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的人,朝中有不少,从前如此,今日如此,未来亦如此。可是陛下却一定要明辨是非,万万不可真信了他们那一套所谓的道德理论,倒不是说这不好,只是因为,道德教化固然要紧,可是只顾着这个,却不给人实惠,这叫口惠而实不至,他们官居高位,家中娇妻美妾,仆从如云了,却要一群功名无望,前途灰暗的人去捍卫他们的道德教化,这不是可笑的事吗?”

    “陛下身为天子,既要教化天下,也要用利益去驱使万民。否则陛下想想看,历朝历代,那些亡国之君,难道教化天下教化的不好吗?难道是因为军民百姓们都忘了忠孝?不,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食利者吃的肥头大耳,转过头去,却告诉别人应当甘受贫困,这不是可笑的事吗?”

    “新政的本质,就是希望能够惠及天下的军民百姓,使他们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好处,使他们可以出卖劳力,能够吃饱穿暖,所谓仓禀足则知礼仪,便是这个道理。新制也是一样,现在读书人越来越多,朝廷不能忽视他们,陛下应当让他们参与进来,而不是漠视不管,即便所授的,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官,对于他们来说,也足够感恩戴德了,这比那些无数大道理的说教,要有用十倍、百倍。”

    叶春秋一口气说了许多话,而朱载垚一直安静地听着,神色肃然,甚至若有所思,显然是真的将叶春秋的话听进了心头。

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最好的选择() 
似乎只要在朱载垚的面前,叶春秋就特爱好为人师,似总有许多经验和见解想要告诉朱载垚,叶春秋只能解释,这或许是习惯使然吧。

    朱载垚一脸认真地听着,这个教导,可比从前单纯的照本宣科,更令他记忆深刻。

    朱载垚点着头道:“亚父所言在理,朕记下了,往后必谨记在心!”

    说罢,朱载垚表情一转,露出了几分笑意,道:“亚父,朕之前是真的很忧心啊,没想到一夜之间,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朕今日是真的高兴啊,哈,若是父皇在此,一定也为朕感到高兴吧。”

    朱载垚显然是无意识下提到的朱厚照,叶春秋的脸色却是微微一凝,他幽幽地叹了口气,才道:“是啊,太上皇一定会为陛下高兴的。哎……已经过去了近两年,至今,臣的水师已遍布西洋寻访,甚至有舰船直接抵达了澳大利亚,可依旧是没有察到大明水师的下落。”

    “澳大利亚?”朱载垚先是呆了一下,随即,他的心也不禁沉重起来。

    叶春秋说到的澳大利亚,朱载垚对这个陌生的地方并没有太大的概念,但是能感觉得出那一定是个极远的地方。

    叶春秋看了一眼朱载垚的脸色,心情也一下子变得阴暗下来,随即道:“噢,现在,臣已将其命名为镇南府了,派驻了一些官吏去,修建了一座港口,那里乃是极南之地……”

    极南之地也没有寻访到这大明水师的踪迹,如此庞大的舰队,还能跑去哪里了呢?

    朱载垚不禁道:“会不会东渡去了东海。”

    这里的东海,并非是寻常意义的东海。

    叶春秋摇摇头,道:“这绝无可能,向东,万里之内,俱都是汪洋,舰队的粮食和淡水,至多可以坚持两三个月,再多就不可能了,没有较大规模的补给港口,若是向东,即便整支舰队没有葬身鱼腹,只怕也都饿死渴死了。”

    朱载垚郁郁着,显得愁眉不展。

    叶春秋见他如此,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不禁安慰道:“不过,若是向西,倒是有些可能,事实上,确实查到水师穿过了西洋,只是……”

    只是……叶春秋依然还是觉得希望渺茫,向西就是天竺,就是非洲,那里也无法承担起大规模的补给,陛下出海,根本就是兴头所致,根本就没有充分的进行补给。

    想到这里,君臣二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眸里看出了几分担心。

    朱载垚不由道:“朕听说,亚父与父皇情若兄弟,亚父,你曾是父皇的臣子,别人都说伴君如伴虎,何况父皇的性子也不好,你当真是将他当作兄弟看,没有丝毫的惧怕吗?”

    叶春秋听在这个,却是笑了,他明白朱载垚的意思,忍俊不禁道:“说起来,臣也不知道,陛下的性子固然是糟糕了一些,甚至臣以为,陛下并非是个好皇帝,可是在臣的心里,他确实是臣在这世上,为数不多的亲人。”

    说到这里,叶春秋不由自主地一声叹息。

    只是可惜,回忆尚在,可是人……却已不在了。

    而今叶春秋已是拥有了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一切,却独独,还是心里如有一块难以治愈的心病一样,稍有一些记忆,便又觉得心情很不好起来。

    “或许,古人说的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任何事都无法是万全的吧。”叶春秋轻轻地低语了一句,这话不是向朱载垚说的,而是叶春秋对自己说的。

