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旧是青衣纶巾,风度翩翩,孙乾闲庭信步,和身旁的人一边诉说着什么,一边开心的笑着。
“公佑先生!!子陵盼你盼得好苦啊!”
孔武看到孙乾的影子,火速的便往孙乾所在的地方赶去。
“公佑先生,你可回来了,子陵可是翘首以盼先生赶紧归来啊!”
看着眼前满头大汗的孔武,风尘仆仆的孙乾心里禁不住被触动了一下。
“谢主公牵挂,乾幸不辱命,把国渊先生说服,这位便是国渊国子尼先生!”
孙乾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指向了身边的中年人。
方脸宽额,双眼中带着坚毅之色,穿着粗布麻衣,朴素的装扮却并未能掩盖住国渊身上的一股浩然正气。
此人必然是个刚正不阿之人!!
这是国渊给予孔武的第一印象。
“参见公子!”
国渊看到孙乾与孔武攀谈,心中明白这应该就是孙乾一路上所说的孙乾的主公,当即准备拜到。
看到国渊准备鞠躬,孔武先其一步把国渊拖了起来。
“国渊先生,以后见面无需这等俗礼,随意一些即可。”
“之前因有要事,未能亲自前去拜访国渊先生,只能请公佑先生代为转达武之意愿,还望先生莫要心存芥蒂!”
看着面前的国渊,孔武心里可是乐开了花,国渊被劝来了,以平原的富庶,想必屯田制在接下来的两三年中必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自己的粮草命脉看来就要决定在此人手中了。
孔武心里想着,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起来。
“公子,渊来时曾与公佑约法三章,望公子明鉴!”
“噢?先生请说!”
听到国渊口中一直叫着自己公子,孔武还以为是国渊还不适应,原来还有约法三章这一出,孔武不禁有些好奇。
“第一:在下的几位朋友与在下相交莫逆,希望公子能让他们一起来协助我;第二:若公子三月之内取不下一块地盘,那么渊便会另投明主;第三:在公子取下地盘之前,我只会称呼公子为公子,请公子勿要勉强于我。”
“若公子能够答应我这些要求,三个月之内,国渊当牛做马,任公子差遣!”
国渊一字一句的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而孔武算是听懂了,这国渊并未认自己为主,如果自己能够拥有自己的根基,那么国渊才愿跟随自己。
孔武下意识的看了孙乾一眼,换来的却是孙乾不管不顾的眼神。
孔武无奈,只能叹了一口气说道。
“先生愿意前来相助子陵,子陵已经是感激不尽,些许要求又算得了什么?三个月的时间,子陵定然不让先生失望!”
“那渊就代表我众位兄弟多谢公子了!”
“好!那咱们现在就去这小酒馆中吃一顿酒,为公佑先生和子尼先生接风洗尘!”
说完四人便有说有笑的朝着小酒馆中走去。
======================================================================
孔武向孙乾和国渊讲述了自己已经受到孔融的举荐就要成为县令的事情,两人都异口同声的恭喜着孔武,四人高谈阔论,举杯对饮。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四人才从小酒馆走出来,天色将晚,北海城内已经没有了多少行人,小摊小贩也都收拾自己的东西回到了家中。
四人只好先找了个客栈便休息了下来。
翌日清晨,孔武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便在楼下的院子中练起了太极拳,很久没有练习,略微有些生疏,但是不多时,孔武手底下的拳风越来越顺,打得也是越来越顺手。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捧”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近,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牵动着太极拳的奥义,孔武在这小小的院子中操练着太极拳。
殊不知准备来练功的太史慈,早起的孙乾国渊都在默默的注视着自己。
太史慈看到孔武的太极拳,虽然动作很慢,但是却招式沉稳,隐隐有四两拨千斤之意。
孔武就这么练着,太史慈就这么看着,越看太史慈心里越惊。
孔武的太极拳,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则万物不可近周围,柔则万法不可加其身。
虽然看起来毫无攻击性,但是太史慈有种感觉,要是现在上前去和孔武对练,那么自己肯定不会是大哥的对手!
终于,孔武打完了整套拳,这才收功凝气,一套太极拳已经很久没有打了,打完之后孔武竟然感觉有些气喘吁吁的。
“呼,这身体真差,看来以后要多练练了!
“大哥!”
“哦?子义,何时醒来啊,公佑先生和子尼先生也在啊!”
孔武一回头,看到三人都站在院中看着自己,不禁有些纳闷。
“大哥!你刚刚练的这是什么拳?我怎么从没见到过,而且这个拳怎么那么慢,但却给我的感觉是攻无可攻的感觉!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好了,三弟,这个叫太极,乃是我师傅他老人家创下的一种拳法啊,等回头有空了我在教给你。”
“咱们先去吃饭,一会儿午时还有事呢!”
