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81铁血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荃续了一杯后,说道:“大人,不知道你是要忠于朝廷,还是要忠于天下的百姓?如果是忠于朝廷,那么我就陪着大人一起以死明志。而如果是要忠于百姓,那么我建议大人留着有用之身,好为百姓继续尽点绵薄之力。”

    听了张兆栋的这句反问,曾国荃心里一震。

    朝廷和百姓,孰轻孰重,曾国荃自然清楚,但是之前他一直没有将这两者区别开来,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就认为,忠于朝廷就是忠于百姓,两者是互相代表的。可是张兆栋的一席话却将这两者区别开来了。

    百姓是百姓,朝廷是朝廷。换了一个朝廷,那些百姓还是那些百姓。换一句话说,朝廷可以改变,但是百姓却改变不了,不管是由谁治理这个国家,百姓还是必须为自己的生存忙碌。唯一的不同点就是,政府治理国家的能力,会决定百姓的生活水平。

    而朝廷与南宁哪个更有治国的能力,曾国荃自己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想到了这里,曾国荃猛地抬头,看向了张兆栋。

    看到好友看向了自己,张兆栋微微一笑,说道:“看来大人已经有了选择!”

    曾国荃点了点头,然后感慨道:“多谢兆栋兄的点拨,要不然我还沉迷在犹豫当中。”

    张兆栋连连摆手,呵呵一笑道:“其实大人心里早有了答案,只是困在了世俗当中不可自拔。实不相瞒,南宁前几天派人和我接触过,要我说服大人不要轻生,虽然我还不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何在,但是却可以确定一点,他们很看重大人。”

    听到这个消息,曾国荃很是诧异,他不明白南宁是怎么知道他有自杀的打算的,而且南宁又为什么不是劝说他投降,而是阻止他自杀。

    想了一会也没有想明白,曾国荃还真不相信南宁居然会如此重视他一个糟老头子。于是他向张兆栋确认道:“你确定他们只是让你劝说我不要轻生,没有让你说服我主动投降?”

    “确实是这样,他们找过我两次,不会弄错。我想他们肯定对大人有过调查,知道大人的脾性和为人,而且是很重视大人,所以他们才会联系我,让我出面说服大人。”

    听了张兆栋的解释,曾国荃也不得不感叹南宁的情报工作居然会做得这么仔细,连他的打算都猜得**不离十。如果没有张兆栋今天的点拨和劝说,他肯定不会做出现在的决定的。而且南宁先想着的不是让他投降,而是设法让他活下去,这让他感觉到了南宁对他的看重和了解。

    他站起来背着手走到亭子的栏杆边上,抬头看向了西南方向。他没想到那个年轻人居然这么了解他。虽然不想让部队继续抵抗下去,造成更大的杀戮,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自己会轻易投降。对方肯定是知道了这个结果,才会派人来联系张兆栋的。

    而且他还猜想,如果自己既不投降,也不自杀,而是率部向后撤退,估计那个年轻人也不会命令部队过分为难自己,甚至是会给他留一条生路。

    此时曾国荃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程宇华对他的诚意。如果不是真的很了解自己,看重自己,对方是绝对不会在他的身上花费这么多的心思的。

    作为对手,作为战场上的敌人,居然在这个时候为他设身处地的安排这么多,这让他顿时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也让他放下了对清庭的最后一丝眷念,再也没有了负罪感。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ps:  今晚有事,只来得及更新这一章了。抱歉!

第一百八二章三人密议()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 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曾国荃心里很清楚,一个能将他了解得这么透彻,透彻到连他心里在想什么都能猜到的人,就一定对自己心里的苦恼,自己对国家的期望,对民族的担忧调查得清楚了。而他这些想法在朝廷这里是绝对不可能解决的。

    这些年朝廷只知道在洋人面前一味忍让,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卖国条约签了一个又一个,领土丢了一片又一片,甚至连京畿重地都被洋人的军队几进几出过,圆明园被毁,洋人军舰在沿海地带肆意晃荡,鸦片遍地,这些都让他无比痛心。

    他也想改变国家现在的状况,曾经和众多好友志士联名向朝廷上书过,可是最后得到的答复是什么,铁路会破坏龙脉不能修,新学能蛊惑人心不能建,工厂有伤风化不能立,如此种种,到现在他也只能看着国家一片死气沉沉,什么也没有改变。

    反观南宁,政府不仅出巨资建立了整套的教育体系,修建了遍布全境的铁路网,还鼓励民间资本办工厂,修铁路,短短十几年时间,就将莽荒的西南改造成了可以建军舰,造武器,工厂遍地,百姓安居乐业,甚至有了和洋人对抗实力的繁华之地。

