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40四海扬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治十七年1660鞑靼户部在云南投入9033000两白银军费,全国军费约为3。 万两。

    今年军费开支数额与去年大抵相当,年初定的数字是3342万两,依然约有3分之1用在云南,鞑靼人有一定余力。

    在保持向云南战场倾斜的条件下,鞑靼人加大了在两广投入。

    让鞑靼人略感轻松的是,郑成功在南京惨败后,退回厦门,他的实力大不如前,福建军费开支压力没那么大了。

    但鞑靼人目前在两广增加的投入还不足以引起质的变化。

    海南将琼西旅调到压力最大的广西战场,战线仍然稳定在珠江与沿海各江的分水岭上。

    广东鞑靼人将战线从新会一线重新推回漠阳江。陆展的电白营换装燧发枪并扩编为电白团,稳住漠阳江前线。

    尚可喜的反攻很谨慎,他甚至没有尝试去包围漠阳江的阳春或是阳江县城,只是在恩平建大营,以潭江水运补给前线,再用骑兵控制游击区。

    尚藩对继续向前攻击信心并不足。

    西南战场

    海南不说,包括福建、浙江在内,沿海明军对西南战局大致情况是清楚的。

    鞑靼朝廷撤回大部征滇八旗兵,北京对永历的兴趣不大,但在吴三桂强力要求下,还是再派一部禁军八旗与吴三桂合兵,攻入缅甸。

    联邦撤回了在清莱府的大部分驻军,将武器和地盘全部让给南撤明军,蔡元定领100兵居中联络。

    这些明军原本战斗力就不弱,恢复修养生息,如果有合适的将领统带,将牢牢牵制住吴三桂的主力。

    吴三桂已开藩云南,有湄公河南明军威胁,鞑靼人不太可能把吴藩下主力调到其它战场。

    北方战场

    东江镇的破袭仍在继续,北面的问题是渤海、黄海北风期风浪太大,8级9级风的天气很多,能够支撑的兵力有限。

    鞑靼人在山东禁海后,东江镇活动空间不大。这一路的几千兵主要是维持在北方的存在,起牵制作用,迫使鞑靼人在北方沿海投入资源。

    东南战场

    郑成功的长江行动是场毫无必要的军事冒险。

    郑成功以江南永为藩地拉动士气,士兵们盼望的是在江南分到土地,因此打仗带了家属。

    如果没有可靠的陆军,大舰队,哪怕是戎克船队,进长江都是个很糟糕的决定。

    鞑靼人很了解长江下游礁沙缕结的糟糕通航条件,所以他们的主力部队驻扎在沿海地区,南京腹地相对空虚。

    郑成功如果按计划在1658年进长江,他有那么一丝可能攻占南京,但1658年他的船队在洋山遇到风暴,损失惨重。

    到1659年再入长江,郑成功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了。

    首先,长江口小小的崇明县城,城内守军不过几千人,郑藩四五万大军,数百门红夷炮都无法快速攻克。

    郑成功只能舍弃崇明要点,超南京赶路。

    可是焦山门等地,航道狭窄,水流湍急,遍布浅滩礁石漩涡,海船很难通行。

    郑藩只能花10天时间将战船一艘艘拉纤过去。

    甘辉倒是建议郑成功分出陆军轻装打南京,可这只是一厢情愿,以郑藩的陆上战斗力,脱离船队和重炮太远,对上八旗是凶多吉少。

    早在郑成功进长江之时,西南战场先期班师回北京的梅勒额真噶褚哈、玛尔赛一部八旗兵分乘40艘船到了南京。

    鞑靼两江总督朗廷佐截下部队,用南京武库的装备和搜罗来的战马将这支野战部队重新武装。

    西南战场回来的强兵随后即对郑藩发起几波有力的反冲击,这更减缓了郑成功原本已经很慢的部队展开速度。

    随后鞑靼人各地援军陆续开到了,鞑靼人崇明县驻军在16天之内即沿陆路开抵南京,比船快太多了,其余援军同理。

    郑藩惨败后,出海时再攻崇明县,这次真打了,依然打不下来,只得撤回厦门舔舐伤口。

    在郑藩短暂的江南冒险中,仅在宁波府城周围就屠杀了上万居民,这种海匪作风,人民真欢迎他就见鬼了。

    海南给厦门送了一批粮食,拉了郑成功一把,把他救回来,也是避免他继续铤而走险。

    郑成功在厦门重整后,目前官兵约为15万,战船200多艘,这些兵守厦门问题不大。

    郑藩下属5,6000浙江兵大部脱离了郑成功,回到舟山张煌言麾下。

    张煌言未参与郑成功的冒险,舟山和广东援军全力投入在沿海战场,自定海炮城南至温州,明军占领6座地势险要的沿海城池,利用郑成功进长江争取到的时间,浙江明军修筑了坚固的工事,鞑靼人要打下来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总体看,郑藩南京大败后,明军气势确实受到相当大的打击,但总体布局依然是清晰的,依然可以有所作为,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第34章 序列() 
    后江府河仙港附近一座小镇,四周是绿油油的水稻田。

    小镇中央,鲜花编织的拱门下,潘浩亲手给新娘戴上宝石项链,深情地亲吻上去。

    台下穿着各色军装的见证人纷纷微笑鼓掌。

    萨蒂斯拉住潘浩的手,小声说道,“你必须去大陆吗?”

