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宅的主人张永乃是京中大儒之一,他门生故吏不多,只有三四个关门弟子,却是一个个都值得称道,其中一个,更是直接金榜题名,在弘治年间高中了二甲第一名,那便已是平步青云。

    张永是个深居简出之人,不过名头却很盛,许多人想要拜入他的门下而不可得,不过他的几个弟子,在京师中亦称得上是大儒,实力雄厚,所以他的弟子虽是不多,徒孙却是不少。

    叶春秋和王守仁站在张宅门外,王守仁敲了门,不多时,便有张家下人将门开了,叶春秋和王守仁只是递上了名帖,也不进去拜见,转身便走。

    这消息总算是一下子成为了奇谈,叶修撰先是拜谒了大儒吴行中,接着是张永,这二人都是京师数一数二的儒者,最重要的是,为何叶春秋要去拜谒呢?

    这点端倪若是都看不出,那就真的是猪了,且不说叶修撰的目的,可是凡事都有先后之分,吴行中是第一个拜谒的,这自然说明叶修撰认为京师的儒者之中,吴行中显然是第一至于第二,自然是张永这个排名你服吗?大概许多人是服气的,毕竟吴行中的声望很高,张永亦是不遑多让,而叶修撰是什么人呢?

    叶春秋乃是状元出身,拜在帝师门下,他的才学自是无可估量,而且他已贵为翰林,与谢迁诸人关系似乎不错,又蒙受天子垂爱,这还不算,他还新近立了大功,士林里到处都流传着他的美誉。

    这样的人,你可以质疑他的品德,但是谁敢质疑他的眼力?

    于是许多人纷纷在私下揣测,既是现拜谒了吴先生,那么是不是在叶修撰心里,这吴先生便是第一大儒,第二自是张永了,最津津乐道于这件事的,自然是关乎二人的徒子徒孙,一个个卖力地为之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似得,而这二人影响力本就大,门生故吏遍布京师,有他们抬轿子,那位叶修撰仿佛一夜之间便如同有了火眼金睛一般,简直就是公平、公正且有极具眼力劲的典范。

    谁若是质疑一句,顿时便惹来一阵叫骂,这其实很好理解,恩师或者是师祖成为第一或者第二大儒,这是很长脸面的事,这对所有拜在他们门下的人都极有好处,你若是反对,就形同于侮辱自己师门,不揍你就算不错了,谁还跟你之乎者也来着。

    自然,也是有人不满的,少不得嚷嚷几句,叶修撰怎么说什么就是什嚒了,他年纪轻轻的,何德何能,就因为拜访一下两位先生,就如何如何了?

    这本来就是讲道理,可问题在于,牵涉到自身利益的人是不跟你讲道理的,于是乎,某些人便团伙作案,一干人一拥而上,砖头、板凳、口诛笔伐,队其大加挞伐。

    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八章:操碎了心(第三更)() 
在世人眼中,武人争斗会动手,但是读书人?

    读书人撕逼,是很凶狠的。因为他不动你一根毫毛,却要诛你的心,而且还要引经据典,还要引证,要将你祖宗十八代的底细都挖出来,用无数论据来证明你爷爷如何扒灰,你爹如何与后母私通,他不但要骂,而且还要编成诗词和戏曲,彻底把你批黑斗臭。

    而一个本来只是随口一说的人,惹到的却是盘踞在京师里牵涉到利益的一群门生,这就糟糕了,众人一拥而上,骂得你娘都不认得你,少不得还要再来几句:“叶修撰是什么人,他乃是状元,他连这样识人的本事都没有?他的学问,谁不佩服?他敬重的先生,难道不该是冠绝京师?”

    此时此刻,叶春秋俨然被吴行中和张永二人的徒子徒孙们捧为了权威,声势一时无两。

    这其实也有道理,后世之中,这样的人也是不少,若是某官员突然推崇某教授,在这教授眼里,这位官员自然是慧眼如炬,简直就是难得的好官。若是这个时候,有人背后骂这官员瞎了眼睛,且不说该教授如何,这第一个跳出来,百分百是这教授的学生,你骂该官就是骂我老师,不和你拼命才怪,我家的教授名气大,自己将来行走于社会,口称曾拜入某某门下制艺,噢,第一大儒教出来的门生会差吗?

    只是这时候,更多人不禁好奇了,明日叶修撰还会不会去拜谒第三位呢?

    这确实是值得期待的事,而到了第三日,消息传来,叶修撰拜会的乃是周先生,居然是周先生

    顿时又是沸腾起来,这周先生德行高尚啊,他认为富贵子弟自有家学渊源,所以要教化,理应深入到贩夫走卒之中,而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的弟子多是寒门出身,虽然声势远不及吴行中和张永,可是品德无可挑剔。

    这时候,不少寒门子弟也开始鼓噪了起来,周先生第三,这是名副其实啊,这叶修撰,还真是有识人之明啊。

    此时,已有不少人急了,那位张涛先生绝对该算是其中一个。

    张涛作为京中出色的大儒之一,他的学问绝不在周先生之下,固然周先生的名声更好一些,在寒门子弟之中赞誉颇多,可是他张涛好歹也是成化年间的进士,致仕之后,致力于教书育人,他对叶春秋是不以为然的,可是现在外头风头大,大家都说这叶春秋有火眼金睛,端的是了不起,何况人家本来就出身高贵,帝师门下,高中状元,从县试到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场场都是第一,诗词也作得好,能耐是有的,而今这吴行中、张永、周先生都拜谒过了,若是不拜谒自己,这老脸搁不下啊。

    他的门生也急,没法子,看着别人吹嘘难受,若是到了第四日、第五日拜谒的都是别人,自己的恩师岂不是要遭人耻笑?

