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演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常遇春也接着说道:“元帅,让常某留在城里!”

第三百二十五章空城计() 
朱元璋见状,对二人说道:“我留在这里,可以更好地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只要你们行动得快,我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是啊,朱元璋是堂堂红巾军的都元帅,留在池州城里自然可以更好地吸引陈友谅的注意力。

    徐达、常遇春听朱元璋这么说了,也不好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得听从朱元璋的安排,带上几万大军往东南方向的九华山开去。

    临走前,徐达略有些担忧的对朱元璋说道:“如果陈友谅的军队真的来攻打池州了,如果情况真的很危急,元帅可以考虑先放弃这个地方!”

    徐达如此关心朱元璋的安危,让朱元璋很是感动。

    朱元璋幽幽说道:“徐兄弟尽管放心,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会照你的话去做的!”

    徐达、常遇春是在一个夜里离开池州城的,离开得悄没声息的,连池州城里的老百姓都不知道他们去了何处。

    不过,徐达、常遇春在往九华山开去的时候,一边牵挂着朱元璋的安危一边在想着一个问题,那陈友谅,真的会很快地来攻打池州吗?

    还真的让朱元璋料着了,徐达、常遇春开往九华山后的第三天,陈友谅的军队就从安庆向池州开来。

    也不仅是陈友谅的军队了,连陈友谅自己,也参加了这次攻打池州的行动。

    陈友谅是这样安排的,叫那吴三省带三万多步军渡到江南,从东边攻打池州,而他则带两万多水军沿长江北上,从西边夹击池州。

    陈友谅对吴三省说道:“朱元璋两次攻打安庆不果,我这次要一举拿下池州!”

    吴三省听了陈友谅的话后很兴奋,拿下池州,就能让朱元璋真正知道他吴大将军的厉害了。

    一个人一兴奋,就很容易忘乎所以,加上曾在安庆城内击退过朱元璋和常遇春,吴三省就更加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了。

    有这种心理在作怪,吴三省便想一步就跨到池州城下,率先把池州拿下来,在陈友谅的面前显露一下自己的才华。

    因为据侦察,吴三省得知,池州城里已经没有多少朱元璋的军队了。

    吴三省虽然不可能一步就从安庆跨到池州,但他的行军速度确实很快。

    凌晨从安庆出发,黄昏时候就赶到了池州城的东边,一天不到的时间,他和他的部队至少走了一百多里。

    而当他赶到池州城外的时候,陈友谅的水军才刚刚开到枞阳附近的江面上。

    如果吴三省开到池州城东边之后马上就接着攻城,那说不定吴三省就能立下大功一件:攻进池州城里。但吴三省没有这么做。不是吴三省不想这么做,他行军那么快就是想的率先攻打池州。

    吴三省没有立即向池州发动攻击,是因为他心里没底,有点害怕。朱元璋身边只有五千兵马,为什么会令吴三省感到害怕呢?

    原来,吴三省行军速度这么快,朱元璋也感到意外。

    即使徐达、常遇春得到消息马上从九华山赶来,至少也要花上半天的时间,而有这半天的时间,吴三省差不多就可以攻进池州城了。

    所以,朱元璋就决定,要想个办法来拖住吴三省,为徐达、常遇春突袭吴三省争取时间。

    在吴三省的军队还没有开到池州城外之前,朱元璋命令把池州城的东城门打开,孤身一人上了东城门的城楼,很明显,朱元璋是在学诸葛亮玩“空城计”。

    朱元璋命令打开东城门,其手下大为震惊,其实朱元璋的心中也是一阵忐忑。

    这空城计若是被发现了,他当即恐怕就要命陨东城门。

    好在吴三省吃了朱元璋这一套。

    吴三省开到池州东边之后,马上就带着一干手下赶到池州城外察看。

    吴三省看到朱元璋的瞬间便感觉大惑不解。

    “朱元璋这是玩的什么鬼把戏?”

    吴三省猜不透朱元璋的目的,但是让知道朱元璋为人诡计多端,他不可能就这样轻易地让自己进城,城内定有什么鬼名堂。

    接着吴三省便有了退去之心,等陈友谅来了再谈攻城的事。

    有了退去之心,吴三省原先的锐气和豪气就消失了。

    他不仅不再想着攻城的事,反而命全部队东撤二十里安营扎寨、防止遭到朱元璋的什么暗算。

    吴三省将部队东撤二十里,不仅丧失了一个攻打池州城的绝好机会,而且加速了自己灭亡的进程,因为他向东撤得越远,离九华山就越近,这样就为徐达、常遇春的西进节约了许多时间。

    如果当时的吴三省能够靠近了看朱元璋,便会发觉自己东撤是多么的愚蠢。

    等确知吴三省的军队已经东撤之后,朱元璋抹了一下满脸的汗水,然后长出一口气道:“那个诸葛亮确实了不起!”

