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其他什么事就不掺和了,大家伙都是家大业大的,他们还是打算先看看风头,尽可能的避免和伪唐贼军进行直接接触。

    说白了,他们就是想要明哲保身!

    你们伪唐贼军爱干啥就干啥,反正我们是不掺和了。

    这事搞的本来打算大干一场的,直接以官府的身份插手海贸,甚至是组织商船队的邓贯相当失望!

    他之所以想要拉上这些大户们,自然不是单纯因为他们的钱财,而是因为这些大户们也是什么简单人物,这些人在战乱时期都能够组织船队来往广州和外海贸易,一个个都不是什么简单角色,银弹攻势,背后站着明王朝的大人物等等不一而足。

    大唐王朝想要搞官方船队进行海贸赚大钱,如果拉上他们,进出广州可就容易多了。

    单靠大唐王师自己的官方力量,可没办法冲破珠江口的明军水师拦截,但是这些商人们却是有的!

    不过既然官方船队搞不了,大不了就是扶持民间船队,至于民间的船队怎么通过明军水师的拦截进出广州城,这就不是邓贯自己所要担心的问题了,这些商人们都有着各自的手段和途径,犯不着为他们担心。

    所以到了最后,邓贯放弃了高官方海贸的想法,然后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估计工商业的政策。

    并且此举还是得到了工部、商部、税部等部门的支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工商的政策。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李轩亲自颁发的一份关于鼓励工商业发展的圣旨,外界将这一到圣旨看成是大唐王朝开放工商业,开放海禁的政治表态,外界甚至称之为‘宣平开海旨’

    这可是相当重要的政治表态,比什么减税更加直接,因为这年头的商人们其实是非常具备政治敏感性的。

    一份表态支持工商业发展的圣旨,这可就代表着大唐天子的态度,而天子出口无戏言是谁都知道的,哪怕这个天子是叛军天子,也同样如此。

    除了在政治上表态支持外,各种相配套的工商政策自然是不会落下的!

    首先大唐王朝正式确定了两个通商口岸,分别是广东廉州、广州,欢迎海内外商人前来贸易!

    然后是制定了并明确了继农业税、商税之后的第三大税种关税。

    关税的税率不是根据船只重量来计算,而是根据货物的价值来计算,分为出口税、进口税两大类,而这两大类里的各种货物的税率也是不尽相同。

    其中对于大唐王朝自身急需的各类战略物资,进口税一律免除或者是降低税率,包括硝石、硫磺等。但是一些对于国家民生并没有大用的物资,尤其是奢侈品类的物资则是采取高额税率。

    而出口税的话,鼓励特产农产品,比如茶叶、丝绸等以及各类工业品的出口,并给予减税、免税政策!

    而有鼓励出口的,自然也有不鼓励甚至是禁制出口的!

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军改革() 
    不鼓励涉乃至禁制出口的乃是涉及民生的各类物资出口,比如粮食,两广地区本来就缺粮,而且因为战争的缘故还在最近一年造成了粮食减产,如果还有商人收购粮食并贩卖到其他地区,尤其是明王朝地区,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再有严厉禁制目前国内需要,或者是有可能被明王朝获得进而用来攻击大唐自身的各类军需物资的出口,比如钢铁、硝石、硫磺、各类军需装备等等。

    对于这些物资都是严禁出口的,部分允许出口的也算是会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出口税。

    当然了,上述各种物资的进出口的区别对待,也只是暂时的,比如说钢铁这玩意,现在大唐王朝里内部是需求量极大,并且是供不应求,因此是属于禁制出口的种类,但如果是以后钢铁行业发展了起来后,为了估计钢铁行业的发展,各类钢铁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也就顺理成章了。

    现在嘛,最好的出口物资还是以各类特产品,比如瓷器、茶叶、丝绸等。

    而这些物资,其实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大宗产品,具备高附加值,还不影响民生。

    广州那边的工商业发展,李轩虽然也关注,但是也只是把握大方向而已,他还有更多需要关心的事呢,尤其是军事,韶州还没有拿下来,广东东部也没有拿下来,贵州东北部地区的战事也是陷入了僵持,这些都是需要他一一亲自操心的事。

    即便是同属于工商业,他更加关心的也不是广州,而是工部主持的各类工厂的建设!

    随着工部筹建肇庆兵工厂成功,并开始小规模量产后,李轩指示工部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神,继续筹建各类工厂。

    为工商业的发展建立榜样!

    为此,工部准备在肇庆一地继续筹建其他各类工厂,大多都是一些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的工厂!

