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山汉月之陈汤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汤和紫琬骑马到昆仑山附近,这里水草丰美,有很多在这里放牧的牧人。

    紫琬问道:“这牧草之南的大山是不是昆仑山。”

    牧民生在荒野,连于阗自己国家的国王是谁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汉武帝命名的山。他摇摇头,操着浓重的于阗地方口音道:“你说的莫不是天山。”

    天山,古代对山有天然的崇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大的山脉让古人心声敬畏,他们往往认为山上有天神居住,游牧民族认可的天山共有三座,一是新疆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天山山脉,汉朝人称为北山,与之对应,在昆仑山脉向东,也就是精绝国的正南方,陈汤刚刚去过的女儿部落,被称作南山,其实是和昆仑山同属昆仑山脉,一直绵延到青海。

    在匈奴语中,在匈奴语中,昆仑和祁连同义,昆仑山,祁连山翻译成匈奴语都是天山的意思,绕来绕去,怎么汉人眼里的昆仑和匈奴人眼中的昆仑变成一座山了,其实这也不是很奇怪,匈奴人和华夏本来同源。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只不过后来部落之间打打和和,一支部落联盟定居中原,学会了种植五谷,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而其余的部落眼馋,看不下去了,就要烧杀抢掠,奈何在那个时代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都是尚武的,所以匈奴人的祖先并不能占到任何便宜。农耕和游牧就像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犹如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一样,虽然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先,但是发展程度不同,渐渐的,文化上有了差异,地域的不同也使相貌上略有了区分,所以两个不同的民族就形成了。

    在上古时期,是没有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的,那时候中原的华夏人以高贵自居,但是编纂史书还是承认大家都是一个祖宗的。

    等到汉朝,时代不一样了,汉朝立国时国力孱弱,总是被匈奴欺负,匈奴人时不时就掠夺一下汉朝的边郡,前几人皇帝能忍辱负重,专心解决国内诸侯王佣兵自重的问题。等到了汉武帝之世,国内矛盾基本平息了,时代不一样了,要给匈奴人颜色看看了,所以一群儒生顺应汉武帝意愿,有了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的提出。

    那时候汉朝还是平等地看待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和唐朝差不多,也有匈奴人在汉朝做官,替汉朝打匈奴人,如金日禅,日逐王等,也有汉人投降匈奴,在匈奴待遇也不错。如卫律。

    好像也没有谁说是汉奸,匈奸之类的。

    后来汉朝灭亡,司马氏篡夺了曹魏的天下,他们歧视奴役少数民族,买卖他们为奴隶,激起了无数少数民族的叛乱,所以有了五胡乱华的悲剧。

    几百年的纷争,大唐帝国兴起了,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给大唐帝国三百年奠定了基本的民族政策,大唐平等看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在唐朝做官,为将者不计其数,唐朝很多军队中都有胡人的编制,胡人也是唐朝开拓疆土,征战四方的重要力量。

    等到宋朝,情况就不一样了,宋朝是个文人的朝代,文人不仅当政没啥问题,把军队也交给他们管就坏菜了,所以宋朝是个孱弱的朝代,是个小家子气的朝代,儒生抱着论语,死啃,他们骨子里看不起胡人,却又打不过胡人,只能被动地防着胡人。这样苟延残喘了四百年还是被新兴的草原大帝国蒙古骑兵给灭了。

    从宋朝起,汉人建立的王朝就再也没有开边拓土的勇气,所以我们说中国历史谈及盛世必言汉唐,除了短命的秦朝和隋朝,其余的朝代不强大吗,并不是,明清也是大一统的帝国,但是他们没有世界性的眼光,没有产生辉煌璀璨的文化,唐朝的文化大家都公认的,很夺目,其实汉朝文化也很繁荣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优美的歌赋文章都失传了,翻开《汉书·艺文志》,多少绚丽夺目的著作如今只剩下一个书名而已。

    希望宋米分,明米分什么的不要喷我,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优点,我只是讲一方面,抒发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我并不是汉米分,唐米分,如果说我真的喜欢哪个时代,我觉得七雄并立,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真不错,那是一个思想自由迸发的时代,无数伟大的著作和超前的智慧,先进的科技都是在那个时代产生的,并且影响了几千年之后的中国,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那样一个辉煌伟大的时代。

    总而言之,我觉得,汉朝和唐朝是世界性的王朝,而其余的朝代只能算中国的大王朝。汉朝给了我们这个名族名字,唐朝让我们这个民族在全世界被熟知,汉族,唐人是两千余年华夏在世界人眼中的标志称呼。

    西方人认为罗马帝国伟大,大英帝国伟大,他们的标准无疑就是哪个帝国最能开边拓土,甚至连短暂的亚历山大帝国和拿破仑帝国也算在内,那么中国的秦朝和隋朝也是开边拓土的极盛王朝,是不是也要算在内。西方人总是以他们自己的想法,意志,想当然的冠以世界的名号。

