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安二十四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到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蜀前将军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率主力北攻荆襄。
当时,征南将军曹仁驻扎在樊城,将军吕常驻扎襄阳,左将军于禁及立义将军庞德驻扎在樊城北。徐晃驻扎在宛城,协助曹仁征讨关羽。八月,大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在关羽水军猛攻下,于禁被迫投降,庞德力战被俘杀。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
曹操认为汉献帝在许都,与贼临近,一度准备迁都,因丞相司马懿及曹椽蒋济劝谏而停止。曹操采纳了司马懿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所部多为新兵,难以与关羽争锋,于是进至阳陵坡驻扎,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要等到兵马集结后,一起出击。”当时关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蜀军逼近,徐晃军营距关羽所围仅三丈。
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采纳董昭意见,故意泄漏信中内容。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
此时,曹操为了解救樊城、襄阳,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进至偃城,悉归徐晃指挥。
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五千出战,战前,由于关羽和徐晃是同乡而且关系很好,两人隔着遥远对话,但说平生,不及军事,不久徐晃下马宣军令:“得关云长首级的人,赏金千斤。”关羽惊怖,说:“大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徐晃回答:“这是国家之事。”随后两军混战,关羽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关羽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不久,东吴大都督吕蒙偷袭江陵,关羽被俘杀。此战,对于巩固曹操的南部疆土,稳定后方都起了重大作用,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使曹操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樊城、襄阳城危之时,曹操将名将张辽和诸将皆调回,以援曹仁,然张辽等未至,徐晃已解二城之围,其功可比张辽的合肥之役。
曹操在一篇令中说:“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我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穰苴。”
徐晃凯旋摩陂之时,曹操亲自出营七里迎接徐晃,并设宴庆贺,慰劳徐晃。曹操举卮对徐晃说:“襄阳、樊城得以保全,是将军你的功劳啊!”
徐晃一生简朴,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当时诸军云集于摩陂,曹操案行诸营,不少士兵出阵围观,唯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曹操叹道:“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啊!”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魏王位,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十月曹丕称帝,又进封徐晃为杨侯,与征南将军夏侯尚在上庸攻打蜀将刘封,破其军,刘封逃回成都后,被刘备赐死。因徐晃镇守阳平,迁封为阳平侯。随后孙权派部将陈邵守襄阳,徐晃与曹仁共击陈邵,攻克了襄阳。
黄初三年九月,魏文帝曹丕率军首征东吴。魏文帝命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围南郡。吴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舟军拒曹休等,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裨将军朱桓以濡须督拒曹仁。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准备仓促,曹丕首次征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导致失败。
黄初七年五月,魏文帝曹丕去世,吴国乘机派左将军诸葛瑾等攻襄阳,徐晃与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徐晃因功增食邑二百,前后共计三千一百户。太和元年,徐晃去世,谥曰壮侯,子徐盖继嗣。正始四年,徐晃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徐晃徐公明与满宠满伯宁,一个治军严谨,一个文武兼姿,正是最好的文武搭档,曹操才敢将濮阳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们两人。而如今,陈龙的第一军事目标,就是濮阳,一场争夺濮阳的大战在所难免。
到底是陈龙、周不疑斩获濮阳,还是徐晃、满伯宁守住濮阳,且待下回分解。
第三百二十二章 陈宫之心()
第三百二十二章陈宫之心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南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话说陈龙和周不疑定计,明攻鄄城,真正的目标却是满宠和徐晃镇守的军事重镇濮阳。满宠满伯宁和徐晃徐公明都是文武全才的名将,正史中几乎都是能左右战局、稳定军心的重要人物,濮阳之战胜在伏兵,直接进攻坚固的濮阳城,攻城战并不好打。
庆献宫之会,陈宫全面认可了周不疑的战略构想。此战,只要并州黑山军和陈留军通力合作,二者兵力达到二十七万人,又是出其不意,必然能有所斩获。而陈留军的也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们的军事目标,就算不能一举攻克定陶,如果能打通前往徐州的通道,也会为将来拿下徐州陶谦,立下更稳固的根据地做好准备。
在陈宫心里,一直与曹操有着深仇大恨。这仇恨,却不是来自曹操不重用自己,而是来自对看错曹操的无尽悔恨。当时,曹操从徐州归来,“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陈宫因为曹操屠戮良民、大开杀戒、伐罪吊民,与曹操激烈的争辩过,求曹操不要殃及无辜。曹操不听,更由于政见上的不同便将其留下兖州不予重用。陈宫见言语无法劝服他的主公,而曹操果然“复雠东伐所过多所残戮”,所以才在无奈之下反了曹操。结果是徐州百姓得以安息,而陈宫却从此陷入了孤独。
想到此处,陈公台的眼角不由有些湿润。想自己为了一乡百姓生死,不惜背负背主骂名,反了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主公,去投靠一个当时连根据地都没有的吕布,与曹操做这毫无胜算的悲壮斗争,就算为此万劫不复,也是值得的。
吕布自逃出长安以来,先投靠袁术不被接纳,后投靠袁绍备受猜忌,最后才结识张邈,就在他到处飘零居无定所之际,陈宫与张超、许汜、王楷等人联合,背叛曹操。陈宫当时对张邈说,“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正史中,随后陈宫、张邈等人迎立吕布为兖州牧,占据陈留、濮阳等地,声势浩大。除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外,郡县皆响应。曹操知道兖州基地将失,急忙从徐州回军与吕布大战,亦连连败北。
应该说,陈宫与吕布的关系,并非三国演义里写的那样,他们更多的是一种联盟关系,吕布并不是陈宫的“主公”。他们的关系,有点像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吕布对陈宫,既倚重,又防范;很多时候,还不得不屈从于陈宫等人的意见。
比如,在与曹操的对战当中,吕布三番五次萌生投降之意,都是被陈宫阻拦。“太祖自征布,至其城下,遗布书,为陈祸福。布欲降,陈宫等自以负罪深,沮其计。”正史中,最后吕布也不是被擒的,而是主动投降的。吕布的投降,也是因为陈宫被俘,吕布失去了主心骨,也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三国志载:“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在这个联盟中,陈宫等兖州派士族,甚至占有主导地位,吕布因为陈宫被俘,不得已投降了曹操。
走出庆献宫,望着龙珠等人远去的背影,陈宫心中悲苦,都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龙珠此人,又怎么会屈居张燕那个蠢猪的手下?可自己不也是同病相怜吗。
在当时那个大纷乱、大混战的东汉末年,陈宫选择吕布也实属无奈之举,放眼当时的天下;董卓新亡;袁绍雄居冀州,手下谋士武将一箩筐;根本就不缺他陈宫这块料。而且袁绍本人外宽内荏;有谋无断,陈宫本人也根本看不上这样一个主子,而淮南的袁术,如曹操的话说就是冢中枯骨,不足道哉;袁术从别人手中得到那块传国玉玺,就认为天下是他姓袁的了,整天捧着一块冷冰冰的石头做着美梦,像这样的主子;陈宫怎肯屈就?
皇叔刘备倒算是胸有大志,礼贤下士,可刘备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