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帝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打算在草原上建立一些农牧养殖基地。

    牧羊基地。

    牧牛基地。

    牧马基地。

    奶制品养殖基地。

    这些基地所需要养殖的牛马羊,我需要的不是牧人四处赶着牲畜去放牧,我需要的是,割草喂养。你们原来,都是让牲畜自己去吃草,我现在需要的是,割草来喂养牲畜。

    牲畜自己吃,和人来割草去喂养牲畜,这最本质的差别就是,一个是天养,一个才是真正的人养。你割草的话,你就会要想到割什么草,给你的牲畜吃什么草,甚至,你还要专门去种植一些牧草,去喂养你的牲畜。

    这种定居饲养,就需要高素质的牧民,需要更多的饲养牲畜的人才。

    而这种定居,也能让你们有更多时间,去沉淀,去学习,去研究,怎么养好牲畜,去怎么利用好牲畜。

    这种定居,也能让你们更好的与商贾等交流,更好的保证你们自己的利益。甚至,你们也可以自己建立自己的商户商队,就比如你之前说的,想要跟我来做生意。”(未完待续。)

第24节 绝计划10() 
“大人,你这种饲养方式,是汉人饲养牲畜的方式,是小门小户的喂养方式,不符合我们草原人的方式。而且养出来的牲畜,也未必比我们养出的牲畜健康。你这种方式,我们族人很难接受。

    再有,这种饲养方式,一家一户,无法养太多牲畜,这肯定无法得到我们族人支持的。”

    拓跋力微,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的其实没错。一个草原上的牧人,就可以赶着几百几千的牲畜。但如果是刘璋说的这种,割草喂养的话,一个人,一天能割多少草,能喂养几头牲畜?两相一对比,肯定还是他们传统的饲养方式更吸引他们。

    “你说的没错,所以我刚才才说,你们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你们以为马牛羊就是价值,以为马牛羊越多,财富价值就越多。其实错了。

    并不是你养的马牛羊越多越好。

    你们为什么要老是跑来跑去的,就是因为牛羊多了,草不够吃,所以才不得不跑来跑去的。

    但是,你们这么没节制的,越养牛羊越多,牛羊增加了,但你们自身的财富并没有显著增加,并没有穿得更好吃得更饱。而且,你们这么铺天盖地的,一大群马牛羊过去,对草原伤害很大,难道你们没发现,沙漠越来越多了吗,以前水草丰茂的地方,很多慢慢就变成了沙漠了吗?

    所以,你们不要总想着通过增加数量来提高财富。

    你们要想着掌握更高层次的价值创造技术。”

    “拓跋兄弟,我们早就计算过了。实际上,在我们看来,一个五口之家,若是采用我们这种圈养方式,养牲畜百头,绝对已经可以过得锦衣玉食,富足美满了。甚至连割草这种活计,都可以雇人来干了。”徐庶帮腔道。

    徐庶他们所谓的计算,最简单的就是拿庞龙那个以皮换粮来计算的。一个牲畜,最差按一张皮来算,也就是一石粮。一百头最少也价值一百石,一百石就是一万多斤粮食,这对于五口之家来说,绝对是巨大的财富了。粮食,在古代,绝对是硬通货。够五口之家,吃到发霉也吃不完。

    徐庶他们这个算法,在益凉可以,在别的地方就行不通了。别的地方,没有以皮换粮这么离谱的事情。而且,别的地方,粮价也没有益凉这么高。

    一百头,在刘璋他们看来,已经非常多了。

    但在拓跋力微看来,一百头很一般。随便一个羊群,就要好几百头了。

    “除非大人能保证长期按现在的价格收购我们的毛皮,否则我们很难接受这样的定居。”

    “那就没办法了。我说了,以皮换粮,这个是商业行为,你老是找我这没有意义,我怎么可能随便保证这个价格问题。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会在定居点的城内,建立官府机构和商贸体系。有了这些,定居点附近的居民,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何去何从,就看你们自己选择了。”刘璋根本没多少诚意的样子。

    刘璋以及整个益凉行政团队,确实还没准备好,怎么接纳外来的移民请求,尤其是这种整个部落、族群这样的,要求整体加入的这种情况。至少刘璋同志热情度不高。不是说你想加入,我就必须得欢迎。而是,你想加入,得看我同意不同意。

    其实现在凉州还比较混乱,混进来少数几个外来的,还是可能的。

    不过这种可能性,随着军方大面积剿匪,严厉的剿匪,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大人,卑下还想问一下,这个定居的城市,地点谁来定,筑城谁来筑?”拓跋力微又问道。

