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县令连忙道:“虞侯是请都请不到的贵客啊,今日有幸光降僻县,本县定要好好款待虞侯才是啊!”
吴道和武松从县衙出来,吴道松了口气,笑道:“还好还好。”
武松不解地问道:“大哥何出此言?”
吴道看了看四周,见没什么耳目,便小声道:“我刚才还以为我做的事情暴露了,所幸虚惊一场!”
武松道:“此时大哥收拾的比较利落,只要他们找不到那王英大哥一定会无事的!”
闻言吴道轻叹一声,后悔不已的说道:“唉,早知如此就该了结了那王英的性命,没想到这王英如今倒是成为了我的心腹大患!”
第四百二十七章京城()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整个东平郡都大张旗鼓搜索强人,声势很大,不过没过多久,便渐渐偃旗息鼓了。
不管是知府还是各县衙门,对于这件案子都渐渐地开始敷衍了事起来。
那位丢了大批财宝的益州知府虽然非常郁闷,但心里也非常清楚,财宝被绿林强人劫去,想要找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于是只好振作精神,打算重新再搜刮一批民脂民膏给蔡京送礼。
关于这位知府贪赃枉法的事情就不多说了。
酒馆里,吴道请来了本地的许多地主和商贾,商量着一桩大买卖。
所有地主和商贾都热情高涨的模样,因为吴道放出的这桩买卖实在是太诱人了。
最后,吴道与众位地主和商贾敲定了,吴道买下城外一座废弃的山庄及三百余亩良田数千亩荒地和大片的山林,总金额一万一千余两白银。
吴道当场和众位地主商贾签字画押。
吴道向众人交付了钱款,而众人则向吴道交付了地契文书,双方财货两清。
吴道在买下城外的大片土地后,当即开始招募流民和本地工人,一则开垦那几千亩荒地,一则整修那座废弃的山庄。不久之后,本县的百姓们便发现,城北十几里外的那片荒地和山岭热闹了起来,许多人在山上山下忙碌着。
县令听说了这件事情,专门叫来吴道询问。
吴道用早就想好的说辞搪塞了过去,县令只当吴道和武松在外地发了大财而已,也没放在心上。
……
时间飞快地流逝,不觉酷夏过去,空气渐渐地凉爽了起来。
城外那座废弃的山庄已经焕然一新了,坐落在山腰之上,面对着阳谷县城,掩映在翠柏修篁之中,远远望去,只见泼墨似的浓稠绿色之中点缀着屋宇楼台。
山庄不是很大,比县令借给吴道居住的那座院落稍大一点,分为前院后院,后院的树木竹林尤为茂盛,郁郁森森,木楼高台之间都只能朦朦胧胧地看见一点影子。
山庄面前是一望无尽的广袤荒地,不过如今都已经被陈枭招收的流民开垦成了农田,可以想象,明年的这个时候,将是一派麦浪翻滚的喜人景象。
一条小河在这一片农田的边缘处流淌而过,河上架着一座木桥,连接着一条大道,穿过农田一直延伸到山庄前的山脚下。
在山庄的后面,则是一片山环水绕、密密森森、雾气冉冉、鸟声不绝的景象,那也都是吴道买下来的产业。
与前面不同,后山是禁止人随便进入的,每天后山总会出呐喊声和喊口号的声音,似乎非常忙碌似的。
此时吴道正在房间之中,门外的的走廊上突然传来了脚步声,随即脚步声进了房间,进来的是一个年长一些的婢女,躬身道:“公子,二爷来了!”
“快把二爷请进来!”
婢女应了一声,连忙离开了房间,片刻后,引领着背着包袱戴着范阳毡帽提着哨棍的武松进来了。
吴道见武松这样一副打扮,吃了一惊,连忙问道:“兄弟,你要出远门吗?”
武松摇了摇头,面露尴尬之色,抱拳道:“大哥,小弟,小弟想要搬出来和大哥住在一起!”
吴道见此便知道怎么回事了,笑道:“这有什么问题呢!”
吴道让武松坐下,武松把哨棍和包袱放到桌脚边,摘下范阳毡帽,也放到桌角边,坐了下来,叹了口气。
吴道不解地问道:“兄弟,出什么事了?”
武松摇了摇头,拿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一口干了,见武松不说,吴道也只好陪着武松喝起了酒。
武松烦恼在心,借酒浇愁,不知不觉,便喝得酩酊大醉了。
吴道派人安顿好了武松。
……
第二天一早,吴道和武松来到县衙应卯。
县令见到两人,流露出欣喜的神情,站起来,走到两人面前,说道:“本县有两担财宝准备送上京城送给蔡太师,以报答太师对我的知遇之恩。
然而如今世道混乱,处处都是流民盗匪,须得两个武艺高强之人一路护送才好。
因此本县就想到了二位都头。二位都头莫辞辛劳,替本县走这一趟如何?”