    可是呢,这个时候你还不能骂叶春秋瞎了眼睛,因为你这样一骂,只会自取其辱,为何?因为人家只会笑你,说叶修撰没来拜谒你,你就恼羞成怒,这保准是你恩师教你骂的吧,你家张先生还真是心胸狭隘啊,人家叶修撰只是心中自有自己的座次,噢,没有你恩师,你就骂,心眼就这样小吗?

    外头现在是风言风语,闹得很大,张涛也有点儿急了,他怕自己的门生不够谨言慎行而闹出什么笑话,因而专门将一干门生叫到座下,狠狠地夸赞了叶春秋一通,他一面呷着茶,一面老神在在的样子,却又一面训斥:“你们啊,平时不好好进学,读书非要刻苦不可,今科的状元叶春秋比你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他的学问是捡来的吗?这都是勤学苦练出来的,这叶修撰,老夫慕名已久,他读书好倒也罢了,最紧要的是他德行好,为人正气,挽国家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公忠体国,尔等要立下志向,向他学习。”

    众生唯唯诺诺。

    这恩师的意思,傻子都明白了,不能说叶修撰的坏话,得捧。

    可是捧着捧着,心里也难受啊,自家恩师好歹也是当世的大儒,怎么就比周先生都不如呢?好吧,即便那周先生坊间赞誉颇多,可若是明日还没有自家先生的份,这可如何是好?

    丢不起这个人啊。

    门生们也是操碎了心,这个时代的师生是利益共同体,绝不只是授业解惑这样简单,所以在第四日天罡拂晓,一群门生便在附近探头探脑,一个个急得跺脚。

    怎么还没有来?到底会不会来?哎呀不来可就完了,还不知要被人如何嘲讽。

    张涛在宅中也是如此,他已在心里把叶春秋祖宗十八代心里都骂了个遍,你特么的没事搞这个明堂做什么?自然,这位张先生也绝不是简单的人,他深知这背后是有人推波助澜,否则消息怎会遍布整个街巷?等到大家意识到了什么的时候,成为了热闻,这舆论的潮流便过裹挟着所有人朝着他们希望或者不希望的方向疯狂奔进。

    张涛已是一宿没有睡好,他已想好了许多的应对之策,若是那叶修撰来了,倒还好说若是不来,为了显得自己有容人之量,还得找个机会和一些朋友闲谈时夸一夸这叶春秋,如此,方能显示自己的容人之量,还有自己对名利视如浮云的雅致,他甚至连腹稿都已想好了,哎

    冉冉的烛火照在他那张阴晴不定的脸上,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心里不由想,这算什么事,老夫堂堂一介大儒,名满京师,竟被小儿所操持,他心里有一种对叶春秋本能的抗拒,偏偏他又无法抗拒。

    而在张家的围墙里,几个小厮早已架好了梯子,张涛的幼子咕哝着站在墙头上张望,每一次有人在街前过去,听到了脚步声,他心里便燃起了希望,可是当走过的是无关紧要的人,他的心又落入到了谷底。

    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九章:出类拔萃(第四更)() 
也不知怎的,一份无关紧要的名帖,却仿佛一下子有了魔力一般,牵动着张家人上下的心。

    而这时,叶春秋和王守仁徐徐而来,二人一面并肩而行,一面带着写意的淡笑谈天说地,等到了张家门口,才安静地驻足。

    此时,张家里头传来有人高空摔落的声音,然后阿呀一声,叶春秋和王守仁对视一眼,都不由地笑了。

    王守仁伸手去搭住兽环,咯咯敲门。

    张家门子气喘吁吁地来开门,见到了叶春秋和王守仁,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只见叶春秋带着善意的微笑道:“下官拜帖,请转交张先生”

    附近街巷里探头探脑的张家门生,这时也长长地松了口气

    总算没有落于人后,今儿少不得要狠狠地吹嘘一下这位叶修撰的眼力劲了。

    于是这一份份的拜帖,搅得整个京师不知多少人心神不宁。

    最可恶的是,你得了他的帖子,还得兴高采烈,即便得不到,你想骂他都不敢骂,质疑人家的公正性,就是酸葡萄心理,就是心眼这也算是见了鬼了。

    叶春秋的拜帖只发了十份,可是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邀请大儒们夜里去新军军营里讲课,三日一堂大儒的课,一月下来,正好十个大儒的课。

    虽然绝大多数大儒反对给镇国新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