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恒连日奔波,却找不到房子,心想有一小屋猫着就不错了,便跟那女人一起拐过墙根,进得一空气浓浊的小屋。此屋正对着那小楼,有十来平方米,但却安了两张大床。床靠墙而放,可以睡七八个人,形成一个“7”字。那床上被子堆积如山,有一老妪靠其墙壁,闭目养神;屋里又放了张折叠桌,一个煤炉。其床铺的对面,有一案板,估计为切菜之用;小耳朵锅吊在墙上,旁边的墙上深陷进一个洞,那里放着碗筷;而床下,又是盆又是桶,菜刀、扫把、高压锅等东西,全都乱躺于床下,可能要用时才取。反正整个房间堆得满满的,一进去就乱动不得,谨防碰着什么,受到意外伤害。 

  缺嘴叫坐。那床上脏乎乎的,手只一挨就腾起灰土。李思城哪里敢坐?站着。缺嘴说:“咱这屋小了点。唉,凑合住吧。媳妇下岗了,只得把房子腾出来租出去。你们说,刚才那间房多少钱吧?” 
  方恒说:“300吧。” 
  缺嘴说:“400吧。这样的房,这一片就我们这儿有了。不信,你去问。我们也不挣钱,还要给派出所交管理费。”李思城才知道那个像“五好家庭”样的制式牌子,不是白贴的。 
  李思城拉了方恒就走。那缺嘴追出来,说:“350吧!”方恒顿住。缺嘴女人却说:“得了吧你!你交给我,400租不出去,才怪了!”缺嘴便用舌头舔了一下缺口,立那不动。 
  二人出来,又沿街找,就是没有一间空房。那密密麻麻的“房屋出租户”的牌子,像标签,贴满了这个低矮杂乱的老式居民小区。忽听那头有人哭叫。二人过去一看,一对夫妇正被警察赶出一间破屋。围观者众。有观者小声说:“操,叫你不办暂住证!这下可惨了,送沙河去筛沙子!叫你丫的往北京窜,都把爷们们挤得不敢出门了!” 

  李思城还要观看,方恒却害怕地拉了他就走。 

日期:2006…12…6 23:50:25 

  第二百五十六章梦想在远方 
  一连跑了整整四天。李思城和方恒骑车骑得裆部都快磨烂了,才在海淀区西北部的四季青租了一民房。邢瀚帮着搬,把东西尽数搬进那个独立的小院儿。 
  月租500元,先付1500元,是押金。方恒搬进去后又找房东办了暂住证。李思城与邢瀚不屑,说:“他妈的,凭啥要办?北京是中国人民的北京,坚持抵制!” 
  毕竟有了个住处。这一日,邢瀚领李思城到农展馆去。报纸了发布了信息,农展馆正举行全国性的图书出版交流大会,据说各地出版社云集北京,展示本社最好的图书,以求得书商、书店前来观摩,好为签大笔的订单作铺垫。 
  二人出了这个农家小院,走了半里才到马路。一路上,有数十辆板车,上面装有各种蔬菜。一时车流滚滚,男的女的纷纷说着山南海北的方言,不知把这些菜拉到哪儿去卖。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174节 易读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174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李邢二人清早出门。赶到农展馆,已是晌午。二人骨头都散了架,但想着今日能遍览佳作,不禁又兴奋起来。 
  一进农展馆,果见广场上有大幅的彩图,乃各名牌出版社做的广告牌。 
  二人阔步进了第一大展厅,果见各大出版社均精心布置了摊位,有明眸皓齿的小姐在解说,有风度翩翩的先生在摆书。一个展位联着一个展位,一眼望不到尽头。此大厅内又迂回设了许多展厅,里里外外,让人一转就晕乎。 
  邢瀚目光灼灼,慢慢地看书名。李思城在一出版社摊位前拿了一份简介,见其上之千字短文,居然有三四个错别字像虱子一样趴在那里,令人难受。那简介上居然有这样的文字:此书语句通顺,层次分明,段落清楚,有详有略……李思城递与邢瀚。邢瀚看完,叹道:“小学老师批改作文的评语,发表于此!“ 
  二人花了两个小时,换多个出版社找书,希望能见几本当代新出的长篇大作,却一本也没有找到。那些书,都是如何经商、如何当老板、如何办公、如何挣钱、如何揣摸女人的心态、如何控制下属、如何白手起家等等。归纳一下,是如能挣钱弄权搞女人。另有一类,等于是工具书,什么英语丛书呀,医药指南呀,计算机啦,辞典啦……一本本厚得像砖头,最厚的有三块红块那么厚,其开本,大都是十六开,估计一本就有七八斤重。二人脚转麻木了,非常失望。邢瀚道:“文学作品可能在第二展厅。”于是二人入第二展厅。 

