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沟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立夫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故,他猜测兴许是有人给自己下绊子。

    他在巡查处任上得罪的人多了去,希望自己倒霉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不少人都是有能力给自己制造障碍的,尤其是当自己不在税务系统任职的时候。

    但是这也只是他的猜想而已,任命被突然取消,再过几天,他都是得知,吏部已经是另外安排人去兴泉府担任知府了,这也就意味着,兴泉府知府这个位置泡汤了。

    这个位置泡汤了不要紧,关键的是他之前已经是被免去了巡查处处长的职务。

    旧职务已经没了,新职务也是泡汤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现在成为了一个空有品级,但是却没有实际差遣的候选官。

    陈立夫也是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去打听什么,但是只打听到,自己的任命是被吏部高层给压了下来,据传是侍郎级别的大佬。

    吏部手握人事大全,这吏部侍郎,甭管左右,那都是当朝实权官员,对上其他部门的尚书都是能够保持态度强硬的那种!

    当知道自己的任命有可能是两位吏部侍郎大人之一给压下来的,他就是猜得出来,自己肯定是遇上事了,而且是大事。

    浮沉官场十余年的他立马就是感觉到了不妙,所以他一方面是发动自己的关系继续去打听,同时也是拜见了征粮司的几位顶头上司,看能不能打听出什么来,自己到底是犯了什么事,这免去了自己的新职务,又不给新职务,偏偏还不把自己的官帽子直接摘掉,就是让自己这么等着。

    这都等了大半个月了,还得等到什么去?

    在城内待的心烦意乱的他,干脆是回到老宅,反正这急也是没用,如此不上不下吊着肯定是有理由的,而以自己的层次,还接触不到这个理由。

    所以现在不管是有人要故意压着自己,还是说真的对自己另有安排,他也只能是继续等着。

    苦等之余,他也是来到了陈村小学讲讲课,主要还是为了散心,教授孩童启蒙这事,说实话他并不擅长。。。

    早年虽然收过几个弟子,但那也都是有着生员的底子,那几个弟子拜他为师,学习的是科举时文,可不是找他启蒙的。

    不过现在,他也是懒得顾忌这些了,反正就是散心,教授这些孩童启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他对陈村小学还是很在意的,为了搞这个小学,陈家可是投了不少钱,而且为了名声,这收取的学费也不贵,但是学费不贵,不代表老师的薪资同样便宜。

    整个陈村小学里,一共有六名老师,再加上若干名闲杂人员,一共是请了将近十多个人呢,那些老师,薪资最低的每个月薪资那也是十两银子起步,而校长更是幼军营出身,之前在金陵南城小学任教的资深老师,而且还是拿高薪挖来的,不然人家根本不来。

    这个校长拿的是年薪,起薪就是五百两银子一年,然后还有各种节礼,奖金之类的,一年没有八百两银子打不住!

    而就这样,人家一年顶多给你上课大半年,一年有两个月都是带薪假期呢!

    整个小学的老师雇员等薪资花销,教学耗材等各种支出,一年下来最少也得三四千两银子。

    按照这个花销,单靠学生的学费,那肯定是不够的,每年还得陈家填补进去不少,不过陈家家大业大,这点小钱对于他们而言也不算什么了。

    人家当初扩大招生的时候,摆明了就是花钱买名望,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会和其他私塾小学一样要么只有一两个老师,要么是提高学费了。

    陈立夫来当老师,只是临时调节一下,更关注的自然是自己的前途。

    而陈立夫在苦苦等待了一个多月后,终于是等到了自己的新任命,但是当看到任命书的时候却是有些不解。

    财政部?这是什么机构,从来没听说过啊!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伟大的变革时代() 
宣平十年,金秋十月,陈立夫在上个月离开金陵城返回老家后,首次回到城内。

    依旧是坐着他的那辆几乎标志性的奢华无比的四轮马车,两匹高头大马拖动着四轮马车从城外的煤渣路上迅速通过。

    随后沿着这条快速干道进入了东城区!

