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图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扔诖笞匀坏墓砀窆ぁ

    “真是想不到啊,世间竟然还有此等奇景的海岛。”傅青主放下望远镜后,忍不住击节赞叹道。

    王月娘和黄绣英也想看那美景,郑冲笑着将望远镜让给两女,两女轮流看着济州岛的风景,跟着兴奋的叽叽喳喳讨论起这海岛为何会如此奇怪。

    “这海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郑冲忍不住替众人科普了一回,火山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闻所未闻,而对于博览群书的傅青主、黄绣英等来说,火山则是字里行间的描述,如今亲眼所见一座如此大的海岛居然是火山喷发而成,忍不住惊叹起来。

    “降帆、减速,放出小船定深!”离着海岸还有十余里时,郑冲下令,命小船前出到龙须号前面,替龙须号探查前面海路情状,济州岛是火山海岛,四面海岸很不规则,定然有暗礁,郑冲可不想撞上暗礁。

    龙须号带了四艘小船,皆用巨绳系在船尾,平素大海船最多也就带两艘小船,而龙须号却多带了两艘。

    很快在两艘小船探查引导之下,龙须号缓缓驶近济州岛南端海岸,离着海岸三、五里远时,众人远远望见两道瀑布如同两条玉带一般,从黑色峭壁飞流之下,宽达三丈有余的瀑布在海风的吹拂下,如琼花碎玉般,直接冲入海中!

    “好美的飞瀑,想不到居然有瀑布直接冲入海中的!”众人震惊于眼前从未见过的奇异美景,王月娘和黄绣英两女则更是女子感性中的浪漫元素爆发,痴迷的赞颂起来。

    “我们这是到了济州岛最南端的西归浦了!”郑冲缓缓说道,面前的两道瀑布便是正房瀑布,它位于西归浦海岸边上,是亚洲唯一的直接流入海中的海岸瀑布,瀑布落下的高度达23米,壮观惊人的气势衬托著黑色峭壁的陡直,两股宽达8米的强劲水流冲刷过陡峭的山壁,又雷霆万钧地冲入海中。

    龙须号渐渐靠近,离着海岸两里之处,小船拼命摇旗,示意龙须号不可再前行,前面深度已经不足以让龙须号继续前行了。

    郑冲当即吩咐龙须号再退里许,方才下锚停泊,此处潮汐不明,还是离海岸远些,否则退潮后搁浅可就不好玩了。

    在海上漂泊了十余天后,人们都无比渴望能脚踏实地,很快四艘小船开始搭载人员上岸,郑冲分派兵卒轮流上岸休整,留了一半人手在船上看押那群倭寇俘虏。

    顶着风浪,小船奋力的靠上海岸边一块巨岩之畔,郑冲当先跳上那块巨岩。这巨岩十分平坦,而且伸入海中长达数丈远,离水面不过数尺高,正是一个天然的码头。

    郑冲上了巨岩后,接应王月娘、黄绣英两女并黄道周与侯隆登上巨岩,早有已经登岸侦查的于孟熹来到面前禀报道:“公子,瀑布四周无人,峭壁上有字!”

    郑冲哦了一声,当下便在于孟熹引领下,顺着巨岩登上海岛,众人一路来到瀑布左近。此刻海上风浪更大,那瀑布飞流被风吹得四散开来,众人很快衣帽都蒙上一层细细的水珠。

    抬眼望去,那瀑布峭壁之上果然有一串古怪的文字,看起来像是中华古文字,但郑冲却不认识。一旁黄道周看了之后,惊呼道:“这是齐国刀文!”

    黄绣英虽然学识不浅,但也没见过这种文字,当下问道:“黄老先生,这是春秋战国之时,齐国的刀文么?”

    黄道周捻着胡须笑道:“正是齐国刀文,其上书:‘齐臣徐市、迁王过之’八个字,想不到在这里见得上秦古迹。”

    侯隆奇道:“徐市?是什么人?”郑冲笑了笑道:“这徐市就是徐福,相传当年秦皇派徐福东渡求仙药,想必是途径此处,因此在这峭壁上留书。”

    众人皆是啧啧称奇,王月娘却对这些不感兴趣,她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些岛上的植物,看看是否能入药,但此时正是冬日,四周一片萧索荒芜,不少背阴处还残留着雪团,看来岛上曾下过雪,方才消融不久。

    “这岛上有高岩兰,又唤不老草,相传乃是徐福在岛上寻得的草药,不过此刻冬日,只怕找不到。”郑冲见王月娘四处搜寻,忍不住低声道:“其余也没什么好的草药了。”

    王月娘微感失望,却瞪大眼睛问道:“你来过这岛上?怎么这般清楚?”郑冲干笑两声道:“我也是听海商们说的。”

    众人跟随探路士卒开辟出来的路径登上瀑布峭壁,站在此处可远望大海,岛上最高峰汉拿山更是远远可见。

    “公子,东面三里外有数十户人家!”一名士卒气喘吁吁的跑回来禀报道,郑冲大喜过望,他登岛首要目的便是为了寻找被流放此地的朝鲜绫阳君李倧,找到人烟,便可打听其去处。

    当下便由士卒领路,众人一路往东面而去。行过海岸边怪石嶙峋的海岸,深入海岛内陆里许之后,地面逐渐平坦起来,再行里许,已经见得纵横阡陌,只是此刻冬日,田地里光秃秃的。远处更有一大片草场,上面可见有豢养牲口的栏舍。

