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长宁摇头道:“不行,那个承诺可要到关键时候才能使用,现在用来太可惜了reads;。”

    杜禹英气咻咻地威胁道:“你若不同意,那我就只得将你丢在这里不闻不问,喂!我真的走了?”

    余长宁笑嘻嘻地开口道:“只怕现在军师舍不得将我丢在此地,因为我已经想到了筑堤的办法了。”

    话音落点,杜禹英陡然瞪大了美目,俏脸上布满了不可思议之‘色’。

    回到军帐,余长宁立即吩咐吏员将几位驸马,还有充当各乡民夫头目的里正们全部请到大营,开始商量筑堤之事。

    被人从熟睡中叫醒,不少人都睡眼惺忪犯困不已,余长宁吩咐吏员端上凉茶,一人一碗喝下去凉气透顶直渗心脾,困乏顿时烟消云散。

    余长宁端坐案前拍案高声道:“诸位,深夜将大家叫来,乃是因为本官已经想到了筑堤的法子,所以商议一番看看是否可行。”

    闻言,帐内众人‘露’出了惊讶之‘色’,瞬间全都又变成了振奋‘激’动,萧锐兴奋莫名地问道:“不知是余驸马想到了什么办法?”

    这一问也是众人心头所想,一时间帐内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余长宁的身上。

    余长宁微笑开口道:“这个法子得来也算偶然,以前我曾听说过一个筑堤的故事,相传某县通往外界的一条主要道路因为被浅水浸漫,没有陆路可行,所以百姓出行一直不是很方便,几任县令都想筑一条长堤通行,但是由于淤泥不散不干,所以一直都无法成功。”

    说到这里,余长宁笑问道:“同样也是淤泥之上无法筑堤,他们的情况是否与我们修补黄河大堤大同小异?”

    杜禹英沉‘吟’片刻点头道:“确实很相同,这个故事应该还有后文,不知道该县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余长宁淡淡笑道:“后来有人向县令献计,在水中用粗竹席和干草做一堵墙,具体方法是把竹席、干草‘插’成两行,两行之间距离三尺,距这堵墙六丈远的地方又作一堵,作法与刚才那堵墙相同,把水中的淤泥伴以沙石填满两堵墙之间,淤泥之水透过草席渐渐渗透而出,等到淤泥干了,便形成了一道六丈堤坝,从今以后往来就通行无阻。”

    这个法子是余长宁穿越之前在电视中看到的,说的乃是宋朝之时苏州修建到昆山的大堤的故事,刚才无意间突然记起,顿觉得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利用,从而修复眼前的黄河大堤。

    杜禹英听得美目一亮,赞叹出声道:“淤泥筑堤,实在匪夷所思,加之又在淤泥之上修建,当真是巧夺天工。”

    一名老里正突然起身开口道:“余大人,虽然这个法子不错,但却有一个问题,淤泥风干所耗时间甚久,而现在留给我们的只有不到九天时间,如何能行?”

    余长宁自信开口道:“为了加强淤泥堤坝风干速度,本官已想到办法,这次筑堤不能以修复缺口为主,而是围着缺口两端建造一个马蹄形的弧形堤坝,其后用点燃的草料烘干淤泥堤坝,不知杜博士以为如何?”

    余长宁从未修筑大堤,心里不确定之下所以才向杜禹英询问。

    杜禹英点头道:“若是如此,这个法子的确可以解决当下困难,虽然这道淤泥大堤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我们目前所需要的,正是解决这种燃眉之急,至于新的堤坝可以等到枯水期来临之时再行修建。”

    听见杜禹英赞同,余长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拍案定策道:“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好,从明天开始就依照这个方法修筑大堤,希望各位里正带领民夫们加快修筑进度,一定要在关闭水‘门’洪水暴涨之前完成大堤修建。”

    翌日旭日方升刺破云霞,黄河大堤已是大大地喧嚣了起来。

    昨夜回去之后里正们按照余长宁的部署要求,立即开始收集粗竹席和干草。

    粗竹席民夫大营就有很多,自然不费吹灰之力收集了一大堆,而干草料更是多不胜数,所以到了清晨,两样事务都已经准备齐全。

    随着余长宁的一声令下,决口两端开始忙碌了起来。之所以从两端同时动工,乃是因为凡治河工程,无论是筑坝、围堤、围堰,均从两岸或两头动工,其后逐渐向中延伸,于后期形成对接之缺口,这次修补黄河大堤同样也是采取的这个方法。黑乎乎的浅滩淤泥上,民夫们开始用粗竹席和干草料做墙,三万民夫同时动手,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已将草料竹席布置完毕。

    。。。

第八五六章 洪水无情() 
ct;下午,民夫们开始在两堵墙前填装淤泥和沙石。( 就爱)

    黄河含沙量巨大,加之这段时间治水时投入了不少沙袋进去,所以决口处的淤泥又深又厚,民夫们肩挑车推同时动手,有人挖泥、有人运泥、有人砌墙,忙碌的是不亦乐乎reads;。

    前几天为了堵塞缺口,杜禹英万般无奈之下使用了沉船之计,对于是否搬走沉船残骸,余长宁也是考虑了良久,始终没有一个决定。

    将这个疑问告诉杜禹英之后,杜禹英却不以为然地开口道:“沉船残骸就留在淤泥中便可,反正也不碍事,不必为此大动干戈,当下还是应该以修建堤坝为主。”