    如果公正地评判世界十大帝国,先取缔那些寿命短暂的,我认为,除了蒙古帝国,中国的大汉帝国还有大唐帝国理所当然应该入选。

    而如果要选出世界短命十大帝国,才会有亚历山大帝国,拿破仑帝国,还要有秦朝和隋朝,毕竟在中国这么大个地盘上,从大分裂到大一统不是普普通通的朝代能完成的。

    “那你有没有听过这天山上有没有返魂草生长。”紫琬又问。

    “我没听过你说的什么草,不过这山上生长好多草。”牧人道。

    “我们进去找找吧。”紫琬对陈汤道。

    陈汤点点头。

    “你们不要走得太深入天山,不然会惹怒天神的,天神要惩罚我们的。”牧人道。

第六十七章 高山险行() 
昆仑山,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神山,陈汤离很远就望见了巍峨的山峰。

    昆仑山下是嫩绿的牧草,昆仑山上是皑皑的白雪。只是这方圆几十里,竟然看不到一只牛羊,陈汤没空理会这么多,他只顾着观察这里的地势,山脉走向,以便于画出地图。

    紫琬仔细观察这这里的每一种草,希望能找出那种开着紫色花瓣细小的还魂草。转眼间,已经走到了山上,这里没有草木,只是一个挨着一个光秃秃的山峦,站在高处看,就像一个个绽放的莲花花瓣。

    “这里真的很漂亮,怪不得称这里为圣山。”紫琬道。

    陈汤是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考虑着如何把这些山峦画在絮纸上,这些山峦都长得极为相似,要是大军在这里行进,一定很容易迷路,是个摆阵歼敌的好地方,陈汤心里叹道。

    “快看,这里有玉石。”紫琬兴奋地喊道。

    果然,在光秃秃山上,裸露着无数白色的玉石,这些石头棱角都是磨平的,半透明的颜色,虽然是璞玉,还未经雕琢,但是却透着一股灵气。

    “果然,于阗之玉名不虚传。”陈汤啧啧赞叹。

    紫琬在一堆玉石中找出了一块不一样的玉石,这款玉石的棱角不平,也不是很光滑,但是却很细腻,最大的差别是,它中间是绿色的,四周是白色的,十分罕见,如果交给长安的玉匠,一定能雕琢出最美丽的玉坠。

    “把这块石头收好,到了长安,这可是比金还贵的无价之宝。”陈汤道。

    紫琬又在山上挑选了几块非常好看的玉石装在口袋中,两人兴奋滴下山了。

    “可是这山中没有草木,也就寻不到返魂草了,怎么办。”紫琬叹息道。

    “再往西走走,那里应该会有水草的。”

    陈汤和紫琬沿着山路一直西行,说是山路,其实并没有路,能走的路都藏在了河水里,躲在了山崖间。这样,马也不好走,脚下时常打滑。两人下马牵着,就这样小心翼翼的前行。

    “前面有一处激浪,要小心。”陈汤提醒道。

    紫琬向前望去,只见前方一小道山沟里,流淌着湍急的水流,打在悬崖峭壁上,还会溅起浪花。看起来十分凶险,可是又不得不从这里涉水过去。

    陈汤牵着马,先趟进了湍流,水底凹凸不平,陈汤走到水中央,道:“把手给我,我拉着你过去。”

    紫琬一直手拽着缰绳,一只手交给陈汤。水下还有些比较尖利的石头,把紫琬在于阗城买的毛皮做的靴子都扎破了。

    紫琬轻叫了一声,陈汤见状忙问怎么了。

    “脚,脚被石头扎破了。”

    “站在那里不要动、”陈汤先过了急流,把两匹马都牵过去,然后返回来把紫琬背过去了。

    陈汤缓缓脱下了紫琬的靴子,鲜血已经浸红了她的袜子。他缓缓褪下她的袜子,尽量轻柔让紫琬不感到疼痛。

    “伤口这么重。”陈汤皱眉道。

    “马背上的布袋里有一些布料和草药。你取出来吧。”紫琬道。

    陈汤取来草药替紫琬敷上,有用布包扎好了。由于紫琬脚受伤了,不能踩马镫上马,陈汤就把他背上马背,两人就这样缓慢地前行。

    前面又是一个陡峭的山坡,山坡紧贴着峭壁,,只能允许一人通行,这下陈汤犯了难,要绕过这座大山,可是这山峦无穷无尽,紧紧相连,也不知道要绕多远,没办法,走吧。

    陈汤让紫琬守在原地,自己分两趟牵着马小心翼翼过去了,然后,又一次折回,他背着紫琬,紧贴着峭壁前行,只要走错一步,就下面就是不见底的深渊。

    “不要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