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寻龙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审配被押到曹操面前,抵死不降。曹操不得已,最后杀了审配。

    临行刑的时候,审配跟刽子手说:“让我脸朝北死,因为我主袁氏在北。”审配临行声气壮烈、毫不畏怯,围观者莫不为之叹息。

    现在冀州的形势:袁谭降曹、袁尚兵败逃走、鄴城攻破、审配身死。

    高幹,袁绍外甥,之前被袁绍封在并州的,此时再也坐不住了,举全州投降曹操。曹操说:“好,那就封你为并州刺史,为我效力吧。”

    曹操围攻鄴城的时候,袁谭也没闲着,他也带军攻打袁尚,袁尚这时候两线作战,无力抗击袁谭,大败,逃跑到故安他二哥袁熙那里,而他的士兵被袁谭悉数收编。

    袁谭大军屯扎在龙凑。实力强大之后的袁谭,开始不听曹操的话。曹操攻破鄴城后带军赶到龙凑,叫袁谭开门,袁谭不干。曹操觉得时机到了,也翻脸了,结亲什么的,都是浮云。下令围攻袁谭,袁谭根本不是曹操对手,兵败逃跑至清河,曹操围攻清河,袁谭、郭图大败,均被斩,这是公元205年的事。

    如今,袁谭在北抵御公孙瓒,袁尚在西进攻上党黑山军,邺城除了袁绍,就剩下二子袁熙。忽闻濮阳黑山军异动,袁绍命袁熙立刻赶赴前线出征。冀州战火,一触即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百四十七章 决战袁熙() 
第三百四十七章决战袁熙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话说袁绍有三子,才干却都平平,还不如老爹袁绍。袁绍虽刚愎自用,但手下仍有颜良、文丑这样的名将,审配、郭图这样的谋士,更兼连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军队极速扩张,实力以百万计。

    袁尚出兵壶关,更有满宠、徐晃相助,上党危急。陈龙、张燕接到并州被攻的消息,遂下定决心与袁绍决战。二十万黑山军分为两路,一路由郭嘉、太史慈、关羽为主副将,一路龙珠亲自带队,张牛角、武安国、傅彤、吕常等为副将,分东西两线越过冀州和兖州边境,冀州南线、战云密布。

    陈龙此次出兵,绝非围魏救赵,并州张燕手下名将,都在濮阳一线,上党不过五六万不算精锐的守兵。但即使上党陷入苦战,陈龙也要置之不理,邺城是袁绍的腹心,现在袁谭、袁尚均带着大将在外作战,正是决战邺城的良机。只要不惜一切代价,攻陷邺城,俘获袁绍,则袁家三个儿子,将立刻分崩离析,分为三股小势力,然后被自己一一宰割。

    时值公元二百零一年,袁绍的第五房宠妾房氏刚刚怀孕,据拿捏喜脉的刘御医说,应该是个大胖小子无疑。正在喜气临门的时候,袁绍却颇是烦恼,正房刘夫人出了名的善妒,时不时放出风来,要想办法弄死房氏肚子里的孩子。袁绍虽怒,却不敢发作,毕竟刘夫人是袁谭、袁熙和袁尚的亲妈,自己也最得意第三子袁尚,让他执掌重兵,因此日常放纵刘氏言行,只派兵严密保护房氏,使不至于出大事。袁尚得了满宠、徐晃之兵,又受郭图怂恿,出兵并州上党,袁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觉得正是吞并并州良机,也可让袁尚增长经验,遂派大将颜良随袁尚而去。忽闻濮阳龙珠大军压境,身边只有二子袁熙,以及侄子高干,另有淳于琼、蒋奇、蒋义渠、韩猛、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吕旷、吕翔、马延、张顗、焦触、郭援、牵招、王门子等将。谋士里,田丰自打去了麴义处就一直没回来,逢纪、郭图在外,身边只有许攸、审配、荀谌、辛毗。

    袁绍根据濮阳方面的战报,匆匆兵分两路,一路以袁熙为首,审配为军师,带几员武将,领兵十万抵挡东路;另一路以高干为首,辛毗为军师,也带十万人,带了几员得意的武将,往西线抵挡黑山军西路。袁绍派出两路大军之后,又从邯郸紧急调了十万常备军携带大量粮草辎重,与邺城守军汇合,共计二十万守城部队,将东南西三面城门守的固若金汤。袁绍亲自到城头慰问守兵,谋士许攸、荀谌左右相随,大将淳于琼为总指挥,大将蒋义渠为护卫,兵容严整,士气高昂。唯一的遗憾,是少了颜良、文丑这样的一流武将,不过袁熙出征之时,却是志得意满。他被袁尚和袁谭压制多年,从未执掌如此雄兵,如今被父亲重用,自然急于表现。袁熙要让父亲知道,自己才是父亲最优秀的儿子。这次如果表现的好,说不定可以获得父亲的青睐,将来继承衣钵,夺得储备世子的高位。

