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家在杭州,自然是不用住客栈的,城里赵家的宅子好几处,谢芸便选了靠城北的一处宅子住了下来。
开始几日,谢芸带着赵皓四处收租,结算各家店铺账务,结果发现赵皓对这些根本不感兴趣,只有听到各处掌柜说到两浙路灾情严重,许多百姓收不上租子时,赵皓便来劲了,大手一挥“免了罢”……几日下来,少主免的租子都上千贯了。
谢芸见得这宝贝儿子实在不是块经商的料,也淡了这条心,索性让他自行活动,只是不许在城中胡闹即可。
赵皓闲得无聊,又如在江宁城中一般,带着赵皓和一干家奴,乘了马车,在杭州城中四处闲逛,领略一番九百年前这座吴越之都的风土人情。
“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苏白两堤,杨柳依依,水波潋滟,烟波渺渺,湖面上画舫往来,一如秦淮河一般风流和热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美景如斯,宛如天堂。
赵皓驾车行于西子湖畔,欣赏着那美如西子般的湖光山色,听着那别具风情的吴侬软语,心头那一腔郁闷稍稍得以排解。
游览了半天,已是日中时分,赵皓就近选了一家店子,点了一桌菜,要了一壶好酒,邀着赵伝共饮。
和风习习,赵皓怡然自得的品味着那一桌精致的酒菜,只觉得这苏杭的菜肴与江宁又稍有不同,尤其是那西湖醋鱼,虽然在南宋时在宋五嫂手中才得以发扬光大,但是在此时已是极其有名,其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鲜嫩酸甜,吃起来别具一番风味。
这家店子不算大,但是因为靠近西湖,而且价格公道,丰俭咸宜,而且菜式繁多,既有精致美味的西湖醋鱼,也有大块的熟羊肉、狗肉,所以生意极好,几乎座无虚席。
“店家,来三斤熟羊肉,打五角酒。”一道粗豪的声音吸引了赵伝的注意。
只见一名身材高大的汉子,背着一个大蓝包袱,站在店小二面前足足高了一个头。要完酒肉之后,便找了一张桌子,一屁股坐了下来,那个大包袱也当的一声砸在桌面上,惊得对面那人急忙避让。
那个蓝色大包袱极其沉重,怕不是有六七十斤,此人背起来却像背着一包棉花一般。
而那长大的包袱里,又斜插一块长长的物品,那物虽然被蓝布紧紧的包裹着,但赵伝见多识广,一眼便看出那必是一柄好刀,怕是有二三十斤重。
赵伝蓦地神色一紧,双眼愈发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人,连酒菜都忘了吃。
满满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羊肉端了上来,接着又来了一大坛酒,那人捋起袖子,便开始大饮大嚼起来。
三斤实打实的熟羊肉,那人风卷残云,一扫而光。
那一坛四五斤的酒水,也如牛饮水一般,提着酒坛咕嘟咕嘟喝几口,再吃几块羊肉,又咕嘟咕嘟几口,羊肉吃完,酒也饮空。
整个过程,不过小半炷香的功夫,看得赵伝眼都直了:“此人真豪杰也!”
赵皓原本正在想着心事,第一次见到赵伝如此动容,不觉也朝那边望去。果然见得一条昂藏大汉,正起身来,提起桌上的大蓝色包袱,便要离开。
仓促之下,赵皓不及多思量,急忙查询此人属性。
不看则罢,一看之后,便惊得目瞪口呆。
卧槽,此人怎么会在此地?
赵皓神情激动之下,蓦地腾身而起,高声喊道:“壮士请留……”
话未说完,那人早已大步流星的奔出了店外,消失在门外的人群之中。
PS:今晚死活还有一章……
第80章 笑声高处哭声高()
(天色未亮,便算是晚上……不算食言)
赵皓眼见得那人已然混入人群之中消失不见,仍旧不甘,快步追出门外,抬头朝大街上望去,只见满大街熙熙攘攘的人流,哪里还见得那大高个的身影,虽然暗自觉得可惜却也无可奈何。
施耐庵的那部小说,一百零八将中倒有七十二人是生造出来的,就算是《大宋宣和遗事》也不可信,所以赵皓对宋江起义的三十六人的名单,除了宋江之外,其余的名字都是持怀疑态度,毕竟那三十六人的名单也是有不同版本的。
如今,名单中一个赫赫有名者,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而且武力极高,叫他如何不激动?
