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帝图-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担心官吏队伍出问题,也不是去预防官吏队伍出问题,而是去怎么发现他们的问题。

    出问题是必然的。东西用久还会坏的嘛。

    出问题不怕,只要及时发现就可以了。

    所以,重点是加强监督审计。

    不但官府自己要加强监督,而且也要发动民间民众多监督。

    我告诉你们一个真理。

    要想皇帝不昏庸,不出现昏君,不祸国殃民,那就得弱化皇权,限制皇权,什么事情不是交给皇帝去决定,而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决定。换句你们读书人的说法,就是:垂拱而治。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

    同样,还有一个真理。

    要想官府不祸害百姓,要想政通人和,那就得让官府转型,从威权统治转向服务治理。要让百姓觉得,官府是为他们服务的,而不是来管着他们的。比如,官府剿匪缉盗,这就是对百姓的一种服务。但是,我们以前的官府,往往会把这种服务做得让百姓觉得好像是在管着他们,在统治他们,在侵犯他们的权益,这就不好了。由威权统治到服务治理,说着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主公,你说的这些都很难实现,很难。”

    “就是因为难,所以才需要我们这些人的,要是前人已经有办法解决了,那我们岂不是白费心思了。要多组织文学院、法学院等贤明之士,多多思辨,把问题反复想透,要考虑问题本身,而不是拘泥于前人的说法。就拿官府的职能转型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像上面限制皇权一样,限制官府的威权就可以了。其实,就是限制官府滥用威权,威权不是不可以用,但是得用的有理有据才行。我一直在强调律法,就是想要用律法,来限制和规范官府的行为。目前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立法工作和执行情况,都还远远没有跟上。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别怕官吏出错、犯错,若是胆敢有朝刀口上撞的,非得为益凉的新律法做广告的,咱们必须得鼓掌欢迎才是。

    我一直在想,我们每出台一个新律法,最好能抓一些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就如这次的和尚案一样,大做文章。牺牲一些人的鲜血或者名声,为新法铺路。”

    “老师,你这样的话,以后会不会众叛亲离?”

    “庞你什么意思?”

    “按照老师你的说法,出台一个律法或者律令,你就拿一些有影响力的开刀,什么人有最影响力,在益凉,是那些跟你亲近的人才最有影响力。你若是老是拿身边亲近的人开刀,最后难免不会走向众叛亲离。”(未完待续。)

第56节 请君伴我西域行3() 
(求订阅求支持)

    “庞,扯远了。”徐庶看庞龙越说越没边,急忙制止。

    “没事,庞说的有些道理。不过,我身边的人,更得是洁身自好了,你要是有问题,那你就怨不得别人。”

    “可是,老师身边的人,是众目所注,众矢之的,若是按老师说的,这样的人岂不是最容易被抓住把柄,被当成反面典型吗。要是这样的事例越来越多的话,以后还有谁再敢亲近老师?”

    “这也许就是古人说的,君子不党,或者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其实你要这样想,若能从我而下,各级官员,皆都是这般模样,人皆不敢亲近,岂不是就彻底解决了吏治问题,也不会有什么腐败问题了。因为你亲近当官的没啥好处,很可能就会因为一点小错被揪出来当成坏典型了,要是这样的话,就没多少人再去行贿讨好官员了,那吏治就不成问题了。”

    “老师,你这也太…,太…”

    “你是想说我太理想化了吧?我也就是那么一说,也只是个初步想法,以后咱们再仔细讨论吧。”刘璋觉得一时半会也很难说清,更难说服了,只能先按下再说。要是张松、杨阜等人在,也许会支持他,可是徐庶庞龙就不一定了。

    庞龙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因为刘璋的做法,其实越来越接近法家变法者的做法了,像商鞅那样,最后还不是落得作法自缚的下场。刘璋的这些想法,明明都是在朝作法自缚的道路上迈进。

    “不错,主公说的这些课题,回头我列一下,让文学院法学院他们去研讨去,咱们就别再这上面浪费时间了。还是把姜叙找来,商量布置一下归化郡的事情。”徐庶也附和道。

    姜叙现在在州衙任主簿。

    不一会,就有人把姜叙找了来,开始商讨归化郡的筹建事宜。

    “伯奕,此次拓跋部来归,这个归化郡是目前益凉的重中之重的事情,州衙决定由你任首任归化郡守。你有什么问题,尽可以提出来,州衙也会尽力帮你解决。”

    “主公信重,叙唯有殚精竭虑万死不辞。属下日前也听了主公的方略,也对主公的想法大致有所了解,不过,拓跋部毕竟是化外而来,是否需要驻军以防不测?”