吴道抱拳道:“大人有命不敢不从,我就和二弟走这一趟。”
县令大喜,“既如此,二位都头明天早上过来吧。二位都头须要多少人护送?”
吴道对于这方面不是很了解,看向武松。
武松道:“只须几个土兵化妆成脚夫挑着就可以了,若是大张旗鼓,只会招来无数强人的抢劫,这一路上京千里之遥只怕应付不过来。
因此不如化装成普通的客商带着宝贝上京,如此便神不知鬼不觉了。就算路上碰到几个毛贼,我和大哥也足以应付!”
县令觉得武松说的有理,点头道:“就按武都头说的办!”
吴道和武松回到城外山庄,准备出远门的事情。
吴道有自己的打算,其实他早就想要上京了。
吴道早就计划带一箱财宝到京城和蔡京拉上关系,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只是初来乍到的人生地不熟又没有机会,因此这件事就一直搁下了。
这一次县令要他和武松进京送礼,正是一个好机会。
次日早上,陈枭便和武松离开了山庄。
先来到县衙,领了宝担,然后让两个土兵挑上,告别县令,县令千叮万嘱。
吴道和武松领着两个挑着宝担的土兵离开了县衙。
从县城出来后,沿着官道向北行进,途经山庄前时,和早就在此等候的李龙等五十个人会合了,这五十个人中间也挑着两个担子。
两个土兵见此情景,倒也没多想,反而觉得人多安全一些。
一行五十几个人沿着官道往北边行进。
陈枭他们这一行人一路上晓行夜宿,用了十几天时间才到达京城。
那京城与阳谷县完全不同,占地面积极大,一眼望不到头。
城墙高耸仿若绝壁,谯楼如同山峰,无数旌旗排列在城墙之上随风起舞,好似云涌。
第四百二十八章蔡京()
城内人物俊雅,文采鼎盛,酒楼中半醉的诗人引吭高歌,青楼里妩媚的佳人抚琴清唱。
大街上旗斾飘飘人流如织,小巷中货郎吆喝孩童嬉戏。
屋宇绵延起伏好像层峦叠嶂,重重楼台笼罩着烟云霞光。
这真是一幅太平盛世的美丽画卷。
吴道一行人在迎宾客栈中安顿下来。
吴道从小二那里问明了蔡京的住处,当即领着武松及四个私兵,挑着四个宝担离开了客栈前往蔡京府邸。
来到蔡京府邸外,只见高高的围墙内,宫殿楼阁鳞次栉比望不到尽头。
吴道走上台阶,朝把门的一个卫士抱拳道:“我是阳谷县的都头,奉县令大人使命来拜见太师!”
卫士打量了吴道一眼,没好气地道:“你一个小小的都头就想见太师大人,简直是笑话!”
吴道忍着怒火,掏出一块两三两重的银块递给卫士,卫士的嘴脸立刻变了,变得和善了许多。
吴道抱拳道:“烦恼兄弟代为通禀一声!”
卫士道:“你这个人识眼眉,很不错,我就辛苦一趟去替你通报一下吧!”
随即转身从大门边的一扇小门进去了。
片刻之后,那个卫士领着一个身着黑色官服裹着青布头巾的中年男子出来,来到吴道面前。
卫士对中年男子道:“就是这位都头要见太师大人。”
中年男子打量了吴道一眼,傲然问道:“你见太师大人有何事?”
吴道猜测对方可能就是管接人待物事宜的太师府虞侯,抱拳道:“我是阳谷县县令大人手下都头,特奉使命携带礼物来谢太师提携之恩!”
中年男子哦了一声,随即流露出为难之色,“太师大人此刻正在休息啊,不好带你去见他!”
吴道暗骂一句,掏出一只五两重的银锭塞给中年男子,抱拳道:“还请虞侯方便方便!”
中年男子掂了掂手中的银锭,赶紧塞入怀中,微笑道:“都头在此稍后,我进去通报!”
吴道抱拳道:“有劳了!”
中年男子笑道:“好说好说!”随即便转身进了小门。
吴道回到武松身边来等候。
见武松面有不悦之色,知道他在想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兄弟要是觉得委屈,就先回去吧!”
武松摇了摇头,“我陪着大哥。”
吴道笑了笑。
不久之后,那位虞侯笑呵呵地疾步出来了,说道:“多亏了我在太师面前说好话,太师才答应现在见你们!”
吴道道了声谢,又掏出一只银锭塞给了虞侯。
虞侯欢喜不已,把银锭塞进了怀里,引领着吴道几个人从小门进去了。
来到一座侧厅,看见一个老者正坐在上首主位上喝茶。
那老者穿着大红的锦袍,非常富态,颌下三缕长髯,气质非常慈祥。
吴道有些意外,有名的大奸臣蔡京居然会是这个样子?果然是大奸若忠啊。
虞侯朝蔡京抱拳道:“启禀太师,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