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吴道已经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
他只知道眼前的人都是敌人,他不知疲倦的挥洒的剑气,战场之中剑气纵横,剑光四溢,吴道周身已经叠下了一层厚厚的尸体。
他即便是实力惊人,但在数不尽的滁州守军围攻之下,身上也难免增添了两道伤口。
好在吴道体质异于常人,身上就算是有伤势,也丝毫不能影响到他的战力。
一剑,两剑,已经不知道挥出了多少剑。
在吴道体内的功力所剩无几,心神疲惫之时,汤和率军赶到了。
汤和率军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敌人的军阵之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他看到了浑身染血,摇摇欲坠的吴道,还有吴道身旁的一地尸体。
那一地断臂,断腿,人头,屎尿鲜血,大肠小肠,纵然是以汤和的心性都看的有些反胃。
汤和强忍住难受,大喝一声:“杀!”
“杀!”
“杀!”
“杀!”
汤和手下的士兵还有吴道手下的士兵,大吼三声,便嗷嗷叫的杀向滁州守军。
日暮西山,晚霞渐起。
这一战不知过了多久,知道场中没了滁州守军的踪影,士兵们终于放下了紧绷的心神。
他们或端坐在地上,或坐在敌人的尸体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汤和下马扶住了吴道。
到了现在汤和才发现,吴道已经没了意识。
汤和的心中对吴道顿时升起了敬意。
这是一个无敌的战神,这是滁州一战最大的功臣。
汤和敬佩吴道,他知道若是没有吴道,就没有这场胜利。
………
此时北门和西门战斗也结束了。
整个滁州城已经成了血色。
无形之中似有无数冤魂在滁州的上空咆哮。
“轰隆!”
天际传来几声雷响,转而就下起了磅礴大雨。
大雨冲刷着地面,雨水与鲜血汇聚在一起成了一条血河。
朱元璋与李善长二人身披蓑衣淌着血河来到了吴道所在的南门战场。
看着场中遍地的尸体,朱元璋弯腰伸手在水中沾了一下,他的手掌像是抹上了一层鲜血,红的妖艳。
朱元璋又握了一下手掌,他敢接整个手心都是粘粘的。
朱元璋又将手身在空中,待雨水将手掌冲刷干净之后,感叹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一切也不知是对是错!”
李善长叹道:“战争无关对错,要怪就怪他们是异族吧!”李善长话落,又悲戚道:“只是可怜了我那么多的汉家儿郎战死疆场!”
朱元璋重重的叹息一声,走到了汤和的身前。
朱元璋略有些心疼的看着汤和怀中的吴道。
朱元璋从汤和的怀中接过吴道,又轻叹一声,道:“进城吧,一起去看看这个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拿下的滁州城!”
朱元璋说完就抱着吴道率步走进了滁州城。
汤和与李善长二人在后面跟随。
几人来到滁州的达鲁花赤府。
此时达鲁花赤府,已经人去楼空。
数不尽的百姓冒着风雨,将达鲁花赤府包围了起来。
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也率领着队伍赶到了这里。
滁州的百姓满欢希咦的盯着朱元璋等人。
朱元璋将昏迷中的吴道交个汤和等人。
他走到了前面,面对这滁州的百姓。
滁州的百姓略有些畏惧的后退了一步。
朱元璋当即便明白这些百姓是被滁州的守军欺负惨了,百姓们在看到他们之时,也把他们与之前的守军相提并论了。
朱元璋上前深吸一口气,道:“请各位父老乡亲放心,我朱元璋入住滁州之后,绝不扰民不伤民!”
有了朱元璋的保证,百姓们终于安心了。
滁州是谁的和他们并没有关系,他们只是想好好的活下去罢了。
大多数人放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但还有一批留了下来,目测之下,足足有五百多人,大多都还是青壮年。
他们的手中还拿着锄头,耙子,菜刀,擀面杖。
毫无疑问,之前就是他们这些人在城中袭击滁州守军,里应外合之下,这才让汤和等人轻易的那些了滁州城。
朱元璋目光炯炯的盯着这些人。
这时,还是之前煽动百姓造反的那个老汉率先说道:“将军,您能否收留我们?”
朱元璋一看之下,嘿,这不就是他手下的那个与元军有着血海深仇的老兵吗?
朱元璋心思一转,便明白了这老兵的用意。
第一百四十七章 约法三章()
就是不知这个老兵是谁安排的,用在这个地方是在是神来之笔,正好也让他省了一番口舌。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撇了李善长一眼。
李善长却是略有深意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恍然,若没猜错的话,这老兵就是李善长安排的了。
任谁能想到,李善长在战端未开之时,就已经在滁州城中埋下了暗桩。
朱元璋这时也不得不佩服李善长的眼光了,李善长的这份心计也实在可怕。
朱元璋也不由庆幸,好在这李善长是他的人,若是敌人,他恐怕就要寝食难安了。
……
老兵看着朱元璋正在深思,不由的再次出声说道:“将军,您能否收留我们?”
