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史如此厚待下属吗,众人心里都对这个有汉朝血统的乌孙公主多了几分敬意。

    陈汤等人吧牺牲的士卒草草掩埋了。

    就在不久前,他们还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众人一起说笑,一起参加斥候选试,一起跨越金城郡,可是现在,他们将长眠于此,再也不会醒来。

    触景生情,众人眼里都噙着泪花。

    天水郡治所在平襄,陈汤等人先去通报,随后太水太守远远就派人来接应公主。得知公主在来的路上遭遇贼寇。忙问在哪里?

    陈汤答在金城郡与天水郡交界处。这太守急忙像公主认罪,请求公主处罚自己治理州郡失职之罪。第史当然管不着他州郡治理的怎么样,不过要是皇帝知道了这事,怪罪下来,那事儿就大了。

    第史和绛宾同样是,在天水郡守住一晚就出发,天水太守请求公主留下多住几日,说要去密艾亭通报骑都尉派些兵马来护送。骑都尉领的都是国家的精兵,他们来护送公主最安全不过了。

    这公主第史深知汉家制度,要调动军队需要虎符或者皇帝的玺书,最紧急的情况也要以凭符节才可以,而这些都要通过皇帝才可以,这去长安一来一回,不知又要耽误多久,而且,第史想给皇帝一个惊喜,死活不让太守通知骑都尉。

    太守死缠烂打之下,第史就道:“护送我过来的杜约,他手下的人,各个都勇武刚猛,不妨就让他们护送我去长安吧。”

    太守执拗不过,只好从郡中又增调了几十个精锐士卒护送。

    陈汤本以为护送公主到天水郡,可以回去领命,顺便去成纪看看那个神秘的李况。

    却收到命令要继续护送公主到长安,只好作罢。

    第史公主生在乌孙,那里不似汉朝这般等级森严,一路上,她开心地和斥候们交谈,知道了所有斥候的名字,斥候们讲陈汤盲射杀死贼寇的故事,第史也对陈汤赞不绝口。

    第史给士卒们讲乌孙的历史,讲复兴乌孙的昆莫猎骄靡。讲乌孙的神话,乌孙人崇拜乌鸦和苍鹰。讲乌孙的文化,美丽的乌孙姑娘,雄壮的乌孙小伙,奔放的乌孙舞蹈,广袤的大草原,数不清的牛羊,马匹,还有美丽的阗池和夷播海。大家听了不禁心向往之。

    (关于乌孙的故事后文会详细介绍。)

    过了天水郡,就到了司隶部,沿渭水而下,就到了大汉的长安城。经过外城,这里尽是一些王公贵胄住在这里,酒肉肆铺林立,这里的房屋修的由其高大华美,当与别处不同。

    穿过了外城,就到了内城,内城是皇室居住的地方,未央宫是皇帝寝宫,未央宫西侧城外,是建章宫,为汉武帝所建的行宫,未央宫东侧,是太后居住的长乐宫。长乐宫北,也是汉武帝修建的明光宫,据说武帝求仙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看来明光宫是美女的聚居地,只是武帝死后,两朝皇帝不甚好色,明光宫也日渐萧条了。

    陈汤护送公主从西安门进了未央宫,刘病已设下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两排身披战甲的卫士夹道而立,无数身穿华美衣服的宫女从宫中鱼贯而出,侍候在两侧,皇帝头戴平天冠,身穿玄衣纁裳,中单素纱,红罗襞积,革带佩玉,大带素表朱里,两边围绿,上朱锦,下绿锦,白玉双佩,斜佩长剑。出门迎接第史和绛宾的到来。

    陈汤从一旁斜睨到皇帝的长相,只见他敏锐的眼光,慈爱的笑意,亲和而又不失帝王的威严。

    送到这里,陈汤就要止步了,皇帝陪着绛宾和第史一同进入了大殿,陈汤等人要要离开未央宫,他最后看了一眼未央宫,笔直的中轴线,宽敞的阁道,直耸入云的飞檐,显示的一个帝国的雄浑大气和历史沧桑。

    夜如何其,夜未央!陈汤在心中默默吟唱。这首诗出自《诗经·小雅》

    夜如何其?

    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

    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

    夜乡晨。庭燎有煇。

    君子至止,言观其旗。

    已是夜里什么时光?还是半夜不到天亮。庭中火炬熊熊闪光。早朝诸侯开始来到,旗上銮铃叮当作响。

    已是夜里什么时分?黎明之前夜色未尽。庭中火炬一片通明。早朝诸侯陆续来到,旗上銮铃叮咚齐鸣。

    已是夜里什么时辰?夜色消退将近清晨。庭中火炬光芒渐昏。早朝诸侯已经来到,抬头同看旗上龙纹。

    诗中描写的是周宣王勤政的故事,直到深夜还大殿内批阅奏疏,等待诸侯王的到来,国家有这样的君王怎么能不长治久安呢。然而,周宣王死后,周幽王即位,他在位荒淫无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这个周幽王,断送了西周。

