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揣着热气腾腾的胡饼,余长宁深深地吸了一口香气,这才张开嘴来狠狠地咬了一口。

    内酥外脆,香醇味美,咦?里面竟然还有羊‘肉’末儿,直吃得余长宁点头叫好。

    虽然在突厥的时候他也没少吃着烤制的胡饼,然而或许是思乡情结作祟,他始终觉得草原胡饼没有尚商坊街口的胡饼好吃。

    一想起突厥,甄云美丽的身影犹如无孔不入的‘潮’水一般瞬间填满了余长宁的心海,脸上也略显黯淡之‘色’,他细嚼慢咽地将手中剩余的胡饼吃完,再没有了刚才那股兴奋劲儿,心里止不住的相思reads;。

    晨鼓鸣响,四名坊丁懒懒洋洋地前来打开了坊‘门’,高车骏马士农工商犹如炸窝的马蜂一般冲出了坊‘门’,涌入大道,新的一天开始了。

    拐过大街进入朱雀大道,道上早已车马如梭,多是前去参加朝参的大臣们。

    余长宁坐在车中闭目养神,乘着空隙还微微打了一个盹,实在大是惬意。

    到了皇宫车马场,一身紫袍的余长宁气定神闲地下得车来,年轻英伟的相貌立即引来了周边大臣们的目光,的确,少年紫衣,不想抢眼那也是不可能的。

    由于很久未上早朝,加之面孔生疏,负责守卫的中郎仔细地检查了余长宁的鱼符。

    这鱼符乃是高祖李渊所发明出来的,由白‘玉’‘精’制而成,分左右两边,上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等等,左符放在内廷作为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的证明。

    为求携带方便,太宗李世民还为五品以上的官员另备有盛放鱼符的袋,称为“鱼袋”,这袋子以官员品级不同饰以不同的金银,如三品以上的官员便赐予金鱼袋,鱼袋更在唐朝之后逐渐成为了官员章服制度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车马场排列好队伍后,余长宁跟随着黑压压的大臣们一道穿过皇宫广场,进入了正殿之内,在殿中御史的指挥下分为两厢站立。

    此刻太宗还未到来,大臣们在一起多多少少都会轻声议论几句。

    余长宁左右乃是光禄卿与太府卿,老得都是白发皓首,满脸皱纹,一看便知道没什么共同语言,而有共同语言的房玄龄萧锐两人,一人位列朝班之前,一人位于朝班末尾,余长宁自然不能离开位置前去攀谈,只得暗叹一声默然无语。

    片刻之后,李世民如浴‘春’风般的到了,数年未见,这位伟大帝王的身形已有些微微发胖了起来,但依旧是步履稳健,气度不凡,走上天阶便旋身坐在了御座之上。

    。。。

第769章 当殿弹劾() 
ct;待到群臣参拜完毕之后,殿中御史朗声禀告道:“今日有新晋官员一人,外官两人前来朝参,新晋者乃鸿胪卿、襄国郡公余长宁;外官乃庆州刺史李大同,光州刺史苏航长。…”

    李世民点了点头,身旁‘侍’立的老内‘侍’一甩拂尘,昂昂上前一步尖锐喧呼道:“议政开始,群臣有本启奏。”

    话音刚落,房玄龄右跨一步出了朝班,向李世民禀告各地‘春’耕播种情况,也对敬忠职守的刺史县令们进行了表扬,随后兵部尚书李勋向李世民禀告了漠南战事后续情况。

    一听到提及漠南,余长宁立即竖起了耳朵,原本道听途说的消息也在李勋口中得到了证实。

    平夷道行军大总管李绩率领十万唐军击溃真珠可汗后,漠南又重新纳入了大唐版图,对于前来表示效忠的突厥头人,李绩也进行了安抚接纳,对于昔日的种种表示既往不咎,虽是如此,但漠南的情况并不稳定,究其原因,乃是突厥汗王甄云在漠北的蠢蠢‘欲’动,今年提兵南下的熊熊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去岁冬月,甄云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漠南,整个薛延陀领土正式归入了突厥汗国。

    诺鲁兹节来临之时,漠北各族头人前来位于郁督军山的王帐觐见甄云,甄云豪气干云地宣布,今岁将引兵南下劫掠大唐,瓜分中原锦绣山河,得到了头人们一片轰然允诺,争相喝彩叫好。

    及至禀告完毕,李勋颇为忧虑地开口道:“启禀陛下,从目前局势来看,突厥汗国已经成势,加之汗王甄云‘胸’怀大志,智谋过人,其祸恐怕会远盛于昔日的东突厥以及薛延陀,我们须得提早防范才是。

    “小猫变虎,实所未料啊!”李世民拍案一声喟叹,双目一闪突然问道:“若现在发兵远征漠北,有几成把握能够取胜?”

