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交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之前的一些电报,只要截获了的电文,一般都能破译。”汪永华知道李邦藩的想法,可是,他不能给李邦藩太大的希望。

    汪永华是专业电讯人员,他很清楚,想要随时破译对方的电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军统的密码本三个月一换,现在更是两个月,可能一个月就换。好不容易找到他们的密码本,或许就要过期了。

    最重要的是,潜伏电台的呼号和波长经常更换。这就像一个居民,经常性更换住址,你要找到他的住处都很困难,遑论要监视他们了。

    想要截获军统的电码,首先得知道他们的波长。只要知道了波长,才能提前监听。否则,军统的电报发完了,这边还什么都不知道。

    “你的意思,在此之后的电报,就很难破译了?”李邦藩原本想给汪永华点火,听到他的话后,将手收了回来。

    “其实上次出事后,军统就更换了密码。此次之所以能破译,主要是运气。”汪永华说,他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作为军统原古星站的电台台长,他对军统电讯人员的指法、操作规程都很熟悉。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当然可能破译密码。但是,要向李邦藩表态,一定可以破译,这种话他是不敢说的。

    “你要相信自己的运气嘛,以后,你在电讯处挂个主任科员,专职负责破译军统的电报,同时,兼任电监科副科长。”李邦藩缓缓的说。

    原本,他觉得汪永华是个担任电监科长的合适人选。但是,他跟朱慕云学了一招。那边过来的人,先不要一步到位。可以给点甜头,给点盼头。让汪永华当电监科的副科长,以后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直接当了科长,汪永华肯定以为,他在政保局的上升空间,也就到头了。

    “多谢局座,我一定全力以赴,争取再立新功。”汪永华连忙站起来,郑重其事的说。

    “你以前在重庆总台,应该听说过‘公鸡’这个代号吧?”李邦藩问,虽然罗泽谦跟他说了,关于公鸡的一切。但是,只要有机会,他就想多知道一些关于公鸡的情况。

    “听说过的。”汪永华说,关于这个代号,已经有很多人问过他。只是,他对“公鸡”的了解,也仅仅是在电报里。

    “说说公**,你估计他在古星是以什么职业为掩护?”李邦藩问。

    “我在重庆的时候,也只是偶尔听起过这个代号。很多消息,也是捕风捉影,未必就是真的。”汪永华谨慎的说,他整天与电台打交道,从来没见过“公鸡”。

    “没关系,捕风捉影的消息,也可以说说嘛。你不要有负担,就当是闲聊。出了这个门,你可以不承认所说的一切。”李邦藩为了打消汪永华的顾虑,劝说道。

    “我只知道,‘公鸡’是邓湘涛亲自掌握的,他是老军统,临训班毕业的学员,在军统也有点资格了。像这样的人,在古星潜伏这么久而没有暴露,一定会有巧妙的身份……”汪永华看了李邦藩一眼,欲言又止的说。

    “你的意思,‘公鸡’很有可能潜伏在政保局?”李邦藩缓缓的说。

    自从他到政保局后,挖出的地下党和军统,两只手都快数不过来了。陈旺金是地下党潜伏在政保局最大的卧底“野草”,而“公鸡”,确实有可能潜伏在政保局。

    只是,李邦藩并不愿意相信。政保局的人,他已经过了好几遍筛子,可以说,所有人都被三番五次的甄别。张百朋担任情报处长的时候甄别过,孙明华后来也甄别过好几次。还有郑思远,以及宪兵队,难道说“公鸡”隐藏得这么好?

    “没有证据的话,我可不敢随便说。我只知道一点,‘公鸡’是临训班的学员。”汪永华笃定的说。

    “临训班?能肯定吗?”李邦藩眼睛一亮,虽然只是闲聊,但还是有所收获嘛。

    军统办特训班大规模培训谍报人员始于1938年,第一期特训地点在湖南临醴,有200余人受训,到1938年冬结束。后因战局影响,特训班迁到湖南黔阳,续办第二期,受训人数增加到300多人。

    由于戴老板认为,黔阳离战区太近,1939年第二期特训班结束后便迁至贵州息烽继续办第三期。第三期特训班刚迁到息烽时基建工程很多,所以这期的培训时间较长,到1941年4月才结束,共培训学员500余人。

    这些情况,李邦藩都是知道的。如果说,“公鸡”是临训班毕业,也就是说,他应该是38年就加入了军统。在38年冬结束训练后,进入古星,再用其他身份掩护,潜伏在古星。

    从“公鸡”提供的情报来说,此人一定潜伏在重要部门。比如说政保局、宪兵队、特务总部、警察局、军队、市政府这样的要害部门。

    可是,38年的时候,古星还在**手里。当时,以军统的手段,想要藏一个人,并且给他一套完美的档案,实在太容易了。现在战局混乱,很多人的档案,想要重新调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我记得有人说起过此事,据说戴老板还亲自过问了此事,所以我才有印象。”汪永华肯定的说。

