坊住的都是达官贵族,许多都要参加早朝,所以比起其他市坊来,别有一番忙碌的热闹。

    余长宁车马刚刚到得皇宫,一声嘹亮的雄鸡长鸣突然响起,天边明月已经融进了茫茫云海。

    偌大的皇宫广场高车磷磷,骏马嘶鸣,群臣们下得马车在内侍的带领下排成四排,余长宁向内侍报了自己官职和身份后,排在了队伍末位,跟随这群臣缓步悠悠地朝着大兴殿而去。

    早朝又名朝参,共有三种不同的举行时间和形式。

    第一种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大朝会,这是最为隆重的朝参,皇帝头戴流苏通天冠,着黄龙绛纱袍接受群臣朝贺,起先皇太子献寿,次上公献寿,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令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这时殿上皆呼万岁。

    而大朝会也是参加人数最多的,有王公诸亲、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周隋后裔介公部公,蕃国客使等,朝贺结束后并有宴会。

    第二种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其日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大臣们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按品级于殿庭侍立,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商议国政大事。

    第三种为常参,也是余长宁今日参加的这种早朝,乃是三日举行一次,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的排场,参加官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人数也不过数十人。' '

    到得大兴殿群臣们分为左右两厢而站,帝座御案坐北面南,西厢为文官,东厢为武将,个个头戴幞头,怀抱笏板,一片威严肃穆。

    大唐朝廷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中书省置中书令两人(正三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

    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设侍中两人(正三品)为主官。

    尚书省为行政官署,设左、右仆役(从二品)为主官,其下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一人(正三品)及侍郎两人(正四品上)为正副之职。

    宰相是辅佐皇帝总领天下大政的官员,唐朝并不单设,举国朝政通常由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仆役共议,他们都可以称之为宰相。

    若皇帝指令其他官员参预朝政机密,其官阶品级较低者,则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有这两种头衔者,亦为宰相。

    至于武官序列,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以十六卫遥领遍及天下的折冲府,十六卫的名称并不固定且变化较多,目前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其中每卫设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

    驸马都尉乃是勋官,若是平是,余长宁是不能参加朝议的,不过今日李世民钦点他前来,一是为了商议代州之事,二便是准备对他有所赏赐。

    负责维持朝议秩序的监察御史每日都会收到内侍递来参加朝议官员的名单,监察御史再根据名单让新来的官员论官爵排位排序。

    余长宁身为一个勋官,所以站在了西厢最后,他探头探脑地望着满殿黑压压的冠带,目光一片好奇。

    目光巡睃间,他突然看到前面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悄声呼喊道:“萧驸马,你今日也来早朝?”

    站在前面的萧锐回过头来见是余长宁,不由面露喜色,他官拜从四品殿中少监,自然有资格参加朝参,不过眼下却不是能够说话闲聊的时候,他悄悄一指正在监察朝参纪律的监察御史,便回过了头去。

    余长宁恍然一笑,已是明白了过来,便也不言不语。

    卯时方至,李世民步履沉稳地转过屏风,从容不迫地登上御座。

    他刚刚坐定,殿下群官便齐刷刷地三呼万岁,大殿中顿时一片哄然之声,震得人耳膜隐隐作痛。

    李世民今日头戴翼善冠,身着赭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