    李勋沉‘吟’片刻,估算道:”启禀陛下,根据臣推测,不会超过五成。”

    闻言,李世民一双剑眉皱得更深了,捋须沉‘吟’半响缓缓开口道:“昔日大汉经过文景之治,到武帝之时这才仓廪丰实,钱粮满库,从而出动大军北征匈奴,最后虽然获得了胜利,然而却耗费举国钱粮,大汉也因此由盛而衰,可见,远征漠北对国力实在消耗甚大。”

    房玄龄出言禀告道:“陛下说得不错,常言道千里不运粮,漠北离我大唐数千里之遥,若发兵征之,光是军需民耗就开销巨大,姑且不论是否能够取胜,光是‘花’费就会让国库难以支撑,当此之时,还是要以上兵伐谋为主。”

    李世民轻轻地点点头,问道:“哪位爱卿有上兵伐谋之计啊?”

    群臣正在沉‘吟’,突然朝班后面闪出一人郎朗拱手道:“臣监察御史李义府有奏。”

    尚在沉‘吟’中的余长宁闻言浑身一震,不能置信地偷偷转头,瞄得正在殿中站着的那名年轻绿袍官员一眼,无声呐喊道:“擦,李义府?这人竟是人称李猫的李义府?”

    余长宁虽然不熟悉唐史,但对于武则天的亲信大臣李义府还是知道。

    这位仁兄凭借替武则天打压长孙无忌一党从而得到升迁,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人相互援引,狼狈为‘奸’,贬杀忠臣,使得武则天最终得以窃取皇后权柄,他在任相期间,广结朋党,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多有不法之行,被列为古之‘奸’臣之一。

    而且李义府表面上随和有礼,与人说话总是和言悦‘色’,但内心褊狭嫉妒、‘阴’狠残忍。在他位居要职后,凡是对他稍有触犯者,都会遭到陷害,当时人都说他笑中有刀,称他为“李猫”。

    后世诗人白居易在其作品天可度中更是写道: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

    由此可见,李义府就是一只可怖的笑面虎,可惜现在这只笑面虎还没遇到自己的主人,尚在低谷之中。

    没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监察御史竟有妙计,李世民微微‘露’出了惊讶之‘色’,笑道:“不知李御史有何妙计?”

    虽然是第一次在这般朝会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李义府心知此乃自己崭‘露’头角的机会,当下也不迟疑,亢声开口道:“昔日突厥汗国漠北漠南,地域广大,控弦数十万,然而隋朝名将长孙大人经天纬地,运筹帷幄,以一招离间计致使突厥汗国分为东西两部,兵不血刃分裂敌国,从此东西突厥各自为战祸害渐小,实乃上兵伐谋的典范,臣请陛下施以同样之计,分裂突厥汗国reads;。”

    话音落点,大殿一阵默然,没有人叫好,也没有人反对,因为这不是一条计策,而是一阵马屁。

    李义府口中的隋朝名将长孙大人是何许人也?正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老爹长孙晟,也是李世民的岳父,群臣即便不认可,也不敢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一笑,视线环顾一周突然问道:“鸿胪卿余长宁何在?”

    听到陛下叫自己的名字,余长宁立即快步走出拱手道:“臣余长宁在此。”

    李世民笑道:“余卿为大唐忍辱负重潜伏突厥多年,不仅担任突厥国师,而且还与甄云关系匪浅,一定非常了解突厥汗国的情形,不知你认为李御史此计如何?”

    余长宁断然摇头道:“此计虽妙,但用在如今的突厥汗国却是不行,甄云何许人也?怎会轻易上当受骗?”

    李义府听到有人竟反驳自己的提议,不由反诘道:“余大人此言差矣!若甄云不会轻易上当受骗,怎会被大人你骗得团团转,甚至还傻到与你结为了夫妻?”

    李义府此言乃是无心,但听在余长宁耳朵里却变了味道,甄云已经成为了他不可触碰的伤心往事以及逆鳞,怎容他人如此揶揄嘲笑?

    于是乎,一股恶气从心底陡然窜起,余长宁大笑开口道:“李大人说得不错,甄云她的确笨,但是就这么一个笨‘女’人,却使得漠南为之天翻地覆,使得十五万王师灰飞烟灭,使得强盛的薛延陀成为过去,使得整个漠北都臣服在她的脚下,拜托李御史说别人笨的时候,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看里面装了多少狗屎,为何甄云这种笨‘女’人都能够称王,你堂堂的李大人却还是一名小小的监察御史呢?!”

    一番嬉笑怒骂,顿使殿内的群臣们全都面颊紧绷,努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李义府落了一个大红脸,神情好不尴尬,身躯也是气愤得瑟瑟抖动,颤声道:“余余大人,下官好言好语,为何你却口出如此诛心之言!实在视朝堂礼仪为无物。”

    出了一番恶气,余长宁对着面无表情的李世民,以及群臣拱了拱手道:“陛下,诸位同僚,下官或许在突厥呆久了,言语恐怕有所失态,还请诸位见谅reads;。”

    话音刚落,突然朝班中走出一人,绯‘色’官服须发皆白,正是御史中丞宇文节,绷着一张老脸亢声道:“陛下,老臣听闻余鸿胪离开突厥之后,曾用书信对突厥汗王甄云言明一切,致使甄云伤心‘欲’绝从而摒弃了与大唐的结盟,所以才酿成了今日漠北剑拔弩张的形势,老臣在这里想问余鸿胪一句,可有此事?”

    在御史大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