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东铁路发展现况一被报纸披露出来,就引起了广西和云南两省的嫉妒,因为广东只花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两省八年的工作,这如何不让这些早已享受了铁路福利的百姓吃味。
只是嫉妒归嫉妒,这两省的商人心里其实早就笑开了花,广东铁路大发展,获利最多的就是广西和云南的商人。因为广东的工业还在起步阶段,特别是钢铁企业和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工业,这些企业要想真正成熟起来,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做到的,所以目前广东需要的铁轨,大部分还是由这两省的企业供应。就是一些与铁路关联的后勤企业,比如枕木螺钉等方面,他们都接到了大量的订单。
这种情况甚至引起了广东本土企业的不满,他们担心等自己发展起来了,广东的铁路网也就完成了,担心以后接不到订单,享受不到本土发展的红利,所以这些企业还找到了石行要求照顾。
石行当然知道提前完成铁路网,会影响到省内钢铁企业的发展,但是他更知道发展铁路对全局的重要性,更何况,要想真正完成铁路网,广东还有大量支线铁路需要修建,还有工业发展起来后,其他行业对钢铁的需求肯定也会大增,所以他在将这些情况向省内商人仔细通报后,才算是安抚住了这些人。
对于广东铁路的大发展,程宇华当然会全力支持,他巴不得早点完成,根本就不担心将来境内的钢铁行业会接不到订单。因为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全钢舰船的时代马上就会到来。
加上南宁的外贸十分活跃,不仅占据了满清很大一部分市场,而且还占据了兰芳越南全部,日本朝鲜的一部分,甚至连美国的市场都在尝试介入。这些外贸都需要大量商船支持,随着落后的木造船体商船的退出,将来必定需要大量钢造船体的商船来替代。
而且南宁已经开始了工业电气的革命,必定会迎来井喷的*,这些都需要钢铁来支持,所以现在程宇华担心的不是钢铁产能会过剩,而是害怕这些企业准备不足,将来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到时候会不得不选择从境外进口。
为了避免这种不利情况的出现,程宇华不仅要求这些企业尽快开发新技术,而且还要加强工人技术的培训,除此之外,他还悬赏两万,鼓励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新式冶炼技术的探索。不管是何人,只要有了重大突破,就可以被王室科学院聘请为院士,年底还有机会参与鲁班奖的评选。
程宇华虽然不懂冶炼,但是他知道目前钢铁行业的技术很落后,以当前大环境的条件,肯定还有进步的空间。为了鼓励技术创新,他还在年中所公布的有关科技刺激奖励的基础上,参照美国的专利法,制定了南宁自己的专利制度,成立了受理新技术专利注册的专利局,试图以技术的前景利益,来刺激南宁在科技上的进步。
只是这些政策实行的时间尚短,还没有取得明显的成绩,不过程宇华也明白,科技要想进步,必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根据工业部的上报情况来看,目前参与冶炼技术研发的企业,就有攀枝花钢铁厂昆明钢铁厂和广州钢铁厂三家,虽然还没有大的进展,但是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了。
看完了前面有关广东铁路的发展状况介绍,想了这么多关联问题,程宇华收了收心神,直接翻到了交趾和山南两省的内容,老四省他不担心,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这两个新设立省份的发展。
交趾由于起步较早,在去年初就开始了铁路规划,所以其境内已经有部分铁路通车了,其中就有海防…河内,防城…鸿基,河内…越池这三条短程铁路,只是要想完成凭祥…河内,河内…昆明的这两条干线,就还要等到明年年底了。
交趾省的速度虽然没有广东那么惊人,但是进展还是很喜人的,不过山南的情况就有点让人担忧了,从腾冲出发的铁路,才刚刚进入其境内。这还是程宇华为了追求速度,不再要求云南铁路公司兼顾城市发展的情况下做到的,否则按照原来的计划,估计他们现在还在大山里转悠。
对于山南的情况,程宇华也有点无可奈何了,他已经给予了尽可能多的照顾了,不仅降低了铁路对城市的兼顾,而且还派去了大量工程兵帮忙,只是任何帮助都抵消不了自然对人类的阻挠。不过随着程宇华这些措施慢慢起作用,交通部预计山南后面的进展会加快很多。
能做了工作都做了,程宇华现在也只能等了,还好有之前其他省份的好消息打底,要不然程宇华今晚睡觉都会睡不安稳。
正当程宇华放下交通部的报告,准备再看看科技部今年有什么重大发现的时候,刘玉林送来的一封电报,打乱了他的工作安排。》
第一百一一章历史改变了?()