    东城区和老城区不一样,四周并没有围墙,可以说整个东城区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只有一条条宽大的煤渣路连接着东城区各处以及城郊。

    除了没有城墙外,东城区的整个城市布局也是和老城区不一样,老城区是传统华夏城市的布局,除了几条主要的干道外,其他的街道都是没有什么经过完善的规划,不少街道都是弯曲而狭小,虽然最近几年,承天知府衙门一直都是对老城区进行市容市貌的持续化改造。

    比如说拆除前明时代里,商家们侵占的街道面积,又比如说整治脏乱差的街区,又比如说对整个的排水设施进行疏通改造。

    同时为了更好的管辖城区,还效仿了一些传统的城市管理方法以及目前基层的一些管理办法,对城区进行分片,然后设立了若干分管区,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进行管理。。

    经过多年整治后的金陵城老城区,各方面的市容市貌可以说和以往是既然不同的,任凭谁走进了金陵城,都会干净整洁的街道,宽大的煤渣马路上井然有序的通行马车、人群印象深刻。

    但是即便是这样,金陵城的老城区和新东城区也是差距极大的。

    金陵新东城区,可以说是大唐王朝这么多年来,第一个,同时也算得上是唯一的一个全新建立,并且是建立的时候就有着完善的规划的大规模现代化城市了。

    这个总面积比老城区还要大的多的新东城区,从开始规划的时候,李轩就是亲自插手,其中最为明显的标志,可以说就是各种基础设施的布局了。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是新东城区的核心基础设置,数大主干道,再加上众多的支干道,而这些干道都是笔直宽大。

    这些主要的马路,清一色都是铺上了煤渣或者水泥路!

    值得一提的是水泥路,这条水泥路其实就是沿江东路!

    国内城市大规模采用煤渣铺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务了,随着国内大量采用煤炭作为生产以及取暖,做饭等燃料后,产生了大量的煤渣,这些煤渣最后的用途就是被用来铺路了。

    不过煤渣路也是有着一些缺陷的,尤其是美观问题就是难以解决。

    因此在一些重要地方,还是不用煤渣铺路,早期的时候,是花费巨大的代价直接采用青石板路,比如说皇家别院正前方的道路,就是采用的石板路。

    后来,作为市容市貌压力极大的金陵城,又是开始采用了木板铺路!

    没错,就是用木板铺路,听上去似乎觉得很奢侈,但是用木板铺路可比用石板铺路成本低多了。

    但是木板路,维护保养非常困难,而且木板铺路,依旧是成本非常高昂,只有一些重要的商业街道里的人行道,才是会这么少量这么做。

    而当水泥被发明出来后,其实最先应用的并不是用来建房子,皇家别院里的翰林院,可不是第一个采用水泥的地方,最先应用水泥的地方实际上是沿江东路。

    沿江东路,周围集中了大量的公司,典型的财富集中之地,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当然更加重要的还是为了自家的体面,沿江东路办公的公司们,一开始自行集资铺设石板路和木板路的,但是这条路实在过于繁忙,而且靠近码头,经常会有载重的马车通过,不管是石板还是木板,都是经常损坏。

    当时水泥被发明出来后,水泥公司也是出于试验的目的,所以和东城区的区衙门合作,以几乎成本价的价格提供水泥用来铺设沿江东路。

    同时为了解决铺路材料问题,尤其是为了让水泥更好的用于建筑用途,水泥公司专门委托其他单位,设计了一种碎石机,这种碎石机是用蒸汽机作为动力,能够有效的粉碎石块,从而得到均匀的小碎石。

    水泥和随时结合起来,这就出现了标准的水泥硬化路面了!

    如此也就是造就目前全国独此一家的水泥路。

    不长,前后只有四公里而已,但是造价却是极为的高昂!

    没办法,如今的水泥还是非常的昂贵,要水泥铺路,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其他地方一时半会的还是用不起。

    倒是军方那边采购了绝大部分的水泥产量,然后运输到重要地区构筑炮台等防御工事。

    比如说吴淞炮台,就是军方的水泥要塞计划的重要计划!

    军方计划用水泥为主要材料,重新构筑整座炮台,加大防御能力,尤其是抵御重炮轰击的能力。

    伴随着东城区的交通网,是完善的排水设施,每一条道路的两旁,那都是事先构筑好的地下排水沟渠,然后两旁还种植绿化树木花草。

    同时新城区,还开创性的铺设了自来水管道系统,虽然目前自来水的覆盖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城区,但是这依旧是一个极大的改进。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外,城区的每一片地方的都是事先规划了其用途,比如靠近长江边的是商业办公区,一条沿江东路,不过几千米的长度,却是扎堆集中了超过百家大型企业的总部或者分部,由此形成了一个几乎是非常鲜明的地区风格。

    这一片区域里工作的人们,全都是一副社会精英的派头,上下班穿的都是最体面的服装,为了接送他们上下班,这里的企业还联手建立了一家公交马车公司,连接东城区的其他地方以及老城区,用来服务各家的员工上下班。

    这里也是可以看的出来,其实东城区的很多从事公共事业的公司,比如自来水公司,马车公司等,很多都是沿江东路的诸多大企业们一起出资创立的!

    毕竟这些属于公共服务的行业,如果不是这么多大企业出钱联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