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

    叶景笑了,这笑直达眼底!

    冬日的雪,已是融化了,即便是官道,也变得泥泞,父子二人却是不在乎,这西直门渐渐清冷了,从前也是很热闹的所在,可因为镇国府在城东,所以靠着镇国府的东直门越发的热闹。京师商贸的中心,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天气有些冷,凉飕飕的,叶春秋道:“父亲应该多加一些衣服,莫要着凉了。”

    叶景含笑着摇头道:“你忘了,宁夏那儿,尤其是到了夜里,那才叫真正的天寒地冻,父亲在那儿,尚且如鱼得水,京师的些许微寒,已算不得什么了。”

    拉着家常,不知不觉的,已到了西直门,叶景偶尔提及了一下他在宁夏的事,如何施政,如何安抚民心,当然,宁夏是都司所在,所以真正关注的,还是军事。

    叶景道:“说句实在话,宁夏的边军,虽比浙江的官军要好一些,却也有限,春秋,你知道吗,那里的官军,其实并不在乎朝廷的,朝廷离他们太远太远了,他们就如被发配去了边关卫戍的囚徒,早将自己隔绝于朝廷之外,朝廷若是让他们过几天安生的日子,他们是不会反的,可一旦触及到了他们,令他们的日子难以过下去了,他们便什么都敢干,从前为父以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官兵哪,是朝廷养的,怎么能不忠于朝廷呢?可真到了实际上,却满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朝廷将官兵当做贼寇,而官兵也早已当做自己是贼寇了,你可知道,甚至有官兵直接倒卖军械资贼的?不管是马贼,还是鞑靼人,又或者是玉门关、嘉峪关的部族,只要肯出得起价,他们什么都敢做。”

    “哎,真是幸赖当今天下承平无事啊,虽然有一些小小的乱子,可终于没有什么大患,否则,真到了那时候”叶景一时间显得很悲观,接着道:“真到了那个时候,为父认为,大厦将倾,恐怕再无人撑得住了。”

    “这几年,我所见所闻,都留在了心底,可是想要根治,却是无计可施,这都是国朝历经百年的顽疾,我能做的,不过是稳住局势而已,治标而不治本,可有什么法子呢?”叶景皱着深眉,眼中有着浓浓的愁色,继续道:“此次朝廷有意让为父去辽东,却不知委派什么官职,想必辽东和宁夏相比,大概也好不到哪儿去吧,其实为父资质平庸,你道为何朝廷此次会想到为父?”

    坐了几个小时飞机,然后又是几个小时汽车,虽然在飞机上都在码字,可是实在太头痛了,公司活动,跟着大部队走,老虎在努力的更新,能写多少,咬着牙写多少。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61102085141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圣旨到() 
看叶景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叶春秋知道叶景这一趟在宁夏的经历,定是有着许多的感悟。

    叶春秋这会子难得地表现出了一点孩子的一面,边低头走着,边故意用靴子踩在大雪融化之后的水洼上,口里道:“还请父亲赐教。”

    听到叶春秋反问自己,叶景眼中的目光显得深幽了起来,道:“朝廷之所以慎重其事地将为夫召回京师,而后派遣为夫前往辽东,其实并不是因为为父重要,而是因为,在这朝廷哪,真正肯去做事的人太少了,现在人人都想要做清流,我大明最好的贤才,都希望能入翰林,最少,起码能去做个学官,做个御史也好,再次之,就是去做地方的知府、布政使,又或者是判官、提刑,唯独这掌兵,放去边镇里和武人打交道的,却是寥寥无几,这一去,就等于是从清入了浊,犹如莲花陷入了污泥之中,呵”

    叶景呵了一口气,口里吐出了白气,看着那白气在空间慢慢消散,眉头渐渐深锁,显然因为宁夏之行,使他更能清晰更直观地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更深沉的感悟。

    若只是一直地闭门读书,是很难见识到不同的事情,便也难以有这样的感悟了,也正因为如此,叶景才显得忧心,因为从前这个中央帝国,他曾看到了太多太多花团锦簇的一面,可是真正的看到了另一面的阴暗和污浊,使他从前的心念开始发生动摇。

    顿了半响,见叶春秋没有说话,叶景便又道:“所以啊,为父虽是资质平庸,可是难得却肯脚踏实地,朝廷最缺的,或许不是那些清流之辈,也不是那些调去边镇,便呜呼哀哉的文官老爷,在宁夏,也并非没有文官,可是他们呢,都是纸上谈兵,拿着圣人书去治病,这怎么能行呢?说来也可笑,到了宁夏,方才知道,圣人的那些经典,竟是全然无用,可是偏偏,这大明最重要的,却是那本论语。”

    叶春秋此时笑了,终于接口道:“这就好像太祖高皇帝的大诰一样,明知道世情已经改变了,太祖的治国方子,早就成了无用之物,可许多人明白,不能说,也不敢说,所以大家装模作样地熟读大诰,偏偏到了真正做事的时候,却都将这大诰摆到了一边,世间的事,大抵如此,看似可笑,却也是无可奈何。”

