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他记得叶春秋曾经告诉过他,用拳头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不过可以先用拳头去解决一部分问题,接下来,下一部分问题就好解决了。

    而今,这水师的将士,被自己拐到了这里来,现在就算是想要回到大明怕也不成了,如今得靠着封赏,先把人心给安住才行,而接下来,才可以众志成城地解决掉此后的问题。

    ………………

    时值冬日,北京城下了一场雪,而叶春秋抵达京师的时候,积雪已经渐渐地消融了,可要知道,雪在融合的时候是最冷的,所以这天地间,处处透着阵阵的寒气。

    天气日渐寒冷,叶春秋的身子骨倒还好,只是心情多少有些无奈,这一次,他是不得不同时,一支新军已经在边境驻扎了,只要有事,可以随时入关。

    叶春秋一路风尘仆仆的,到了京师,并不曾去歇脚,而是立即赶着去见天子了。

    通报之后,自午门入宫,在午门,有人看到了叶春秋,顿时脸色变了,想必用不了多久,这个消息就会不胫而走。

    其实这很可以理解,当初叶春秋是决然而去的,叶春秋作为鲁王,不得天子的旨意,是不会入关的,可一旦入关,就说明是得了天子的秘旨。

    只是……天子有什么事,得需要这位鲁王殿下入京呢?

    单单这些,就足以让所有人都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叶春秋自然不会理会别人的猜测,事实上,这天下人如何猜测,他都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了,那些反对朝廷的人,得知自己入关,现在一定战战兢兢的吧,毕竟这些年来,叶春秋可没少拿他们开刀。

    叶春秋没有心情欣赏宫里的雪景,马不停蹄地一路赶到了暖阁,便见这暖阁外头,朱载垚已穿着厚重的棉衣,在等候着自己了。

    叶春秋顿时感觉心里莫名的一暖,连忙又加快了脚步上前,随之行了个礼道:“见过陛下。”

    朱载垚也朝叶春秋行礼道:“见过亚父。”

    接着,二人才相视一笑。

    朱载垚道:“亚父,外头天寒地冻的,快去里头坐。”

    入了暖阁,各自落座,朱载垚叹口气,他恰好到了长身体的时候,显得比从前高了不少,嘴唇上生了些许的细须,连嗓子也没有从前那样稚嫩了,他先是苦笑道:“亚父,朕一直盼着你来呢,朕生怕朕召你不到,索性便让陈蓉和张晋二人代朕去请,现在亚父来了,朕也就松口气了。”

    说罢,他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才又道:“朕这些日子,是一宿好觉都不曾睡过,赵王的叛军,虽然已经击溃了,可是朕的心,依然是高悬不下。”

    叶春秋倒是很可以理解朱载垚的心情,他点点头,道:“所以臣马不停蹄地赶来了,为的,就是将这一桩事办好,陛下,改革八股取士之事,鲁国那儿已经研究了半年之久,制定出了足够周密的计划,也预备执行,现在朝廷既然也要改革,那么就索性以鲁国的科举为母本进行删改,这种事,一定要快,而今已到了岁末,春闱就要来了,所以非要乱刀斩乱麻不可,陛下,臣是以协助陛下改制而来,那么就请陛下无论如何也要有此决心。”

    破防盗完美章节,请用搜索引擎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快刀斩乱麻() 
叶春秋说罢,朱载便道:“决心,朕是有的,亚父可否将章程给朕看看。”

    叶春秋早就让人做好了准备,既然现在朱载问到了,便直接从袖中抽取出那份洋洋万言的奏疏,递到了朱载的手里。

    朱载接过来,便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看了一遍,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时辰。

    其实他毕竟年少,不谙世事,对于里头的许多东西,还是不甚懂,不过他却努力去理解和消化,偶尔,他抬眸道:“可是既然要考这些,那么考生们也不知看什么书,又如何考呢?”

    叶春秋便道:“大明律,以及各种经济、经史方面的书籍,诗社那边已经从关外那儿借鉴了不少书籍,准备开印了,现在已经预备加足马力,印刷百万册,除此之外,关外也有不少已经印制的成本,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铺开,在各府各县的书铺里,以低廉的价格出售。”

    朱载点头,以现在的印刷能力,叶春秋说到的这一点,确实是可以做到的,要知道现在各大报社,每日印刷的报纸,都是数十万份,印刷业在报纸和太白集的带动下,已是一日千里,许多印刷工坊的规模极大,单单招募的匠人,就有数百上千。

    也正因为如此,只要有销路,关内关外的印刷工坊,完全可以全力开工,将所有相关的书籍,第一时间摆上货架。

    朱载便继续看下去,看过之后,方才长长地舒了口气,道:“其实朕也是看得一知半解,按理,是该让翰林们来讨论的,不过……朕看,就算给他们讨论,他们也一定会齐声反对的,既然朕已决心办这件事了,那就索性不给他们看了吧,王师傅那儿,朕让人打招呼,内阁那儿,应该不会反对的,只是该什么时候开始执行为好?”

