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这一点,程宇华还是相信刘青山有这个能力的,毕竟荷兰人现在就是一个破落户,偏偏他们自己还没有自知之明,在对其他岛屿的统治都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居然还妄想和兰芳争夺加里曼丹岛,只要刘青山立足本土,就凭荷兰人派来的那些由土著人编成的部队,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兰芳军队的。
掐灭了法国进占红河的意图后,程宇华就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了境内的发展上了。
虽然南宁现在看似实力强大,但是程宇华自己明白,这是英法等国之前没有重视南宁,加上南宁一直也在扮猪吃老虎,尽力蹈光隐晦,才让南宁这次得手的。一旦让这些西方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身上,那么就以南宁现在的小身板,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
就拿海军来说,虽然南宁俘获了法国的两艘铁甲舰,加上原有的四艘,现在总共有了六艘,在远东也是一霸了,但是这已经是南宁现有的所有家当了,而英法两国本土却有二三十艘。一旦他们真的有心对付南宁,那么他们只要派出上十艘铁甲舰到远东来,就会让南宁彻底麻爪。
更重要的是,英法诸国可以凭借强大的国力轻易建造军舰,但是南宁现在却没有能力再去建造了,因为南宁没有钱。
为了拼命加强自己的实力,南宁前几年大造军舰,广修铁路,造成了财政的巨大负担,虽然程宇华之前从海外弄回来了巨大的宝藏,以及在广东查处贪官污吏得到了大量赃款,但是这些也仅仅只是清偿了部分积累的债务,缓解了财政的压力。而要想还清所有的债务,据财政部的计算还要两年。
好在之前已经将外债还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主要就是一些内债,也就是通过向民间发行债券产生的债务,这些内债由于政府信誉很好,而其中主要的持券人也是一些大家族,因此政府可以和这些持券人协商,不至于为了还债而把政府逼得狗急跳墙。
总的来说,别看现在南宁政府外表光鲜,拥有远东最强大的海陆军,修了那么多铁路,而且还执行了义务教育,实质上这些都是依靠政府背负巨大的债务完成的。所以程宇华才开始扶持越南,意图打开他们的市场,为工商业开拓商路,这样既可以增强越南的实力挡住法国,也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财政赤字,自程宇华开始介入政府工作以来,也进行了多次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项改革就是铁路。
之前南宁境内的铁路都是由政府负责修建,也是由政府负责营运,这样既方便了政府宏观规划,也不至于让一旁虎视眈眈的列强夺走了路权。而一旦铁路交由民间负责修建营运,那么就可能因为商业竞争而造成铁路修建的混乱,也有可能让列强通过商业交易夺走铁路所有权,这些都是作为后世人的程传民父子不愿意看见的,因为他知道美国就吃过这样的亏。
美国就因为铁路由民间铁路公司修建,结果这些公司为了竞争,生生的在美国修建了几十万公里的铁路,而后来由于铁路运输的不景气,这些公司为了减少运营上的亏损,最后落了个拆毁部分铁路的下场。
虽然整个过程浪费的不是美国政府的钱,而且当初因为大规模修建铁路而营造了一段经济繁荣,但是这样无疑造成了民间财富的浪费。美国财大气粗可以不用顾虑,但是南宁可没有这样的底蕴,程宇华现在巴不得将民间的财富也充分调动起来,为南宁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所以他参照后世****的部分制度,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通过政府制定了一份有关铁路的新政策。
新政策里最大的亮点就是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到铁路计划里面来,将政府的负担转化为资本的投资。细化来说就是由政府组织铁路公司,接纳民间资本进入董事会,允许这些民族资本家与政府一起参与铁路的运营和管理。而这些铁路公司平时自负盈亏,只是他们今后一旦有了新的铁路修建计划,就必须交与政府的交通部审核,交通部将会对这些修建计划进行宏观调整,避免不同的铁路公司进行恶意竞争,造成财富浪费。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路权还是在政府手中,只是平时交予各大铁路公司管理和运营,也将政府从铁路的修建计划中摘了出来,更重要的是调动了民间大规模的资金参与到工业计划里面来,为这些民间资本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不至于让他们像以前一样成为一笔巨大的闲散资金。