刘玉林送来的是十九师师长刘永福重病的消息,电报是由交趾省长胡秋林发来的,根据电报上所介绍的情况,刘永福是在一个月前突然左腿僵直,完全失去了自由行动的能力。在当地医院经过诊治后,不仅没有起色,反而病情越发严重了。
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刘永福只好回家休养。而胡秋林是无意中的一次探望,知道了刘永福严重的病情。两人之前搭档的时候,刘永福虽然是总督,但是却将全部政务都交给了胡秋林处理,合作了两年后,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刘永福主军,胡秋林主政,将红河总督区很好的演变成了现在的交趾省。可以说,交趾能够这么快建省,与他们两人默契的合作是分不开的。
交趾建省后,刘永福卸任总督,由胡秋林担任省长。两人之前都在一个总督系统内,现在变成了深处军政两个毫不相干的系统,按照南宁的惯例,军政两界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是不能有过多接触的。然而就算是这样,两人平时也没有太多顾忌,交往还是和以前一样密切。
刘永福患病后,也多方求医,一直没有弄清自己的病因,最后还是一个老中医拿出了比较准确的结论。刘永福是由于湿邪内侵,导致经络阻塞,最后形成了关节僵直,不能行动。知道了病因,当地医生却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刘永福只好在家养病,
正因为这样,胡秋林才会在一次去刘永福家串门的时候,知道了对方重病的消息。
胡秋林在调来交趾之前,在南宁市呆过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对南宁很多著名中医都有所耳闻,特别是在康复保健上有很高造诣的华新,目前就在担任越王程传民的医生。因此胡秋林向刘永福推荐了华新。
只是华新年纪大了,不方便出远门,而刘永福又是十九师的师长,没有得到南宁的同意,他是不能轻易离开驻地的,因此刘永福并不方便前往南宁,所以就一直拖了下来,最后还是胡秋林担心老友的病情,亲自向程宇华作请示。这才有了刘玉林现在拿给程宇华的这封电报。
南宁境内医疗条件最好的地方就是南宁市,这里不仅有南宁中医教育的最高学府西南中医学院,汇聚了很多名老中医,而且现在卫生部中医发展规划处正好新得了三千万的拨款,正值大发展的时候,境内其他地方的很多中医都赶到了这里参与商议,这些情况确实对刘永福来南宁治病有很大帮助。
不说刘永福是军中宿将,在交趾有很大威望,光是他是原来历史上的抗法英雄这一点,程宇华也不允许他有什么意外,所以他在看完电报后,立即命令刘永福与副手交接好工作,前来南宁医治。
刘永福与程传民是起兵初期的盟友,同时也是很好的朋友,如今刘永福要来南宁治病,程宇华自然要去通知一下父亲。而且他记得,原史上刘永福此时根本没有得病,可是现在他却生重病了,这让程宇华察觉到了一丝异常,因此程宇华在给河内发去命令后,带着刘玉林来到了程传民居住的地方。
这个世界上能够与程宇华讨论这个问题的,就只有程传民了。
程传民经过了两年的精心修养,身体已经大有好转,前段时间刚好从海南三亚市的疗养地回来,准备一家团圆过年,否则程宇华就只能给程传民拍发电报了。
尽管身体已经好转,但是程传民并没有打算再重新插手政事。不仅是因为程宇华现在做得很好,而且他也确实是厌倦了前半生的生活,如今好不容易彻底脱离了政治,自然不会再去走回头路,因此自从三亚的别宫建好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那里,只有过年或者是其他重要的原因,才回到南宁。
程宇华到的时候,正赶上程传民给小女儿程宜妗辅导功课,看到父亲享受天伦之乐,程宇华本打算在旁边等一下子,不过程宜妗正熬耐不住,注意力早就不在学习上了,一双眼睛到处滴溜溜的看,正好注意到了他,因此刺溜一下下了凳子,跑过来抱住程宇华的胳膊撒起娇来。
“哥哥,哥哥,我已经做完作业了,可是父亲却还要我看书,你带我去玩好不好?”
程宇华宠溺的摸摸小妹的头,说道:“我来找父亲有点事,你去找大姐,大姐肯定又在做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呢。”
不过程宜妗却摇摇头,瘪着嘴说道:“我不去,上次我打碎了大姐的一个玻璃瓶,她还打了我。我已经决定再也不找她玩了!”
程宇华知道,上次程宜妗将大姐做实验的一瓶试剂毁掉了,害的她一个月的成果全部废弃,因此一怒之下追打了小妹几下,没想到小妹居然记仇成这样。
程宇华正打算再劝劝小妹的时候,一旁看着他们的程传民说道:“小妗,今晚不学习了,我和你哥哥还有事要谈,你去找你母亲玩去。”
“真的,那我去了,哥哥父亲你们忙。”程宜妗并不是真要程宇华带他玩,而是找借口不想学习,现在听到程传民说今晚不学习了,高兴得欢呼雀跃起来,一溜烟就不见了人影。
两父子看着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