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交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这些行为,让李邦藩感动。

    “跑过来的。”朱慕云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憨厚的笑着说。

    “我来这里,没什么特别的事。早知道,应该提前给你打个电话。”李邦藩有些感动,像朱慕云这样忠心耿耿的手下,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张百朋对他耳提面命,并不是因为对自己忠诚,而是因为两人有着共同的目标:一切为了大日本帝国的利益。有的时候,为了利益,他也可能不听自己的命令。

    而朱慕云则不然,他效忠的只是自己。无论自己发出什么样的命令,朱慕云都会不折不扣听执行。有能力想到的,全力以赴。没有能力办到的,也要想尽千方百计,尽最大努力去办。如果让李邦藩选择的话,他其实更喜欢朱慕云这样的手下。

    得出这样的结论,让李邦藩都很诧异。张百朋是日本人,而朱慕云是中国人。一个中国人,可以让自己如此信任,这在以前,是根本想不到的。

    “本清课长已经决定,撤销姜天明的局长之职,由李副局长接任。”张百朋微笑着说,他虽然一脸的笑容,但脸上其实是苦涩的。

    他与李邦藩,同时在帝国情报总部受训,两人成绩相当。到中国后,两人同时进入日语专修学校,同时进入特高课。只是因为李邦藩的年龄,比他大上几岁,本清正雄就让李邦藩担任经济处的处长,这是不公平的。

    张百朋看上去,其实比李邦藩更加老成。他看上去,是二十五六的年纪,而李邦藩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可实际上,李邦藩已经过了三十岁,比张百朋还要大上几岁。

    难道因为年轻几岁,就要永远压自己一头么?张百朋不服。自己对大日本帝国的忠诚,丝毫不比李邦藩低。当然,这样的想法,他是不会说出来的。甚至,他会比以前,更加效忠。

    这次李邦藩上位,也让张百朋看到了希望。他在二处,并不能施展才能。只要能他一个舞台,他就能唱一部大戏。而且,以后有李邦藩的全力支持,他也相信,自己能干出更大的成绩。

    “恭喜局座。”朱慕云惊喜的说,李邦藩的背景终于发挥作用了,否则的话,论能力,他是不如姜天明的。甚至,也不如曾山。

    可对朱慕云来说,李邦藩担任局长,是最好的选择。李邦藩自信,甚至有些自大,这样的人,刚愎自用,正是可以利用之人。而且,李邦藩当上局长后,自己在政保局的日子,肯定会更好过。

    虽然朱慕云嘴里没说,但他心里已经在盘算,李邦藩当上局长后,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经济处的处长之位,朱慕云觉得,暂时还不能让出来。但是,其他部门的事情,完全可以插手。就像阳金曲一样,打着姜天明的旗号,谁敢不给他面子?

    “今天来,主要是先跟你们通个气。正式任命,还要一个星期。”李邦藩微笑着说。

    “局座,新人事新气象,以后二处,就要迁回局本部了吧?”朱慕云试探着问,他不说自己,先说张百朋,就是想探探李邦藩的口风。

    “暂时还不急。”李邦藩一愣,他暂时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从特高课出来后,他的大脑一直处于亢奋之中,只考虑到了当局长这一步。至于当了局长之后,要如何施政,暂时还没有计划。

    “局座,姜天明一走,阳金曲、尹有海等人,怎么安排?”张百朋问,一朝天子一朝臣,李邦藩上任之后,自然要用信得过的人。他看了朱慕云一眼,或许,朱慕云这个经济处处长,又要飞黄腾达了。

    “你有什么意见?”李邦藩不置可否的问。

    “我建议全部换掉!”张百朋坚定的说。这些人都是姜天明的亲信,留着他们在政保局,早晚是祸害。所有的中国人,都不值得信任。政保局的要害部门,都要换上日本人。至少,也要换上郑思远的人。

    “哪有这么多人换呢,在政保局,我能信得过的,也就是你们两人。张百朋,我知道你早就不甘心在二处,有没有什么想法?”李邦藩问。新人事新气象没错,但是,维护政保局的正常运转,避免人心惶惶,也是他要考虑的。

    “我想去情报处,或者接管行动队也可以。”张百朋直言不讳的说,他的野心很大,李邦藩靠的是年龄、与本清正雄的交情,自己靠的是本事。

    二处的二科,虽然都是精英,但毕竟人手不足。而且,二处的牌子不响,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他想入驻局本部,最好,还得把二科带过去。如果二科的人,不能得到重用,那就将成为他的心腹。

    “你呢?”李邦藩没有马上回答,转而问朱慕云。张百朋的话,让他心里有些不舒服。

    “我听从局座的安排。”朱慕云谦逊的说。这种事,不争就是争。像张百朋这样,李邦藩还没上任,就伸手要官,只会让李邦藩不满。

    李邦藩微微颌首,朱慕云的回答,让他很舒服。而张百朋的要求,却是那么咄咄逼人。虽然他也想重用张百朋,可是自己妥善安排,与张百朋主动提出来,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等我上任之后,再说这些事吧。”李邦藩没有正面回答,现在,他也不想对张百朋,有任何的承诺。