    袁熙正在意淫不止,手下大将蒋奇来报,出征的部队已经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袁熙一声令下。袁熙上马,挥动手中长剑,手下兵将立刻擂起轰天战鼓,部队齐刷刷面向南方,袁熙鞭梢一指,大军立刻山呼海啸一声,纵队向着濮阳方向进发。十万雄兵,如同无边无沿的海浪,直扑黑山军阵地而去。

    袁熙,字显奕,又说显雍,和他的字一样,袁熙在袁绍的几个儿子里,分外显得平庸。正史中,正是这个袁熙,娶了天香国色的甄宓,最后被曹丕横刀夺爱,也成就了曹植笔下的翩翩洛神。甚至有传言说,曹睿其实是袁熙的儿子,因为甄宓被曹丕夺走时,已经怀了身孕。

    正史中,袁绍打败公孙瓒后,让自己的子侄分别管理各州,并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邺城被曹操攻破后,袁尚从故安撤退到幽州,投奔袁熙。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袁熙的部下焦触和张南发动叛变,并指挥军队攻击袁熙和袁尚,袁熙和袁尚逃到乌桓。

    建安十二年(207年),田畴成为曹操的向导,帮助曹军偷袭柳城,袁熙、袁尚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等率领数万骑兵在白狼山与曹操大战。曹操大将张辽在乱军之中斩杀了蹋顿,于是袁熙、袁尚再度败走,两人又逃到辽东。

    袁尚想要攻击公孙康并占领公孙康的领地,曹操用隔岸观火之计令公孙康斩杀袁熙、袁尚,并将两人的首级献给曹操,袁氏遂亡。

    其实丢失邺城之后,袁氏的衰败已经必不可免。袁熙部将焦触和张南发动叛变,下令幽州的所有官员歃血为盟背袁投曹。而幽州别驾韩珩不同意,说道:“我受到袁绍、袁熙父子的厚恩,现在袁氏败亡,我智不能救,勇不能死,于大义已经缺了;如果此时要我投降曹操,我做不到。”

    公孙康活捉袁尚袁熙后,袁尚嫌地上寒冷,向公孙康索要坐席,而袁熙却说道:“我们的人头都要被送到千里之外的曹操处了,还需要什么坐席!”(“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

    袁熙不受刘夫人宠爱,袁绍对他,却还算不错,所以这次也得以顺利掌兵。十万大军,分为前后几部分,大批斥候在前路打探,最后驻扎在白璧镇郊外的乱石滩,乃是黑山军到邺城的必经之路上。

    陈龙亲自带队走了东线,这一日探马来报,部队前锋已经到了白璧镇之外,白璧镇前的乱石滩上,层层叠叠的大营塞满了整个道路。陈龙微微一笑道:“袁熙已经到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百四十八章 冀州审配() 
第三百四十八章冀州审配

    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忠直言无隐,廉能志不贪;临死犹北面,降者尽羞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话说陈龙大军与袁熙大军,在白璧镇外不期而遭遇。陈龙知袁熙资质平平,手下并无大将,与周不疑商议,已有一战决胜之心。

    陈龙身经百战之间,已经形成了亲自侦查地形的习惯,周不疑更是地形控,每到一处都不眠不休,也要先画出当地完整的地形图。当天黑山军安寨扎营之际,陈龙和周不疑以及吕常率领的三十名特战队员,大白天利用林木掩护,顺利沿山间森林接近袁熙大营,就近仔细观察。

    袁熙大营周边几里的林木,已经被砍伐一空,露出空荡荡一地树桩。此举是当时相当有效的防御之法,不但砍下来的枝条树木用于修建营帐工事、围栏鹿角,而且树木清空之后,守卫的士兵就能在高台上将周边情况一览无遗,有效防止偷营劫寨。

    陈龙和周不疑观察良久,交换意见道:“元直,此营扎的甚合兵法,中军自成一体,前后左右四个小营,团团护卫,有起事来,都能互相驰援,看来袁熙也不完全是一个草包。”

    周不疑点头道:“此营扎的没什么太大的漏洞,袁熙是不是草包不知道,但听线报说,他的军师乃是审配审正南,这可是一条老狐狸,经验可谓老到。”

    陈龙微微一笑道:“审配?我怎么听说他是袁尚的人?”

    周不疑眼睛亮了起来:“主公是说,审配巴不得袁熙打个大败仗?”

    审配,字正南,小时候性格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早年为太尉陈球下属,后又因正直不得志于冀州牧韩馥。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渤海太守袁绍反客为主,协迫韩馥让出冀州,遂领冀州牧,委审配以腹心之任,以为治中别驾,并总幕府。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消灭公孙瓒,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准备进攻许都。审配认为“十围五攻,势如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此语正合袁绍之意,袁绍于是让审配留守邺城,发兵攻打曹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曹操两军在官渡对峙,恰逢许攸家人犯法,审配都给抓了起来。许攸郁郁不得志,遂投奔曹操,而说使袭取乌巢,致袁军溃败,审配的两个儿子都被曹操活捉后投降,曹操任其为显官。

    孟岱与审配有矛盾,就通过蒋奇对袁绍说:“审配在任独揽权力,宗族大,兵力强,而且两个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