    跟着一处山坳背风之处,见得一片民居庐舍出现在眼前。这些民居皆是石墙草顶,岛上缺少高大树木,想来此地居民建盖房屋也只能用石头与茅草了。

    此处四周有不少农田、广阔的牧马场,更有不少屋舍,看来便是济州岛南端一个村落。济州岛乃是朝鲜最南之地,气温较朝鲜半岛要高,济州岛的东部是大片适合于放牧的草场,使得该岛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朝鲜的主要牧场,济州岛也曾以饲养马匹闻名。

    走到近前,只见村口路上,几名明军探路的兵士正站在那里,与一群手持农具棍棒的村民们对峙着。

第231章 大海的女儿() 
这些村民们没有身穿想象中的朝鲜服侍,而是穿着兽皮麻衣,用衣衫褴褛、鹑衣百结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而且衣衫单薄,在寒风中一个个都是冻得脸色发紫。更为奇特的是,与明军士兵对峙的多数都是女人!男子只有少数人!

    便有军士不停朝那些人喊话道:“我们是大明水师!没有恶意!”村民们似乎听不懂汉语,郑冲回头问道:“谁会朝鲜话?”

    朝鲜语的文字,由朝鲜王国的第4代国王李裪于1443年下令创制成功,1446年正式颁布使用,此文字当时被称为“训民正音“。但朝鲜在19世纪前以,仍是用汉字为书写文字,只不过朝语的发音更像古代殷商时期的古汉音,只因商朝灭亡时,不少商民北逃与当地居民融合,因此朝语口音多是带古时殷商口音。而后经过长时间演变,在李成桂建立朝鲜前称高丽语,后来李成桂建立朝鲜方才成了朝鲜语。

    便有略懂朝语的士卒上前喊话,郑氏水兵中许多都是五湖四海的海寇,因此有人懂得些朝语。喊了几句后,众村民似乎听懂了些,手中的棍棒武器方才略略放下。

    这时候一名明军士兵手持大明旗帜赶来,众村民见得大明旗号时,便一起欢呼起来,跟着都扔了手中的“武器”,朝着那旗帜叩拜不止。

    郑冲回头看了看旗帜上那斗大的“明”字,看来这些村民还是认识这个明字,可见朝鲜的百姓对于大明宗主国的敬仰之情,远非后世可比。

    不过接下来的沟通就有些困难了,那个懂朝语的士兵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和村民们顺畅沟通,只因济州岛古代曾是名为“耽罗国”的独立国家,高丽高宗时才改称“济州”,因而岛上保留着独特的风俗习惯、方言与文化。他们的朝语和那士兵所会的朝语也有很大不同,因此沟通起来颇为费事。

    好在这种局面很快结束了,从远处牧场那边,飞马赶来数骑,到得近前时,只见得这几名骑士都是身穿朝鲜盔甲,这朝鲜盔甲与明军盔甲极为相似,只不过战袍颜色略有不同。

    这几人中有三人懂南京官话!于是,大家的交流总算是没有问题了。领头懂南京官话的朝鲜将官名唤崔津哲,乃是济州岛东面其中一个牧场的牧马百户,此处村落及附近牧场都是归他管辖。

    牧马百户是济州岛特有的官职,朝鲜官制综合了宋元明三个朝代的特点,多是效仿宗主国设立各种官职,这崔津哲的上司乃是此地县令,而县令之上便是济州府郡守。

    崔津哲听闻是大明上国水师到来,慌忙命人飞报县令去了,当下便客气邀请郑冲等人前往牧场做客,这村中实在没像样的屋舍,只恐失礼天朝上国人物。

    郑冲也不客气,一行人便与崔津哲来到他管辖的牧场。这里果然饲养了许多骏马,个个都甚是雄峻,看马种像是蒙古马种,想是元朝时期传入朝鲜的。

    “万历年间与天兵共抗倭贼时,咱们济州岛也被倭贼侵占,后来也亏得天兵援手,我等祖上方能夺回济州岛来。”崔津哲一路上讲述了济州岛的苦难。

    原来济州岛距离倭国对马岛不远,万历抗倭之时,济州岛也被倭贼占领,日军大将森成吉曾奉命在岛上驯养战马,以供朝鲜战场上的战马使用。而那时候岛上军民多被倭贼杀害,少数人被奴役,给日军养马。直到大明万历二十七年七月,济州岛方才被中朝联军水师收复。而崔津哲的爷爷正是参加那场战役的老兵,后来就留在岛上,与岛上女子相配,便在此地安居下来。

    济州岛为何会女人多男人少?除了万历抗倭时,倭贼登岛杀害了许多男子之外,济州岛生活艰苦,许多男子出海打渔都不曾归来,因此岛上女多男少。

    崔津哲在他牧场的帐篷里设宴款待了上朝人物郑冲一行人,款待的食物都是各种海鲜,海螺、鲍鱼粥、盛蟹汤、烤嘉吉鱼、烤方关鱼、海胆等应有尽有。当然,也有其他菜肴,像晒干的木耳、黄豆、荞麦面等等。

    听崔津哲说了岛上风土人情,这济州岛面积虽不大,但渔村、农村、山村、牧场居然全都齐备,而且各自生活方式也有所区别。在农村以农业为中心;在渔村以捕鱼或潜水捕鱼为主;在山村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