老兵一语惊醒了正在深思中的朱元璋。
朱元璋暗咳一声,不慌不忙的说道:“你们明天上午来这里报道就是!”
有了朱元璋的承诺,剩下的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但还有四个人留在了这里。
一个老兵,还有三个青年。
四人这时躬身做暨,道:“拜见将军!”
朱元璋拂手笑道:“不必多礼!”
朱元璋又看看这三个青年,三人的身上皆有一种军人特有的硬朗气质,朱元璋便明白这三人应该也是李善长安排的了。
朱元璋又接着道:“你四人率领百姓策应汤将军攻破东门,此战你们功不可没,让我相信该怎么安排你们!“
老兵闻言,急忙说道:“老汉已经报得大仇,无憾已,也没什么想要的!”
另外三个青年也连说不要。
朱元璋的嘴角闪过一抹笑意,又道:“不要怎么行,有功就要奖,这样吧,你们就先从百夫长做起吧!”
三位青年急忙拜谢道:“多谢将军!”
只有老汉不为所动。
朱元璋疑问道:“您老难道不乐意做这个百夫长?”
朱元璋话落,在场的人都将目光转向老汉。
只听老汉说道:“老汉不是不满意,只是老汉如今已年老体衰,不想在拖累将军,还请将军慈悲,赐老汉几亩良田,就让老汉在这滁州城中了此余生吧!”
朱元璋沉吟片刻,又看看深厚的达鲁花赤府,他的心中也正好有了在这滁州定军的打算,心思一转,道:“你就留在府中为当个管家吧!”
老汉闻言,迟疑片刻,随即急忙拜道:“多谢将军!”
朱元璋又看向三位青年,越看就越觉得这三人不同凡响,颇有大将之资,若是好好培养的话,定是难得的人才。
对于如今的朱元璋来说,他最缺的便是人才。
他的心中也有了着重培养三人的心思。
朱元璋问道:“你三人叫什么名字?”
三位青年依次说道:
“属下,蓝玉!”
“属下,徐达!”
“属下,常遇春!”
“蓝玉?徐达?常遇春?”朱元璋低声呢喃,转而又道:“你们很不错!”
朱元璋说完,又看了看天色,一阵电闪雷鸣过后,雨更加的大了,一众人皆是浑身湿漉漉的站在雨中。
朱元璋将目光转向冯国用,道:“你去将士兵们安排下住处,明日统计一下一下伤亡!”
冯国用当即抱拳应道:“属下领命!”
冯国用随即便拉上冯国胜,兄弟二人一齐领着队伍,去为士兵们寻找住处。
说是寻找住处,其实也就是去找滁州守军的军营,这个比较好找。
在大街上随便找个老百姓一问,就能够找到军营所在。
……
朱元璋又对蓝玉,徐达,常遇春等人说道:“今晚你们三个就留在达鲁花赤府吧!”
三人一脸喜悦的抱拳致谢。
朱元璋又说道:“一起进去吧!”
朱元璋说完便摔步进了达鲁花赤府。
汤和,李善长等六人也急忙跟上。
朱元璋进去先住处,把吴道还有蓝玉等人安顿好之后,便与汤和,李善长二人一起商讨接下来的事宜。
达鲁花赤府中有一个花园,花园的中间有一凉亭。
三人便在这里席地而坐。
只听朱元璋问道:“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整顿城内的秩序,你二人有何良方?”
汤和默然,让他打仗还行,至于整顿秩序,那还是算了,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汤和将目光转向李善长。
李善长稍作沉吟,随后抬头道:“治理秩序有两法,一,张贴安民告示,在告示上面详细的叙述我们的来历,再减少一下税收,便可安抚人心,二,制定条文制约红巾将士!”
朱元璋闻言,疑道:“张贴安民告示还有理据,但制定条纹制约我们的士兵,这我就有颇有些理解不了了,还请先生详说!”
李善长叹道:“我们手中的士兵颇有些良莠不齐,来自濠州的一万士兵军纪较为严明,我们倒是不用担心,来自冯家庄的士兵有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在,也倒可以无忧,但来自于驴牌寨的士兵可就不好说了,毕竟在收服他们之前,这些人可是土匪贼寇一类,难保他们在这滁州城中不会做出欺压平民的恶事!”
朱元璋低头思虑片刻,过了稍会才说道:“先生所忧不无道理,但依先生来看,应怎样制定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