    ………………

    此时,在同一个天空下,在离大明遥远的维也纳。

    这里乃是曾经神圣罗马帝国的心脏,曾是抗拒奥斯曼帝国西扩的最后一道堡垒。哈布斯堡家族,就是依托在这里,成为了天主之盾,在这里,一次又一次地抗拒着自西而来的敌人,只要奥斯曼人越过了这里,他们的前方,便是一览无余的平地,整个佛朗机,便要陷入奥斯曼的铁蹄之下。

    在这里,曾经有无数战争的记忆,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个钟楼,每一寸土地,都曾是兵家必争之地,浸染了鲜血,留下了无数刀剑的痕迹。

    此时此刻,皇帝的旗帜已经降下,哈布斯堡家族的双头鹰族徽,也已替换。

    取而代之的,乃是至高无上神圣罗马皇帝陛下,佛朗机之主的旗帜,一面龙旗,在此招展。

    东征的命令,很快传遍了佛朗机的大街小巷,以主之名,皇帝陛下的旨谕,所有的男人都需尽此义务,国王和公爵、侯爵们不得贪图享乐,应该走出自己的宫殿,作为表率;匠人们应该打制兵器,为战士们服务,骑士们应当得到旨意之后,立即骑上战马成行,农人们也需行使其义务,家中有三个儿子的,至少需要贡献一个儿子,家中有两个儿子的,应当鼓励一个儿子出征,若是家中独子,则可留在后方服务。

    欧洲的君主们,在一片混乱和惊慌之中,最终意识到,这是一个与皇帝和解的机会,他们实在不愿去面对这位曾经一日之间,歼灭数万德意志人的鞑靼皇帝,思来想去,似乎去面对奥斯曼人更安全一些,于是,当皇帝的军队,浩浩荡荡的水陆并进,所有的君主们终于行动起来。

    许多人一开始是不甘愿的,可眼下,似乎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无数的骑士,带着他们的扈从,一路向东,开始在维也纳聚集。

    匈牙利国王已经到了,法兰西国王带着军队,据说已经跨过了莱茵河,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舰队,也参与了这一次行动,在海面上,无数漆着各色十字的风帆鼓起,无数的粮食和面包以及牛羊送到了这里,其实与其说这是一次战争,不如说,现在这维也纳里,却在进行着一场背后的勾当。

    所有的诸侯们,攀亲认戚,不得不说,这是一次亲戚们联谊的绝佳机会,正因为如此,在这里舞会的时间比制定作战计划的军事会议时候,要多得多。

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事情有眉目了() 
在这一片声乐欢笑的嘈杂声中,却是没有见到朱厚照的踪影。

    这位至高无上神圣罗马皇帝陛下,则是将自己关在了自己的宫殿的书房里,若说相比于那些通过舞会进行联谊的王公们,那么显然,朱厚照才是那个真正关心接下来战事的人。

    此时,他正一脸严肃,全神贯注地望着这舆图,整个人陷入了入定的状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对他来说,这一次东征至关重要,佛朗机大陆的君主们,将这片大陆分离得支离破碎,而现在,自己以皇帝和打劫的名义将他们都纠集了起来。

    朱厚照比谁都清楚,他们今日能来这里,并不代表这些人对自己心悦诚服,其实不过是这些人出于对自己的恐惧,还有对奥斯曼人的仇恨而已。

    只是,这一步棋显然是走对了,那么下一步,就是在水师的所有弹药库存耗尽之前,杀入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现如今奥斯曼的皇都伊斯坦布尔。

    因为只有如此,皇帝的权威才能正式的确定,借着教宗的影响,借着自己树立的威信,借着这绝对的武力,朱厚照方能在将德意志旧地,包括了现在的奥地利,以及意大利的教皇国,乃至于奥斯曼所占领的保加利亚、希腊地区连接起来,建立一个直属于自己的庞大佛朗机帝国,有了这些直属的领地,以及巨大的威信,方能借此机会,彻底地慑服法兰西、匈牙利、葡萄牙、西班牙诸国。

    他比任何都清楚自己现在的手上所握着的底牌,若是他不好好利用,这后果必然是糟糕透顶的,所以这一战,必须是速战,绝不能拖延。

    不知道是因为累了,还是情绪使然,他盯着舆图的眼睛,已经微微有些发红,算算日子,已经两年了,足足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他千辛万苦地来到了这里,用尽了各种的手段,而现在,就是见真章的时候。

    朱厚照眯着眼,神色越加肃然,看着他久久地立在那里,一旁的刘瑾,小心翼翼地给他披了一件衣衫。

    刘瑾的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惶恐中度过,他还是不喜欢这里,一丁点都不喜欢,他爱紫禁城,爱那宏伟的北京城,对于故国,可谓是魂牵梦绕。

    说到底,他和朱厚照不一样,和那些嗷嗷叫的水师丘八们也是不一样的,刘瑾已不是男人了,没什么建功立业的想法,他所想的,只是狐假虎威,只是仗着自己宦官的身份,多搂一点银子,过点好日子,如此而已。

    现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