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就是导致了律师这个行业在短短几年里,在大唐王朝迅速发展了起来,众多企业为了避免犯罪,甭管是想要绕过法律条例还是真的为了避免不小心犯罪,但大多都会请一个精通法律条文的律师。

    这也是导致了,大唐的中学以上的学校,都是出现了新的科目,法律科。

    精通法律的人,现在是抢手的很!

    金陵大学那边,精通法律的学生,都还没有毕业呢,就有企业请他们做顾问,开价基本都是一年几百两银子起步,如果是毕业了,那么薪资基本都是千两起步的。

    但是就这,大部分学生还不愿意干呢,因为他们更加愿意去参加会试,进督察院或者是法院。

    毕竟,官本位的思想还是太过浓厚,当律师为那些富商们服务,哪有当御史来的爽快,权力大,工资也高。

    这种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了不少士绅士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之类的,但是李轩从来都不屌这些士绅们的声音的,也许他无法让整个大唐王朝都做到依法治国,这种事对于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王朝而言也不现实,但是他却是可以尽可能的完善律法,让大部分民事、刑事案件做到有法可依。

    高压的法律统治,这是大唐王朝的一大特色,具体到城市环境就更是如此了,这也才能够让远道而来的鞑靼人感到惊讶。

    实际上不止是鞑靼人,其他国家的,比如说欧洲的洋人,西亚地区来的阿拉伯人,南亚来的印度人,乃至南洋地区的土著们,他们坐着海船来到大唐王朝的通商港口后,都会惊叹于大唐王朝的繁华以及人民的高素质。

    不少人甚至都是想着,干脆留在华夏定居好了,然后成为一个光荣的大唐子民。

    如今在几个通商港口里,都有着这样一批长期留在大唐王朝的通商港口里生活居住的洋人。

    自从格德斯之后,大唐王朝针对蛮夷入籍一事,也是放开了一个不是口子的口子,专门出台了新规定,蛮夷要想入籍华夏,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个是贡献极大,这个主要是针对技术类人才以及政治移民等等,一个长期依法纳税,每年纳税金额达到法定标准,如今就是每年纳税一万两,连续纳税二十年之后可以申请入籍,但是通不通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的。

    反正目前为止,虽然有了这两个方式,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入籍大唐王朝。

    格德斯,依旧是大唐王朝目前唯一一个入籍的洋人。

    鞑靼人的使团了,估计也会有想要留在金陵城的人,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些蛮夷来到了繁华江南,看到了繁华江南后,想要走人,重新回到他们的野人部落里的,说实话真没几个。

    李轩很快就是接到了外务部的报告,说是鞑靼人的使团,并且送来了俺答汗的答复!

    俺答汗比李轩想象的更加干脆和果断,他并没有对双方谈判所达成的初步协议提出任何的疑问,甚至都是主动降低了部分要求,比如说在马匹供应上,俺答汗主动提出,每年五千匹战马可以提高到六千匹。

    这可是战马,而不是普通的马匹,按照双方的约定,鞑靼人每年向大唐王朝提供不少于五千匹的战马,这些战马的体重和肩高都是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肩高就是一米三五。

    另外还有普通马匹,普通马匹就没什么特殊要求了。

    不过种马的话,他们却是死都不肯大规模提供,只答应一年给几十匹。

    而其他的公马,甭管战马还是普通马匹,都是去势后的马匹。

    人家鞑靼人也是担心着他们得到了大批母马和种马后,开始自行大规模养殖马匹,从而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威胁。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大唐王朝已经是在瓦剌人以及西域人那边达成了相关的协议,搞到了众多的种马和母马,虽然说价格有些高,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军方已经是组织人手和经费,对中亚马进行大规模的繁育,并且尝试着用中亚马和蒙古马进行杂交,试图培育出更加优良的马种。

    俺答汗主动提高了筹码,李轩也是能够猜的出来是为了什么,不外乎就是想要争取更多的时间而已。

    但是这对于李轩而言也是同样的,大唐王朝也是同样需要时间来缓冲,进而建立大规模的骑兵,没有足够的时间,大规模的骑兵建立不起来,双方也就打不了起来。。。

    所以针对俺答汗的上表称臣纳贡,李轩也是没有矫情,直接就是准其所奏,随后正式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赐大唐金国为其封地。

    鞑靼人带着双方都是签署的条约书回去了,和他们一起回去的还有翰林院的一个侍读学士,此人乃是钦差,去草原们给俺答汗颁发册封圣旨以及主持册封仪式的。

    鞑靼人和大唐王朝正式签约的这一合约后,也是代表着,北方边境数千公里,将会迎来和平,双方的大规模边镇互市将会展开。

    但是这种和平能持续多久呢?

    大唐枢密院那边给出的答案是,少则三年,多不过五年!