    随后,李邦藩又去了码头朱慕云的办公室。他来缉查一科,除了向张百朋和朱慕云分享自己的喜悦外,主要还是要配合马兴标的行动。

    “局座,请喝茶。”朱慕云亲自泡了杯明前龙井,李邦藩从二处没有回局里,而是又来了码头,显然还有其他事情。以朱慕云对李邦藩的了解,他不会做无缘无故的事,更加不会说无缘无故的话。

    作为政保局的副局长,即将上任的局长,李邦藩时间宝贝。他来码头,还会有其他事?虽然朱慕云判断,马兴标很有可能会出卖军统,但是,他还是得给马兴标制造机会:让马兴标来码头,使玉兰有机会见到他。

    “对马兴标,你怎么看?”李邦藩轻轻抿了口茶,突然问。

    “局里都在传言他是军统卧底。”朱慕云不知道李邦藩的意思,只能模棱两可的说。

    李邦藩一来,就问起马兴标的事,这让朱慕云很意外。难道说,李邦藩也知道了马兴标的事情?

第五百零七章 身退() 
朱慕云突然想到,李邦藩是从特高课直接过来的。昨天晚上,马兴标又向特高课汇报,所以,朱慕云大胆推测,李邦藩知道马兴标之事的可能性,非常大。李邦藩不会随便问起马兴标,既然问起,自然有其用意。

    可越是这样,朱慕云越不敢随便说话。虽然他也很想,配合马兴标,但在不明白李邦藩的用意之前,只能暂停行动。李邦藩既然来了码头,肯定会把想法透露给自己。知道李邦藩的用意,后发制人,才是朱慕云的一贯做法。

    “传言就是传言,没有证据的话,不要轻信。”李邦藩叮嘱着说。这种事,一旦牵扯进去,轻则前程尽毁,重则丢失性命。

    马兴标的事情,基本上还不会有危险。可是,他也得提醒朱慕云。如果以后,再碰到这种事情,一定要注意。朱慕云现在可是经济处的处长,别人会很在意他的言论。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忠诚于自己的手下,李邦藩也得加以保护。

    “是的,这种话,我一般都是不听、不信、不传的。”朱慕云郑重其事的说。

    “不听、不信、不传。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局里的工作也好搞了。”李邦藩叹息着说。朱慕云还是很懂事的,好好培养一下,必定能成为自己最得力的干将。

    “局座,姜天明一口咬定马兴标是军统卧底,如果他要是搞错了,那就成天大的笑话了。”朱慕云微笑着说,将姜天明赶出政保局,是血战计划的最终目的。只要姜天明离开政保局,取不取他的性命,已经无关紧要。

    李邦藩想要上位,也得把姜天明赶走。在这方面讲,李邦藩与军统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血战计划中,李邦藩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朱慕云其实也想过,李邦藩有可能接替姜天明的位子。只不过,他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姜天明还在任,特高课就已经下令。看来,姜天明之前一连串的失误,已经让本清正雄对他死心。

    “马兴标在六水洲关禁闭,表现得怎么样?”李邦藩随口问。他来码头的目的,就是让马兴标有机会来码头。只要马兴标与玉兰见上面,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就那样呗,吃了睡,睡了吃,偶尔骂骂娘,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如果姜天明真要把军统卧底的帽子,安到他头上,恐怕会徒劳无功。”朱慕云心想,李邦藩最关心的,还是马兴标。也就是说,李邦藩来码头的用意,很有可能是协助马兴标。

    这个想法,让朱慕云很兴奋。结合之前对马兴标的观察,他相信对马兴标的判断,肯定错不了。其实马兴标对军统而言,不管他是真投诚还是假叛变,意义都不大。现在马兴标的意义,就是打击姜天明和阳金曲。

    特别是阳金曲,像条毒蛇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咬人。如果能把阳金曲,也赶出政保局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你跟他见了面?”李邦藩问。如果朱慕云没有见到马兴标,自然不会知道得这么详细。马兴标现在可有军统嫌疑,朱慕云与他接触过多,可不是什么好事。

    “上午吴国盛过来,一起去六水洲看了他,还搓了八圈。”朱慕云笑嘻嘻的说,他对经济处的工作得心应手,每天只要听听汇报就可以了。

    而且,在李邦藩面前,他一向都很“坦诚”。就算真的做错了什么事,李邦藩也不会计较。他在李邦藩面前的形象,一向都是赤胆忠心。有的时候,做点脑子进水的事情,反而让李邦藩觉得,他更真实。

    “看来你的工作量不够,还有时间去打麻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