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叶春秋点头应下,刘健的心情显得不错,便笑起来,捋须道:“春秋可知你那镇国新军而今声名远播了吗?”

    叶春秋倒是对此略知一二的,此前的消息是镇国新军被御马监打压,引起了许多人的愤慨,其实士林和民间都有反阉宦的气氛,但凡是和阉人有关的东西,大家都下意识地认为不好,可是一旦被阉人打压的,按照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镇国新军的名声也就渐好起来。

    结果镇国新军直接玩了一票大的,竟是打垮了勇士营,一时之间,天下各处都在拿这件事做文章。

    带兵的人是谁?是叶春秋和王守仁啊,叶春秋是谁?乃是今科的状元公,他拜在谁的门下,自然是王公的门下,王公是谁?王公也是状元公啊,而那位王守仁,且不说有个状元的爹,本身也是二甲进士,两个文曲星带兵,而军中的士卒却又都是读书人出身,这显然意味着是读书人对阉党的胜利,值得大。

    刘健捋须,老神在在的样子,眼眸里还是禁不住掠过了一丝欣赏:“我朝自立国以来,已有百二十年矣,天下诸卫,有数百之多,却从未有哪个军卫得如此大的赞赏,镇国新军,算是头一份了,春秋的功劳实在不别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镇国新军,未尝不是给一些读书人谋了一条新路。”

    他一番话说罢,众人亦是纷纷点头,都露出了嘉勉之色,即便是焦芳,此刻也没说什么。

    内阁可以不在乎天子的看法,却最是在乎士林的清议。

    因为一旦你的名声臭了,天下的读书人必定群起而攻之,这不但关系到了你现在的地位,便是你死之后,最后会获得什么名声,也是士林论断。

    也正因为如此,当清议一面倒的支持镇国新军,内阁的态度自然而然也会改为拥护,这是士大夫的时代,任何人违背了整个士大夫阶层的看法和意见,如何能坐得稳内阁?

    叶春秋对此也甚为欣慰,他其实并不太在乎别人的赞赏,可是在这重文抑武的时代,大头兵被人当做了丘八,军队想要保持荣誉感,就必须得到许多人溢美之词,得到别人的尊重,镇国新军异军突起,将来能否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就必须获得巨大的名声。

    除此之外,将来镇国。军一旦新军扩招,难道还只靠丰厚的薪俸来吸引?

    叶春秋甚至在想,只要一旦形成了风气,让镇国新军有别于其他的军马,那么接下来,读书人投笔从戎,也未尝不可能形成一种风尚。

    其实这时代能得功名的读书人毕竟是少数,而绝大多数人则是屡试不第,家境好倒也罢了,一些穷书生,往往很难谋生,一旦在所有人眼里,镇国新军和其他的军马是不同的,当所有人对能进入镇国新军的读书人引以为豪的时候,到了那时,镇国新军一旦扩大招募,莫说是童生,便是秀才和一些带有理想化的举人都可能招募来。

    而这……就可能形成一种类似于文人的武装集团,这些人和寻常的丘八不同,丘八立了功,大概封个世袭爵位也就到头了。为何?朝廷用不上而已,天下承平日久,马放南山的时候,你也只能乖乖地去享你的清福,而一旦一群读过书的人立了战功呢?这里面的意味就大不同了!

    叶春秋得了刘健等人的夸赞,告辞而出,只是他发现,焦芳看自己的眼神奇怪,平静之中又带着几分不怀好意。

    让叶春秋不得不怀疑,这个家伙,是又在打什么主意吗?

    叶春秋回到了待诏房,等到下了值,方才马不停蹄地往镇国。军营里赶。

    这时快要过年了,营里的事还要安排一下,毕竟到时候自己忙碌得很,而镇国新军是不允许休年假的,这就意味着,即便是过年也需要操练,过了几日之后,作坊那里生产好了一百五十套铠甲,开始装备新军。

    今日的营中就像是过年似的,虽然还有四五天,可是大家纷纷穿戴上自己的板甲,将一应武器悬在腰间,或者执在手中,这镇国新军从一支寻常民团一般的军队,现如今焕然一新,已经有一副精锐的样子了,即便是穿着鱼服的亲军,在他们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长久的操练,使他们浑身上下个个结实无比,尤其是站起来,格外的笔直,看起来犹如标枪一般,再加上板甲,就更加显得英武了。

    一百余人全副武装地列在校场上,杀气腾腾,宛如金属的城墙一般,阳光之下,他们身上的板甲散发着金属光辉,于是操练时,他们手持着钢矛突刺,当一根根锋利到了极致,浑身上下闪动着银辉的长矛森然刺出,百根长矛汇聚成了银色森林。