    “是的。对不起,但我等待这一天已有15年。”

    新娘泣不成声,朋友们都以为那是高兴的泪水。

    婚礼结束后,朋友们戴上军帽,很多人直接赶赴部队。

    潘浩比他们多7天假期。

    道别那天凌晨,潘浩提起行李,走出家门,留下暗暗抽泣的妻子。

    重新入伍后,潘浩成为一名骑兵中尉,他所在的第8龙骑兵团是步兵第2师最后登船的部队。

    一周后,骑兵团抵达琼西昌江口英潮港。

    运输船与趸船接驳,战马直接从宽阔的跳板经趸船上岸,不必再费力吊出船舱。

    潘浩趴在船舷上,看着眼前军旗飘荡的军营,难掩激动的心绪。

    一个营接一个营,来自南洋的部队陆续在琼西各港口登陆,雄壮的军歌到处唱响。

    琼西地区在海南最干燥,受台风影响最小。

    动员的妇女在工厂里劳作,完成最后的火药定装。

    无限正义行动,动用陆军步兵第2师、步兵第1旅、步兵第5旅,近卫团,电白独立团,重骑兵第1旅,独立重炮兵1营。

    部队在琼西进行了重新编组,设有远征军和第2师两级司令部。

    师级编制大,为增加作战灵活性,以第2师下辖的步兵团为基干,成立第3、第4,两个旅级支队。

    编组完成后,第1混成旅下辖4个步兵营,第3锡克骠骑兵团,2个轻炮连,辎重兵1个营,工兵1个连,直属猎兵1连等。

    第3混成旅下辖4个步兵营,第4后江猎骑兵团,2个轻炮连,其余辅助部队与1旅类似。

    第4混成旅下辖4个步兵营,第5河湾猎骑兵团,2个轻炮连。

    第5混成旅下辖4个步兵营,第6海南骠骑兵团,2个轻炮连。

    电白团下辖2个步兵营,1个轻炮连。

    近卫团下辖2个步兵营,2个卡兵枪骑兵中队,1个乘骑炮兵连。

    重骑兵第1旅下辖2个胸甲骑兵团,2个乘骑炮兵连。

    第2师师部直辖第8龙骑兵团,1个乘骑炮兵连,1个野战重炮连。

    远征军部直辖第7古晋猎骑兵团,2个野战重炮连,1个独立重炮兵营。

    合计20个步兵营,30个骑兵中队,18个炮兵连。

    此外,海军陆战队有1个团,暂由军部直辖。

    各部未达理论满编,加上勤务分队,全军共有44000人,141门炮。

    各种枪弹储备400万发,炮弹5万发,此外还有卫生器材、舟桥器材等辅助设备。

    如此大的物资储备量对军、师2级参谋部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分派期间出了非常多的错漏。幸好距开战时间还早,尚有很多改正的时间,随着各部队各机关磨合深入,错误也在慢慢减少。

    远征军下属部队并非全在海南,第5琼西混成旅在玉林前线,电白团在漠阳江前线。电白团可以不动,海南旅必须撤下来。

    无限正义行动第1阶段作战就由海南旅开始。安德烈的旅在玉林一战击溃鞑靼广西右翼总兵全节所率各营共4000兵,随后沿南流江撤回雷州整补。

    周鹿卿调集海南剩余包括督师标营、巡抚标营、城守营在内共1600人亲抵海康,随后明军进行了一系列调动和增援。

    明军广西方面:

    这样在钦江鞑靼广西左翼都统全节正面,明军有贺虎臣练军第2镇、李元胤、兵备道直属标营500人,共6000人。

    南流江玉林正面,明军有张时杰练军第4镇、周金汤练军第5镇,巡抚谢元汴直属部队,共6000人。

    明军广东方面:

    金士英练军第1镇、杨羹卿练军第3镇、电白团为核心骨干,位于漠阳江前线,合当地各防军共有1。4万兵。

    抽调包括先启玉、李明忠在内的后方军队增援到北线山区,那里以防军和义军为主,人数难以统计,估计有7000人。

    李来亨3500人,由周鹿卿直辖,并标营共5000人,作为海北战区的预备队。

    守序考虑后,派第7猎骑兵团渡海,加强到漠阳江前线。

    自从后江府的粮食大有富裕后,海南缺粮的情况得到彻底解决,各部明军动员率比之前高。

    如果能安稳实现秋收,动员后备兵,在防御作战中,明军兵力还能再增加。这也是无限正义行动第2阶段作战放在冬季的原因,有利于联邦陆军集中更多野战兵力。

    部队在做最后的战前准备。

    守序则被周鹿卿的请求弄得很是矛盾。

    凡事都有利弊,答应周鹿卿的请求和曾樱的临终遗愿,接受明朝官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有利于重建一个有组织的中央朝廷。

    守序考虑了很久,有了一些倾向性,但他还需要一个人。

    儋州弘智书院,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