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陈兵的询问,穆青山沉吟了片刻才回答道:“陈司令,以陆战队的情况,我选择在这里登陆。”说着,将手指直接戳到了地图上的山茶半岛的位置。
陈兵和童振看到穆青山所指的位置,都是一愣,山茶半岛到岘港可是还有二十里的距离。虽然登陆讲究出其不意,可这也太远了吧。
看到两人的表情,知道两人可能的想法,因此穆青山解释道:“岘港的守军一定做好了警戒,直接从正面登陆伤亡肯定很大,加上陆战队成军只有四个月,虽然训练严格,但是新兵太多,因此我们宁可多走一些弯路,也要保稳,所以我才选择山茶半岛。”
“从这里登陆虽然要走二十里路才能到达战场,但是这里偏僻,遍布原始森林,按地图上标出的只有两侧沿海有小路通行,法军很难想到我们会在这里的登陆,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绕到他们的侧后发起进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听了穆青山的解释,陈兵和童振都不住的点头。
他们虽然从军多年,按理说军事素养和经验应该比三十多岁的穆青山要强的多,但是术业有专攻,作为海军将领,主要研究学习的是怎么打好海战,虽然对陆战也有了解,但是绝没有穆青山这个专业人士毒辣。
虽然程宇华的命令是这次登陆由陈兵指挥,但是陈兵知道这只是要他指挥全局,至于陆战的战术问题,穆青山远比自己这个半吊子要强的多,这点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他绝不会擅自干涉穆青山的战役设想和指挥的。
这是一旁的童振建议道:“既然是这样,那我们现在就可以趁着夜色开始登陆,避免白天被发现,等天亮的时候,陆战队也差不多要机动到位了,到时候舰队在前面吸引他们的主意力,你们从后面突然袭击,给守军最大的打击,促使他们崩溃。不过要是这样的话,这场战役也许就不需要舰队提供太多炮火支援了。”
“童参谋长说的不错,现在登录就是最好的时机。不过陆战队没有配备火炮,只有迫击炮,到时一旦遇到敌人强力阻击,肯定会需要舰队提供支援的。”穆青山可是知道自己不对的斤两,到时肯定会遇到阻击,没有舰队的支援,肯定玩不转。
“那就这么办,我们马上前往半岛组织登陆。至于支援,只要你穆团长需要,我们肯定会提供精确支援的,对我们水兵的炮击技术,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全军转向山茶半岛。》
第四十三章激战岘港()
陆战对一共三个团,按照程宇华对后世军事的懵懂理解,陆战队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精锐力量,都是当做战略单位来用的,因此当初在决定编练陆战队的时候,考虑到没有经验,部队编制不可能很大,所以程宇华要求单个编制的人员一定要尽量充足,也就是说三个团都是大团制,每团五个步兵营,每个营八百人,另有一个火力支援营,配有重机枪和120毫米迫击炮。
这样增加人员也是为了补充陆战队的弱点,因为这个时代的兵工技术原因,导致无法配置重武器而减弱了攻坚能力,人员的增多既是兵力的增多,也是轻型武器的增多。
比如这个时候还没有轻机枪,而现有的马克沁机枪又非常笨重,这在抢滩登陆的时候是相当不便的,一旦在敌人面前的暴露时间过长,很容易导致人员大量伤亡,所以陆战队只有火力支援营才有配备。步兵营没有了重机枪就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的火力大减,而陆战队又是进攻型部队,火力的虚弱是相当不利的,最后程宇华建议海军给每个团增加人员,编为大团,这就可以增加步枪数量,虽然一百支步枪也抵不上一挺马克沁的火力输送量,但是如果士兵枪法好,是完全可以取代重机枪的作用的。
然而人员的增加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由于时代的限制,陆战队不可能拥有后世冲锋舟登陆艇等先进装备,只能由运输船尽量抵近海滩,然后再由随舰携带的小型船只输送上岸。这在炮火连天的登陆场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求登陆效率一定要高,不能在敌人的炮火下停留太长时间,这对于大团制的陆战队来说,明显很难做到。最后程宇华在陆战队战术研究会上提出,现时的登陆作战必须尽量避开敌人防守的正面,最好是隐蔽登陆,防止大伤亡事件的发生。
从这一点来说,穆青山对陆战队的战术掌握的相当不错,因为他此时选择的就是避开正面抢滩,从山茶半岛登陆上岸。
山茶半岛面积大约六千公顷,位于岘港湾的东北角,如果从半岛的东部登陆,正好可以利用半岛的地形阻挡住守军的视线。穆青山选择的登陆地点就是这里。
看着一船船的士兵次第上岸,速度太慢,要想四千人全部上岸,估计要花四个小时,那个时候天都要亮了,作为主官,穆青山急得满头大汗,天一旦放亮,这对于追求隐蔽性的登陆就大大不利了,暴露几率到时会大为增加。
最后,穆青山一咬牙向陈兵询问道:“陈司令,运输船能不能尽量靠近海岸一点,另外运输船抵达离岸最近点的地方海深多深,离岸多远,这些数据麻烦你尽快测算出来。”
陈兵虽然不知道穆青山要这些数据干什么,但还是命令士兵尽快去办。看着一艘小艇很快冲出了舰队,陈兵瞬间明白了穆青山的意图,难以置信的向穆青山问道:“穆团长,你不会是要士兵直接下海游过去吧?”