这条铁路新政策一经出台,立即引起了民间的热烈响应。因为中国民间积聚了上千年的财富,之前一直都被投入到了土地投资中,成就了一个个拥地千倾的大地主。但是自从南宁政府出台了限制购地的政策,不允许单个家庭大规模拥有土地后,这些大地主在出售土地后得到的大量资金,就一下子成为了死钱。
虽然之后因为政府鼓励工商业,部分开明地主因此成功转型成为了资本家,但是大部分地主由于缺乏商业头脑,也缺乏开拓的勇气,导致大量的资金一直都存在银行里,找不到投资方向。
如今政府为他们找到了一个稳定的投资方向,这些拥有大量资金的地主自然不会放弃,就是再胆小的地主也能知道这笔投资稳赚不赔。因为自铁路出现在南宁境内后,作为新生事物就立即引起了商人的注意,一段时间后他们就明白其中的巨大利益,只是以前政府一直进行垄断,不允许民间资本涉入其中,他们也只能干看着。因此程宇华一放开限制,这些铁路公司的股份就立即受到了民间资本的哄抢。
自从今年年初政府出面组建了云南铁路公司广西铁路公司,之后又组建了广东铁路公司后,政府虽然在铁路修建上大量减少了支出,但是新建铁路的规模却不减反增,包括新得领土红河都出现几条铁路规划,而现在这些规划就在程宇华的手中。
由于红河地区的开发涉及到了今后政府的规划,因此首相许言诤在拿到了交通大臣余磊递上来的铁路规划后,他也不敢轻易做决定,所以带着余磊就找上程宇华。》
第六十四章移民之议()
对于境内的铁路修建热潮,程宇华自然欣喜万分,现在铁路的发展既然不再用政府财政来承担了,只要交通部对各大铁路公司申报的规划审核好,那么既不会造成无序修建,也可以繁荣境内的整个产业链,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当初程宇华牵头制定铁路新政策的目的。
从年初以来,由政府投资的各大钢铁公司就纷纷向工业部递交了扩建的报告,就连新建设的石碌钢铁厂都更改了之前上交的年产量两万吨的规划,申请继续扩建,直接将年产量扩大为五万吨。
这些钢铁厂之所以现在这么热衷于扩建,就是因为随着大修铁路的热潮掀起,造成铁轨和机车的供不应求,再加上可以预见的红河地区海南省和广东省的大规模建设,自然就引起了这些钢铁企业当家人的注意,为了在未来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期提前扩大规模,免得在竞争中输在了起步线。
不过现在这些钢铁厂的扩建大都只是刚刚开始,产能还没有释放出来,到底能不能满足如今的铁路修建热潮,程宇华还存在疑虑,毕竟他并不懂这些专业的详细事务。就在他打算咨询一下相关人员的时候,没想到主管铁路的余磊和首相许言诤就到了。
余磊带来的关于红河地区的铁路修建计划有两份,分别为广西铁路公司和云南铁路公司递交的。
这两家公司经营的区域现在铁路规模已经趋于饱和,除了政府为了某些政治或者军事目的,对两家铁路公司给予补贴而修建的特殊铁路外,这俩家公司已经找不到新的目标了。如今红河地区已经归属南宁,自然就进入了这两家公司的视线,因此他们几乎是同时上交了相关规划,意图将红河地区也划拉到自己的碗里。
尽管红河境内很多地区都是地势险峻,山高林密,不利于铁路修建,但是这里已经是南宁境内唯一一个铁路盲区了,广东和海南都有自己的铁路公司,他们根本插不进手。为了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他们也别无选择了。
两家公司的规划大同小异,毕竟红河地区的主要城市和矿藏产区就那么几个,只要是一个懂铁路的工程师都能设计出来,关键是红河地区就那么大,根本容不下两家公司,因此必定会有一家落选。至于是哪一家落选,就不是许言诤能够确定的了。
另外许言诤只是政府首相,主要任务是协助程宇华管理政府,红河地区涉及到了南宁今后的利益规划,也就是涉及到了程宇华对于红河地区的发展定位问题,对于这些许言诤也不是很清楚,因此他才带着余磊来征求程宇华的意见。
既然两份规划大同小异,程宇华也就只是挑了其中一份来看了看大纲,至于内中的详细解说部分,他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了解了,因此没有多长时间,程宇华就放下了规划书。
“余大人,先不说这份规划书,我想问一下,现在各钢铁厂生产的铁轨能不能满足需求?”程宇华先没有对规划书发表意见,而是问了问他对于现在钢铁供求双方的疑虑。
余磊听到程宇华问道了这个问题,先是愣了楞,程宇华的问题跳跃性太大,从规划书一下子转到了钢铁的问题,让他猛然间没反应过来。好在他主管交通部好几年了,铁轨的供应也关系到了他的业务,因此一直都在关注,对于相关情况很清楚。
所以他也只是想了想就答道:“殿下,问题不大,现在除了广东在大规模修建铁路外,其他几个省都处于平静期,其中广西和云南是因为近乎饱和,海南则是因为还在规划期。因此现在铁轨的供应量完全没有问题。”
余磊说道这里先是顿了顿,看到程宇华和许言诤都在认真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