    “是啊,无可奈何。”叶景点头应道,沉默了一会,才又继续道:“此番去辽东,却不知是什么光景,但愿为父能为朝廷,当然也是为了你”说到这里,他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眼中浮着坚定之色,道:“做一些事吧。”

    叶景的话令叶春秋不禁心头一动,却没有说什么。

    自从父子二人为官后,相处的时间变得少了,甚至很多时候,相隔千里,可是当初相依为命的父子亲情,是什么时候不会变,即使叶春秋知道父亲并不是那种玲珑之人,却也相信,父亲对他的好,更明白,这份心意,已经成为了叶景奋斗的动力。

    叶春秋心有感动,却也为父亲自豪。

    正想着,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抬头一看,只见前头有飞马而来,为首一个,是个礼官,身后几个侍卫。

    这人见了叶春秋父子,轻喘着气儿下了马,正色道:“大理寺少卿叶景,有旨意。”

    父子二人还没有回到家,此时不过是到了叶家附近的巷子,这就有旨意来,叶春秋觉得太急了。

    今儿虽是天晴,可是地上还是一片泥泞,叶景见对方急迫,也不敢耽搁,直接拜倒在地上,道:“臣叶景接旨。”

    叶春秋站在一旁,看着皱眉,地上冰凉,还带着雪水的泥泞,这一下子,老爹的衣服却已是污浊不堪了,很是狼狈。

    这礼官似乎也体谅到了这一点,没有多余的废话,连忙开了圣旨,道:“大明皇帝敕曰:大理寺少卿叶景,勇于任事,不可多得,而今辽东灾荒甚急,立敕大理寺少卿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钦差巡抚辽东,专断军民之政,即日出发,不得有误。”

    辽东巡抚

    巡抚一职,不是正式的官职,至少现在这个时候不是,只类似于钦差,就如一般的御史,要分巡各府,被人称作是巡按一样。

    自然,叶景去辽东,不可能是以巡按的名义,因为小小的御史巡按,根本就镇不住场面,所以他从大理寺少卿,提升为了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等于是升了一点小官,而真正的职责,却是以都察院高官的名义,前去巡抚辽东都司。

    巡抚一职,只是临时的差遣,只有过了数十年之后,才真正成为封疆大吏的代名词。

    不过既是巡抚,在级别上,属于都察院的核心官员,所以到了地方,完全有何都司衙门分庭抗礼的能力,同时又加上了钦差的身份,这等于是朝廷给了叶景专断之权,从现在开始,辽东的事物,叶景说了算了。

    只是

    等叶景接了旨,叶春秋不禁朝这礼官问道:“敢问大人,何以圣旨来得这样快?即日出发,这是何意?”

    这礼官道:“辽东刚来的军情,说是辽中卫发生了哗变,虽是弹压了下去,可是朝廷若是再不派遣钦差安抚,只怕会滋生更大的事端,内阁诸公,清早就去了面圣,大抵就是希望叶巡抚即刻启程,怕迟则生变。”

    叶景反而笑了,谦和地对着这礼官道:“有劳大人。”

    说罢,将圣旨收了,才对着叶春秋道:“那为父立即入宫谢恩,临行之前,怕还得要去内阁一趟。”边说着,似是想到了什么,脸上带着几分遗憾,想了一下,道:“明日拂晓出发吧,春秋现在也随为父一道入宫谢恩,如何?”

    时间很是紧迫,叶春秋知道,老爹这是希望能多呆就多呆一些时间,便颌首点头,父子二人至午门请见,接着入宫,直接来到了暖阁。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161103121425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君臣默契() 
今儿虽是放晴,可这天儿还是天寒地冻的,而在紫禁城的暖阁里,却是温暖如春。

    此时,朱厚照穿得很单薄,正垂头看着悬挂在暖阁一边墙上的舆图发呆。

    见叶春秋父子二人进来,朱厚照目光带着愉悦,却是很直接地将叶景无视了,反而对叶春秋笑道:“朕就知道你今儿会来的,辽东又哗变了,真是见了鬼了,这些人,平时一个个说要效忠朝廷,可就因为钱粮迟一些,忠心就没了。”

    叶春秋无奈一笑道:“陛下,总得要让人吃饱穿暖才效忠的,不是?”

    朱厚照愣了一下,觉得也挺有道理,可随即又觉得哪里不对,不由皱着眉头道:“可是师傅们不是这样说的,也罢,朕已经见怪不怪了。”

    朱厚照这会儿才关注起叶景来,他对叶景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对于这位新任的巡抚,大抵给朱厚照的最深印象,也不过是叶春秋的爹了,否则,多半朱厚照的世界里,是不会出现这么个人的。

    见叶景一副老实忠厚的样子,朱厚照倒是露出了几分笑容,道:“叶爱卿,你得赶紧去辽东,听说你是刚回来的?只怕这一趟要辛苦你了,让别人去,朕还真不放心,对你,朕倒是不用多虑的,只是你此次去了辽东,可有打算好怎样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