    “这个,定居城市自然是由我们官方来定的。这个不是说不尊重你们的意见,而是因为,我们选择地点,有我们的考量的原因。当然,你们想建,建到哪里,这也是你们的自由,只要你们还没归到我益凉治下,你们爱怎么建,想建哪里,都随你们自己的意愿。但,若是归到我益凉治下之后,就得服从益凉官府的安排。”

    “然而,我们现在要依附到大人治下,大人却又推三阻四。”

    “所以,你们得先定居阿。”

    谈到这里,又没法谈下去了。

    拓跋部想要依附刘璋,但刘璋要求先定居了再说。

    然而拓跋部对刘璋的定居说法,充满了质疑,根本很难说服拓跋力微。

    任你说得再好听,定居以后,很明显的,牧民的牲畜数量肯定比以前少了很多。这在拓跋力微来看,明显是无法接受的。不管刘璋说的再如何的天花乱坠,但你明显牛羊少了。明显是收入大大减少,你还非得说定居以后,人们的生活会大量改善,大幅度提高。骗鬼的吧?

    反正拓跋力微自己是不相信。

    对于刘璋这边来说,确实还没有准备好去接受周边外族的依附。

    刘璋本人对这种依附不感冒。在刘璋来看,真要依附,那你就得真心实意的依附,而不是回头又翻来覆去的造反。依附的太轻易,以后反叛的也会太轻易。过于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都不够珍惜。所以,哪怕是人为设置一些障碍,刘璋也要制造些困难出来。

    虽然益凉有不少士大夫,倒是很喜欢这种外族来投的心理满足感,但是益凉,尤其是凉州,已经早就受够了异族来归的祸害,深受其害,心里深处有自然的排斥。以前都是朝廷说了算,地方上没有什么话语权。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益凉的政治氛围相对比较宽松,大家基本上都能说上话,所以,现在真正帮拓跋力微说话的人基本没有。

    拓跋力微走了又来,来了又走。

    随同拓跋力微一起的,还有益凉新发布的一条法令,动物保护法令。

    法令的大概内容:禁止益凉治下的百姓随意猎杀狼;禁止在益凉境内买卖狼的毛皮。

    官方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滑天下之大稽的:狼是人类的好朋友。

    ps:给狼来几只羊吧!!!(未完待续。)

第24节 绝计划11() 
“刘璋怎么说?”拓跋诘汾问道。

    拓跋诘汾是拓跋力微的老爹。

    后世史家有句话: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

    按照北魏后来编纂的皇帝谱系,拓跋诘汾被追为圣武皇帝,拓跋力微为神武皇帝。

    这句话的意思是,拓跋诘汾没有老婆,拓跋力微没有母族。

    传说,拓跋力微是拓跋诘汾和神女所生。

    《魏书》记载: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初,圣武帝尝率数万骑田于山泽,欻见辎軿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侍卫甚盛。帝异而问之,对曰:“我天女也,受命相偶。”遂同寝宿。旦,请还,曰:“明年周时,复会此处。”言终而别,去如风雨。及期,帝至先所田处,果复相见。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善养视之。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子即始祖也。故时人谚曰:“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帝崩。

    这个魏书不是汉末三国的魏,是其后南北朝北魏的魏。

    上面的献帝,也不是汉献帝,而是拓跋诘汾的老爹,鲜卑人的老首领,是拓跋力微的爷爷。

    其实,抛开这些神话外衣来看,拓跋力微跟耶稣差不多,都是私生子,一个是有爹没妈,一个有妈没爹。神话外衣,很多时候都是遮羞布。

    鲜卑人南移,跟匈奴人在北方的整体力量崩灭有关。匈奴人分裂以后,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归汉,等于是北方草原出现势力真空。所以,鲜卑人开始南移,填补了相应的势力真空。

    拓跋诘汾带领族人南下后,刚好赶上汉末诸侯分起,鲜卑人对朝廷情况不太了解,而如今几大势力中,袁绍公孙瓒在北,按说这两个都应该可以接触。不过,眼下这两方打得热火朝天,根本无暇他顾。再有就是刘璋、曹操,刘璋治下的益凉,跟草原有大量的接壤;而曹操则控制着朝廷。拓跋诘汾派人接触刘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

    “刘璋能说什么,还是以前那套说辞,还是要求我们先定居下来,然后再说。”

    “他没说我们定居后,怎么生活?”

    “别提了,他先说了一大推花言巧语,结果又告诉我说,还是让我们伺候牲畜,不过方式要改成汉人的方式,改成圈养方式。我真不明白了,这刘璋在想什么呢,他也太自负了,还真以为自己什么都懂阿,就算他真能召来天雷,但是在畜牧方面,我们才是老师,就算是匈奴人,也不配当我们的老师。”拓跋力微愤愤不平道。

    结果,没想到拓跋诘汾却没有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