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81铁血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只要越南在法国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肉,那么法国必定就会将视线转移,今后他们想的就会是如何找越南报复,而不是怎么赶走南宁了。越南将法国打得越狠,对南宁来说就越有利。

    至于越南会不会找法国死磕,程宇华一点都不担心。阮福升比他父亲还要激进,他连南宁占据他们的土地都很不满,更别说法国人占据南圻了。南宁他惹不起,只能忍了,但是法国就不一样了。

    自两年前攻击南圻胜利之后,越南人就对法国不再那么畏惧了,虽然还不至于敢去单独撩扰法国,但是却敢于和法国直面对抗了。而且这一次形势这么好,孤拔被围,南圻守备空虚,对于越南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赶走法国人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这一次,以后估计就很难再碰到了。

    有了让越南和法国死掐的机会,程宇华当然不会放过。在作出可以让越军从平顺过境的决定之后,他立即让人通知了越南。

    此时阮福升确实在为缺乏进入南圻的通道而苦恼。

    阮福升并不是草包,他也知道这次的机会对于越南是多么的难得,而且他刚刚继位,虽然成功的挫败了弟弟的政变,但是朝内也不是一边倒的都支持他,因此他急需成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只要这次能够大胜法国,那些偏向法国的官员就会扭转立场,转而支持他。

    只是设想很好,却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机会再好,过不去也是白搭。他向军方咨询过可不可以绕道过去,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根本不可能,北部的平福省太费时间。等到走出了丛林,估计黄花菜都凉了。而南部的平顺省就更不可能了,那里现在是南宁的领土,他们不可能让别国的军队进入他们的地盘。

    然而越南要想进入南圻,最简便的方法也只剩下平顺这一条道了。

    就在阮福升为此犹豫着要不要再给南宁一点好处。让他们同意借道的时候,却接到了对方主动答应借道的通知。

    对于南宁为什么会这么好心的同意借道,阮福升多少也能猜到一些,但是不管自己是不是被利用了,他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2月9日,大年初一。南宁各地都是一片喜洋洋的炮竹声,而此时的南圻却是战火纷飞。五万越军突然从叛军的控制区冲了出来,给哈文杀了个措手不及。

    在得知孤拔已经放弃突围之后,哈文就明白了对方的意图,知道他是想以此来拖住敌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因此这几天哈文除了征召土著入伍,大势扩军外,就是在忙着搜刮兵力,希望能够尽快的构筑出一条防线来。

    只是哈文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南圻的兵力已经十分空虚了,哪还有部队供他应急,最后只好使出上次战争时的办法,将几千侨民青壮和警察武装起来,配上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一万正规军,一起派到了前线。

    这一万多人分配到整条防线上之后。兵力本来就十分单薄,加上其中还有过半的人是新兵,结果等五万越军漫过防线后,这些法军就基本上连渣都不剩什么了。

    在接到前线有大批越军过来的消息的时候。哈文一开始还不相信。孤拔还没有投降,他实在是想不出这些越军是怎么过来的。按照他的预估,孤拔至少可以坚持半个月,有了这些时间,他就可以将布置在西部防备英国人的部队调过来,到时候再配上新编成的土著部队。凭借完善的工事,就可以挡住越军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越军居然这么快就过来了,此时哈文也无暇再去想他们是怎么过来的了,只能先想法挡住越军的攻势再说。

    现在再往前线派兵就是热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而且也没兵力任他挥霍了,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先保住西贡再说,于是他命令从西部赶过来的部队在西贡外沿构筑防线,同时也命令正在东部与南宁对峙的两万部队全部撤回来,参与西贡保卫战,这个时候再去防备南宁已经没有意义了。

    等到11日,也就是大年初三的时候,哈文利用收缩防线省出来的兵力,在西贡外沿构筑了一条还算牢固的防线,再加上远东舰队大口径舰炮的支援,他才稍稍放松紧绷了几天的心脏。

    虽然西贡是有望保住了,但是东部的头顿、同奈、平阳、西宁四省全部丢失,现在还掌握在他手里的,就只剩下西贡以西的地区了。

    越军在抵达西贡外沿的时候,看到法军已经有了防备,加上赶了两天的路,急需休整,所以只好先安营扎寨,观察一下形势再说。

    直到此时,哈文才知道越军之所以能够绕过孤拔,还可以这么快就过来的原因。

    虽然哈文早就清楚南宁要保平顺,肯定会插手这次的战事,但是他没想到对方出手会这么重,不仅亲自策划了叛乱,导致孤拔的进攻功亏一篑,还为了让越南可以攻击南圻,居然允许越军通过自己的领土。这在领土意识很强的西方国家里,完全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作为对手,哈文理解南宁为什么会这么做,也知道南宁一直躲在幕后的原因,此战之后,哈文知道自己很可能只能黯然回国了,但是他不想是从俘虏营里回去的。所以他一边向国内求救,一边让驻南宁总领事萨科齐去见南宁的那个青年,试探对方要怎么样才能出面阻止越南的进攻。

