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师,是你的造化。当年,你老哥曾得他老人家指点过两日,已是终身难忘!不过,此人已经不问世间事务,久居深山,恐怕希望不大。” 

  李思城一听,心里咚咚直跳,起身问道:“不知大哥说的此人是谁?” 
  王雷说:“这是一位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武林前辈,姓吉,名太统。民国的时候,他已是名扬武术界了。他的武功,可谓集天下武学之大成。十几岁时,就遍访各大门派,精钻武艺。二十岁时,曾在陈家沟拜当时的掌门人为师,练习太极,后与掌门的侄女成亲。再后来,他曾得号称‘中原大侠’的少林高僧释德根大师的指点,武功自成一家。当年名动天下的‘国术馆’,就是他和同仁们操办的。他曾是黄埔军校的特级教官,曾和周恩来、蒋介石等人合过影,算是老国民党员了。后来,在北伐战争中,他的爱妻不幸牺牲。他悲痛异常,没有再娶。1949年,他坚决不去台湾,归隐乡里,曾参加过一些民间武术活动。再后来,年事已高,就几乎不问世事了,谁也不知道他的功夫练到了什么境界。” 

  李思城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听得入了神。他只觉有一股热流从心底缓缓升起,血管里的血开始变热。他问王雷:“王哥,那你是怎么得到他的指教的?” 
  王雷叹了口气说:“当年,我也和你一般年纪,曾于平顶山拜过一老拳师为师。我的老师算是这位吉老师的师侄吧。师父对吉老师很敬重,每年都要送点东西上山,就派我去。去了几次,吉老师便喜欢我,叫我练几手让他瞧瞧。他在一旁捻须微笑,随口指出我的错漏之处。后来,蒙他老人家恩典,传了我一套长拳。不过我没练好。这些年,你老哥变得越来越俗,杂事缠身,不得安宁。练武切忌心浮气躁,这样就容易走火。所以,这几年,我基本不练了。尤其结婚后,便把所学荒废了。今晨见老弟练功,怦然心动,想想自己真是无为,终是没有脱离尘世间的困扰。兄弟,你年轻,火力旺,别跟我一样半途而废,要走就走出条路来,方不枉我辈儿男!”王雷一口干了杯中酒,给李思城打气。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51节 易读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51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李思城一瞬间又恢复了当初那种宁折勿曲的执著。他把身子向前倾了倾,对王雷说:“既然大哥这等豪爽,那就请成全小弟,帮小弟引见引见吧。如果小弟有幸能成为吉老的学生,一定战胜各种困难,练成武功。” 
  王雷叹了口气说:“不是老哥不帮你。你想想,像吉老师这样的高手,又有多少人前去拜师呢?我知道你是诚心诚意的,但别的拜师者也同样是诚心诚意的。关键是,吉老师已经不再收徒弟了。武林中有闭门封刀的规矩,这种人说话是要算数的。况且,吉老师已年逾九十了。”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李思城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吉老是存在的,就不信他不会被自己的诚心所动。他毅然说:“王哥,请相信,小弟绝对能感化吉老师的,请你说出吉老师的地址,明天我就去拜访他!” 
  王雷说:“不是大哥不帮你。小弟你历经磨难,仍痴心不改,足见你是执著之人。但你老哥即使亲自去找吉老师,吉老师也不会收你的。这样吧,我给你地址,你亲自去一趟,看你运气如何。不过,你千万别告诉吉老师是我对你讲的。” 
  李思城点点头。王雷当即写了一个地址给李思城。 

  夜色阑珊。李思城辞别王雷出来,心中热血翻腾。 
  他知道,今夜又要失眠了。 

日期:2006…8…1 15:53:36 

  第七十四章一上邙山 
  邙山。 
  邙山并不高,是一座土山,它横在黄河旁边,挡住了黄河的横向流动。 
  李思城背着一个布包,在山路上攀登。包里是他早上从县城里的副食品商店买的礼品。 
  吉家庄在邙山顶,是一个不大的村落,村人还住着窖洞。顺着山势的窖洞形态各异,偶尔也有一两间平房,倒显得不伦不类了。 
  阳光正好。村头有老人搬了椅子晒太阳。有几只老狗伏在门口,懒懒的,见了生人也不冲过来,只是假假地唳了两声。 
  村子里是静的。静得好像已经与世界隔绝。 

  李思城擦了擦头上的汗,问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请问老大爷,吉太统老师家怎么走?” 
  那老人翻了翻眼,说:“干啥的?俺不知道什么吉老师。” 
  李思城心里一紧,但马上很诚恳地说:“老大爷,我是受人之托专程来看望吉老师的,请您告诉我吧。” 
  那老人仔细地看了看李思城,见小伙子散斯斯文文,彬彬有礼,不像什么坏人,半晌才说:“太爷就住在前面那棵槐树下的小院子里。”李思城朝前望去,但见前面的斜坡上有一棵巨大的老槐,虬枝盘曲,怕有上千年了。那老槐后面有一道紧闭的院门,院墙已经破损,墙头有枯黄的野草迎风晃动。 
  李思城听见这老人叫吉老师叫“太爷”,心想,这吉老肯定老得已经走不动了。 