    历史总是不断地轮回。

    刘病已死后,谥号也是“宣”史称汉宣帝,而他的继任者一个比一个差,几十年后,王莽篡汉,西汉灭亡。

    “未央”的意思正好就是“未发展到最高点”。当然,未到最高点不会马上就衰败,离灭亡更远。

    老子《道德经》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就会向衰败发展,也就是走下坡路。那么如果没有到最高点,也就不必担心下降了。

    汉朝以道家立国,信奉老子的无为而治,才有了文景之治,只是汉武帝打破了这一局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登上政治舞台。道家渐渐退出。

    汉武帝在位时,东征西讨,开疆拓土,达到了极盛。但也是衰亡的开端,因为常年的征战,国库空虚,汉武帝不得不卖官鬻爵,盐铁专营,征收人头税,以聚拢钱财。百姓不堪其负,许多原本就不富裕的自耕农,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豪强,把地赠与豪强,卖身为奴,以求庇护。从而加剧了土地兼并,这正是汉朝灭亡的正真原因。

    可怕的是,汉武帝之后没有一人能提出改革。盐铁专营延续了下去,人头税也继续征收,卖官鬻爵现象仍然存在,即便有昭宣中兴的微调,也阻挡不住豪强土地兼并的大趋势了,等到了王莽改制,可惜他信奉儒家的那套虚无理论,不注重实际情况,触动了豪强的利益,遭到了豪强的反抗。最后越改越乱,效仿周朝,四次改币制,反而剥夺了普通平民的财富,连普通百姓最后也不支持他了,所以灭亡时难免的。

    儒家适合国家安定时治国,缺不足以在国家危难时救国。

    在唐朝之前,尚有非儒家的贵族,世家子弟在朝任要职,唐朝之后,完全凭科举取士,所以儒家从此真正把持了国政,那看效果如何,文弱的两宋亡于蒙古骑兵,华夏第一次彻彻底底的灭亡,复兴的大明亡于满清铁骑。从此汉人削发易服,那些辉煌灿烂的文化从此被渐渐忘记。

    儒家以三皇五帝为托词,把皇权送到至高无上的位置,皇帝强了,臣子就弱了,就知道唯唯诺诺不敢据理力争了。

    儒家以仁义忠孝为名义,把法家律典变成苍白无力的文字,法律淡了,贪腐的官员就肆无忌惮了。

    儒家非要把人非三六九等,非要搞歧视,他们歧视阉人,歧视工匠,歧视商贾,歧视军人,歧视奇技淫巧,歧视科技发展。仿佛所有人都要按照他们的想法活着。他们认为先王所做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都是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他们永远都看不到世界是在发展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靠仁政来解决,所有的变革都死罪恶的,离经叛道的。

    其实最开始的儒家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逐渐被阉割了,而儒家的继承者们认同了这种阉割。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刘邦萧何定名皇宫为未央宫,又把秦兴乐宫改名为长乐宫,希望大汉朝能“长乐未央”然而真的能长乐未央吗?

    写到兴起,多说了些哈,下一章回归到正文上,今天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啊,期待啊,祝愿国家早日复兴!!!

第四十七章 多言招悔() 
乌孙公主第史向皇帝说了路上杜约,陈汤等人路上英勇杀贼寇的表现。

    皇帝要杜约,给陈汤等封赏,所有人升爵三等,杜约赐钱二十万,陈汤等人各赐钱十万。皇帝还特许陈汤等人在长安安歇几日,再回进城郡。

    陈汤向来挥霍成性,没钱时 尚且如此,如今有天子赐钱,就与同袍去长安酒肆胡吃海喝,在赌场大把耍钱,日子过得也风流。

    这天。他与赵益等人去喝酒,凑巧旁边一桌也有军士在喝酒,碰巧陈汤看到了在山阳郡的同袍,那时陈汤赵益还没调到轻骑兵营,和此人是同属一屯的。

    汉朝不同的兵种穿不同的衣甲,另外,在军中官阶不同穿着也不同,陈汤看他们穿着卫士的衣甲,想着他当初表现一般,竟然也是从山阳郡都试脱颖而出,来长安当卫士。

    陈汤赵益和他们凑到一桌喝酒,聊了起来。得知,他们刚刚在宫中换班归来,几人叙叙山阳的旧事。就开始谈现在的生活,这卫士说,在这里值班清闲无比,每月吃穿物资不用自己操心,每月还有工资发,有闲钱去喝个酒什么的。赶上皇帝高兴了,或者碰上什么喜庆日子,能得到不少赏钱,还有御赐的宴席。

    一年满回家时,皇帝回亲自来看望他们,好酒好肉为他们践行。

    在这长安,只要有本事,就一定有人赏识,有不少同为卫士出身的,现在已经去南军当上了军候之类的官职。

    陈汤听了,无不羡慕,想起了自己的在金城郡风吹日晒,生活艰苦,还没有工资发。感觉和以前所想差距太大,不禁和赵益多喝了几杯。

    这人久在宫中,不免聊到最近发生的大事。

    “霍氏族诸了。”这人小声对陈汤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