  第二展厅花样更多,但新书寥寥无几。《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四大名著》、《鲁迅全集》等等,还有就是外国名著系列。各家出版社争奇斗妍,在封面上大做文章。那伟人传记,名人传记,一排下去,就铺开几十本,码得整整齐齐。 
  二人看得双眼发胀。邢瀚终于按捺不住,到一个出版社去问那个瘦猴似的老兄:“有新出版的文学作品吗?或者是一九九九年将出版的。”那老兄倒也和蔼,递了一张名片给邢瀚。李思城瞅得其上的名字烫了金,是出版社的发行部经理。那老兄说:“有。”邢瀚一喜,便接过简介。李思城凑过去一看,果然有几本书名印其上,但其书名怪诞,不知所云。其下的简介全是按推出伟大作品的标准来写的,什么“跨世纪的伟大作品”、“此书乃当代文坛扛鼎之作”、“此书乃改革开放以来惟一能体现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之力作……”诸如此类,全部都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似的。 

  但就是这简介,在众出版社中亦是凤毛麟角。那老兄说:“其实啊,文学作品,我们都很少出了,光赔。”邢瀚问:“那么多典籍,有人买?”那老兄很内行地说:“当然了。其实购书者多为集体、单位,个人哪会掏上千块钱买这玩艺?是为了送领导、送朋友。送书是雅事。就说那套《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吧,销得很快。其实呢,毛泽东批注的东西加起来,出个小册子就够了。但这么一套,档次就上去了,好卖。” 

  二人谢了那可亲的老兄,又去别的展台观看。几乎一个样。有的出版社以出名人传记为主,有的出隐私一类的为主,有的出讴歌社会主义的为主,也有的出奇闻轶事的为主。中南海轶闻的居多,将帅传记,重新翻版,印刷精美,设计巧妙。还有一类,是对下世纪的探索,仿佛作者已经在21世纪活过了一回,又跳回世纪末,给大伙指点迷津,此谓《21世纪丛书》。其实内容东抄西抄,乱七八糟,一页有个把错别字不足为怪。二人看了,不知所云。 

  渐渐人群蜂拥,嘈嘈杂杂。客户与出版社高谈阔论,商讨销书之事。手机呼机乱响,俨然一个大超市。 
  二人浑身出汗。出门,无语。冷风一吹,邢瀚晃了一下,说:“我那书,命运难料啊。” 

  车沿着三环行驶。至中关村,下车,步行。大街上一片纷乱,有无数卖光盘、软件的男女老少见人就拦,死磨硬泡;有的农村妇女,一手抱脏乎乎的孩子,一手持光盘,拦路兜售。 
  “黄盘……毛片……十元一张……” 
  二人头昏脑胀,赶忙夺路而走。行至北京大学南路,见有无数小推车置于路边,皮糙领脏的乡下人聚于一处,向过路的行人销书。李思城识得,那铺天盖地的书有著名文学作品,各种版本都有,一律五折。李思城见邢瀚拾起一本,见其上有数不清的错别字。邢瀚叹息一声,便放下。又往前走,却见有封面皆为半裸女郎的书,诸如《桃色陷阱》、《骚土》、《荡妇》、《春宫秘闻》、《我被父亲强奸了》等等,被人团团围住,争相抢购…… 

  半个月后,邢瀚接到某领导电话,到中青报下属某刊任编辑部主任;马威已补好牙,回山东老家娶妻盖房去了;林如凤即将出国;杨希呼了李思城几次,李思城只得深表歉意,未去赴任…… 
  首都机场。 
  林如凤就要去换登机牌。李思城握了握她的手,笑了笑,说声:保重。 
  这就是他们分别时所说的话。 
  许多人在分别时都这样说。 

  北京西站。夜。 
  李思城背了一个帆布包。包里,仍然是洗漱用品和纸笔,另有几套简单的衣服。 
  大街上灯火通明。人群如烟,车流如涌。 
  李思城默默地伫立于车站广场上。这座城市对他而言,仍然是陌生的。他的到来与他的离去,都是那样平淡。就如同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后又匆匆离去一样。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在这个站台上,他曾送走许多人;但他却不敢让任何人相关,他怕自己会流泪。 
  一个三十岁的男人,已经过了泪流的年龄。 
  “每一粒灰尘都是一个故事的结束……”望着长空里细密的灰尘,他脑子里突然闪出这么一句不知从哪里看到的话。可是,长空里哪粒尘埃承载着自己的故事呢? 
  他摇摇头,转身上了二楼。在纷乱的人群中,他突然看到两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是孟中魂和杨晶。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手挽手走在一起。他们都穿着便装,杨晶的身体婀娜多姿,挽着孟中魂的胳膊,小鸟依人般;而老孟,浑身上下散射着青春的活力,身板挺拔,正昂首走向电梯…… 
  李思城呆了半晌,忽闻播音员柔美的声音传来—— 
  “旅客同志们请注意,开往长春方向的×××次列车就要开了,请您抓紧时间上车……” 
  1998年10月1日——1999年1月1日草于北京中关村 
  —全文完— 

   
    
   
 上一节  目录 全文完 回首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