    和重工业有关的只有佛山铁厂以及几个铁矿了。

    铁矿简单,大唐王朝对铁矿的需求极大,控制了部分铁矿产区后,直接加大了规模进行开采,并在此基础上成立若干个矿厂。

    至于佛山铁厂,则是一家大型的冶炼铁厂,不过不生产军械,而是用来生产各类民用钢铁制品。

    佛山是传统的冶炼钢铁地区,加上交通便利,可以方便的运输铁矿或者铁制品进出,所以工部是打算在佛山建立一家大型的铁厂,专门用于生产各类民用铁制品。

    其设计的规模比较大,第一期就会得到雇工五百人!

    其次李轩还亲自指示工部在广州筹建一家纺织厂!

    近代工业的发展,除了和军事相关的重工业外,其实作用最明显,同时也是见效最快,同时也是最能拉动各类工业升级发展的就是纺织产业了。

    虽然目前两广地区内并没有太大规模的棉花以及丝绸生产,但是这并不重要,这些原料总是可以得到的,只要打出收购原料的招牌,那些商人们总会有办法把原料运来。

    李轩是想着先办一家纺织厂进行各种的试验,至于后续能不能成功,能够产生多大拉动作用,以后再说。

    促进发展工商事业,这是李轩从广州返回肇庆后极为关心的事,不过他也知道,发展工业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成的,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够见得成效。

    所以到了宣平二年的六月份,大唐治下的工厂,依旧只有几家兵工厂以及几家同样以提供军需为主的工厂为主。

    倒是民间的一些小作坊发展的比较迅速,这些小作坊少则只有几人,多则数十上百人进行各类的生产,而且很多作坊都是依附于几家大兵工厂生存的。

    对此,李轩是乐见其成,这民营工业的发展,就得依靠这些小作坊了,谁敢说以后这些小作坊不会出现大企业呢?

    六月中旬,肇庆城内的皇宫里,李轩结束了今天的早朝会议后,进入了例行的批改奏折时间。

    等到了下午则是召见部分文武官员,按照他的习惯,正常办公的时候,每天都会见上几个文武官员,这些官员大多都是即将前往某地上任的中高级官员,或者是到新岗位任职的中级以上军官。

    同时还有回京述职的官员以及将领们。

    见每个人的时间不会天少,少则几分钟,多不过十几分钟。

    花费了差不多半个时辰见完这些人的时候,外头候着的一个翰林院侍读走了进来:“陛下,海军的各位长官们已经候着了!”

    李轩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准备前往会议室。

    今天,除了众多日常事务后,他还要召开一场海军战略会议,用以研讨海军发展计划,该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击败依旧盘踞在珠江口的明军水师。

    虽然王越从广州败退了,但是明军水师却是依旧存在,而且规模和实力庞大,现在的大唐海军完全就不是对手。

    虽然随着沙面炮台建立,然后大唐王师又是在珠江中流的长洲建立了第二座炮台后,受到岸防炮台的威胁,明军水师开始退出了珠江中上流域,但是却是依旧活动在珠江下游,并控制着珠江出海口。

    长洲、沙面两座还处于简陋无比的炮台虽然能够阻止明军水师沿江北上广州,但是这并不能有效的扼制明军水师的猖獗。

    为了争夺珠江流域的控制权,大唐王朝必须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彻底把明军水师赶出珠江流域,乃至打通前往南海的航线。

    而这,也是李轩召开海军会议的目的所在!

    就在李轩前往会议室的时候,会议室内,一群穿着深蓝色,不,应该说是藏青色军官服饰的海军军官们齐坐一堂,并在小声相互交谈着。

    “李兄,上一次三水一战,你可是立功不小啊,恐怕不用多久,你的军衔就能够再往上动一动了啊!”一个年轻少校如此对着一个同样年轻的少校道。

    李少校听到这话,脸色也是露出一丝得意神情,半个月前,他率领舰队进行护航任务,在三水遇到明军水师的拦截,他凭借着手中的主力战舰进行周旋,然后采取了用小船火攻,一举击沉明军水师十余艘战舰,甚至都还缴获了两艘明军水师战舰,获得了难得一见的海战大捷!

    不过虽然心中得意,不过他还是露出谦虚表情道:“三水一战能够侥幸获胜,全赖了陛下洪福,不然的话,单凭李某怕是无法获胜的,不过也别说我了,赵兄你也不差啊,听说这一次完工的两艘威龙战舰,可都要补充到你的舰队里啊!”

    听到李少校说新完工的威龙战舰,赵少校也是露出了笑容!

    威龙战舰乃是目前大唐王朝的主力战舰,船体是向几家民间船厂订购生产,火炮安装则是交付给海军自身在肇庆设立的海军修船厂。

    其吨位达到了八十吨,装备一门五斤加农炮、四门两斤散弹炮。

    采用传统中式硬帆,并且在船底还会配属大量的船桨,采用帆浆并用的模式。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