    当时,他可能没有注意,自己有朝一日会出卖军统,用“公鸡”的情报,来讨好李邦藩。但是,这件事确实令他印象深刻,毕竟,当时戴老板过问了此事。

    “很好,你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李邦藩高兴的说,他拿出打火机,亲自给汪永华点上了火。这条线索看似平常,可实际上太重要了。据此,他可以大大缩小调查“公鸡”的范围。

    “能为局座分忧,实在是永华的荣幸。”汪永华激动的说。

    等汪永华走后,李邦藩独自抽着烟。这件事,应该交给谁来调查呢?查找“公鸡”,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需要一位耐心、细心,最重要的是忠心的人来调查。

    李邦藩想遍整个政保局,发现朱慕云是最合适的人选。朱慕云是在38年到古星的,那个时候,军统的临训班还没结业。况且,以朱慕云当时年龄,他也不可能参加军统。

    要不是考入了日语专修学校,在古星无亲无故的朱慕云,恐怕早饿死在街头。是皇军给了朱慕云第二次生命,因此,朱慕云才特别感恩皇军。

    从朱慕云跟在自己身边来看,他对皇军也确实忠心耿耿。一个知恩图报之人,才是值得信任和重用之人。

    当然,朱慕云也有缺点。毕竟太年轻,中国有句俗话,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简单的任务,朱慕云完成得很好。可是,这种甄别“公鸡”的工作,他能胜任么?

    “慕云,你下午来一趟。”李邦藩看了看时间,这个时候,朱慕云应该在码头了。他给码头打电话,朱慕云果然在。

    “我马上过来。”朱慕云说,李邦藩交待的任务,他当然第一时间完成。

    车站路铁路饭店二零四房的电台,朱慕云依然没有去拿。早上的那封电报,让他很是敏感。这个时候,窗帘突然拉开,太过巧合。情报工作,任何巧合都不是偶然的。

    朱慕云开着车子,加大油门朝镇南五金厂赶。一路上,他都在想,李邦藩找自己,是不是六师出了什么事?还是罗泽谦找到了?

    中午,朱慕云给孙明华打了电话,已经联系不上了。孙明华带着情报处的人,亲自出城。哪怕一路找到古昌,也必须把罗泽谦找到。

    “局座,有什么任务?”朱慕云将车子停好后,一路跑着到了李邦藩的办公室。

    “先喝口水。”李邦藩看着朱慕云气喘吁吁的样子,知道他接到电话后,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对此,他还是很欣慰的。朱慕云在人前人后,都能保持一致,实属难得。

    “工作重要,请局座指示。”朱慕云深深地吸了口气,平稳了呼吸后,说。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突击() 
    李邦藩将任务跟朱慕云说明,调查“公鸡”虽然很重要,但也无需朱慕云如此急不可待的赶来。看到大冷天的,朱慕云的额头上竟然有细密的汗珠,李邦藩心里竟然有些惭愧。

    “你应该看过全局人员的档案了吧?给你的任务只有一个,调查38年冬季以后,加入政保局的人员。特别是那些,参加过军统临训班训练的人,必须全部找出来。”李邦藩郑重其事的说。

    “军统临训班?”朱慕云一惊,政保局有不少是从军统过来的。但要说临训班毕业的,除了当初的阳金曲、马兴标、贾晓天等人外,似乎就没什么了。

    毕竟,38年之前就参加军统的,都是老资格。现在的邓阳春,就是临训班毕业的。临训班两百余人受训,无论是在军统还是在南京,都有了一定的地位。现在还混在低层的人,基本上没有。

    当然,朱慕云也是军统临训班毕业的。只是,他这个临训班属于特批。朱慕云是在三九年才接受邓湘涛单独训练的,按说,他应该是息烽班的学员。可是,息烽班的资格不够。戴老板在朱慕云立功后,特别将他的档案,改成了临训班。

    “实话跟你说吧,有证据表明,军统隐藏在古星的卧底‘公鸡’,就是临训班毕业的。我怀疑,这只公鸡,很有可能就在我们政保局。”李邦藩担忧的说,既然“野草”都能在政保局,“公鸡”有何不可?

    “局座,‘公鸡’是罗泽谦说的吧?他的情报,现在看来,可不那么准。”朱慕云提醒着说,罗泽谦现在人尸未见,他在古昌提供的六师通共的情报,经证实纯属子虚乌有。

    这么重要的情报,罗泽谦都能出错,“公鸡”的情报,当然也可能是伪造的。至于理由很充分,就是要造成政保局内部人心惶惶。

    “古星有个‘公鸡’,这是经过证实了的。”李邦藩摇了摇头,罗泽谦关于六师的情报确实有误,但“公鸡”这个代号,确实存在。

    “好吧,我会把所有人全部过一遍。只是,‘公鸡’潜伏在古星,未必就会在政保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