“诺!大哥!”
四人在客栈点了几碟小菜便开始吃了起来。
“主公,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孙乾当先问道。
“公佑先生,还有一个月时间,我得先去一趟幽州,那里正有一桩大买卖等着我去做!今日下午就要动身!”
“而公佑先生和子尼先生,我希望你们两位能够先一步到达平原,帮我探探路,我总感觉这次赴任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第30章 :闻天师偶遇马商…()
“适才与两位先生相见,便要匆忙分开,武心中极为不舍,此乃武之过,还请两位先生海涵!”
“主公说的哪里话,咱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百姓,为了大汉天下,还请主公莫要再提此言,尽心竭力为百姓做些事才是!”
“谢先生教诲,那武就不多送了,还请二位先生一路小心为上,武万万可不能失去二位先生!”
四人从小酒馆中出来之后,马商杨辉和贺庚还未到达北海,孙乾和国渊便提出二人要先一步前往北海探查情况,孔武无奈只能答应。
孔武依依不舍的送孙乾和国渊到北海城门口,一番相送这才罢了。
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孔武只能暗暗的叹了口气,转身回到了城中的酒馆。
时近午时,孔武和太史慈就在这小酒馆中和边聊边小酌一番。
自从上次破庙之后,两兄弟就再也没有这么放松的聊过了,两人一问一答,孔武的太极,后世练兵的方法,孔武毫无保留,通通一股脑的全告诉了太史慈。
太史慈饶有兴致的听着自己的大哥侃侃而谈,自己则边喝酒边吸收学习着。
太史慈的悟性令孔武略微的吃惊,往往自己一句话,太史慈便能举一反三,果然能够成为历史名将,太史慈并不是浪得虚名的!
就这么,两人的一顿酒喝到了午时将过,孔武抬头看了看天空,这才说道。
“这两个马商哪儿去了?现在午时已过,两人怎么还不过来?”
“不着急,大哥,他二人定是路上有什么事耽搁了,毕竟携带了那么多的货物,必然有许多的不便!”
“恩,但愿如此吧!”
两人说完,又在小酒馆中等待了许久,仍不见两个马商的踪影!倒是酒馆中的百姓们纷纷往城门的方向赶去。
“子义,不太对劲,咱们走!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大哥!”
两人风驰电掣的往门外走去,刚出酒馆门就看到了街上的百姓都在往城外走去,孔武二人顿时有些纳闷。
只能扯着路过自己身边的中年大叔问问。
“哎呀,大哥,咱们这大家是要去哪儿啊?我看每个人都如此着急!”
“你二人不是咱们这北海的人吧!”
中年大叔看了看孔武怪异的扮相,便开口说道。
“不瞒大叔,我们二人的确不是这北海的人,刚来到北海便看到了这番景象,所以有些好奇大家这是着急赶着去哪儿?”
“嗨,我告诉你们吧,今天巨鹿的大贤良师从巨鹿专程来到北海,在这城外设了祭坛,为百姓啊免费的消灾祛病!”
“赶紧走吧,晚了可就赶不上了!”
“嗡!”
当孔武听到大贤良师这几个字的时候,孔武心里就立马就炸开了。
不为什么,就因为大贤良师四个字在历史中实在是太有名!!
张角,冀州巨鹿郡人士,黄巾起义的领袖人,本是个落第秀才,相传上山采药时得到琅琊山道人于吉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后,与弟张宝、张梁二人共同组建了太平道,采用布道的方式,以给人治病祛灾为手段,发展自己的教众,到处散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舆论,于公元184年发动了黄巾起义,险些推翻了东汉腐朽的政权!
“竟然是张角!”
“谁是张角?”
太史慈看到自己的大哥愣在了原地,愣了半晌又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赶紧拍了拍大哥的肩膀。
孔武转头看向一直盯着自己的太史慈,坏坏的笑道。
“走,子义,我还真想看看这大贤良师是怎么给人治病祛灾的!”
“好啊!我早就想去看看了,之前他们也来过东莱,我还想带我母亲前去让这个大贤良师帮我看看呢!”
“恩,走吧!”
二人跟着眼前的百姓大部队,一起往城外走去。
刚出城门,孔武就看到了城外的一块小空地上摆着一座简易的祭坛,数十个头戴黄巾的士兵,这些士兵个个膀大腰圆,看起来都像是练家子,不停在祭坛周围巡逻,守备着祭坛周围的安全。
太史慈看到这些士兵不禁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