    叶春秋看过之后,甚觉满意,连王守仁都为之振奋,而叶春秋知道,镇国新军的框架总算是大致构架了起来。

    优渥的待遇,漂亮的服饰,外人的津津乐道和夸奖,还有配剑所带来的荣誉感,更别提强大的战力。

    而这些,足以让任何少年人为之动心。

    叶春秋需要建立的就是楷模,要组建的是一支有文化,有知识,有尊严有荣誉的军马。

    可就在这个时候,却有快马火速地赶到了大营:“叶修撰,刘公请你速去内阁。”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二章:朕怎么是那样的人() 
又听到刘公的传唤,叶春秋居然不觉得意外,这年关可没几日了,叶春秋倒也不敢怠慢,火速入宫到了内阁去拜见。

    这几日,叶春秋已是第二次到内阁了,只是这一次,刘健的态度显然比上回糟糕了许多。

    何止是他,连谢迁都是义愤填膺的样子。

    刘健见到了叶春秋,总算脸色缓和了一些,却还是皱着眉头道:“近来,宫中可有什么风声吗?”

    叶春秋一脸错愕,道:“回刘公的话,下官这几日都在练兵,自筳讲后,今日来见刘公还是头一遭入宫,情形如何,下官所知也是不多。”

    刘健一时默然,叶春秋这样说,倒也说得过去。

    叶春秋这几日确实没去待诏房,一直都在营中,刘健要打听,难道还不清楚吗?

    既然连宫都没进,他又怎么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

    “咳咳……”坐在一旁的李东阳带着淡淡笑意道:“春秋,你不必害怕,刘公只是心中急切而已,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不过……此前,你可有看出了什么端倪吗?”

    端倪?叶春秋显得一头雾水的样子,恭谨地道:“还请李公赐教。”

    倒是最是耿直的谢迁急了,接口道:“到了年关,陛下就该祭拜太庙了,这个你是知道的吧?”

    不知道才有鬼了,叶春秋好歹是翰林,这是常识性的问题嘛,祭拜太庙,是国家一年一度最在乎的事,东方人最讲究的就是敬天法祖,这是儒家周礼的核心信仰,天,自然就是天神,而祖就是祖宗。

    也就是说,天神毕竟距离人太远,可是祖宗却是不可不要的。

    作为皇帝,这法祖必不可少,因而到了年关的时候,率百官去祭拜太庙,这是国朝最重要的礼节,到时候几乎所有的官吏都要参加,即便是使臣也不例外。

    叶春秋点头道:“下官自然知道。”

    谢迁一脸郁闷又痛心的样子道“可是陛下似乎有可能要穿着他的金甲去祭祀。”

    金甲去祭祀……

    谢迁说出来的时候,刘健的老脸明显的抽搐了一下,其实想到这个可能,刘健的心就是钻心的疼。

    金甲……特么的,刘健觉得自己也算是撞了鬼了,自从秦皇开始,历朝历代就有修筑太庙的规矩,而太庙乃是国家最重要的象征,所以往往国家灭亡,被人称作是捣毁其宗庙,为何,因为宗庙就是国家啊,没有祖宗,哪里来的法统?

    这若当真是穿着金甲去祭拜,几乎可以想象,朱厚照绝对可以扬名立万了,因为他将会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做这样事的天子。

    历史上有多少暴君啊,可是人家再残暴,甚至有人无耻到勾搭太妃,却都不敢在祭祀宗庙上头玩花样。

    祖宗……终究还是得恭敬对待的。

    叶春秋听了,当然是一脸的错愕,他很能理解刘健等人的心情,如果自己是内阁学士,也非要吐血不可啊。

    你想想看,你是宰辅对吧,在天下人眼里,你的职责是辅佐天子,并且如有必要时,得要纠正天子的行为。可一旦天子玩了这么一出,天子当然要骂,你们这些阁臣不照样被满脸吐沫星子?当初你们为何不制止,陛下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们阁臣就没有疏失?

    叶春秋便道:“那么为何诸公,不赶紧制止,请陛下收回成命?”

    叶春秋的质疑是对的,既然你们都知道小皇帝要胡闹了,那还说什么,到了这个份上,赶紧带百官去撞柱子、胸口碎大石什么的,小皇帝就算再大胆,总不可能一意孤行吧。

    然后刘健嚅嗫一下,却又重重地叹息一声。

    谢迁像是吃了苍蝇似的,恶心得要死:“怎么没去?去了,可是陛下说,他并无此意,说怎么会做这样的事,他说他也是读过书的,知道祭祀太庙的紧要,是万万不会做不敬祖宗之事的。”

    叶春秋不由在心里偷笑,面上却是松一口气:“若是如此,那岂不是好?看来是诸公多虑了。”

    谢迁横起了浓眉,带着怒气道:“屁!”堂堂内阁学士,居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可见谢迁是真得是急了,他红着眼睛继续道:“陛下还说,他让人将他的金甲擦一擦,是想要在祭祀宗庙之后,回去穿的。”

    叶春秋差点儿没有绷住,想要失声笑出来。

    可是得忍啊,若是忍不住,几个内阁学士绝对会把他骨头都拆了不可。

    其实这里头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内阁听到了风声,然后跑去质问,皇帝的态度就有意思了,当然是断然否决,表现得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朕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人,朕断然不会做这样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