    对朝廷的失望,还有对南宁的向往,让他一直处在痛苦之中,明明知道强国之路,可他却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做不了,心里的无奈让他都渐渐的有点麻木了。

    如今张兆栋的一席话,程宇华的一个举动,让他彻底想明白了,与其被世俗羁留在朝廷这里做一个阻挡国家进步的反对者。最后以忠臣之名陪葬,还不如冲破心里的牢笼,以2臣之身做一个改变国家的参与者。至于背叛朝廷留下的骂名,就让后来者评说了。做自己认为该做的,求得心里的一片安宁。

    心里上的醒悟,让曾国荃顿时一身轻松,压抑了多年的烦闷一朝得以释放,让他精神一震。遥望了西南片刻。曾国荃才缓缓的收回目光,转身向张兆栋和章贤凌两人说道:“罢了,朝廷已经无可救药,我意欲率全军向南宁投诚,让百姓少受一些战乱之苦。至于和南宁联系一事就交给兆栋兄了。”

    看到曾国荃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张兆栋心里也很高兴,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迂腐之人,对朝廷也没太多眷念,否则他就不会与南宁的人见面了,所以对曾国荃交代给他的联系任务。也就应下了。

    吩咐完联系一事之后,曾国荃又转向章贤凌叮嘱道:“贤凌,为了以防有人向朝廷通风报信,所以在和南宁那边沟通好之前,我们还不能做得太过直白,随后我会假借建立防线的名义,命令部队向几处要地集结,你负责安排人监督部队执行,一旦有人抗命,就先羁押起来再说。”

    战事打响后。章贤凌帮着处理的主要就是军事问题,因此让他负责这方面的事情是再恰当不过了。

    “是,大人,新军是您一手建立起来的。问题不大,但是绿营平时就听调不听宣,这时候要让他们集结起来,恐怕有点难度,前几天调动驻莆田绿营增援惠安就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所以到时候他们肯定也会拖拉不愿动弹。”

    绿营的情况曾国荃自然也很明白。因此他摆了摆手,说道:“绿营不管他,愿意听从命令的最好,不愿意的交涉后随他们去,只要这些滥竽充数的部队不祸害百姓就行,但是新军一定要控制好,他们都是经过了新式训练的部队,武器又好,一旦当了土匪,那就是一大隐患。”

    说到这里,曾国荃停了下来,看了看两人后继续说道:“既然已经做出了投诚的决定,那么我们就尽量做到完美,等和南宁沟通好后,我会命令部队投降。我想南宁应该不会亏待了这些新军。”

    章贤凌听完点了点头,他明白曾国荃这么说的意思,新军战斗力不佳也是相对南宁而言的,其实他们还是很有实力的,之所以在面对南宁军队的时候会一触即溃,一是他们没有战斗经验,军官能力太差,指挥不了这种战争;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缺乏火炮,更是没见过大口径火炮,因此他们在面对南宁大口径火炮轰击的时候,根本没有心理准备,就他所知道的,战事打响后新军的多次崩溃就和这有关。

    他能明白这些,曾国荃肯定也知道,所以他猜测曾国荃应该是打算向南宁推荐整编这些新军。他们没有能力使用好这些新军,但是南宁却可以,这样既可以为这些新军找到一个不错的去处,又可以增加南宁可使用的兵力,这对于今后的战局肯定有好处。

    章贤凌猜到了曾国荃的目的,但是并没有说出来。因为这些都还只是他们自己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南宁到底会不会,或者是愿不愿意整编这些新军,现在还不能确定,他们更是左右不了南宁做决定。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尽量做好他们自己的工作而已。

    在闽浙除了有新军和绿营,还有马尾港的南洋水师。现在地面的部队都有了处理,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理他们了。只是南洋水师虽然常驻福建,但是曾国荃却没有他们的指挥权,现在要想对南洋水师动手脚,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南洋水师在去年仓促成军,因为花费巨大,而且是抵御南宁海上威胁的主要力量,与北洋水师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清庭为了便于协调,也是为了心安,所以他们没有将这支水师的指挥权下放福建地方,而是让熟悉海务的李鸿章遥领。

    南洋水师的所有官兵几乎都由北洋配置,其提督就是李鸿章的心腹丁汝昌,主力舰的管带林泰增、刘步蟾、方伯谦、邓世昌等人也是从北洋水师调任的。

    而且他和李鸿章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李鸿章为了防备他谋取南洋水师的指挥权,甚至限制了丁汝昌等人和福建地方的联系,连马尾港的守备都是他们自己负责的。所以曾国荃要想顺带着他们一起投诚南宁,根本就不可能。

    曾国荃在左思右想后,实在是找不到办法,因此他也就没有提对于南洋水师的处理办法,只能让南宁自己去解决了。

    商量好了投诚有关的事项,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