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40四海扬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这里依然密布着沼泽与树林,荒林与虎豹并存。湄公河下游的土著居民是高棉人,农业生产技术极为落后,人口很少。

    如果没有守序的出现,这片土地将来会由三千臣属于郑克爽的军队来拓殖。郑家在台湾投降,他在广东的部分军人却不愿向鞑虏跪拜,这只最后的明军与东南亚最强国之一的广南阮主达成协议。阮主把当时尚未控制的湄公河区域封给了这些中国军人,杨彦迪率军开拓美萩,陈上川率军开拓西贡河右岸。三千郑军的实力对高棉人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不甘心臣服满清的华人纷纷逃至美萩和另一个湄公河区域的华人国家,莫氏的河仙国。

    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华人就把湄公河下游从蛮荒之地变成广南最富庶的省份之一。陈上川后来还率军向西扩张,吊打了真腊国。明军将官们多数也成为越南的世袭贵族。

    因为没有与满清直接接壤,阮主政权可以高举道义的大旗,他们对华人的态度,对流亡的明军和明朝大臣一直很好。这也给他们带来了福报,阮朝后来被西山灭国,湄公河地区的华人是他们最后的依靠。湄公河口的嘉定地区也成为阮氏复国的基地。白莲教、天地会、海盗,各路中国反清势力汇聚到了阮主的旗下,帮助他们复国成功统一越南。

    守序可以预见到,当明朝崩溃后,将会有持续很多年的中国向南洋的移民潮。历史上这股移民潮没有目的性也没有得到良好组织。而守序现在只要依托金城,建立数座中途港,确保航线的安全,规划好移民的土地,他能获得的人口将比历史上庞大的多。在这种情况下,湄公河口的华人国家也许就不会消亡。

    金城目前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张的余地实际并不大,北面属于暹罗,南面属于柔佛苏丹。而柔佛是荷兰的盟友,金城现在还不具备与荷兰翻脸的实力。要接纳这股中国移民,湄公河下游几乎是守序唯一的选择。

    这块极具潜力的土地目前在法律上属于真腊所有,但真腊在这片区域其实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城市,也没有实际控制权。

    对真腊的进攻,在军事上并不难。真腊如今几乎就像一块蛋糕一样,任凭暹罗和广南摆布。就连西班牙人也曾尝试过征服真腊,当然他们的人太少,虽然一度接近成功,最后还是被真腊的乡亲们丢进了湄公河喂鱼。

    守序的情况与西班牙人类似,军队对真腊是压倒性优势,他面临的问题更多会是外交。

    广南国正在极力向南拓展,占城实际已是广南的属国,阮主只是出于一些政治方面的原因,保留了占城这个国家。占人,这个历史上曾经好战的辉煌民族离消亡不远了。

    广南刚刚与真腊签订了条约,拿到了西贡河附近的贸易权。西贡和头顿地区已经被广南视为囊中物,守序插手的余地不大,前江地区也是广南的远期目标。

    守序想拿到后江。

    如果以台北作为起点,三亚刚好位于金台航线的中点位置。在台湾与海南之间拿到上下川岛,在海南与金城之间拿到后江。守序就能建立一条沿海岸的棱堡线骨架,再步步做实,填补一些次要港口和商馆。最后就能像葡萄牙人当年控制印度洋一样,把中国的西洋航线完全纳入掌控中,进而控制珠江口和雷州的糖,获得庞大的经济利益和人口补充。

    这是守序给金城规划的核心战略,南中国海棱堡线。

第57章 1643年的扩张方向() 
大雨倾盆而下,窗外电闪雷鸣。

    执政官官邸,守序站在窗前,雨水带走了这几天的炎热天气,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泥土的腥味。

    金城各处的工地都暂停了下来,瓢泼的大雨将全城洗涤一新,旱季那尘土漫天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守序出征的这一年里,金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海军基地和南北边境堡垒线相继完工,内阁近来把火山灰水泥投入了城建。

    这是元老院的一致要求。

    在东南亚,除非由于国王们的命令,否则因为贸易兴起的城市,只有王宫附近的几条走廊和广场会用砖石铺装,其余的街道就全是泥沙路。虽然城市的绿化普遍很好,但没有铺装的道路到了雨季便会泥泞不堪,臭气熏天,旱季则又尘土飞扬,男女居民在大街上什么都洗,污水遍地。

    这种局面,征服者们勉强忍受了一年多,如今再也忍不住了。

    城墙内已经没有普通居民,核心区的住宅属于金城的新贵族们。前加勒比海盗,华人富商,孟族泰族的几位头人,都在城内兴建了属于自己的豪宅。除了免费分得土地的征服者,其他人如想获得土地建房,必须真金白银向金城市政厅购买。土地供应量有限,近来市场有很明显的趋势,城内的地价一日贵过一日。连带着城墙外面的商业街土地也越来越贵。金城市政厅打算用这笔卖地收入修建覆盖全城的下水道,线路正在规划当中,雨季结束就会动工。

    守序回来有一周了。因为征服台北的功绩,回国当天元老院为他安排了一个小小的凯旋式。凯旋式的最后,守序向元老院提交了远征的报告。再过三天他还有一场质询会需要参加。

    利用这段时间,守序要先熟悉他不在的这一年中各项工作的进展。

    秘书林奇问守序:“阁下,我们继续吗?”