    手下的一众将领接着问朱元璋下一步该怎么做。

    朱元璋回道:“先把城门关上,然后把所有能打仗的人都集中到这里,等徐将军常将军在那边打起来了,你们就一起冲出去,痛打吴三省!”

    说完之后,朱元璋又对他军头领俞通海说道:“如果在击溃吴三省之前,那陈友谅赶到了,你就拚死地顶上陈友谅一阵,哪怕把你的水军都拚光了,也要坚持到我们把吴三省彻底击溃为止!”

    俞通海见朱元璋下了死命,便拱手应道:“是!”

    此时却说吴三省中了朱元璋的空城计,失去了绝佳时机。

    待到徐达、常遇春赶来时,吴三省才恍然大悟,才知道池州果然是一座空城,他在心中不时的大骂朱元璋太过奸诈,可这时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在徐达和朱元璋的夹击下,吴三省全军被歼,最后被活捉。

    朱元璋得胜后,率人马回到应天,他要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进攻陈友谅。

    可就在这时,那陈友谅却率先发难,朱元璋刚回到应天,陈友谅的水军就攻过来了。

    而且,陈友谅这一回进攻的对象,不是池州,也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而是应天城的南方门户太平。

第三百二十六章应天城破() 
陈友谅在江西鄱阳湖一带纠集了二十余万兵力,包括大小战船近七百艘,从江州出发,顺长江水而下,置朱元璋的地盘池州、铜陵和芜湖等据点于不顾,直达太平,向朱元璋发起了面对面的挑战。

    陈友谅不仅兵马众多,而且那些战船也好生了得。

    六七百艘战船中,有一百多艘大战船。这可不是一般的大战船。

    这些战船的吗名字也甚是唬人,什么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啊,光听到这些战船的名字就足以让人感到心惊胆颤了。

    而实际上,陈友谅这些战船的名字也不是白取的,但就战力而言,这些战船的确是当得上这些名字。

    陈友谅如此兴师动众,当然不只是要攻占一个小小的太平。

    他是想先把太平拿下来,然后以太平为落脚点,去攻打朱元璋的大本营应天。

    太平距应天只有不到二百里路,打下太平,就等于是打到应天的大门口了。

    陈友谅本来想,二十多万大军,六七百艘战船,攻打一个小小的太平府,还不像随手捏死一个蚂蚁那样轻松自如?

    然而,陈友谅一连向太平猛攻了三天,竟然没有攻下来。

    陈友谅连攻太平三天失手,固然与太平府城墙比较坚固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驻守太平的朱元璋的将领太过英勇了。

    因为太平是应天城的南方门户,所以朱元璋就派了两个得力大将镇守。

    一个是在朱元璋军中赫赫有名的黑脸猛将军花云,花云的勇猛之名,在朱元璋军中仅次于常遇春,另一位大将叫朱文逊。

    如果花云和朱文逊的身边,有个一两万人马,那陈友谅要想拿下太平城,恐怕很不容易。只可惜,由于朱元璋在长江沿线及皖南浙东一带发展太快,兵力都分散了。当时的花云和朱文逊的身边,只有三千兵马。

    紧紧靠这兵马要想抗住陈友谅的二十多万军队,又是谈何容易。

    所以,尽管花云和朱文逊连续打退了陈友谅的三天进攻,但手下的弟兄已所剩无几,而且,在第三天的战斗中,朱文逊不幸中箭身亡。

    尽管花云勇猛抗敌,但最终还是被陈友谅抓住乱箭射死。

    而花云和朱文逊的牺牲,以及应天的失守,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个莫大的打击。

    攻占了太平之后,陈友谅十分得意,以为应天城指日可下。他这么想当然是有道理的。

    应天城内,朱元璋的兵马不过十万,而水军只有一百多艘战船,短时间内,朱元璋还无法从别处调集兵马,即使朱元璋有时间从别处调集军队,那朱元璋的地盘就得大大地收缩。

    所以,陈友谅反而不急于去攻打应天了。

    毕竟应天毕竟是朱元璋的大本营,要去攻打,总得要准备准备。

    而且在攻打应天之前,他还要去做一件事情。

    陈友谅派亲信张定边把徐寿辉接到太平,后又杀死了徐寿辉,还对外谎称徐寿辉暴病不治而亡。

    杀死徐寿辉的第二天,太平一带连天的大雨,雨点不仅密,而且大,砸得人都不敢轻易地睁眼。

    然而陈友谅等不及了,带着一帮人,冒雨跑到太平附近的五通庙里,先祭天地,后祭祖宗,然后就自封为皇帝。

    为显示与徐寿辉的不同,陈友谅改“天完”国号为“大汉”,将都城从汉阳迁至江州。

    原先的“天完”政权,邹普胜是太师,为表现自己“知人善任”及笼络人心,陈友谅依然让邹普胜做“大汉”政权的太师。

    只不过,邹普胜是有职而无权,真正有权有势的,是张必先和张定边二人。

    张必先做了“大汉”的丞相,张定边做了“大汉”的知枢密院事,还兼着太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