    “驻军?可以有吧,可以少量驻军。不过,这个驻军不是为了弹压拓跋部,而是为了保护拓跋郡。这个你得弄清楚了,也得跟他们解释清楚了。归化郡的治安,如益凉各地一样,都归郡属的卫尉署负责。军方不管这些事情,除非有匪患马贼以及外敌等卫尉力不能及的情况。

    伯奕,你此去的重点,不在于去怎么治理拓跋部。你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尽快把拓跋部的民生搞起来。只有把民生搞起来了,拓跋部的定居才会安稳,才不会乱。关于这个,是你的近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把各个工厂要在归化城都建起来,要多跟农科院、工科院联系,把皮衣厂、奶制品厂、肉类加工厂等建起来,跟拓跋部形成产业链;另一方面,就是要把拓跋部的生产归化好,该养牛的养牛,养羊的养羊,挤奶的挤奶等。还要跟农科院协调好,看看他们都需要种那些牧草,要尽快形成可重复使用的良好的牧草基地。

    只有把民生搞上去,拓跋部的民心才能安定下来,定居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希望你能牢记这一点。”

    “属下一定牢记主公的嘱托。”

    “第二点,就是教化问题了。把拓跋部的生产安排好以后,就能安排拓跋部的族人,轮流进行扫盲和普法学习了。成人参加扫盲班,孩童们都到学校去学习。”

    “属下记下了。”

    “第三点,就是遇到问题,不能武断处理。除非有外敌,不能随便动用军方的力量。要不偏不倚,要依法办事,要办得让人信服。早期可能会有很多人还无法完全定居下来,这不要紧,先按照规划,登记造册,回头按册与各个厂家形成关联,与赋税形成关联,让游离的牧人,生产无所依,他们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所以,重点还是第一条,得把民生搞好。”

    “多谢主公教诲。”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嘱咐的。”

    “拓跋部的一些风俗,有悖于我益凉律法的,暂时先不要强行禁止,先跟他们的族长多沟通,弄明白情况,然后再说。尽量把他们的风俗,规范到我益凉的律法之下。若是不可调和的,那就要讨论,是他们移风易俗,还是我们修改律法。这个可以跟法曹多沟通,别弄出乱子。

    再有就是,初期,归化郡的官府,重点放在归化城内的治理,城外各个定居点各个城堡,尽量由拓跋部自主管理,我们把相关的律法以及政策告诉他们就可以了。他们的城堡,你就当成我们下边的一个乡村,我们现在的益凉,也很少直接管理到村里,都还是靠百姓自治。只要让他们推举出村长就可以了,凡事找村长即可。”

    “属下记下了。”

    “其实可以在拓跋部中,招募一些扫盲成绩优异的,人品也好的,进入到卫尉或者新军,就如我们之前在南中做的那样。到卫尉的话,他们对拓跋部比较熟悉,处理起具体事务来也不容易出大乱子。”庞龙建议道。

    “多谢庞兵曹,叙记下了。”

    几个人就归化的建设,进行了事无巨细的讨论。甚至,刘璋连挖坑取土都想到了。刘璋建议,归化城建设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在一个地方挖坑取土,把坑越挖越大,越挖越深,最后挖出一个人工湖出来。草原上建城,草还在其次,水才是最关键的。

    甚至连种树也讨论到了。种什么树,种到什么方位,都有讨论到。

    姜叙后面干脆找来个本子,一点一点都记了下来。

    另外刘璋还建议,在城外,每个城堡里,打一眼水井,修一个水塔,用上工科院新研制出来的风车。不过,这个建议被徐庶他们否决了。因为这个花费太大。最后徐庶建议,可以由官府先垫资,为拓跋部建上一两个城堡作为样本,城堡,水井,水塔,风车,等都可以有,给拓跋部的生活树立一个目标。(未完待续。)

第57节 请君伴我西域行4() 
(求订阅求支持)

    归化郡的建设,按徐庶之前的方案,等于是分两部分,大城由官府负责,城外的各个城堡,归拓跋部负责。也就是说,大城益凉官府出钱,小城堡由拓跋部自己出钱。

    而建设归化城,刘璋等益凉官府,把赌注押到了几个工厂的收益上了。为此,刘璋要求农科院,研究弄清楚,奶牛、奶马、奶羊等品种,不管是引进,还是自己培育,然后交付给拓跋部养殖。还有就是,要求工科院,研究羊毛纺织技术。这是刘璋给工科院提出的新课题。如果羊毛纺织技术成熟了,那么草原的羊毛,将等于是如蜀中的织锦一样,又会成为一项支柱产业。为此,刘璋还责成农科院,引导牧民们,多多养殖绵羊,方便剪羊毛、织毛衣。

    轰轰烈烈的归化郡建设,逐渐拉开序幕。

    这一切,都是在杨修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不过杨修却丝毫不知。

    当日酒宴之后,杨修又找过刘璋几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