    守序并没有转身,只是轻轻恩了一声。

    林奇翻开简报,继续给守序念一年多来,金城各项工作的总结报告。如果林奇念到他感兴趣的部分,他会停下了做一些详细询问或是让秘书做好标记待查。

    不过那并不多,苏卡达纳之战后,金城本土休养生息了一年的时间。大多都是些日常工作。

    林同文在这一年里继续着他的移民大业。吉兰丹河有黄金的消息已经在中国、暹罗和广南闹的沸沸扬扬,这掀起了一股淘金热,数万移民自发涌入了金城,带动了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发展。就比如造纸,金城的工业司从没有管过造纸业,华人移民嗅到中间的商机,造纸作坊迅速被建立起来。

    理论上,金城有约两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与中国大陆一大府略相当。元老院重新调整了行政区划,为了纪念曾经的胜利,陶公府被改名为伊柳塞拉,华人一般称其为伊州或是伊市;惹拉府被改名为托尔图加,华人一般称其为加州。除了核心的金城、伊柳塞拉、托尔图加三个市,南边两边各设置了两个边地州,南边为原先的半个吉兰丹,改名为吉州,北面以后来泰国从北大年府划至宋卡府的几个县合并组成宋州。南北两个州都有大量武装的孟族人和广南人,他们的拓殖村庄成为抵御某教扩张的最前沿。5个州府给新贵族们提供了充足的行政岗位,满足了大多数人对于权力的渴望。

    如果深入开发,金城的国土足以承载近百万人口,现在这个数字才堪堪突破15万。民族结构很是分散,泰族人、孟族人、华人、真腊人,彼此的人口差距并不大,人数较少的民族还有广南人、棉兰老人、日本人,此外就是原先的一些战俘奴隶。

    守序在宋州发现了个有趣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孟族部落和棉兰老人争地盘,居劣势地位的一队棉兰老高地人被迫向山区挺进,无意间占领了位于昔罗县的山口,打开通向安达曼海岸吉打的大门。

    自从葡萄牙人占据马六甲,垄断东西贸易以来,为了摆脱葡萄牙人对通过海峡的商船抽取的重税,商人们在半岛开拓了数条横跨南中国海和安达曼海,联系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陆上通道。打通这些道路的主要商品是印度棉布,无论身处深山老林还是沿海岛屿,人民对棉布的需求是刚性的。如果能成功把印度棉布运到南掌(老挝),能获取的利润将会是暴利。

    在伊洛瓦底江,缅甸人会使用兰察拉斯船和喇叭唬船把檀香木和胡椒运到上游,直接和来自云南的中国商人做交易,但云南和缅甸境内崎岖的大山和热带雨林让这种直接贸易数额并不大。

    尽管伊洛瓦底江和湄公河有很长的河段可以通行船只,但由于封建领主的层层盘剥,来自方方面面的政治干预,林立的关卡,商路的成本并不低。

    内陆运输成本更为惊人,是海路的20倍。远比海盗更可怕的劫匪让活跃在这些陆上商路的商人无一不是具有深厚背景的强势商人。通常的陆上商队会由60—100驾牛车组成,只有这样庞大的商队才有面对劫匪的自卫能力,人数如果少一些,沿途无处不在的老虎都能对他们产生严重威胁。

    脑海里把附近的交通地理情况过了一遍,守序对林奇说:“你把半岛上的几条商路情况再报告一遍。”

    “是,阁下,”林奇知道守序很关心航路和马路,放下了手中的全情简报,拿起单独准备的交通报告。

    横跨马来半岛的道路有四条,从北向南依次是缅甸的马班达、伊城和土瓦至湄南河谷;丹那沙林港至墨吉;董里府至洛坤;吉打至北大年。

    这其中目前最主要的道路是丹那沙林至墨吉的马路,丹那沙林是缅甸入侵暹罗的三条主要通道中的南线。暹罗大王纳黎萱反攻缅甸时收复了这座重要的港口,重新打通了两洋商路。只有像大城王朝这样的强国才有能力维护一条重要的陆上商道。

    国王们通常不重视跨国陆路通道,因为维护这些道路很可能为敌人入侵制造便利。

    在东南亚开辟一条陆路商道其实很容易,仅需满足三个条件,初步的探路勘测,如果遇到森林过于茂密就砍伐树林;沿途每12到20公里就有干净的水源;有安全保障。除了暹罗控制的丹那沙林,其余的陆路就不要指望政府来提供安全保障了,商队只能依靠自己的护卫。

    “有意思,”守序点燃烟斗,给自己倒了一杯苹果酒,他问秘书,“林奇,你觉得如果我们占领安达曼海的玻璃港和兰卡威岛,在玻璃至金城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