    叶春秋对于很多问题都已经想好了的,随口就道:“现在开始颁布旨意,明年春闱,即时开考,臣大抵计算过,各县各府,所需的从九品官,是一万五千人,这个缺额很大,除此之外,还需设置其他官吏,人数也在巨万之数,所以今科所要录取的进士,依旧还是百来人,而举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儿八经的举人,这种人,可以授一些八品的官职,人员在三千上下,此外再设增广举人,却需两万人以上,这上上下下,合计就是三万人,从此之后,会试和乡试,可以进行合并,考中之后,即刻让他们赴任,中途不需有任何的贻误。”

    这显然有些出乎朱载的意料,朱载不禁为之咋舌道:“这么多的官员,所花费的薪俸,只怕是不少吧。”

    叶春秋深看了朱载一眼,才道:“而今关内,新政无法推行,所以工商停滞,能收上来的税赋也是有限,不过内帑里,不是还有镇国府的分红吗?那一直都是一笔不菲的数字,九品官的薪俸,不过是一年百两而已,几万人,是一年三百万两之数,这确实也算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可现在要稳定人心,这个钱,内帑就非要先行垫付不可了,镇国府现在给宫里的分红,大抵是在一年近千万两银子上下,花费区区三百万两,使读书人归心,新政得以贯彻,也算是用得其所。等到将来新政推广开,国库丰盈,自然也就不是事了。”

    朱载倒是知道这内帑确实是不少的,从前的时候,内帑还需要补贴一下新军,以及边镇,可后来,鲁国崛起于大漠,这是大明的藩国,大明暂时已经不需防备北方来的敌人了,因此军费在鞑靼人彻底被鲁国收编之后,确实大大地缩减。

    按叶春秋的话来说,这属于维持稳定的费用,眼下非要暂时拿出来不可。

    其实若是没有这个内帑,朱载还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朱载只是想了一下,便道:“既如此,朕有什么舍不得的?天下都是朕的了,内帑就是国库的银子!朕会和谷大用打好招呼,让他节省一下宫中的用度和开支。”

    “总之,一切都听亚父的,朕过几日就颁布诏书,烦请亚父去和王师傅商议推敲一下具体的细节,明年就开春闱,亚父说的对,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拖得越久,就会越是麻烦不断,朕是该有所决断了。”

    朱载难得的,露出了坚毅之色。

    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叶春秋给了他巨大的信心。

    自打小开始,朱载就知道这个亚父是个能人,自己的母后,一直都在给他灌输着这个观念,等渐渐长大一些,他到了詹事府,偶尔与叶春秋见面,在他的认知里,叶春秋所要做的事,没有一件是成不了的,正因为如此,朱载对他有着一种天然的绝对信心。

    谈妥了这些事,君臣二人就变得轻松了许多。

    朱载露出了笑容,道:“朕今夜,怕是可以睡个好觉了,亚父,朕可是将所有的事都托付给你了,朕实在太乏了,真希望可以清闲一些日子。”

    叶春秋倒是没有什么意外,朱载对自己,当然是有足够信任的,事实上,当初兴王父子谋反,若不是叶春秋撑着,朱载也不可能顺利克继大统,更别说甚至有生命之危。在平叛之后,叶春秋其实完全有能力来做曹操、王莽,可是他却毫不犹豫地出走关外,让朱载可以做一个真正的君主。

    这样一个叶春秋,又怎么不令朱载放心?

    叶春秋看着朱载这年少的脸孔,却比许多同龄人都显得成熟的气质,心里也不禁一软,心里却是知道,若是朱厚照还在,估计朱载也不用这么快就过得如此累,自己也能好好地在关外继续努力做好他的鲁王了。

    不得不又骂一句,那个任性的家伙,真是累人不浅呀。

    叶春秋对朱载点了点头,语气变得温和了一些,道:“臣来这里,就是做好了让人粉身碎骨的准备,陛下是该多注意龙体。”r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断人生路() 
朱载垚的脸上终于少了几许愁容,而露出了几分满足的笑容。

    有了叶春秋在京师里坐镇,他确实可以好好地睡一觉了。

    那么接下来,一切交给叶春秋,他深信他的这位亚父,一定能比他将事情处理得更好!

    君臣又闲聊了一会,叶春秋去见了太皇太后一面,问了安,才从宫中告辞而出,紧接着,便直接下榻在了鸿胪寺。

    在上回出关之前,叶春秋已经将叶家在京师的产业,包括宅邸,全都统统兜售一空,倒不是当真不肯在京师留下什么私产,只是叶春秋认为自己必须要做出一个姿态罢了。

    而鸿胪寺,乃是藩王和藩国使节的住处,现在叶春秋作为进京的藩王,住在这里,最是合适。

    叶春秋的到来,倒是让鸿胪寺这些大小官员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