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个计划,李轩想都没想就直接扔到了一边!

    还扩军?

    开什么玩笑,现在兴泉府这边的兵源可以说已经是临近枯竭了,从三十多万的人口里招募了将近八千人的士兵,这几乎上已经是把合格兵员都给掏干净了,即便是黎平府那边还有人口资源,但是目前大唐新军也只占领了黎平府的东部地区啊,连府城都还没有拿下来,更别说黎平府的西部地区呢。

    想要再招募好几千人的合格新兵,难度不小。

    而且兵员就算解决了,军械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火枪的产量就这么一点,如今大唐新军这么多部队里,也就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做到了齐装满员,后续的第四步兵团虽然只有一个正规步兵营,即便加上团属掷弹兵队,所需的火枪也不过三百支,但是依旧缺乏了两百条枪。

    至于第三步兵团就是没枪了,第三步兵团目前就只有原来第二混成营的一百支火枪,所缺火枪足足六百支。

    至于刚成立的第五步兵团更是一条枪都没有!

    这种情况下,他那来的抢扩军啊!

    目前工部的作坊,哪怕是采用流水性式的生产,目前正泰县那边的火枪制作方的月产量也不过两百多支,新建的兴泉府火枪作坊,因为不惜成本和人力,虽然刚投产但是产量也有了两百多支,这两个火枪作坊加起来的话,大概月产量就是四百多支。

    虽然工部那边说,下个月的产量能够达到五百支,后个月就能够达到七百支以上。

    但那都是以后的事啊,谁说的准啊,现在的大唐王朝,每个月的火枪产量就四百多,而一个步兵团所需要的火枪,就需要大约七百支。

    也就是说,目前大唐王朝的火枪产量,需要将近两个月才能够满足一个步兵团的扩军所需。

    更何况火枪这玩意实际上是个消耗品,不管是训练还是打仗,这火枪的损耗都是相当大的,除非是不进行实弹训练,打仗也不开枪。

    所以哪怕是大唐王朝的火枪产量已经是连接翻倍增加,但是对于大唐新军的需求而言,依旧是严重不足。

    目前来说,大唐新军各部队里,第一步兵团和第二步兵团已经做到了枪支火炮满编,第三步兵团则是还缺乏六百支火枪,第四步兵团也还缺乏两百支火枪,第五步兵团也缺乏七百支火枪。

    嗯,还得算上李轩的亲卫营,亲卫营也是和正规营的编制一样,拥有五个队,其中两个是火枪队,而且还是掷弹兵队的编制,全营要满编需要两百多条枪,而现在也只有半数。

    如此加起来,就会发现,整个大唐新军的枪械缺口高达一千六百支!

    嗯,这还没算上全军日常训练、作战的损耗,如果这把一部分,还得再加上三四百支。

    也就是说,仅仅是以目前大唐新军的规模,就还有差不多两千支火枪的缺口了,依照目前的火枪产能,需要五个月才能够达到需求,即便是工部那边承诺说下个月产量达到五百,后个月产能能够达到七百,但是也需要四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够生产出来这么多的火枪。

    换句话说,目前的大唐新军已经是把未来四个月的火枪产能都给包圆了,再扩句?难不成打算让士兵们拿一根训练用的木棍上战场?

    但是曾子文的一句话却是让李轩找到了扩军新思路,曾子文建议,正规步兵营就不要继续扩建了,那样耗费太大。

    但是部队却是可以继续扩张啊,他们手里缴获自明军的各种冷兵器多的很,现在都堆积在仓库里发霉呢,至于兵员虽然招募已经比较困难了,但是等打下黎平府后,这兵源肯定又多起来了啊。

    所以曾子文是建议,后续玩去拿组建装备纯冷兵器的部队。

    被曾子文这么一说,李轩是恍然大悟,靠,老子怎么没想到,扩军干嘛非得弄火枪兵、炮兵啊。

    刀盾兵,长矛兵什么的都是可以弄的嘛,随便给他们仍一把缴获自明军的缺口铁刀,生锈长矛,破烂盔甲然后拉出去,谁敢说他们就不是军队了?

    至于战斗力会如何,嗯,这似乎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曾子文说:即便是纯冷兵器的部队,也不见得比明军卫所兵差啊!

    因为大唐新军的纯冷兵器部队也是招募到士兵后进行训练,他们和正规步兵营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没有火枪而已,更何况,即便是正规步兵营里,火枪兵的比例也只有一半啊,剩下的一半依旧是长矛兵以及刀盾兵呢。

    为此李轩是盘算着,这样的一个冷兵器步兵营,除了不装备火枪以外,其他方面都依旧按照正规步兵营进行训练,兵员的素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等以后火枪的产量上来了,再给这些冷兵器步兵营配属两百个火枪兵的话,那么岂不是很快就能够再得到一个正规步兵营?