可惜一个转眼,便失之交臂,赵皓只得怏怏而归。
刚刚回到府内,谢芸便将他叫了过去,递过一张大红请柬,笑道:“本州府尊大人有请,却之不恭,去看看也好。”
赵皓在杭州大街上无所事事的溜达了几天,中规中矩,老实本分的很,没整出啥幺蛾子,谢芸心中也放下心来。
赵皓疑惑的打开那张大红请柬,却是杭州知府蔡銎府上送来的。
蔡銎,在水浒中称之为蔡京第九子,其实是第六子。
蔡京只有八个儿子,其中第六子和第八子未有史载,其实是其余六人都是大学士或者学士,唯有蔡銎和老八不学无术,靠的是父亲的荫庇才得以为官,所以声名不显。
三日之后的冬至节,蔡府于西湖之上举办冬至诗会,邀请赵公子参加。
赵皓虽然并无官身,但是毕竟是大宋宗亲,如今驾临杭州,蔡銎府上得知消息,向蔡銎禀报之后,也给赵皓发了一张请柬。
诗会这玩意,赵皓并不喜欢,因为他本身并无诗词功底,只是一昧抄诗,终究是有点尴尬,万一遇上刚好没有应景的诗词,则更是丢人丢大发了,所以赵皓一向是尽量避免参加这种场合。
只是,这一次,赵皓却不得不参加了。
除了蔡銎,他还探知,与会的还有一位贵宾,那便是朱勔。
赵皓心中很想看看那个被列为“六贼”之一,祸乱了整个江南二十年之久的奸贼,到底长得啥样。
最重要的是,如果得假以机会,能将朱勔教训一番,甚至做掉,那才是大功德一件。
……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春节)并重。《东京梦华录》云:“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甚至某些地方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杭州城中,天气越来越凉,但是却丝毫阻止不了士子文人卖弄风骚的兴致,在冬至这种大如年的节日,更是少不了大大小小的诗会。
蔡家一向以书香门第称著,一门八学士,虽然蔡銎本身不学无术,却依旧阻挡不了他那一颗风骚的心,所以在冬至佳节,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诗会。
参加这次诗会的,非富即贵,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贵客要到来,那便是威远节度使朱勔。
诗会在一艘大船上进行,这原本是一艘运石头的大船,比起寻常的画舫要大了好几倍,根本无须像谢家那样将几艘画舫连在一起,便已足够迎接过百人的宾客。
今天的诗会比起往日的诗会似乎更为重要,所以那些预约好的青楼的头牌都早已过来,而那些士子书生,也随后早早入席。
赵皓自然也不敢托大,带着赵伝和梁烈两人,随着一干士子书生登上了船。
他头戴白玉冠,身着一袭紫衫,长身玉立,一米七八的个子在众人丛中显得超逸绝伦,一时引起不少人纷纷侧目,不少人在打听这是哪一家的公子。
此时的会场已来了不少人,在梁烈递上请柬之后,便有人急忙迎了上来:“赵公子,这边请!”
这一声“赵公子”,又引得四周一片惊奇的目光,杭州城姓赵的原本就难见,而能称为“赵公子”且受到府尊大人邀请的更是头一次,使得众人愈发好奇,纷纷猜测赵皓的身份。
就在此时,突然赵皓心头莫名的感觉到一缕寒意,这种寒意是在当日阴义刺杀那个晚上才出现过一次。
他蓦地回头,正见得一名身材高大的身影转过头去,看打扮应该是郑府雇来的布置会场的帮工。
赵皓心底蓦地一跳,急忙趁那人尚未离开之际,查询了那人的属性,不觉心中又激动起来。
此人正是前日他要寻找的那名好汉,想不到在此地又遇上。
赵皓心中正踌躇之际,那人又已离开了会场,消失不见。
刹那间,赵皓心头有一种预感,今夜将是杭州的一个不寻常的夜晚,那人混入诗会之间,必有所图,不是冲朱勔而来,便是冲蔡銎而来,抑或两人皆有图之。
一身华服的蔡銎一出现,便引得众人齐刷刷行礼道:“恭迎府尊……”一时间连乐曲、嘈杂之声都戛然而止。
赵皓抬头望去,只见他蔡銎中等身材,但是一双眉毛倒竖,倒吊三角眼,鹰钩鼻,面带阴鸷之色,所谓相由心生,一看便是一副奸贼模样,令人望而生畏。
蔡銎,蔡京第六子,新任杭州知府不过半年多,便无恶不作,欺男霸女,尤其是喜欢强抢民女,但得看上哪家女子,便使人强行抢到府上去施暴,不少刚烈的女子当场寻了短见,杭州城中百姓恨之,称其为“蔡虎”。
蔡銎与一名四十余岁的华服中年人并肩而来,那人却是相貌堂堂,身高在一米七五以上,浓眉大眼,脸型方方正正,白面有须,看起来颇有几分儒雅之气,比起蔡銎的卖相要好看得多。
“朱勔,武力:35,智力:76,政治:53,统率:34,健康值:87。”
自来是人不可貌相,此人看似翩翩君子,生得一副好皮囊,却是祸害荼毒江南二十年的巨贪,名列六贼之一。
就在此时,赵皓突然又看到了那道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蔡銎和朱勔两人不远处,约十余步,那神态颇有点虎视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