    听军师都如此说了,余长宁自然没有异议,立即点头表示同意。

    忙碌了整整一天,一道六丈宽的堤坝已经成形,堤坝左右两端连接黄河堤坝缺口形成一个马蹄形的形状,虽然修筑得很是仓促难道,但依旧让所有人为之兴奋不已,筑堤取得了初步成功。

    其后,余长宁又吩咐民夫们在堤坝周围堆置干草柴薪,准备用熊熊大火烘烤湿漉漉的大堤。

    火苗刚一点燃,立即借着河风蔓延开来,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堤坝,四周温度霎那间高得惊人,即便隔了大火足足有一箭之地,余长宁也感觉到了滚滚热浪席卷而来。

    这一通大火足足烧了两个时辰方才减弱变小,余长宁又吩咐民夫们准备柴薪干草,继续进行第二轮的烘烤。

    接下来的七天里,所有的工作都以烘干堤坝为中心,来来回回烘烤了数十次后,原本软乎乎的堤坝水分尽褪,终于变得结实坚固了起来。

    虽是如此,余长宁不知堤坝是否能抵抗洪水,为求稳妥,与杜禹英商量后吩咐民夫制作了数个用于封堵小型决口的埽由。

    这埽由乃是以梢料、苇、秸和土石分层捆束制成,按形状可分为磨盘、月牙、鱼鳞、雁翅、扇面等模样,按作用又分为藏头、护尾、裹头等多种,埽工就地取材,制作较快,便于应急,且埽由所包裹的秸草可以缓溜、抗冲刷、留淤,特别适用于多沙河流防洪治水,用在黄河抗洪正当其所。

    诸事准备妥当后,余长宁立即下令身在阳谷县的赵满志关闭水门。( 广告)

    将近十天时间,蓄水洼地早就水满为患,赵满志正在着急当儿,闻讯立即下令关闭水门。

    巨石铸成的水门轰隆隆关闭将黄河之水与平原阻挡开来,如此一来,阳谷县下游河水立即暴涨,卢县黄河大堤自然是首当其冲。

    看着汹涌洪水滚滚滔滔而来,余长宁的一颗心悬在了嗓子眼上,淤泥制成的大堤是否有作用,只能在此一举。

    暴涨的洪水来回冲刷着新建的大堤,所有人全都紧张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切,没有一个人喧嚣吵闹,也没有一个人高声议论,长长的大堤唯闻黄河水浪以及民夫们的轻轻呼吸声。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洪水虽然没有息止,但堤坝依旧坚实有力地将洪水紧紧地阻挡在了外面,任凭浪潮冲刷。

    见到新建堤坝能够抵御洪水,余长宁终于放松了心头一直绷紧的心弦,连日来的疲惫困顿也是随之席卷而至,在吩咐巡夜民夫密切关注水情变化以及堤坝情况后,他回到大营准备好好地休息一番。

    谁料刚睡下不久,响亮的铜锣惊慌地敲击了起来,这段时间由于心神高度集中,余长宁已经习惯了浅睡,听到锣声立即犹如被马蜂蜇了一般瞬间就弹跳了起来,慌慌张张就开始穿衣着装。

    刚穿好衣服,一名吏员急慌慌地进来禀告道:“大人,新建堤坝出现渗漏缺口,目前情况甚危。”

    余长宁一听心头陡然一跳,脸色也是随之沉了下来,急忙出帐前去察看。

    来到渗漏之处,明晃晃的火把照得周围一片晕黄,余长宁接着火光一看,果然有一段大堤正在渗漏水流,情况岌岌可危,说不定马上就有决堤的危险。

    正在打量间,杜禹英也是疾步赶至,张口便问道:“情况如何了?”

    余长宁手指一指堤坝沉声道:“渗水较为严重,这段大堤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洪水冲塌,但是好在也只有五六丈的长度,动用埽由应该可以封堵缺口。”

    杜禹英点点头,正色开口道:“那就立即准备埽由,应对不测之危。”

    两条粗长的埽由经过数百民夫的拖拉,终于用绳索拽上了堤坝,分布左右两端reads;。

    等得没多久,小溪流水般的渗漏变成了滚滚流水,终于哄然一声大响,长达五丈的堤坝被洪水冲击垮塌,洪水犹如一条狰狞凶猛的水龙般从缺口中倾泻而出,眨眼的功夫便席卷到了平原之上。

    余长宁见到如此情形,立即挥手高声下令道:“埽由下水堵缺。”

    命令一下,民夫们立即推动埽由向着缺口而去,堪堪半截没入了洪水中,但是不管再怎么用力,埽由都是难以再进一步了。

    余长宁正欲开口询问,杜禹英已是正色提醒道:“埽由太长水流太急,光凭这点人根本压不进水里,看来还得增加人手。”

    余长宁恍然醒悟,立即按照杜禹英所说的办法添加人手,响亮的牛角号撕裂长空,早就在堤坝下待命的民夫们立即蜂拥而上,全都朝着左右两端的埽由而去。

    萧锐等人看得热血沸腾,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