  总算问到了。李思城平静了一下有些紧张的心,走上了那个斜坡,在那个小院前驻足。 
  院门古旧。从门缝里可以窥见院里部分景物。两边是两间瓦房,中间是通道,尽头是一间正房。院内铺上了地砖,平平整整的。两旁是两行万年青,顿时这小院在冬天里生机盎然。但院子里没有人。静,连风刮动的几片落叶跌落在院子里的声响也能听见。 
  李思城忐忑不安地站了几分钟,终于并起指头在那院门上轻轻地敲了两下。 
  良久,院里没有声音。李思城准备再敲,却听里面有一苍老的声音传出来:“谁啊?”李思城但觉一股暖暖的风在耳旁流动着。 
  李思城没有回答。他不知该怎么回答。 

  接着院里有缓慢的脚步声传来。门开了,一位身材瘦高的老人立于门边,微笑着看着李思城。李思城还没反应过来,那老人轻咳一声,说:“小兄弟,你找谁?” 
  李思城一愣,想好的措辞一句也说不出来。他向那老人一躬身,说:“请问这是吉老师家吗?” 
  老人颔首。飘飘的长须在胸前晃动着。老人说:“我是吉太统,小兄弟找我?” 
  李思城应道:“是。” 
  那老人把手一引,说:“请进。” 
  李思城才把头抬起来。老人已侧身相让。李思城这才真正地看清了老人:雪白的头发,雪白的眉毛,瘦削的脸,直挺的鼻子。不过,他的眼睛里隐隐有精芒,他的面色是红润的,他微笑时可以看到他满口雪白的牙一颗也不缺,平平整整的;他身着一件长衫,已被洗得发白;他穿着一双圆口黑布鞋,鞋底是那种密密纳过的千层底;他的手指瘦而长,像一根根细小的竹子;他雪白的眉毛已经像胡须一样垂下来,使他的整张脸更加慈善。总之,这位老人就和李思城梦中的得道高人一样,颇具仙风道骨。 

  老人走路很轻。老人的背一点驼的迹象也没有,身材板直。李思城想,这才是真正的高人,说不定功夫已臻化境了呢。 
  老人也没问李思城来干啥的。老人把李思城领进右边的那间几乎没有摆放什么东西的屋子。屋子很干净,两把竹椅子,一个煤火炉,一把水壶,一张小方桌。墙角里整齐地放着一把锄头,一口小水缸,一个小碗柜。所以,这间屋虽小,却显得宽敞。老人搬一把竹椅让李思城坐下,然后从碗柜取一只茶杯为李思城倒水。李思城慌忙站起接过,连声道谢。那老人等客人端上水,才一展长衫在李思城对面坐下,微笑着说:“山野之居,不知今日有客人前来,多有怠慢,小兄弟不要见笑。” 

  李思城见吉老如此客气,自己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他把那布包拿出来,双手奉给老人,说:“后生前来拜见吉老师,这点薄礼,不成敬意,望老师不要嫌弃。”那老人站起来,连连摆手说:“老头子不敢当,不敢当。来者是客,小兄弟能光临寒舍,老头子已是高兴了,又何必来这个?”李思城坚持说:“吉老师,请您收下吧。晚辈可是诚心来拜访您的,没有别的用意。只求吉老师不要笑话才好。” 

  那老人这才含笑把东西放在墙边,与李思城聊起来。老人问:“小兄弟从哪里来?” 
  李思城答道:“从县城。” 
  老人微笑着说:“听小兄弟口音,应是四川人吧?” 
  李思城喝了两口水,这才一气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对老人讲了。老人认真地听,时不时点头。李思城讲完,老人才叹了口气,说:“小兄弟志气可嘉。看小兄弟的面像,定当是吉利之人。但不知小兄弟来找老头子又为何事?” 
  李思城诚恳地说:“晚辈在县城工作期间,闻说吉老师精通各种武术,是武林界前辈高人,故而斗胆前来拜访,只求吉老师念晚辈诚心向武,指教晚辈。晚辈与您非亲非故,这种要求有点强人所难,但请吉老师念在晚辈千里迢迢苦心求学的份上,指点晚辈。” 
  那老人哈哈大笑,说:“小兄弟,你太客气了。你看老头子这等模样,像会武术之人吗?山下的传闻,只是传闻。老头子不会什么武功,倒是曾经教过几年书,对一些古典经文了解一二罢了。如果小兄弟要探讨古文,我们倒可以交流交流,练武之事,老头子就不行了。小兄弟要练武,中原大地,有那么多武馆,何不前往?” 

  李思城心里一咯噔:这老人果然如王雷所言,不再收徒了。不过李思城没有死心,接着道:“其实晚辈冒昧来访,太过唐突。但是,晚辈曾去过少林,但苦于无钱。为学武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