    李轩这么越想是越心动,然后是和曾子文等作战司一群军官们商讨了三天,然后就是拿出来了一个筹建‘预备营’的计划方案来。

    预备营,顾名思义,就是正规营的后背部队,士兵主要来源于新招募士兵,预备营的编制效仿正规步兵营,依旧采用五队制,配属两个长矛兵队、一个重甲刀盾兵,一个轻甲刀盾兵队、一个弓箭兵队。

    其编制和守备营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两者的兵员不同,守备营里的士兵几乎清一色都是明军俘虏,而预备营的部队则是全新招募的新兵。

    主要任务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同时当主力部队出现战损,后方训练司又无法及时为主力部队补充兵员后,则是抽调兵力补充到主力部队里。

    这样一来,扩军就完全不用受到火枪产量、火炮产量的影响啊,至于预备营所需的冷兵器,大唐新军手里多的是从明军手里缴获的各种冷兵器,虽然质量不咋地,但是勉强还是能用的。

    预备营的计划一出来,李轩就是大笔一挥,直接就要筹建十个预备营!

    而做出这个决定的李轩,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税部的感受,税部的人一听闻军方时隔没几天,又出来了一个扩编总数十个营,总数五千人的计划后,税部上下的官员们的脸色都跟死了爹妈一样。

    麻蛋,一张嘴就是差不多五千人的扩军计划,就算这些预备营不用火枪火炮,难不成他们还不用吃喝不成!

    天天扩军,你让他们到那弄这么多粮食去啊!

    我们的税务稽查队就算再牛逼,短时间内也搜刮不到这么多粮食啊!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胆贼子() 
大唐王朝天天有事没事就扩军,给大唐王朝的整体运转都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为整个军队提供粮饷支援的税部,更是亚历山大。

    作为大唐王朝里唯一一个拥有合法或不合法权利征税的机构,税部承担着维持整个大唐王朝运转所需的财政压力。

    而且让人蛋疼的是,这种财政压力不仅仅是说银子,实际上银子这玩意对于大唐王朝的运转而言,并没有直接作用,银子的作用是用来向外界购入战略物资以及给官员,士兵们发放薪饷。

    除了银子外,还需要粮食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物资,其中又以粮食最为重要。

    粮食这种大宗物资,说实话是很难通过商人大批量购买的,因为粮食这种东西的单位价值并不高,运输成本极大,而且运输的规模也会非常大,非常容易被明军查获。

    相对之下,孙老头这种冒着极大风险和大唐王朝交易的商人们,更愿意运输一些容易运输,单价更高,同时利润也更高的货物,比如说硝石、硫磺这些东西,即便是铜铁这些东西也比粮食运输方便,而且利润更高啊。

    因为兴泉府虽然贫瘠,但是粮食还是有的,大唐新军对粮食的缺口并没有太大,反倒是用以打造军械的铜铁,制造弹药的硝石、硫磺、铅等物资的缺口非常大,基本上都是翻倍价格收购,而且是要多少收多少。

    加之粮食这种东西,还能够‘就食于敌’,所以和明军作战一年多来,虽然大唐新军数次遇上粮食危机,但是都是一一顺利化解,而且都是通过‘就食于敌’这个方法解决的,因此税部这边针对外界商人的收购表里,虽然也有粮食这么不已项,但是收购的价格并不高,只是比外界的普通市价略微高一些而已。

    为了再一次解决粮食问题,尤其是军粮问题,李轩给郝柏年、李春景他们发去的最新旨意里,已经是明确表示,希望前线部队能够自力更生,尽可能的做到就食于敌,别指望后方能够运输多少粮食过去了。

    接到李轩的圣旨后,郝柏年却是没有太大的意外,他作为大唐新军的高级将领,而且还是目前军衔最高的将领,非常清楚大唐新军有着‘就食于敌’的优良传统。

    即便是后方有粮食,但是跨越上百里运输过来也是个极大的麻烦事,而且损耗极大。

    兴泉府那边也还有好几千大军,是不可能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把仅有的粮食运输到黎平府的。

    实际上不用李轩的明确指示,前线的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就已经是展开了‘就食于敌’这个方针了。

    这一路过来,他们也是缴获了不少明军的粮仓,获得了部分粮食。

    同时因为税部的税务稽查队业务繁忙,一时间还没有把业务扩展到黎平府东部这个新占领地区来,军方也是会很配合的派出部队,陪同税部官员们去已经攻占的黎平府东部各地征收军粮。

    征收军粮的名目繁多,除了正规的‘秋税’外,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名义,比如说借粮,直接派兵去某个地主的屯粮的仓库拉走粮食,然后留下一张借条,上述某某年某某日,大唐新军某某部借走某某人粮食多少斤,某某可持借条前往大唐王朝税部拿回粮食。

    有时候还会直接找上门去,用刀剑指着那些囤积有大量粮食的地主大户,说是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