    尽管知道要想说动对方,要付出的代价肯定小不了,但是现在对于法国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要保住自己不被越南赶下海,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以越南现在的情况,法国今后再想上岸就很难了。

    而现在能够阻止越南继续进攻的,就只有南宁了。越军既然是从平顺借道过来的,那么他们的后勤补给肯定也只能从那里运过来。只要南宁断了他的补给,越南就绝对不会再有攻击的能力。

    在给巴黎和萨科齐分别发去了电报之后,哈文就只能胆战心惊的等待消息了。(。)

第一百三五章新年宴会() 
1884年2月12日,农历大年初四,按照南宁的传统,越王程传民会在王府大宴群臣和各界代表,感谢他们一年来为政府和社会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虽然形式和往年基本相同,但是宴请的代表当中却多了一部分人,这些人就是去年获得鲁班奖和王室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的科学家。

    在这些人当中,鲁班奖获得者六人,…新增院士三人,这九个人是程宇华特别要求增加的,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做出了重大成就的人。

    程宇华为了南宁的科学技术的提高,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年前不仅亲自出席了鲁班奖的颁奖典礼,年后又是特别邀请这些人来参加此次重要的宴会,虽然政府鼓励科学研究的诸多措施才刚刚实施一年,效果还不是很显著,但是去年一年也申请了专利三百多项,新建各类以新技术、新发明为依托的工厂六十多家,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不仅畅销南宁和满清等传统市场,而且还大量出口到了西方,为南宁赚回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除了这些生产民用物品的新技术和专利已经开始大量出现外,在基础工业上的新技术也有了几项重大突破,特别是程宇华悬赏的钢铁冶炼新技术,去年就被攀枝花钢铁厂的一位叫霍玉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出来。

    这项技术可以让南宁的钢铁产量在生产规模不扩大的情况下,直接增加30%,缓解了因为大规模经济建设而逐渐出现的钢铁供不应求的局面。正因为这项技术对南宁的重要性,霍玉书不仅获得了程宇华开出的高额奖金,而且还被聘为了王室科学院的院士。

    宴会还没有开始,越王一家人也还没有来,因此众多宾客都趁着这个难得聚在一起的机会,三两一群的聚在一起交流起感情来了。而几个科学家因为很少参与这样的活动,加上做研究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较内向,因此他们只是木讷的站在一起。显得很拘束。

    站在远处正在和几位商界代表说话的许言诤,看到霍玉书等人的样子,皱了皱眉。他不是怪霍玉书他们不善交际,而是怪南宁各界代表这些精英的思想太过迂腐。跟不上政府的节奏。

    世子和内阁去年在科学技术上作出了那么多的举措,各项新技术的经济效益更是获得了广泛关注,这样居然还没有引起这些人的重视。要是他们的眼光够毒辣的话,就应该多多与这几个科学界的出色代表交谈,让这些科学人员不至于受到如此冷落。

    程宇华到底有多重视这些科学人员。许言诤可是很清楚的,就他知道的,程宇华基本上与那几个人都见过面,而那个搞钢铁技术的霍玉书,甚至是多次获得了世子的亲自接见,其中他就陪同过两次。

    连地位崇高的世子都如此重视这些人,其他人再去拿捏,就显得有点过分了。作为首相,许言诤必须紧跟着程宇华的步伐,他也清楚程宇华邀请这些人过来。是想向外界表达政府对科学,对研究人员的重视。如今这些人居然不受其他宾客的欢迎,许言诤自然要出面代替程宇华做一些事情,改变这种局面,不要让程宇华的一番苦心白费了。

    许言诤向面前的几个商人点点头,打了声招呼之后,就转身向霍玉书等人走了过去。

    几个科学家都没见过许言诤,只有霍玉书和许言诤打过几次照面,因此见首相过来了,霍玉书出面作为代表拱手施礼道:“见过首相大人!”

    其他几人听到是首相。急忙也跟着施礼。

    许言诤摆摆手,笑呵呵的对着他们说道:“不必客气。今天到这里的都是精英,你们可以和他们多多交流,这对你们以后很有好处的。”

    霍玉书他们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无奈他们不善交际,不习惯主动和陌生人攀谈。而其他人又不认识他们,自然也不会来和他们说话了,因此就出现了现在的尴尬局面。

    霍玉书苦笑着说道:“首相大人,我们也明白这是世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