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万骑() 
大唐王朝和鞑靼人所签订的停战互市条约,注定是无法持续多久的。

    这一点,大唐君臣们知道,鞑靼人也是心知肚明。

    因为中原王朝和北方草原的关系,数千年来一直都是处于相互敌对的状态!

    当其中一方强势的时候,就必然会发动战争,攻打弱势的一方,把弱势一方打的服服帖帖的,而双方都半斤八两的时候,则是会维持一个相互对峙的脆弱平衡。

    但是很少会有双方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交朋友的。

    大唐王朝和鞑靼人的战争,必然是会爆发的,而爆发的时机要么是大唐王朝完成了战争准备先发动进攻,要么就是鞑靼人彻底统一了草原,然后大举南下。

    这也是双方对于合约的诸多要求都是比较宽松的缘故,大唐王朝没有对一些小问题斤斤计较,答应了互市,甚至提供一批火绳枪。

    鞑靼人也是放开了口子,答应供应大量马匹,甚至供应高质量的战马。

    这一切,双方的目的都是很简单,甚至是一致的,那就是争取时间!

    随意当鞑靼人的使团刚和大唐派出的册封钦差离开金陵城的时候,李轩就是召开了御前陆军会议,商讨今年五年内该如何应对北方边境安全的战略。

    在御前陆军会议上,李轩一再强调骑兵的重要性,要求陆军方面保持对骑兵发展的重视,并对骑兵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规划,要求陆军在未来五年内,把骑兵总规模提高到六万骑以上!

    对于李轩亲自提出的六万骑兵的战略要求,陆军方面的将领虽然大多都是心中感到了压力和困难,但是却没有人敢在李轩面前说什么办不到之类的话,而是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毕竟六万骑兵听上去很多,但是只要加把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目前大唐陆军里的骑兵主体,主要是各步兵师里的师属骑兵团以及混成团里的骑兵营,此外还得再加上第一骑兵旅。

    至于近卫军的近卫军骑兵团,不嫡属于陆军,不列入统计范围之内。

    按照现有的大唐陆军编制,每个混成团里辖有一个骑兵营,只不过这个骑兵营对比以往的骑兵编制缩小了很多,更准确的来说,实际上是扩大化的骑兵队,骑兵营直辖有四个骑兵排,拥有骑兵大约两百五十骑。

    每个步兵师应当配属一个轻骑兵团,拥有骑兵大约六百八十。

    上述轻骑兵都是装备骑刀、遂发骑兵枪、遂发手枪。

    具体下来,每个骑兵团辖有四个骑兵队,每队辖有三排骑兵排,每排骑兵拥有军官两名,传令兵兼任军官卫兵两名,普通骑兵五十名,标准编制为五十四骑。

    每队辖有的普通骑兵总数为标准的一百五十骑,军官八名,传令兵兼任军官卫兵十二名,总兵力为一百七十名。

    此外,每个骑兵团还辖有一个骑炮队,装备四门专门为了骑兵而研制,轻量化的五斤火炮,然后还有辎重队、马夫队等辅助部队。

    因此每一个轻骑兵团里,虽然战斗骑兵只有大约六百八十余人,但是加上其他的辅助兵力,总兵力是能够达到八百多人的,配属的马匹也不止六百多,而是差不多近千匹。

    但是这样的满编骑兵团,目前大唐王朝里一个都没有!

    是的,一个都没有!

    因为大唐陆军缺乏马匹,所以所有的师属骑兵营虽然改编为骑兵团了,但实际骑兵数量并没有提高太多,状态比较好的,在北方作战的几个骑兵团,也就五百多名战斗骑兵而已,而其他师属骑兵团,普通而言只有四百多骑。。。

    严格上来说,目前整个大唐王朝一共有十五个师属骑兵团,十个混成团属大编制骑兵队,但实际上战斗骑兵的总数只有万骑左右,整体缺员百分之二十左右。

    即便是加上第一骑兵旅约三千骑,全军的轻骑兵总数也只有一万三千骑左右!

    倒是近卫军那边的骑兵力量不弱,近卫军接受了一大批北伐战争里缴获的战马,让近卫军那边直接是组建了一个新的骑兵团,所以近卫军骑兵团的规模膨胀的比较厉害,从以往的四个轻骑兵队,扩编到了十二个轻骑兵队,骑兵规模达到两千多骑。

    规模的膨胀,直接让近卫军那边新组建近卫军第二骑兵团,所以宣平七年的现在,近卫军是拥有了两个骑兵团,每个团辖有六个轻骑兵队。

    然而,李轩是对陆军提出的要求,和近卫军没什么关系,陆军那边要在短短几年内把骑兵规模扩充到六万人以上,难度并不小。

    李轩为什么会提出六万骑兵这个数字,那是因为他是直接按照根据敌人,也就是鞑靼人以及瓦剌人的骑兵规模来提出要求的。

    这北方草原上的敌人,骑兵规模都是好几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