“陈司令,没有办法了,现在必须赶在天亮前登录完毕,要不然天一亮,我们暴露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的。这样一船船的接驳登岸速度太慢了,如果条件允许,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游过去!”穆青山也不想这样冒险。目前运输船距海岸将近七百米,距离过远,水深也不清楚,一切还得等测量数据出来再说。
舰队有测量水深和距离的专业人员和设备,所以半个小时候数据就出来了,运输船可以靠近海岸的最近距离是四百米,这段距离内最深处2。3米。
看到穆青山在接到数据后没有马上做决定,陈兵就知道对方可能真会命令游过去了,要不然穆青山就会直接放弃,现在的犹豫只是在盘算危险系数而已。
果然,穆青山片刻后即对一旁的参谋下命令道:“命令运输船靠近测量地点,所有士兵用油纸包裹步枪后下海游过去,空出来的小船接应火力支援营的装备和物资上岸。”
听到穆青山的命令,陈兵还没说话,倒是一旁的童振先质疑了起来:“穆团长,这么远的距离,这么深的海水,你让士兵直接游过去,是不是太危险了?”
“对其他人可能很危险,但是对我的士兵顶多只是困难而已,之前我们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而且他们大多是渔民子弟,水性都很好,所以我相信我的士兵可以做到。”穆青山倒也不是在胡乱夸口,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陆战队士兵来说,携带装备游四百米虽然有点困难,但也不是做不到,大不了中途多停下来休息一下,反正是淹不死,再说边上还有小艇应急呢。
既然穆青山这么有把握,陈兵和童振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两人对陆战队并不了解,一些海上行动对一般人也许做不到,但是对于专业的人可能就不算什么了。
随着穆青山的一声令下,所有运输船都向岸边靠近,等着到测量位置的时候,所有士兵一批批的从攀岩网下到海面。一时间海面上到处是人。
这样果然速度很快,只用了一个小时,除了有少数人因为力竭上了小船外,其他所有士兵都游上了岸,这回实打实的让陈兵咂舌了一把。
整顿完毕,穆青山随即下令向岘港侧后迂回。
五点天刚亮的时候,陆战队靠近岘港外缘。穆青山一边下令部队停下休整吃早餐补充体力,一边派人去城里和军情局情报站联系。
出海后无法接受电报,因此上一次接到岘港的情报还是在一天前,虽然时间短法军很难再有变化,不过现在既然已经到了这里,穆青山还是决定做最后一次确证,以免出现意外。
不过幸好穆青山派人去联系了情报站,要不然还真会有麻烦,因为法军有了大变动。
岘港作为法国在越南中部的唯一一个据点,对这里的防御以及建设都是优先安排,因此这里不仅有舰队驻守,还有一个团两千人的陆军防卫,除此之外,西贡还专门拉了一条电报线直达岘港,可以随时和西贡联系。
哈文在相继接到陆海军折戟沉沙之后,为了防止越南趁火打劫,他下令南圻所有辖区的警戒都提高到最高等级,作为重要据点的岘港更是被哈文多次提醒,既要防备越南人从侧后偷袭,还要防备南宁从海上登陆。因此此时岘港的守备极其警惕,稍有风吹草动都会引起驻军的注意。
哈文除了命令守军提高警惕外,又害怕兵力不够,所以中午又下令对警察和侨民进行武装,这样一来,此时的守军就不只是两千了,而是三千五百人。如果不是穆青山的谨慎,恐怕这条重要消息就会漏掉,到时必然会出问题。
岘港的炮台分为左右两个炮群,其中左边有280毫米臼炮十一门,右边九门,其他较小口径的十三门,这两个炮群刚好钳制整个观港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真从正面强行登陆,恐怕陆战一团真的要伤筋动骨了。
根据刚刚得到的情报,守军将主要兵力布置在港口周边,戒备森严。将刚刚武装的警察和侨民布置在城内,防止越南人暴动。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派到港口的兵力过少,那么势必会造成夺城容易,夺港口难,等港口的法国主力回过味来后,说不定还会在城外打成拉锯战,甚至是反攻回来。
所以此时穆青山一脸的庆幸。
既然得知了守军的兵力变化,那么制定作战计划就简单了。港口由一个步兵营和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